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駐華大使館文化處官方推薦
著名教育專傢楊東平作序力薦
具有全球性和永恒性的教育經典
科紮剋被視為現代教育先驅,與其他教育傢不同的是他倡導“沒有孩子,隻有人”的教育方針,真正實現瞭兒童人性教育。
他是與肖邦、居裏夫人相齊名的波蘭英雄。1978年逢科紮剋百年誕辰,聯閤國宣布當年為“國際兒童年”。之後於1989年通過的超齣兩百個國傢簽署的《兒童權利公約》即依他的思想精神製定。
《如何愛孩子》共兩部、四個主題章節:傢庭中的孩子、收容所、夏令營和孤兒院中的孩子。無論是在傢庭,還是在收容所、夏令營、孤兒院,我們可以看到科紮剋的教養觀察,以及他與孩子周鏇的點滴。此書一開始就是一連串的自我對話激蕩,字句非常平白淺顯,卻滲透齣好多帶有深遠哲理的教育宏觀思維。
“沒有孩子,隻有人”,不管是在其有限的生命裏還是現在,科紮剋都正在錶達著成人如何去愛,去理解和尊重兒童。
在他所有的著作中,《如何愛孩子》是他的兒童教育理念的基石。這本書能為所有的父母,把兒童教育當成職業或使命的人,比如,兒童教育者、社會工作者提供幫助,堪稱具有全球性和永恒性的教育經典。
雅努什· 科紮剋(Janusz· Korczak,1878 ——1942),真名亨利·哥德施密(Henryk·Goldszmit),波蘭傑齣的猶太裔教育傢、醫生、社會活動傢、亦是一位在世界很多地方都有擁躉的知名作傢。
他終身未娶,將兒童教育視為一生的使命,並始終踐行著他的信念。1942年二戰爆發後,他為瞭陪伴孤兒院的孩子們到生命的最後一刻,放棄瞭自己活下去的機會,與他收養的192個孩子一起死於德國納粹特雷布林卡集中營的毒氣室。
科紮剋是與居裏夫人和肖邦相齊名的波蘭英雄,被視為現代教育的先驅。1978年逢科紮剋百年誕辰,聯閤國宣布當年為“國際兒童年”。之後於1989年通過超齣兩百國傢簽署的《兒童權利公約》即依他的思想精神製定。
“發現兒童”是現代教育史上響亮的口號,一個全新的起點。一個沒有童年的孩子,是不會有未來的。科紮剋畢生都在兒童世界不遺餘力地觀察體悟,為兒童及其權利嚮成人社會請願。這就是科紮剋的價值所在。1942年8月5日,科紮剋帶領約200名兒童和數十名教師從華沙的猶太人聚集區前往車站,被押往德國納粹的死亡集中營。這一畫麵已經在曆史定格。
——21世紀教育發展研究院院長,國傢教育谘詢委員會委員 楊東平
有人創造思想,科紮剋按他的思想教學生。有人教人如何去愛,科紮剋活齣愛之道。有人從教育的艱難中退縮,科紮剋為看上去並不可愛的孩子而死。一句話,科紮剋以深邃、熾熱、機智的生命,照亮教育精典《如何愛孩子》。
——中國教育學會傢庭教育專業委員會常務副理事長 新華社高級編輯 鹿永建
“沒有孩子,隻有人”,是波蘭教育傢科紮剋對“如何愛孩子”的迴答。這位超時代的教育傢,愛孩子愛到甘願與自己收養的192個孤兒一起走嚮納粹的毒氣室。他的兒童觀振聾發聵,超齣我們所熟知的發現兒童、尊重兒童等教育理念。無論是教育工作者還是普通的父母,對科紮剋和他的著作都不該陌生,這關係到我們能否給孩子真正的愛。
——《中國教育報·傢庭教育周刊》主編 楊詠梅
序言 發現兒童,尊重兒童
編者序 愛,永恒不滅
第一部:傢庭中的孩子
嬰兒的心理狀態,是渴望徵服那些不可知的能量,還有包圍他的世界所擁有的秘密,在那個世界中,有好的與壞的東西。他想要徵服,他渴望知道。
第二部:收容所、夏令營和孤兒院中的孩子
第一節收容所
孩子會原諒你的不圓融和不公平,但他卻不會靠近太拘泥規則、不通人情的老師,或是冷酷的獨裁者。麵對虛僞的人,他則會嫌惡地把他推開,或是嘲笑他。
第二節夏令營
孩子有團體生活的本能。也許一開始的時候他們會保持懷疑,因為他們不相信大人,也不瞭解這法則。但是當他們開始參與其中,他們很快就會接受。
第三節孤兒院
雖然那生活既混亂又貧窮、要什麼沒什麼,但是孩子們可以自由發揮創意和狂想,短暫、突然地做一些什麼,可以進行狂野的惡作劇、睏難任務並且做齣犧牲,不用擔心明天。
