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點心大全

德國點心大全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日本柴田書店 著
圖書標籤:
  • 烘焙
  • 甜點
  • 德國美食
  • 點心
  • 食譜
  • 西點
  • 烘焙教程
  • 甜品製作
  • 下午茶
  • 美食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青島齣版社
ISBN:9787555246503
版次:1
商品編碼:12253953
包裝:精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11-01
用紙:銅版紙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德國甜點以甜而不膩、健康美味齣名。本書介紹瞭80多款經典的德國甜點製作方法,包括基本材料的準備、9款基礎甜點、27款傳統德國甜點、22款個性麵料甜點、10款宮廷豪華甜點和19款創新甜點。本書由留學德國、多次獲得國際甜點大賽奬項、被日本厚生勞動省評為“現代名工(技術卓越的人)”稱號的專業糕點師安藤明提供技術指導,是一部值得烘焙愛好者收藏的經典甜點教科書。

作者簡介

日本柴田書店是日本著名齣版機構和發行機構。本書技術監製安藤明1978年,於德國沃爾芬比特爾市通過瞭點心大師的資格考試。隨後在歐洲各地學習技術,迴到日本後開發瞭多種糕點。1991年,在法國舉辦的“第二屆世界烘焙大賽”中,隨日本隊一起獲得冠軍。獲日本兵庫縣“兵庫之匠”、兵庫縣技能貢獻奬等多個奬項,被日本厚生勞動省評為“現代名工(技術卓越的人)”

內頁插圖

目錄

德國點心的基礎
麵糊、麵團蛋糕坯 002
奶油 002
黃油麵糊 003
全蛋海綿麵糊 004
全蛋巧剋力海綿麵糊 006
蛋清發泡麵糊 007
蛋清糖粉麵糊 007
軟式麵團 008
酵母發酵麵團 012
黃油多層麵團 015
黃油砂糖碎麵團 017
蛋糕碎屑 017
香草奶油 018
黃油奶油 020
鮮奶油 021
Baumkuchen
德國點心之王:年輪蛋糕
年輪蛋糕的基礎知識 026
◎年輪蛋糕是什麼
◎年輪蛋糕的麵糊
◎年輪蛋糕的製作方法
原味年輪蛋糕 028
薩爾茨韋德爾年輪蛋糕 034
德纍斯頓年輪蛋糕 038
科特布斯年輪蛋糕 042
安藤大師獨創年輪蛋糕 046
巧剋力年輪蛋糕 050
巧剋力年輪蛋糕塊 053
蘋果年輪蛋糕 054
方形年輪蛋糕 056
尖角圓形年輪蛋糕 060

專欄 何為德式點心 064
貿易城市漢諾威的巧剋力和點心文化
【荷蘭可可小屋】
年輪蛋糕 066
酥軟蛋糕 068
Kuchen
簡單美味的半熟點心
酥鬆蛋糕 070
瑪格麗特蛋糕 073
大理石蛋糕 076
德國國王蛋糕 078
櫻桃蛋糕 080
罌粟籽圓形蛋糕 082
杏仁片蛋糕 084
罌粟籽長方形蛋糕 086

專欄 何為德式點心 088
小鎮米歇爾斯塔特
美味的德式點心源自大自然的恩惠
【塞弗特咖啡廳】
蘋果蛋糕 090
Hefeteig
發酵坯子的蛋糕
黃油蛋糕 094
碎麵團發酵蛋糕 096
蜂蜇蛋糕 097
德纍斯頓黃油凝乳蛋糕 100
櫻桃奶酪蛋糕 102
蘋果蛋糕 104
李子蛋糕 106
黃油果脯蛋糕 108
堅果果脯蛋糕 112
罌粟籽果脯蛋糕 114
杏仁泥果脯蛋糕 116
柏林油炸蛋糕 118
堅果月牙小蛋糕 120
乾果糕點 122
Torten,Schnitten
經典豪華的大蛋糕和切塊蛋糕
黑森林櫻桃蛋糕 126
奶酪蛋糕 132
法蘭剋福皇冠蛋糕 136
西班牙香草蛋糕 140
林茨蛋糕 143
草莓奶油蛋糕 146
草莓蛋糕 148
水果蛋糕 150
覆盆子蛋糕 152
奶酪奶油蛋糕 154
鬆露巧剋力蛋糕 157
德式薩赫蛋糕 160
蛋黃酒蛋糕 164
攝政王蛋糕 169
杏仁奶油蛋糕 172
堅果奶油蛋糕 177
荷蘭櫻桃蛋糕 181
雪頂奶油蛋糕 186
紳士蛋糕 190
紅醋栗蛋清蛋糕 195
覆盆子奶油蛋清蛋糕 197
皮剋勒侯爵奶油蛋糕 199
藍莓奶油切塊蛋糕 203
巧剋力奶油切塊蛋糕 206
凝乳奶油切塊蛋糕 209

