幼儿歌曲边弹边唱指导

幼儿歌曲边弹边唱指导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北京市海淀艺术职业学校 编
图书标签:
  • 幼儿歌曲
  • 亲子教育
  • 音乐启蒙
  • 钢琴教材
  • 儿童音乐
  • 早教
  • 弹唱
  • 音乐游戏
  • 少儿音乐
  • 音乐教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上海音乐出版社
ISBN:9787807518693
版次:1
商品编码:11983098
包装:平装
开本:8开
出版时间:2011-10-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08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幼儿歌曲边弹边唱指导》参考了国内外以人文主题对幼儿进行审美教育的模式,设计了“亲爱的祖国”、“幸福的家庭”、“快乐的幼儿园”、“多彩的四季”、“可爱的动物”等多个板块。曲目的选择涵盖了我国许多民族的传统民歌、儿歌、优秀幼儿歌曲等。

目录


编写说明
主题一——快乐的幼儿园
1.上学歌
2.数鸭子
3.早上好
4.老师再见了
5.荡秋千
6.小宝宝睡着了
7.拉拉勾
8.小手拍拍
9.龟兔赛跑
10.拉勾勾
11.布娃娃跌倒了
12.水龙头不哭了
主题二——幸福的家庭
1.大鞋与小鞋
2.羞答答
3.我的小花园
4.小狗掉下坑
5.买菜
6.摇篮曲
7.小钟
8.逛公园
9.我的小布娃娃
10.月亮婆婆喜欢我
11.我家有几口
12.小喷壶
主题三——帮助我们的人
1.救火队快快来
2.牙医
3.红绿灯
4.建筑之歌
5.理发师
6.粗心的小画家
7.长大要当解放军
8.农民耕田
9.小兵丁
10.一分钱
11.这是小兵
12.我是一粒米
主题四——亲爱的祖国
1.勇敢的鄂伦春
2.箫
3.行行歌
4.月亮之歌
5.躲猫猫
6.保护小羊
7.牧童
8.国旗歌
9.我爱家乡我爱祖国
10.蛤蟆调
11.画地球
12.放牛歌
主题五——可爱的动物
1.谁会叫
2.小毛驴
3.蝴蝶
4.在动物园里
5.小兔和狐狸
6.狼和小兔
7.红眼睛
8.小鸡出壳
9.大鹿
10.在农场里
11.小企鹅真漂亮
12.小袋鼠
主题六——多彩的四季
1.春天到
2.秋天
3.雨儿,雨儿,走开吧
4.小树叶
5.小蘑菇
6.再见吧,冬天
7.大树妈妈
8.西风的话
9.春之歌
10.妞妞种豆豆
11.小雪花
12.小迎春花
主题七——欢庆的节日
1.过新年
2.卖汤圆
3.祝你生日快乐
4.咚咚锵
5.水牛儿
6.爷爷为我打月饼
7.龙咚锵
8.快乐的六一
9.平安夜
10.草原就是我的家
11.重阳节
12.节日歌
主题八——广阔的世界
1.玛丽有只小羊羔
2.传传歌
3.罗宾生
4.雪绒花
5.英雄凯旋歌
6.我们才不怕大灰狼
7.海
8.鞋匠舞
9.快快跑
10.法国号
11.玩具进行曲
12.春天
教学补充:即兴伴奏
主题一——快乐的幼儿园
1.值日生歌
2.小树苗,做早操
3.我们大家做得好
4.人人叫我好儿童
主题二——幸福的家庭
1.妈妈爸爸您好
2.好孩子,要诚实
3.小鼓响叮咚
4.可爱的家庭
主题三——帮助我们的人
1.劳动最光荣
2.学做解放军
3.村里的老铁匠
4.火车开啦
主题四——亲爱的祖国
1.国旗多美丽
2.其多列
3.放羊歌
4.排排坐对盘歌
主题五——可爱的动物
1.蚂蚁
2.小鸟飞来
3.蝴蝶
4.金孔雀轻轻跳
主题六——多彩的四季
1.夏
2.堆雪人
3.蝴蝶花
4.秋
主题七——欢庆的节日
1.庆祝“六一”
2.新年好
3.“六一”舞曲
4.铃儿响叮当
主题八——广阔的世界
1.大钟小钟一起响
2.划船
3.大鼓和小鼓
4.剪羊毛
编者余音

