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包括醫藥電商的發展現狀、發展模式、産業布局、經典案例、大佬實踐的好書
本書從大健康産業發展結閤中國市場十年電商演化的角度來解讀中國醫藥電商的發展現狀及發展趨勢。嚴格意義上來說醫藥電商開始於2005年的藥房網,並經曆瞭之後的流量為王時代、醫藥館時代、群雄混戰時代並邁入現在的O2O時代。於此同時中國市場環境與政策在不斷的改變,這其中處方藥網售的即將放開無疑將給市場帶來大的紅利。處方藥電商與醫藥零售市場結閤的為緊密,國外的模式特彆是美國的CVS、Walgreens模式加強瞭我們對零售市場重要性的判斷。然而處方藥網售帶來的將不僅是更多的電商品類,分析不同電商模式、結閤其他産業電商的發展與演化,也許你會意識到處方藥網售講給整個産業帶來的重塑與升級契機。在對典型的醫藥電商案例以及電商人物進行解讀後,本書對未來做齣瞭自己的預判。
王浩,數字營銷、創新管理及創新科技領域青年專傢,近年來專著與互聯網醫療領域的研究,齣版營銷和互聯網醫療領域多部暢銷書。
第1章 他山攻玉:中國電商探討 1
1.1 中國電商行業18年的發展 2
1.2 也說電商公司管理 18
1.3 淺談商品管理 26
1.4 從崛起到顛覆:電商發展趨勢 33
1.5 結束語 40
第2章 大健康産業:互聯網最後的金礦 41
2.1 欲破難破大健康 42
2.2 大健康産業鏈條與主要互聯網玩傢 61
2.3 “互聯網+”還是“+互聯網” 66
2.4 大健康與大數據 72
2.5 消費者的福音 78
本章參考文獻 83
第3章 醫藥電商江湖前世今生 85
3.1 第一傢網上藥店:藥房網 86
3.2 北京醫藥電商雙雄之金象網 92
3.3 第一傢年銷售額破億電商:開心人網上藥店 97
3.4 巨無霸平颱:天貓醫藥館 99
3.5 多方試點:京東醫藥平颱 107
3.6 群雄逐鹿時代 113
第4章 醫藥電商市場環境與競爭態勢 115
4.1 醫藥電商市場格局 116
4.2 醫療改革趨勢分析 128
4.3 電子處方政策 134
4.4 醫保在綫支付 138
4.5 電商牌照 142
4.6 投融資環境 145
4.7 技術環境演變 147
4.8 電商與移動醫療 151
4.9 用戶行為分析 154
第5章 醫藥電商與醫藥産業 161
5.1 醫藥産業鏈條縱覽 162
5.2 醫藥工業與醫藥電商 164
5.3 醫藥流通與醫藥電商 174
5.4 醫藥零售企業 181
5.5 醫院與電商:手機看病App與邵逸夫納裏 191
5.6 移動醫療公司與電商 194
5.7 中國電子監管碼體係 198
5.8 醫藥電商:非孤立的産業 203
第6章 國外醫藥電商發展 205
6.1 美國市場縱覽 206
6.2 英國市場縱覽 228
6.3 日本醫藥電商 241
6.4 總結與迴顧 251
第7章 醫藥電商典型案例研究 253
7.1 1藥網 254
7.2 好藥師 258
7.3 康愛多 262
7.4 春雨醫生 265
7.5 微醫集團 270
第8章 醫藥電商創新案例研究 277
8.1 叮當快藥 278
8.2 藥給力 283
8.3 問藥 287
8.4 藥品終端網 290
第9章 臧否人物:醫藥電商老炮們 295
9.1 第一個電商人:李洪波 296
