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參數
書 名: 茶味的初相
作 者: 李曙韻 著
I S B N : 9787569902914
齣 版 社: 北京時代華文書局
齣版時間: 2015-08-01
印刷時間: 2015-08-01
字 數:
頁 數:
開 本: 16開
包 裝: 平裝
重 量:
* 價: 42元
目錄
推薦文 —
曾昭旭 你*好不要想瞭解曙韻
詹勛華 自然禪事禪靜
茶人的第三隻眼
茶人的素養
茶席的元素
·燒水壺和爐爐
·壺
·壺承
·蓋碗
·茶碗
·茶盅
·飲杯與聞香杯
·杯籠
·杯托
·水方
·茶巾
·茶席巾
·茶則與茶匙
·茶倉
·茶帖
·茶布包
·茶棚
茶湯之序
茶湯
茶之花
茶煙
給十六席同學
我的陶藝傢朋友們們
一甲子的風華
樹
山居茶事
水 解身體之需,茶 治心靈之渴
人澹如菊茶事記事
作者後記
內容介紹
茶味的初相是作者茶事美學首部麯,以茶人的第三隻眼嚮讀者展示瞭一個茶香濃鬱、寜靜祥和的世界。
作者將茶席、茶藝、花藝融閤在一起,帶領我們進入一個全新的美學殿堂。
詩意的語言,精美的配圖,讓人心中自然而生一種寜靜的喜悅,雖不灼燙,但持久恒溫;雖不濃艷,但清爽宜人……
作者介紹
李曙韻,人澹如菊茶書院創辦者,第十屆颱北文化奬得主,同時也是一個事茶人,一個苦行者,以文字書寫茶之美、茶之境,以生命體悟茶之味、茶之髓。
商品參數
書 名: 茶12席
作 者: 古武南 著
I S B N : 9787569902907
齣 版 社: 北京時代華文書局
齣版時間: 2016-01-01
印刷時間: 2016-01-01
字 數:
頁 數:
開 本: 16開
包 裝: 平裝
重 量:
* 價: 38元
內容介紹
坐擁韆把名茶壺萬片茶磚的“貝勒爺”,花六萬塊機票錢從澳大利亞飛過來的“名狗安格斯”,患有“習茶強迫癥”的外國“茶博士”,午夜兩點半*精神的夜貓子茶人,為美國傢庭奧巴馬傢設計餐具的設計師,參加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的古茶室主人,琴、棋、書、畫、花、工、藝照單全收的國際珠寶旗艦店店長,不計迴報種植有機茶園的現代茶農,法國戛納影展上驚艷亮相的女導演,留學意大利、推廣意大利美食的室內設計師……一群有趣、有想法的人聚在一起做有趣的事情,寫有意思的文章,就成瞭這本書:《茶21席》。
他們在工作中各有各的身份,而當脫下疲憊的外衣,進入自己的生活時,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身份——茶人。當《茶味的初相》引起購書熱潮,“人澹如菊茶書院”門庭若市時,作為“大師兄”的古武南坐不住瞭,因為屬於茶人的精彩太多太多瞭,可以為人知,應該為人知的事情也太多瞭。於是,在《茶味的初相》作者、“人澹如菊茶書院”老師、享有國際盛名的茶人李曙韻的支持下,古武南發齣瞭21封徵稿信,請同學們講講自己種茶、買茶、賣茶、喝茶、品茶、學茶、習茶、戀茶、研究茶的心得、體會、感想、反思。
除瞭字字珠璣的文章,精美的配圖也是全書的一大亮點。攝影師,也是茶人的廖素金老師,用高的技藝和平和的心境,為讀者呈現齣瞭一幅幅精美的圖片:茶人發自內心的笑顔,茶具穿越韆年的靜美,茶席不動聲色的魅力……讀著書,看著圖,喝著茶,這樣的日子,美麗如天堂。
為瞭*大限度體現茶與人的美好風貌,全書在平裝本的基礎上製作更加豪華的精裝本,不惜工本采用進口純質紙印刷,努力追求藝術品的水準,好的水承載茶的靈魂,好的書承載人的靈魂。
目錄
緣起 茶書院
導讀 茶侶
榖雨 閑情
陳麗珍
茶與樂的交融
陳麗英
每次茶湯的美好都會在心裏 呂宜傢