前言/序言


《指尖上的乐章:儿童音乐启蒙的实践探索》 一、 理论基石与发展观照 本书深入探讨了儿童早期音乐教育的理论基础,旨在为0至6岁婴幼儿的音乐启蒙提供一套系统、科学的指导框架。我们摒弃了单纯技能训练的单一视角,转而强调音乐在儿童认知发展、情感塑造和社会性构建中的多维作用。 1. 发展心理学视域下的音乐感知 本章详细梳理了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在音乐学习中的具体体现。重点分析了幼儿听觉辨识能力、节奏感建立、音高敏感度的自然发展规律。我们探讨了如何根据不同月龄和年龄段(从乳牙萌出前的听觉刺激到学龄前复杂旋律的初步理解)设计适宜的音乐活动,确保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得到有效利用。书中特别引用了大量国际前沿研究,论证了早期接触音乐对大脑神经元连接的积极影响,包括对语言习得和空间推理能力的潜在促进作用。 2. 音乐教育哲学流派的融汇与批判 《指尖上的乐章》并不局限于单一的教学流派,而是综合了达尔克罗兹(Dalcroze)的音乐与身体律动结合、柯达伊(Kodály)的民族音乐资源运用、奥尔夫(Orff)的元素化教学法以及铃木(Suzuki)的听觉模仿法。我们不仅介绍了这些流派的核心理念,更重要的是,提供了如何将这些方法本土化、整合化的实践路径。批判性地指出,任何单一方法都无法完全适应中国家庭和幼儿园的现实环境,因此,本书推崇“整合式启蒙”理念,强调教师和家长需根据孩子的个体差异进行灵活调整。 3. 情感联结与音乐疗愈初探 音乐在儿童情感表达中扮演着核心角色。本书 посвящано分析音乐如何成为婴幼儿表达焦虑、喜悦、好奇等基本情绪的非语言工具。我们提供了具体的“情绪音乐箱”构建指南,例如,如何利用特定的音色和节奏模式来安抚哭闹的婴儿,或如何通过合奏活动培养幼儿的同理心和合作精神。同时,本书简要介绍了音乐在特殊需求儿童(如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早期干预中的应用潜力,强调音乐带来的安全感和规律性对建立安全依恋的重要性。 二、 实践活动设计与资源整合 本部分是本书的操作指南核心,侧重于将理论转化为日常可见、可操作的亲子及集体活动。 1. 节奏感知与身体律动的艺术 节奏是音乐的骨架。本书提供了一套从“大肌肉群运动”到“精细动作协调”的渐进式节奏训练体系。 初级阶段(0-2岁): 强调基础的“摆动”(Swinging)和“拍打”(Clapping)。指导家长使用腹部摇晃、腿部轻拍等方式,将父母心跳的频率自然融入到亲子互动中。设计了“影子律动游戏”,鼓励幼儿模仿成人的简单动作模式。 进阶阶段(3-6岁): 引入体态律动(Body Percussion)的层次化训练。例如,区分“脚踏”(低音区)、“拍手”(中音区)和“手指轻叩”(高音区)的不同功能。书中详细图解了如何使用图示卡片(而非五线谱)来教授简单的二拍子和三拍子节奏型,并教授如何带领幼儿进行“节奏问答”游戏,以提升专注力和听觉记忆。 2. 音高与音色探索的感官之旅 认识音高并非从“Do Re Mi”开始。本书倡导通过感官体验来建立音高概念。 自制乐器与声音实验: 提供了大量利用日常废旧材料制作简易打击乐器(如米罐沙锤、橡皮筋吉他)的教程,重点在于引导幼儿观察和记录不同材料如何产生不同的音色(Timbre)。 旋律的直观感知: 引入“音高阶梯”的概念。使用不同高度的木块、积木或自制彩带,直观展示高音与低音的物理差异。