9.2 金象雙雄:Peter & Kevin 297
9.3 O2O王者:邵清 301
9.4 第一名的締造者:王燕雄 302
9.5 第一帥哥:陳華 303
9.6 趨勢的把握者:石振洋 304
9.7 從藥店到電商:龍岩 305
9.8 俠骨柔情:廖光會 307
9.9 第一美女:黃慧 308
9.10 藥企大傢:楊文龍 309
9.11 結語 310
第10章 對於醫藥電商未來的5個論斷 313
10.1 B2B醫藥電商短期利好、長期成長空間有限 314
10.2 B2C醫藥電商競爭慘烈,未來會齣現寡頭壟斷 316
10.3 O2O送藥模式難度極大,需要重大突破纔能前行 318
10.4 移動醫療+醫藥電商閉環模式初現 321
10.5 移動醫療+醫藥電商閉環模式初現 323
推薦序1
我懷著極大的興趣通讀瞭《醫藥電商:傳統模式終結者》,這本書談的不止是電商,談的更是這個極速變化、科技驅動、商業模式持續創新的新時代。套用李嘉誠老先生的話說,這個時代是一個“以往不再,未來沒來”的時代,過去的成功經驗不再有效,新的有效方法尚未齣現,身處這個時代深感步步危機,但也步步契機。
在過去幾年裏醫療産業經曆著前所未有的變化,醫改的縱深推進、互聯網醫療的井噴式發展、可穿戴式設備、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跨界閤作等新興技術與新興商業思維在不斷重新塑造這個産業。我看到瞭三明醫改模式的初步成功,看到烏鎮互聯網醫院以及更多不同形態互聯網醫院的湧現,看到蘋果手錶、小米手環的普及,看到醫療大數據助力腫瘤精準診斷與精準治療……在這個産業領域的創新速度上,過去是以十年為單位來計算,現在怕是已經縮短到五年、三年甚至更短。跨界不斷雜交齣新思維,新思維自身不斷迭代,閤作更加廣泛且不斷加速……在這樣的環境中,在醫藥這樣的産業中,我認為創新與以患者為中心是把握未來的關鍵。
醫藥電商是創新的具體手段之一,是醫藥銷售的渠道創新,作為電商大國的中國在這個領域實現瞭彎道超車,遙遙領先於電商的發源地——美國市場,在這個領域誕生瞭像阿裏巴巴、京東這樣的偉大公司。今天,老百姓消費額的近15%已經從綫下轉換到綫上,貝恩公司保守估計到2020年會是20%,我對此更加樂觀,更相信這樣的奇跡在醫藥領域裏麵必將得到復製。誠然,醫藥電商在今天遇到瞭不少睏難,有許多問題要解決,但傳統銷售渠道的城牆已經被先鋒部隊撕開瞭口子,血腥味已經吸引瞭更多的覓食者,手榴彈、導彈……更先進的作戰工具正不惜代價地投入,如果再以保守的觀點去放大睏難,看輕醫藥電商的未來,將是戰略的懈怠,並必然將自己睏鎖在現在。
醫藥電商的核心意義更在於以患者為中心,互聯網産業的核心理念之一是以用戶為中心,這和醫藥産業以患者為中心是不謀而閤的理念。醫藥電商成功落地的硬指標必然是患者滿意度的大幅提高,必然是更健康的患者、更便利的購藥體驗及更優質的購藥服務。如果往前延伸,患者足不齣戶就能享受到用藥服務、健康谘詢,甚至可以居傢體檢,享足電商帶來的便利。當然用互聯網的手段銷售藥品如何防止假藥、如何保障患者用藥安全及患者隱私是醫藥電商發展過程中需要解決的問題。
王浩是一位很勤奮的人,他在工作之餘已經齣版瞭五本專業書籍,這本醫藥電商書籍是他多年觀察思考市場的總結,這本書深切市場需求,是瞭解中國醫藥電商現狀與未來趨勢的最佳之選,我嚮你推薦!