專欄 何為德式點心 212
德國屈指可數的療養勝地巴登巴登
現代歐洲獨有的高雅德式風情
【國土咖啡廳】
黑森林櫻桃蛋糕 214
西班牙香草蛋糕 217

精彩書摘

  德式點心的坯子中,既有極其細膩的海綿坯子,也有滿是堅果和巧剋力的坯子,還有香脆可口的餅乾坯子,更有酵母發酵的輕型坯子,可謂種類繁多,口味各異。從中世紀流傳至今的鬍椒蜂蜜餅坯子中加入瞭溫和的蜂蜜和濃鬱的香料;如今德式點心的代錶之一——年輪蛋糕也是直接由多層坯子層疊而成的。


  除瞭最具人氣的年輪蛋糕之外,德式點心還有很多極為有名的其他點心,西點的代錶作——水果蛋糕就是以德國的草莓蛋糕為原型發展而成的;烤奶酪蛋糕來源於德國的奶酪蛋糕;巧剋力蛋糕的基礎則是德國的薩赫蛋糕或紳士蛋糕。


  話說迴來,德式點心究竟是什麼呢?這個問題的答案並不是唯一的。迴顧德國的曆史可以發現,雖然現代德國是一個聯邦國傢,但在近代,它曾經分裂為東德和西德。從中世紀到近代,它又曾有著普魯士、哈布斯堡兩大王國和無數的中小國傢群雄割據的曆史,因此,我們也難以斷定“德式點心就是這個”。德式點心既有日耳曼的元素,又有奧地利的元素,同時也包含著斯拉夫和撒剋遜的元素。以巧剋力為例,德國的巧剋力中,既有在發現新大陸之後從西班牙傳來的技術,也有從精通巧剋力工藝的瑞士人手裏傳來的技術。總體來說,德式點心正是歐洲大陸錯綜復雜曆史的反映,也正因為如此,流傳到現代的德式點心有著多種多樣的坯子,特色十足。


  踏上德式點心的研究之路,便走進瞭歐洲點心的發展進程。這是一個追溯漫長曆史的旅程。


前言/序言

首先,請多多試吃。
找到喜愛的味道後即可開始嘗試製作。
德式點心十分符閤亞洲人的口味,
雖不華麗,卻有著不可名狀的高貴氣質,
樸實的味道深入人心,讓人百吃不厭。
當然,點心的味道是由材料和做法決定的,
想要成功,還需要嫻熟的技術和豐富的經驗。
但依然要恭喜您得到瞭這本書,
因為它成為瞭您踏入德式點心世界的第一步。
請帶著速度感和幽默感,盡情地享受這個過程吧。
這樣,您做齣的點心也一定美味至極。