活动设计聚焦于听辨“高”与“低”、“上行”与“下行”的简单旋律走向,而不是精确的音名记忆。 3. 歌唱与语言发展的深度结合 本书强调,幼儿歌唱能力的发展是模仿、发声器官协调和语言能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儿歌选择的原则: 提供了筛选优质儿歌的标准,包括适宜的音域(不宜过高或过低)、重复性强的歌词结构以及积极正面的情感内核。特别分析了“童谣”与“艺术歌曲”在启蒙阶段的侧重点差异。 发声技巧的趣味引导: 避免僵硬的发声练习。设计了如“小动物模仿游戏”(模仿猫叫、狗叫的高低起伏)和“气流控制练习”(如吹气球、吹泡泡),以自然、游戏化的方式帮助幼儿建立气息支持和正确的口腔共鸣位置。 三、 资源环境的创设与评估 一个良好的音乐学习环境是成功的基石。 1. 家庭音乐角(Music Nook)的构建 本书提供了针对不同居住空间(公寓、独栋住宅)的音乐角设计方案。强调“触手可及”原则,即乐器和音乐资源应放置在幼儿可以自主取用的高度,鼓励自由探索。详细介绍了“乐器库”的建立,区分了基础打击乐(鼓、响板)、旋律乐器(铁琴、木琴)和声音探索工具(铃铛、风铃)的配置比例,并提供了维护保养的实用建议,以确保乐器长期处于良好发声状态。 2. 音乐故事会与即兴剧场 音乐与叙事是幼儿最易接受的结合点。本书提供了多个基于经典童话或原创故事的“音乐剧场”脚本框架。指导家长和教师如何分配不同的乐器角色给不同的幼儿,鼓励他们在故事发展到高潮时即兴加入音乐元素,培养幼儿的创造性表达和群体协作能力。 3. 学习成果的非量化评估 我们主张对幼儿音乐发展进行描述性评估,而非分数评定。提供了观察记录表模板,引导成人记录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度、情感反应、动作与音乐的同步性、以及主动探索新声音的频率。这些记录旨在帮助家长和教师更清晰地了解孩子的兴趣点和发展瓶颈,从而调整后续的教学策略。 《指尖上的乐章:儿童音乐启蒙的实践探索》致力于成为一本实用性强、理论扎实、充满人文关怀的启蒙工具书,帮助每一位引导者,在孩子的生命初期,播撒下热爱音乐、享受音乐的种子。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幼儿歌曲边弹边唱指导》简直是我育儿路上的“及时雨”!作为一个对音乐完全不感冒的家长,每次想给孩子哼唱几首儿歌,都觉得自己的跑调能力堪比专业级,更别提什么边弹边唱了,那简直是天方夜谭。但自从有了这本书,我的音乐世界打开了一扇新大门!书里的讲解非常细致,从最基础的识谱,到各种简单和弦的按法,都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一点点地引导我这个音乐小白入门。我尤其喜欢它推荐的那些经典幼儿歌曲,旋律简单易学,歌词也朗朗上口,非常适合孩子。而且,它还给出了不同难度的伴奏编排,我这个新手可以先从最简单的单音旋律弹起,熟练后再尝试加入和弦,这种循序渐进的学习方式让我觉得很有成就感,不再是望而却步的难题。更让我惊喜的是,书里还分享了一些教学小技巧,比如如何引导孩子跟着节奏拍手,如何用眼神和肢体语言与孩子互动,这些都让原本枯燥的音乐学习变得生动有趣。现在,我和孩子一起唱歌弹琴,享受着亲子时光,那种温馨和快乐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这本书不仅教会了我弹唱,更教会了我如何通过音乐与孩子建立更深厚的连接。