——阿斯利康中國總裁 王磊
推薦序2
欣然閱讀瞭王浩小友所著的《醫藥電商:傳統模式終結者》一書。本書生動地迴顧瞭中國電子商務的發展曆程,描述瞭互聯網醫藥健康的啓程和進化的關鍵節點,以大量的案例展示瞭各種被嘗試的模式,為未來的發展做齣瞭鋪墊和引導,非常值得一讀。
我們麵臨一個前所未有的機遇,互聯網大潮洶湧而至,將會衝刷所有的行業和企業。沒有一個行業、一個企業可以幸免。這個潮流是不可阻擋的,也是不可逆的。我們大傢都有幸生活在這個時代,成為大浪中的弄潮兒,而不僅僅是曆史的見證者。這個潮流之下,我們如果迴顧一下過去的互聯網之路,尤其是電商之路,大傢會發現它最早是開始於圖書音像,逐漸發展到3C數碼、服裝、母嬰、化妝品,快消品,我和峻嶺開始創辦1號店時,大傢還沒有想到在網上買吃的喝的,而現在食品已經成為大型電商的標配。現在,又開始熱起來的電商品類是生鮮和醫藥。
為什麼?因為互聯網這個大潮衝過來時,首先衝掉的是那些坑坑窪窪的地方,最後衝擊的纔是壁壘較高的領域。這裏的壁壘包括行業壁壘,也包括政策壁壘。比如一開始的圖書、音像,都是低價值的標準品,物流配送非常容易。到瞭3C數碼,價值升高瞭,物流的安全性就需要更高一些。到瞭服裝、傢居時,退換貨又成為比較高的壁壘。到母嬰、快消品時,安全性、保質期就變得非常重要。整個供應鏈的管理變成很高的壁壘。到瞭生鮮時,保鮮、物流變得更難。而到瞭醫藥時,它既有很高的政策壁壘,又有很高的行業壁壘。
而中國醫藥領域現在是處於什麼狀態呢?大眾中很多的人都是“有病不看”,比例高達48.9%,有近一半的人有病也不願去醫治。為什麼?第一太麻煩,第二成本太高,第三感受不好。在醫院排瞭半天隊,結果幾分鍾就被醫生打發瞭。在國際上來看,中國醫療的排名是非常落後的。在國際衛生組織的績效排序中,中國排在191個國傢裏麵的144名。原因在於效率很低、管理不善。而中國醫療更有眾多的痛,第一點就是看病難,買藥貴。“排隊時間長”是老百姓對醫療最感同身受的地方,經常每次去醫院好幾個小時、甚至大半天時間沒有瞭。“檢查項目眾多”,不清晰也不透明,患者並不知道為什麼要進行這些檢查。“藥品非常昂貴”,這是因為藥的流通環節太多,層級太多,大部分成本都浪費在物流中。還有就是“對醫生不放心”,老百姓糾結要不要給紅包,不給紅包的話會懷疑,我是不是得到瞭最好的治療?
關於藥品,我們的流通非常低效。通過我們對中國藥品流通行業的總結,發現中間環節有五六層。從製藥廠齣來的成本,如果是幾毛錢或者幾塊錢的話,到瞭市場上已經是幾十塊錢、幾百塊錢。此外,目前國內的治療體係,沒有通用的、標準化的、可流通的、可保存的電子病曆,也不可以在各個醫院之間共享。所以治療是沒有延續性的。醫療的政策壁壘也非常高。舉例來說,第一,處方藥綫上不可以銷售。第二,對於物流,藥監和工商的政策是不匹配的。第三,醫保各自為戰,不同城市的醫保體係不同,甚至一個城市裏麵各個城區都有各自的醫保體係。大的國傢企業有自己的醫保,鋼鐵企業有自己的醫保,鐵路企業有自己的醫保,石油企業也有自己的醫保。
可是我們看到,醫療健康是中國大眾的剛需。首先,中國正發生著持續的老齡化。現在60歲以上的老人,占中國人口大概15%。過15年以後,這個比例就到瞭25%。再過35年,到2050年時,60歲以上老人的占比就已經達到30%,也就是現在的一倍。而大傢知道,隨著年齡的老化,勢必需要越來越關注健康。中國大眾不是不關注健康,相反是非常關注的。數據調研顯示85%的人對健康是關注或是非常關注的,健康與治療是中國大眾的剛需。
如果把中國和美國來比較,中國在醫療衛生領域的花費,約占GDP的 5.5%,而在美國比例已經達到17.5%。當然,美國的醫療也存在問題,並不能說美國是我們的標杆,但可以是我們的一麵鏡子。這兩個數據反映瞭兩個問題,美國醫療有它自己的問題,也是低效的,但同時也說明中國在醫藥健康的發展潛力是巨大的。在人均醫療衛生的費用上,中國僅僅是美國的二十四分之一,還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可供挖掘。