穿越時空的味覺之旅:世界麵包藝術史 一本書,帶你領略全球麵包烘焙的韆年風華與匠心獨運。 《世界麵包藝術史》並非聚焦於某個特定國傢的甜點體係,而是將時間維度拉伸至人類文明的早期,以麵包這一最古老、最普遍的食物形態為載體,深度剖析其在全球範圍內演變、融閤、乃至成為文化圖騰的曆程。這本書籍,旨在揭示麵包如何從生存必需品,蛻變為宗教儀式中的聖物、階級地位的象徵,乃至當代精緻餐飲的藝術品。 本書的敘事結構遵循時間軸與地理闆塊交織的原則,力求展現麵包工藝的宏大圖景,而非局限於具體配方或産品名稱的羅列。 --- 第一部分:文明的酵母——麵包的起源與早期傳播 (約公元前3000年 – 公元500年) 第一章:尼羅河畔的奇跡——發酵技術的萌芽 本章追溯麵包的源頭。我們不會談論現代的法式糕點,而是深入探討古埃及人如何偶然發現並係統化瞭野生酵母的作用,從而催生瞭世界上第一塊真正意義上的“麵包”。重點分析瞭當時烘焙工具(如土爐、石磨)的演變,以及麵包在古埃及社會中的功能——它既是勞工的工資,也是法老的供品。此階段的麵包形態原始、質地粗糲,但其文化意義已然確立。 第二章:榖物之路——地中海世界的麵包哲學 隨著農業的擴張,麵包製作技術沿著地中海嚮外輻射。本章詳細考察瞭古希臘的“麵包師傅”(Artokopos)的地位,以及他們如何將麵包的製作提升到近乎哲學的層麵。希臘人對小麥品種的選擇、對烘焙溫度的初步理解,為後來的羅馬帝國奠定瞭技術基礎。 第三章:帝國的餐桌——羅馬的公共烘焙與麵包政治 羅馬帝國時期,麵包不再僅僅是傢庭副業,而是國傢機器運作的核心。我們將探討羅馬的公共麵包房(Pistrina)的運作模式,它們如何實現工業化的初級形態。更重要的是,深入剖析“麵包與馬戲”(Panem et Circenses)的政治含義,麵包配給製度如何成為維係龐大帝國穩定的關鍵工具。這裏的討論集中於批量生産和分配,而非精細的口味構建。 --- 第二部分:信仰與堡壘——中世紀的信仰之餅與地方特色 (約公元500年 – 公元1500年) 第四章:教會的象徵——聖餐與日常的界限 在中世紀的歐洲,麵包的意義被基督教義深刻重塑。本章側重於無酵餅與發酵麵包在宗教禮儀中的對立與統一,探討“聖體”概念如何影響瞭普通民眾對麵包的認知和製作規範。不同教區、修道院在小麥的選用和烘烤技藝上的細微差彆,是當時文化多樣性的體現。 第五章:從堡壘到村莊——區域性榖物與野生酵母的共生 氣候和土壤決定瞭中世紀麵包的多樣性。在寒冷的北歐,黑麥和小豆成為瞭主要的原料,形成瞭質地緊實、耐儲存的“黑麵包”。而在地中海沿岸,硬質小麥依然占據主導。本章詳細描述瞭歐洲不同地理區域如何因地製宜,發展齣具有地方特色的基礎麵包,例如諾曼底的粗糧餅與西班牙的簡易烤餅。這些麵包的特點是耐用、營養密度高,而非追求細膩口感或華麗裝飾。 第六章:手工業的復興——行會製度與烘焙標準的誕生 隨著城市經濟的復蘇,麵包師行會(Guilds)的建立標誌著烘焙技藝開始標準化。本章分析瞭行會如何通過嚴格的學徒製度、質量控製,確保麵包的品質和價格的穩定。這些標準側重於食品安全和商業規範,例如對摻假行為的懲罰機製。 --- 第三部分:全球視野下的麵食革新 (約公元1500年 – 公元1900年) 第七章:跨越大洋的榖物交換——美洲新世界的衝擊 新大陸的發現為全球麵包帶來瞭革命性的原料——玉米(Maize)和小麥的廣泛種植。本章探討瞭玉米粉在美洲原住民和後來的殖民地飲食中扮演的核心角色,如墨西哥的玉米餅(Tortillas)和北美早期的硬麵包。這些麵包的製作方法更依賴於壓製和直接加熱,與歐洲的烤箱技術形成瞭鮮明對比。 第八章:工業革命的陰影與光明——機器化與純淨麵粉的追求 18世紀末至19世紀,蒸汽動力和滾筒磨坊的發明徹底改變瞭麵粉的生産方式。本章著重於“白色”麵包的興起——機器使得去除麩皮變得高效,導緻白麵粉成本下降,被視為富裕和清潔的象徵。這引發瞭營養學傢和傳統麵包師之間關於“全榖物與精製麵粉”的早期論戰,但從技術角度看,這是大規模、標準化生産的勝利。 第九章:東方視角下的“麵食”——亞洲的蒸與烙藝術 為瞭提供更廣闊的全球視角,本部分特闢章節討論亞洲大陸上與“麵包”概念並行的麵食文化。重點放在中國的饅頭(以蒸汽為核心的膨發技術)、印度次大陸的饢(Tandoor烤爐文化)以及中東的皮塔餅(Pita)。這些製作體係在發酵、油料使用或加熱介質上,與西方以“烘烤”為主的係統截然不同,共同構成瞭人類麵食的多樣性。 --- 第四部分:現代的迴歸與未來的展望 (約公元1900年至今) 第十章:科學的介入——酵母研究與麵包的化學 20世紀初,微生物學的發展使得人們能夠精準控製酵母的活性。本章概述瞭麵包製作從依賴環境運氣轉嚮科學配方的過程,包括商業酵母的推廣和流變學在麵團控製中的應用。這一階段的特點是穩定性和一緻性的極緻追求。 第十一章:地方主義的迴潮——迴歸本源的匠人精神 在經曆瞭工業化大規模生産帶來的同質化之後,當代烘焙界齣現瞭強烈的反思。本章介紹那些專注於“慢發酵”、“天然酵種”(Sourdough Revival)的復興運動。這些復興並非是對古老配方的簡單復製,而是結閤瞭現代科學對風味化閤物的理解,重新發掘傳統榖物和地域性微生物的價值。重點在於強調風土(Terroir)在麵團中的體現。 第十二章:全球麵包的融閤與再創造 本書的收官部分,探討當代全球化背景下,不同烘焙傳統的相互滲透。例如,歐洲麵包師如何采納亞洲的低溫發酵技巧,以及新興的無麩質(Gluten-Free)烘焙技術如何挑戰瞭小麥的核心地位。這是一個關於創新與傳承,跨越文化界限的動態過程。 --- 《世界麵包藝術史》旨在提供一個深邃的文化地理學框架,讓讀者理解麵包的每一個氣孔、每一層外殼背後,所蘊含的人類勞動、氣候變遷、宗教信仰與技術革新。它是一部關於人類如何利用簡單的榖物,構建起復雜而迷人的飲食文明的史詩。本書的價值在於其廣度與深度,而非對某一甜品製作技巧的細緻描摹。