好茶名器 邵淑芬
我們因此相遇 賴俊竹
感謝茶一路走來對我的守護 李如華
茶盞的韆年孤寂 郭國文
心甘情願地留級一百年 廖素金
常常覺得茶書院像一個道場 林筱如
整個世界隻剩我和茶 程婉儀
點點滴滴的記憶勾勒齣習茶的我 蔣蕙蘭
跟隨 黃珍梅
茶把許久未見的同學又聚在一起 林韆弘
專注 放鬆 轉壺蓋
溫萍英
一位茶農的有機路
謝瑞隆
習茶的強迫癥
史浩霖
白毫烏龍的相遇
吳玲禎
記憶中幸福的味道
任政林
韆把壺 萬片葉 貝勒爺 郭永信
初識茶的旅途 陳玉琳
潔淨的山茶 古武南
作者介紹
古武南,生於颱灣新竹客傢人聚集的北埔,曾做過西服店裁縫、服裝設計師、服飾店老闆,現在是北埔文化工作室負責人、“水井”茶室主人、古跡解說員,2009年颱灣故宮博物院茶室展演空間設計師兼茶藝示範講師,2011年意大利威尼斯國際雙年展“春德的盛宴”事茶人。
“在颱北當服裝設計師,有房子在天母、開進口名車,每天穿得漂漂亮亮、喝酒玩樂,全身上下都是進口,其實,都是在錶演給彆人看。然而人生需要的很少、想要的很多,我擁有的都是想要的,卻不是需要的,我問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麼?我不過就是要沒人管我的日子,就迴北埔瞭。”
迴到北埔的古武南,租藉有九十多年曆史的日式老建築,攜同妻子、妹妹、妹夫,花費一年功夫整理*本破舊髒亂的老屋,拆除破壞景觀的後續建築,修補毀損部分,極力將古宅恢復成*貌,這讓他花瞭差不多有300萬元。*終“水井”茶室現身於世人麵前。在這裏你可以喝到獨特的涼水井茶,這種茶采用北埔所産的東方美人茶,以冷水衝泡整整十個小時,入喉冰冷而甜香,極具特色。
北埔的老製茶人劉傢龍老先生是古武南的舅公,後來古武南自己又北上學茶,在颱北人澹如菊茶書院追隨李曙韻老師,在老師的啓發下,聯絡茶書院的同學,以文字的形式記下習茶、學茶的心得與感想,共同分享與參悟,於是有瞭這一本《茶21席》。
攝影師:廖素金,設計師,用鏡頭記錄茶人生活點滴、茶具難掩魅力、茶席特有張力。同時,也是一個茶具製造者,美國傢庭奧巴馬傢的白色茶具即齣自其手。
坦白說,我最初是被“設計大師拍攝”這個標簽吸引,期待看到一本在視覺上足夠驚艷的書。這本書並沒有辜負我的期待。每一張圖片都堪稱藝術品,光影的運用、構圖的巧思,都展現瞭攝影師高超的技藝。但真正讓我沉醉的,是這些精美的畫麵背後所承載的深刻內涵。李曙韻老師的文字,並沒有止步於對茶的感官描述,而是深入到瞭茶與人、茶與文化、茶與哲學之間的聯係。她提齣的“茶美學”概念,不僅僅是關於茶的品鑒,更是一種生活哲學的構建。我特彆被打動的是,她並沒有將茶塑造成一種遙不可及的陽春白雪,而是將其融入到每一個普通人的生活中。通過21個不同身份、不同職業的人的故事,我看到瞭茶的多元性,它既可以是藝術傢的靈感源泉,也可以是普通人解壓的方式,還可以是人與人之間情感交流的橋梁。這本書讓我明白,茶的美,在於它的包容與承載,在於它能與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産生連接。
評分這本書給我的感覺,與其說是一本關於茶的書,不如說是一本關於“人”的書。茶,在這裏成為瞭一個引子,一個載體,承載著21個人的生命故事,21種不同的生活態度。李曙韻老師的文字,如同陳年的普洱,越品越有味,越品越能體會其中的深意。她以一種極其溫柔而又充滿力量的方式,帶領我們走進不同人的內心世界,感受他們在茶中的寄托與感悟。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個關於茶與“等待”的故事,主人公在靜靜地泡一杯茶的過程中,體會到瞭時間的流逝與生命的沉澱。這種將抽象概念具象化的能力,正是李曙韻老師文字的獨特魅力所在。而本書的裝幀設計,更是將這種“慢”的哲學展現得淋灕盡緻。精緻的紙張,考究的排版,每一處細節都散發著對閱讀體驗的極緻追求。它讓我意識到,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我們有多麼需要這樣一本書,來提醒我們停下來,去感受,去體會,去與自己對話,也去與他人連接。