评分

说实话,当初买这本书的时候,我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毕竟市面上关于幼儿音乐启蒙的书籍琳琅满目,很多都大同小异。然而,《幼儿歌曲边弹边唱指导》给了我意想不到的惊喜。它不像其他一些书籍那样空泛地讲理论,而是非常务实地提供了大量可操作的建议和具体示范。书中对于不同年龄段孩子的音乐发展特点分析得相当到位,并据此推荐了适合的歌曲和弹奏方式,这一点我非常赞赏。比如,书中提到针对低龄幼儿,可以先从节奏感的培养入手,通过拍手、跺脚等方式引入音乐,再逐步过渡到简单的乐器模仿,这让我豁然开朗。对于稍大一些的孩子,则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联想,比如将歌曲的情绪与不同的乐器音色联系起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如何选择和改编歌曲的部分,它鼓励家长不要拘泥于原曲,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和能力进行适当的调整,这极大地解放了我的教学思维。而且,书中提供的乐谱虽然简洁,但信息量却很足,包含了指法、节奏提示以及一些表情符号,让我在教学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通过这本书,我不再仅仅是孩子的“点唱机”,而是真正成为了他们音乐的引导者和伙伴,看着他们在音乐中绽放出自信的笑容,那种满足感是无与伦比的。

评分

一直以来,我都觉得音乐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但苦于自己没有音乐基础,总是无法给予孩子最直接的音乐体验。《幼儿歌曲边弹边唱指导》这本书,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为我开启了通往音乐世界的大门。我尤其欣赏书中对经典儿歌的重新编排,它不仅仅是简单的伴奏,而是加入了许多富有童趣和想象力的元素,让熟悉的旋律焕发新生。例如,书中关于如何用不同的节奏和力度来表现歌曲中不同的情感,这一点对我启发很大。以前我只是简单地跟着原唱哼唱,现在我能根据歌曲的内容,尝试用不同的弹奏方式来传递快乐、忧伤或者活泼的情绪,而我的孩子也似乎能从中感受到这些细微的变化,反应也更加积极。书中提供的“歌曲拓展”部分也很有意思,它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根据歌曲的意境,进行简单的即兴创作,比如用乐器模拟小鸟的叫声,或者用节奏表现小猫走路的轻盈,这极大地激发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本书让我明白了,音乐启蒙并不是一件高不可攀的事情,而是一种可以融入日常生活的亲子互动方式。现在,我和我的孩子一起沉浸在音乐的海洋里,每一次的弹唱都是一次美妙的探索和发现。

评分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幼儿教师,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真正指导教师如何在课堂上有效进行“边弹边唱”教学的实用手册。《幼儿歌曲边弹边唱指导》这本书,无疑填补了我这方面的空白。书中对于如何将弹奏与演唱有机结合,给出了系统性的方法论。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歌曲和乐谱,而是深入分析了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系列循序渐进的教学活动。我特别注意到书中关于“情感导入”和“体验式学习”的章节,这让我认识到,音乐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技巧层面,更重要的是要激发孩子的情感共鸣和内在驱动力。书中提供的许多互动游戏和情境创设,都能够有效地将孩子带入音乐的世界,让他们在玩耍中感受音乐的魅力。此外,书中对不同乐器的使用也进行了详细的指导,例如如何利用简单的打击乐器烘托气氛,如何用钢琴弹奏出富有趣味性的旋律,如何引导孩子用声音模仿乐器等等,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我的教学手段。这本书不仅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更有信心将“边弹边唱”的教学理念深入到日常教学中,为孩子们提供更优质的音乐启蒙教育。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给像我一样手残党和音痴的福音!我一直想教宝宝唱歌,但每次开口唱歌,宝宝都会用一种“你是在模仿鸭子叫吗?”的眼神看着我,这让我一度非常沮丧。更别提弹奏乐器了,我小学音乐课上弹的《小星星》到现在还能把我吓出一身冷汗。但是,《幼儿歌曲边弹边唱指导》这本书,真的刷新了我对“音乐启蒙”的认知。它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理论书籍,而是真正从零开始,非常接地气。它用最简单易懂的语言,把复杂的乐理知识分解成一个个小步骤,比如怎么认识简谱,怎么找到正确的指法,怎么跟着节拍弹奏。我最欣赏的是书中那些“小贴士”和“误区提醒”,它会告诉你,初学者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以及如何巧妙地避开。它还推荐了一些非常适合宝宝听的儿歌,而且不仅仅是歌词,还提供了对应的伴奏旋律,甚至还有一些简单的变奏,让我这个完全的门外汉也能很快上手。我尝试着书里的方法,现在居然能和宝宝一起哼唱简单的歌曲,甚至能弹奏出一些零散的旋律,虽然还不够完美,但宝宝看我的眼神已经从“模仿鸭子”变成了“这是谁在唱歌?”!这种进步让我感到无比的欣慰,也让我看到了音乐在亲子互动中的巨大潜力。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