關於中國網民如何提升健康,有多少網民願意通過互聯網的方式得到醫療服務和購藥,而不是非要到醫院、到藥房去購藥?結果接近80%。這個比例是相當高的,當然這裏麵有很多細節,比如說生病的人,有的就置之不理瞭,有的就去直接購藥瞭,有的看瞭病再去購藥。如果是直接去購藥,有多大的比例在網上購藥,有多大的比例是綫下購藥,在綫下購藥的這部分人群中,有多大的比例有這個意願在網上購藥。通過各種各樣的可能性的分析,得齣的結果是接近80%的人口,是有意願在網上享受醫療和購藥的一體化服務的。
而互聯網怎麼樣改變這些現狀?第一,大傢知道中國移動設備的發展在全球是最快的,已經遠遠超過歐美。這裏有多個原因,一是中國的手機等移動設備的價格越來越低,幾百塊錢就能買到移動智能設備。移動設備幫助中國大眾隨時、隨身、隨地可以享受到網絡服務和網上購物。記得在創立1號店的時候,我們的使命是讓顧客足不齣戶享受購物和服務。現在我們要改變我們的使命,我們要讓大眾隨時、隨身、隨地就享受服務。所以,移動設備幫助互聯網,幫助電商滲透到三綫、四綫、五綫城市乃至鄉村去。第二點,互聯網可以增加透明性,減少很多中間環節,增加效率,降低成本。而降低的這些成本又迴饋給大眾。第三點,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大傢知道,尤其是在醫療健康領域,大眾到網上藥店來,如果沒有目的的話是不會來逛店的。這畢竟是買藥,不是來買衣服,不需要做window shopping。他是有真實目的,要麼是尋求健康信息,要麼是有病要購藥,或者是來谘詢。所以這些大數據非常的精準,我們可以提供非常精準化的營銷和個性化的醫療服務。最後一點,可穿戴設備的發展。現在的可穿戴設備越來越小,將來我認為是可以直接植入在人體皮膚下麵,可以監測幾乎所有的生命體徵。我們最近就觀察瞭一種來自以色列的可穿戴設備,體積非常小,卻可以監測多達十四種生命體徵,實時監控健康的變化。
我們處於一個絕好的時代,這個時代賦予我們一個使命,就是真正解決中國的看病難、買藥貴的問題。中國的互聯網醫藥健康的領域,還處於發展的初期,類比電商的化,估計就是2009年,最多是2010年的電商初期階段。潛力是巨大的。我們非常有幸能身處這個巨大潛力的市場,能夠為社會為大眾創造價值。如果你也有興趣參與到醫藥電商,參與到互聯網+醫療健康的浪潮中來,王浩的這本《醫藥電商:傳統模式終結者》是你的最佳的啓濛選擇。
——1藥網創始人、董事長 於剛
前 言
在遙遠的古代,波斯商旅穿行莎車、於闐、樓蘭、敦煌……將波斯的鬍麻、鬍椒、鬍蘿蔔等西域商品帶入中國,豐富瞭中國人的食譜,並將中國的絲綢、瓷器等帶迴,絲綢之路的各國君主均以穿著用腓尼基紅染過的中國絲綢,傢中使用瓷器為富有榮耀的象徵。然而對於承載這些繁榮的絲綢之路卻是搏命之旅,長7000韆米的絲綢之路上常常會途經數百裏荒無人煙、遍地黃沙的荒漠,還時不時會遇到打傢劫捨的強盜。時至今日,高速發展的電商替代瞭以往殘酷的商旅,人們躺在溫暖的被窩裏略動下手指,就能在短短兩三天內收到來自萬裏之外的各國的好東西。國內天貓、京東公司推齣的當日達、極速達之類的服務,更是將人類享受到的商品品類和品質、遞送與衍生的服務不斷推嚮新的境界與新的極限。
今天我們見證這樣的服務正嚮醫藥品類延伸,見證醫藥電商時代的到來,醫
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一個非常獨特的視角來審視醫藥行業的發展。我原本對醫藥電商的認知,僅停留在“網上買藥”這個層麵,但《醫藥電商:傳統模式終結者》這本書,卻讓我看到瞭它背後更深層次的戰略意義和對傳統商業模式的顛覆。書中對“傳統模式”的分析,非常細緻入微,從采購、銷售、物流到信息管理,都一一剖析瞭其存在的弊端。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並沒有僅僅停留在批評傳統模式,而是著重探討瞭醫藥電商如何通過技術創新,解決這些痛點。比如,書中提到的如何利用大數據來預測藥品需求,如何通過精細化的物流配送來保證藥品質量和時效,這些都讓我看到瞭醫藥電商的巨大潛力。它不僅僅是在改變銷售渠道,更是在重塑整個行業的生態係統,推動整個醫藥産業嚮更高效、更便捷、更人性化的方嚮發展。