用戶評價

評分

“天哪,這本《德國點心大全》的書,真是讓我大開眼界!我本來以為會看到一堆琳琅滿目的香甜點心,結果它裏麵關於‘點心製作的心理學’部分,占據瞭相當大的篇幅。書裏詳細探討瞭烘焙過程中,為什麼人們會選擇某種甜點,點心如何引發懷舊情緒,以及不同口感的甜點對心情的獨特影響。我承認,這部分內容寫得確實很有深度,作者對人類心理的洞察力非常敏銳,讀起來像是心理學傢的著作。然而,我花錢買這本書,最主要的目的還是想學習製作點心的具體技巧和食譜啊!我花瞭半個小時纔找到一個關於‘巴伐利亞奶油蛋糕’的簡單介紹,結果它又馬上跳迴瞭‘奶油的柔軟如何象徵著心靈的安撫’。我隻想知道奶油打發到什麼程度纔能保持挺立,而不是它象徵著什麼。有時候,我覺得這本書的重心完全放錯瞭地方,有點像一本披著點心外衣的心理學教材。如果你是想深入瞭解點心背後的文化心理學,那這本書可能很適閤你,但如果像我一樣,隻是想在傢安安靜靜地烘焙幾款好吃的點心,這本書可能要讓你失望瞭。”

評分

“我真的要吐血瞭!我花瞭錢買的《德國點心大全》,以為能找到一些傢庭烘焙的實用食譜,結果打開一看,裏麵充斥著大量關於‘德國烘焙哲學’的理論闡述。比如說,書中花瞭整整一頁紙來分析‘蝴蝶酥’為什麼能成為經典,分析的角度從其酥脆的口感象徵自由,到其層層疊疊的結構代錶著生活的復雜性。我隻想知道酥皮怎麼做纔能酥脆,奶油怎麼調味纔好吃,什麼時候放進烤箱,烤多久!書裏這種過於宏大的敘事和抽象的解讀,完全掩蓋瞭實際的製作方法。我花瞭很長時間纔找到一個關於‘蘋果捲’的配方,但那個配方也寫得極其簡略,很多關鍵的細節,比如麵團的醒發時間、蘋果餡的糖量比例,都含糊不清。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就像是請瞭一位哲學傢來教你做飯,他可以跟你滔滔不絕地講‘食物的意義’,但就是不告訴你‘鹽放多少’。我真的需要的是簡單直接,易於操作的食譜,而不是讓我去解讀點心背後的深層含義。”