關於教育傢科紮剋,我是後知後覺,因為這本《如何愛孩子》,纔知道他在波蘭是與肖邦、居裏夫人齊名的教育傢、作傢、社會活動傢,他的著述和思想,成為聯閤國《兒童權利公約》的思想基礎。1978年,為紀念他的百年誕辰,聯閤國宣布當年為“國際兒童年”。2012年是科劄剋逝世七十周年,波蘭特彆將該年定為“科紮剋年”。
科紮剋的重要貢獻,是發現瞭童年的需求和權利。“發現兒童”是現代教育史上最響亮的口號,一個全新的起點。在上個世紀之交,濛颱梭利等教育傢發現兒童的重心是認識兒童特點,把兒童當做兒童來對待。科紮剋的發現則是“沒有孩子,隻有人”,也就是說兒童不僅是兒童,孩子和成人都是人類,強調理解、尊重和解放兒童。因此,如何愛孩子,怎麼愛,什麼時候愛,多少愛,為何而愛就會成為問題。當麵對一個具有無限可能的嬰兒時,幾乎每個母親都會充滿雄心勃勃的希望,施行的卻是傳統的慣習甚至陋習。愛成為一種施捨、一種強迫、一種交易甚至一場賭局。在科劄剋看來,當你說“我的孩子”時,你已經錯瞭;當你說“他應該要……我想要他……”的時候,你又錯瞭。因為這孩子並不是你的,當他齣生之後,“世界已經把孩子帶走。”
科紮剋相信“孩子並不是一塊遺傳所準備好的土地,等待我們播種、種齣我們想要的東西。早在他齣生之前,他的人格就已經成形,父母的工作隻是在他成長的過程中支持他、幫助他。”“孩子不是彩票,不會天生就注定會贏來一張碩士證書或是劇院前廳的胸像。在每個孩子體內都有獨一無二的火花,它可以點燃快樂與真實的營火。也許在十個世紀之後,它會引發天纔的火災,超越自己的民族,帶給全人類嶄新太陽的光芒。”
科紮剋書中所描寫的愛的迷誤,是我們司空見慣的。“我的孩子是我的所有物,我的奴隸,我房間裏的小狗。我在他耳朵之間瘙癢,撫摸他的背,用緞帶裝飾他,帶他去散步,我訓練他,這樣他就可以又聰明又整齊,而當他來煩我的時候:‘去玩。去念書。去睡覺。’”“當她以‘為瞭孩子好’之名,實際上卻是把她的野心、喜好和壞習慣強加到孩子身上,她讓當母親這件事變得墮落。”這不是某個人的過失,而是整個現代的教育方式都在“一步步按部就班地催眠、壓製、用強硬的手段毀滅孩子內心的自由和意誌,”很乖,很聽話,很好,很方便;卻沒有想到,這樣沒有個人意誌、沒有自我的孩子,是不會有健全的人生的。
在兒童的養育和教育上,科紮剋有許多正見,也有不少“異見”。他反對對兒童的語言和肢體暴力,相信最熟悉孩子需要的人是孩子自己,賦予孩子們尊重自己意見和財産的權利,倡導平等對待兒童與成年人。他相信"孩子像成人一樣有理解和推理的能力,隻不過他們沒有類似的經驗而已。"因此,孩子應當和孩子在一起,而不應該關在傢中。孩子會在自己的活動和實踐中積纍經驗。“孩子想吃多少,就應該吃多少,不多也不少”。他說,強迫孩子在他們不想睡覺的時候睡覺,是一項犯罪行為。他身體力行地信任兒童,解放兒童。他在為猶太兒童創辦的孤兒院任職三十年,孤兒院裏設有"議會"、"法院"、"報社"、"公證處"等機構,鼓勵孩子們自己管理自己。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非常吸引人,柔和的色彩和溫暖的插圖立刻傳遞齣一種關懷和教育的氛圍。光是看到書名《如何愛孩子:現代教育先驅科紮剋的思想劄記》,我就被深深地打動瞭。我一直對兒童教育領域有著濃厚的興趣,也曾閱讀過不少相關的書籍,但總覺得缺少一種更深入、更人性化的視角。科紮剋的“思想劄記”這個提法,讓我聯想到一種真誠的、不加修飾的分享,仿佛是一位經驗豐富的長者,坐在我身邊,娓娓道來他關於如何真正理解和愛孩子的肺腑之言。我特彆期待書中能夠探討在現代社會背景下,傢長和教育者們所麵臨的獨特挑戰,以及如何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依然能夠保持教育的初心,用愛和智慧引導孩子們成長。這本書似乎不僅僅是理論的堆砌,更是情感的交流和心靈的啓迪,我迫不及待地想要翻開它,去感受那種來自教育先驅的溫暖力量,並從中汲取養分,為我的育兒之路注入更多信心和方嚮。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和排版都顯得十分用心,紙張的質感很好,閱讀起來觸感舒適。拿到這本書,我首先被其書名所吸引,《如何愛孩子:現代教育先驅科紮剋的思想劄記》,這是一個極具吸引力的組閤。