評分這絕對是一本能讓你“慢下來”的書,它迫使我暫時放下浮躁,去感受生活中那些容易被忽略的美好。李曙韻老師的茶美學理念,並非高高在上、難以企及,而是根植於生活的點滴之中。她用一種極為親切、平和的語言,引導讀者去發現茶的“初相”——最本真的味道,最純粹的美感。而“茶21席”的部分,則將這種理念延伸到瞭更廣闊的社會層麵。通過21位各行各業的人物,這本書呈現瞭茶在不同人生軌跡中的意義。我尤其喜歡那些看似平凡的敘述,比如一位辛勤工作的工人,如何在短暫的休息時刻,一杯熱茶就能讓他重新充滿力量;一位默默奉獻的教師,如何在深夜批改作業時,一壺清茶伴他度過漫漫長夜。這些故事,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戲劇性的衝突,卻充滿瞭真實的力量,讓我深刻體會到茶的陪伴與慰藉。同時,書中的設計也極具匠心,每一個細節都透露齣對“茶”的敬意,那種沉靜而內斂的美,恰恰呼應瞭茶道的核心精神。
評分“茶味的初相+茶21席”——光是書名就足以讓人心生嚮往,仿佛一扇通往未知茶世界的門被緩緩開啓。初翻這本書,首先觸動我的便是它極緻的視覺呈現。攝影師的鏡頭語言是如此精準而富有詩意,捕捉到瞭茶最生動、最動人的瞬間。無論是茶葉在沸水中舒展的曼妙舞姿,還是茶湯在杯中摺射齣的溫暖光澤,都被一一記錄下來,仿佛可以透過照片觸摸到茶的溫度,聞到它的香氣。這種視覺的衝擊力,與李曙韻老師的文字內容相得益彰。她以一種極其細膩、深刻的筆觸,描繪瞭21位來自不同背景、不同職業的人物與茶的故事。我曾以為茶隻是一種飲品,但讀完這本書,我纔意識到,茶可以承載如此豐富的情感,連接如此多樣的生命。每一個故事都像一扇窗,讓我窺見瞭不同的人生風景,也看到瞭茶在其中扮演的獨特角色。有的茶,陪伴著藝術傢尋找靈感;有的茶,慰藉著疲憊的旅人;有的茶,見證著親友間的溫情。這些故事,真實而感人,讓我不由自主地跟著人物的情緒起伏,體驗著茶的百般滋味。
評分這本書就像一張精心烘焙的畫布,在翻開扉頁的那一刻,就宣告瞭它與眾不同的藝術追求。從封麵那沉靜而富有張力的色彩搭配,到每一頁紙張細微的紋理觸感,都散發著一種低調而奢華的質感。我尤其欣賞設計師在細節上的考究,每一個字體的大小、間距,甚至留白的運用,都仿佛經過瞭精密的計算,完美地烘托瞭“茶”的意境。李曙韻老師的文字,在如此考究的設計襯托下,更顯醇厚與雋永。我能想象到,她對於茶,對於美學的理解,早已深入骨髓,化為瞭流淌在字裏行間的獨特韻味。每一次品讀,都像是在和一位老友進行一場深刻的對話,從茶的起源、發展,到它如何融入生活,成為一種哲學,一種態度,都一一展現在我的眼前。我仿佛能聞到茶的清香,感受到它在舌尖的甘甜,甚至能體會到茶在不同心境下的韆變萬化。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茶,更是關於一種生活方式的探討,一種迴歸內心寜靜的指引。它讓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與茶的關係,不再僅僅是簡單的飲用,而是將其視為一種儀式,一種與自我對話的媒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