評分

“這本書《德國點心大全》,讓我感覺有點像是一個‘名不副實’的例子。我本期望能看到一本充滿誘人圖片和簡單易懂食譜的書,結果它裏麵更多的是關於‘德國點心製作的美學理念’和‘感官體驗的深度解析’。書中有大量關於‘杏仁餅乾’口感如何能夠喚醒童年迴憶,或者‘布丁’的柔軟質地如何象徵著內心的寜靜。我承認,作者的語言功底很深厚,寫齣來的文字很有文學性,讀起來倒也算是一種享受。但問題在於,我花錢買這本書,是為瞭學習怎麼製作那些漂亮的、美味的德國點心,而不是要我去進行一次關於‘甜點與心靈連接’的哲學冥想。我需要的是明確的步驟、精確的量詞、清晰的圖片,能指導我如何將那些冰冷的食材變成熱氣騰騰的美味。這本書的食譜部分,寫得非常簡潔,很多關鍵的烘焙技巧和要領都沒有被充分闡述,感覺像是作者默認讀者已經具備瞭相當的烘焙基礎,可以直接領悟他的‘美學’。這對於新手來說,簡直就是一場災難。”

評分

“拜托!我就是想找點能治愈我最近糟糕心情的甜點方子,結果翻瞭半天,這本書裏關於‘德國點心’的介紹,講得也太哲學瞭吧?什麼‘黑森林蛋糕的靈魂在於其深邃的誘惑,如同德國工業的嚴謹與藝術的浪漫交織’,拜托,我隻想知道怎麼做齣口感蓬鬆、巧剋力味濃鬱的蛋糕,不是在聽一場關於哲學史的講座!難道德國人做點心都是帶著對人生意義的深刻反思嗎?每次看到那些過於文藝的描述,我就想直接跳到最後,看看有沒有一張清晰的配料錶和步驟圖,結果那些描述像迷宮一樣,讓人越來越糊塗。而且,有些地方的翻譯也讓人摸不著頭腦,感覺像是硬生生把德語的某種意境直譯過來,結果在中文裏就變得非常晦澀。我真的需要的是那種可以實際操作,能讓我快速上手,並且做齣讓人驚艷的點心,而不是要我先去瞭解德國的文化背景、曆史淵源,纔能理解一道薩赫蛋糕的精髓。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就像是捧著一本關於‘愛’的哲學論文,然後期待它能教你如何寫一首動人的情詩,有點跑偏瞭。”

評分

“我對這本《德國點心大全》真的感到非常睏惑。書裏關於‘德國傳統甜點的起源與演變’部分,寫得像是一部詳盡的曆史文獻。作者引用瞭大量的史料和文獻,詳細追溯瞭每一款點心的曆史淵源、文化背景,甚至德國不同地區在甜點製作上的差異。比如,關於‘聖誕薑餅’的部分,它竟然花瞭大量的篇幅去講解德國聖誕節的曆史習俗,以及薑餅在其中扮演的角色,還有不同地區的薑餅製作工藝的細微差彆。我承認,這部分內容信息量非常大,對於想深入瞭解德國甜點文化的人來說,絕對是寶藏。但是,我真正想要的,是能夠在傢跟著食譜一步步做齣美味點心的指導。這本書的食譜部分,相對來說就顯得非常薄弱,而且很多食譜的錶述方式也相當晦澀,有時候我甚至分不清它是在描述製作過程,還是在進行曆史性的學術探討。我感覺這本書更像是一本關於德國點心的學術研究報告,而不是一本實用的傢庭烘焙指南。”

評分

介紹德式西點的書比較少,趁活動收瞭,同時湊單買瞭另一本零基礎德式傢庭甜點。

評分

介紹德式西點的書比較少,趁活動收瞭,同時湊單買瞭另一本零基礎德式傢庭甜點。

評分

很厚一本書,還是精裝的,照片拍的好有食欲。

評分

學習學習,自己做點好吃的。

評分

看著很好……步驟也詳細…………值得收藏

評分

學習學習,自己做點好吃的。

評分

看著很好……步驟也詳細…………值得收藏

評分

618活動滿減加優惠捲價格超值,好評。

評分

看著看著就餓瞭!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