它不僅僅點齣瞭主題——“愛孩子”,更指明瞭其來源——“現代教育先驅科紮剋的思想劄記”。這讓我對書中內容的深度和權威性充滿瞭期待。我一直在思考,在這個信息爆炸、教育方式日新月異的時代,我們該如何保持教育的純粹性,如何真正做到“愛”而非“溺愛”,如何引導孩子形成健康的價值觀和獨立思考的能力。科紮剋作為一個“現代教育先驅”,想必他的思想一定具有前瞻性和深刻性。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帶我走進他的內心世界,去理解他對於“愛”的獨特見解,以及他如何在實踐中將其轉化為具體的教育方法。我想象著,這本書會是一次與一位智者的對話,一次關於教育本質的深刻探索,一次關於如何成為一個更好的父母或教育者的旅程。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簡潔而不失莊重,配色沉穩,給人一種值得信賴的感覺。《如何愛孩子:現代教育先驅科紮剋的思想劄記》——僅僅是這個名字,就已經勾起瞭我內心深處對於教育的思考。作為傢長,我們總是希望給孩子最好的,但“最好”究竟是什麼?是物質上的滿足,還是精神上的富足?是成就斐然的未來,還是快樂自在的當下?我一直認為,教育的本質在於“育人”,而“愛”則是“育人”的基石。但如何將這份“愛”恰當地傳遞給孩子,讓它成為孩子成長的養分,而不是沉重的負擔,這其中的分寸感至關重要。科紮剋作為“現代教育先驅”,我想他的思想一定蘊含著寶貴的智慧,能夠幫助我撥開迷霧,看清教育的本質,找到那條通往真正“愛孩子”的道路。我期待書中能夠分享一些具體而可行的教育理念和實踐方法,讓我能夠更好地理解孩子,陪伴孩子,與孩子共同成長。
評分第一眼看到這本書《如何愛孩子:現代教育先驅科紮剋的思想劄記》,就感覺它有著一種沉甸甸的分量,不僅僅是紙張的厚度,更是思想的厚度。我一直認為,教育是一門關於如何與生命打交道的藝術,而“愛”則是這門藝術中最核心的色彩。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我們常常陷入各種教育焦慮,但真正應該迴歸的,或許是那份最純粹的愛。科紮剋這個名字,我雖然不甚瞭解,但“現代教育先驅”的頭銜,無疑為這本書增添瞭巨大的吸引力。我好奇,在過去那個時代,他是如何看待“愛”與“教育”的關係的?他的“思想劄記”又會記錄下哪些關於理解孩子、引導孩子、支持孩子的深刻洞見?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種全新的視角,幫助我跳齣固有的思維模式,去發現孩子身上那些不為人知的閃光點,去理解他們行為背後的真正需求,從而以一種更智慧、更溫暖的方式去迴應他們的成長。
評分翻開這本書,《如何愛孩子:現代教育先驅科紮剋的思想劄記》,一股濃厚的學術氣息和人文關懷撲麵而來。我對於“現代教育先驅”的稱謂總是帶著一種敬畏和好奇,尤其是當他將自己的思想以“劄記”的形式呈現時,更顯齣一種真誠與樸實。我們生活在一個日新月異的時代,教育的理念和方法也在不斷更新迭代,但其中最根本的,我認為還是那份對孩子發自內心的愛。然而,如何將這份愛轉化為有效的教育力量,如何不被現代社會的種種乾擾所侵蝕,這始終是每一個傢長和教育者需要深思的問題。科紮剋作為一位先驅,他的思考定然超越瞭時代的局限,觸及到教育的本質。我期待這本書能為我揭示一些關於如何真正“愛”孩子,如何培養他們獨立、自主、有責任感的品格的深刻道理,並且能夠從他的“思想劄記”中,找到那些觸動心靈、啓發思考的真知灼見,幫助我在育兒的道路上走得更穩、更遠。
評分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紙質不錯,配圖豐富生動,物美價廉,值得購買?
評分很好,在書店看到的,裏麵的觀點很有意思
評分不錯
評分是很好,手感很棒
評分很好,在書店看到的,裏麵的觀點很有意思
評分是很好,手感很棒
評分是很好,手感很棒
評分很好,在書店看到的,裏麵的觀點很有意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