評分最近入手瞭一本名為《醫藥電商:傳統模式終結者》的書,雖然書名聽起來挺硬核的,但我抱著探索的心態翻開瞭它。讀完之後,我發現它並非隻是一本枯燥的行業分析報告,而是以一種相當引人入勝的方式,勾勒齣瞭一個正在發生的巨大變革。作者並沒有簡單地羅列數據和理論,而是通過生動的案例和深入的剖析,讓我看到瞭醫藥流通領域過去幾十年的發展軌跡,以及未來可能走嚮何方。 尤其是書中對“傳統模式”的解讀,讓我有瞭醍醐灌頂之感。我一直以為的“傳統模式”無非就是層層分銷、信息不透明,但這本書讓我看到瞭其背後更深層次的邏輯和痛點。例如,書中提到瞭一些關於醫藥供應鏈效率低下的具體例子,比如藥品在運輸過程中的損耗、信息傳遞的滯後性,以及由此帶來的成本疊加。讀到這些地方,我仿佛親身經曆瞭一般,深刻體會到傳統模式在麵對現代社會需求時的局限性。它讓我開始思考,我們日常生活中看似習以為常的購藥方式,其實背後隱藏著多少不為人知的“堵點”。
評分這本書給我最大的衝擊,在於它對“終結者”這個詞的詮釋。我原本以為這本書會聚焦於電商平颱如何“打敗”傳統藥店,但實際上,作者的視角更加宏觀和深刻。它更多地是在探討一種“模式的進化”,而非簡單的“取代”。書中詳細闡述瞭,當互聯網技術、大數據分析、物流網絡不斷成熟時,原有的那些以信息不對稱和地理位置為壁壘的商業模式,是如何被打破的。 讓我印象特彆深刻的是,書中通過一係列對比,展示瞭傳統醫藥流通在效率、成本、用戶體驗等方麵的不足,而醫藥電商則如何通過技術手段,實現更快的配送速度、更精準的需求匹配,以及更便捷的購藥流程。比如,書中提到的對藥品溯源的改進,以及如何通過平颱大數據來優化庫存管理,這些都讓我看到瞭科技的力量如何賦能傳統行業。它讓我意識到,所謂的“終結”,並非是暴力摧毀,而是以一種更先進、更適應時代需求的方式,讓舊的模式自然而然地被淘汰。
評分讀完《醫藥電商:傳統模式終結者》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對醫藥流通這個領域有瞭全新的認識。我一直以為醫藥電商隻是一個簡單的在綫銷售渠道,但作者通過對行業發展曆程的梳理,以及對未來趨勢的預測,讓我看到瞭它背後更復雜、更具顛覆性的力量。書中對“終結者”的解讀,不是簡單地煽動情緒,而是基於對行業痛點的深刻洞察和對技術潛力的精準把握。 特彆是在探討醫藥電商如何改變傳統醫藥供應鏈時,書中提到的一些具體案例,讓我印象深刻。比如,如何通過平颱整閤資源,縮短流通環節,從而降低藥品成本,惠及更多患者。另外,書中對用戶體驗的強調,也讓我看到瞭醫藥電商不僅僅是在綫賣藥,更是在重塑整個購藥的體驗,從信息獲取到售後服務,都得到瞭極大的提升。這本書讓我開始重新審視我們所處的時代,以及科技如何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深刻地改變著我們的生活。
評分最近讀瞭《醫藥電商:傳統模式終結者》,書名聽起來就很有衝擊力,讀完之後,感覺確實如此。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醫藥電商的理論,更多的是它如何作為一股強大的力量,正在深刻地改變著我們所熟知的醫藥行業格局。作者對於“傳統模式”的剖析,可以說是入木三分,讓我看到瞭過去那些看似穩固的商業運作背後,隱藏著多少效率低下和成本虛高的問題。 書中對“終結者”這個概念的運用,我認為非常貼切。它並非是指簡單的取代,而是指一種必然的進化。當互聯網技術、物流網絡和信息技術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原有的那些基於信息差和物理壁壘的商業模式,自然就會麵臨挑戰。書中通過大量的數據和案例,生動地展示瞭醫藥電商是如何利用這些新技術,來優化供應鏈,降低成本,並最終提升用戶體驗。讀到這裏,我深刻地感受到,我們正處在一個技術驅動變革的時代,而醫藥電商正是這場變革中的一個重要代錶。
評分東西很不錯,值得擁有。
評分挺好
評分介紹入門為主,沒有深入內容
評分商品沒什麼問題,京東物流快不行瞭,蝸牛速度!
評分。。。。。。。。。。。
評分包裝很好,內容很實用,不錯
評分東西很不錯,值得擁有。
評分不錯,好用,方便,希望好用
評分為公司購買的書,紙質很棒。已經買瞭50多本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