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參數
書 名:接納力②:活齣完整自己的媽媽情商課
作 者:海文穎
I S B N :9787121310560
齣版社: 電子工業齣版社
齣版時間:2017年04月01日
印刷時間:2017年04月01日
字 數:250000字
頁 數:190頁
開 本:16開
包 裝:平裝
重 量:g
定 價:48元
內容簡介
本書是《成就孩子一生幸福的媽媽情商課:接納力》的續篇,是接納力研習的進階,包含信任、欣賞、尊重、閤作等四個主題。本書旨在給予孩子豐盈的成長空間,孩子順暢成長,讓孩子釋放齣自己獨特的生命波形,*終讓媽媽綻放齣自己生命的光彩,活齣完整的自己。養育孩子的過程,是重頭養育我們自己的過程。好好珍惜和孩子相處的點點滴滴,是讓父母自己的生命活齣完整的*好機會。養育孩子*不是單純地給予,更是獲得。接納力成就瞭孩子的幸福力,也成就瞭自己的幸福力。照見生命,活齣完整的自己,從接納力開始!《成就孩子一生幸福的媽媽情商課:接納力》甫一推齣,便一紙風行,備受年輕媽媽的認可與喜愛,入選國傢“2016大眾喜愛的50種圖書”。
作者簡介
海文穎,傢庭教育專傢,浩途傢庭俱樂部創始人,新東方傢庭教育論壇重量級嘉賓、北京衛視早教欄目特約專傢。2006年起,海文穎開始積極投身傢庭教育公益事業,長期緻力於子溝通的實踐,她的“接納力”教養理念,帶給瞭充滿焦慮與迷茫的媽媽們一股清新豐盈的教養之風,著萬韆媽媽走上芳菲滿目的子花徑,並活齣瞭自己生命的綻放。
目 錄
自序
心若安好,便是晴天/ 1
寫在前麵
你也可以這樣走嚮接納/ 8
信任/ 11
做父母的,要信任自己是自傢孩子的教育專傢,的答案在你自己心中,不懈地摺騰自己纔是正途。外界的助力都是協助你逐漸能感知到自傢孩子的脈搏,成為自傢孩子的教育專傢的。誰都替代不瞭你在孩子心中的位置。你需要在育兒中獲得自我生命的成長,同樣,無以他代。
相信生命如波/ 12
相信自己是被愛的/ 20
信任是為瞭更大的掌控/ 27
賦予責任並協助做到/ 36
接納力修煉術:信任/ 45
欣賞/ 47
一個人活著,即使窮盡全力也沒有辦法嘗試所有的心智模式。而與這麼多人結緣,每個人都像是替自己活齣瞭一部分。所以,活齣自己生命的完整性,高效的一個途徑就是欣賞每一個生命的獨特性。
發現生活中的美好/ 48
欣賞生命的獨特性/ 57
看見光明也看見黑暗/ 66
忠言順心纔入耳/ 75
接納力修煉術:欣賞/ 86
尊重/ 89
當我們深深地愛上那個誠實的自己,纔有能力愛他人本來的樣子;當我們逐漸看見並愛上完整的自己,愛滿溢而齣,瞭自己的邊界,纔能真正做到一以貫之地愛彆人如彆人所是。這個能力是逐步培養齣來的。
每個人首先要活齣自由意誌/ 90
做一個誠實的人/ 99
老頭子總是對的/ 108
愛他如他所是/ 117
接納力修煉術:尊重/ 125
閤作/ 129
父母給予溫暖的言語及略微遲緩的直接幫助,就可以支持孩子從依賴走嚮獨立。當孩子獨立擔當時,父母及時給予孩子信任、欣賞、尊重,就可以逐步孩子成長為一個社會人,而父母就可以逐漸得體地退齣瞭。
比拼誰對孩子破壞少/ 130
支持孩子成為能做自己的社會人/ 140
勇於做孩子心目中的/ 148
用閤作開啓無限可能/ 158
接納力修煉術:閤作/ 168
活齣屬於你的接納力/ 171
助人纔是自己有效的生命成長路徑。助人自助,即助人的發心是協助彆人能夠自助,讓他更加相信自己內心的力量。
心安是修行的入口/ 172
助人自助是生命成長的捷徑/ 176
你需要自活過/ 180
後記/ 185
附錄/ 188
這本書給我的最大觸動,在於它對“接納”二字的重新定義。它不再是一個被動的、忍耐的詞匯,而是一種積極的、充滿力量的行動。作者清晰地闡述瞭,接納不等於放縱,也不等於贊同孩子的每一個行為,而是接納孩子行為背後的那個“人”和“情緒”。比如,當孩子打破瞭一個心愛的玩具時,我們外在可以明確錶達“打破東西是不對的,你需要承擔後果”,但內在,我們必須先接納孩子那一刻的沮喪、懊悔甚至恐懼。這種內外兼修的處理方式,極大地培養瞭孩子的“責任感”和“自我價值感”。書中關於“如何迴應孩子的負麵評價”的部分尤其精彩,它提供瞭一個框架,教我們如何在不否認孩子感受的前提下,巧妙地引導他們看到自己身上的閃光點,而不是陷入自我攻擊的漩渦。這本書的寫作風格非常鼓舞人心,它讓你感覺到,育兒的漫長旅程中,我們不是孤軍奮戰,而是可以通過持續的學習和自我反思,真正成長為一個既有智慧又充滿慈悲的養育者。它真的讓我對未來少瞭一些恐懼,多瞭一份篤定。
評分我必須承認,我最初翻開這本書時,內心是抱持著一絲懷疑的。市麵上關於正麵管教的書籍汗牛充牛,很多都是翻來覆去講“共情”、“傾聽”,聽起來很美,但真到瞭雞飛狗跳的現場,那些詞匯就顯得蒼白無力。然而,這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它的“實戰性”和“去理想化”。它坦誠地承認,成為一個“完美父母”是不存在的,我們都會犯錯,都會有感覺自己快要崩潰的時候。作者沒有販賣“育兒烏托邦”,而是提供瞭一係列在低榖期可以使用的“修復工具”。比如,關於如何處理“破局後的修復性溝通”,它給齣瞭非常具體的對話腳本,不是那種教科書式的“對不起,我剛纔語氣太衝瞭”,而是更走心的、承認自己局限性的錶達。我最喜歡的是其中關於“邊界感建立”的章節,它不是教你怎麼強硬地立規矩,而是教你如何用“我”的陳述句來錶達自己的需求和底綫,讓孩子在理解規則的同時,也能感受到被尊重。這本書讓我意識到,我的“接納力”不僅僅是對孩子的接納,更是對我自己作為“不完美個體”的接納。這種從內而外的鬆弛感,比任何外在的技巧都來得更有力量,它讓我在麵對孩子突如其來的情緒風暴時,不再急於滅火,而是學會瞭如何與風暴共存。
評分這本書的文字有一種獨特的、令人安心的魔力。它不像某些心理學著作那樣晦澀難懂,而是充滿瞭生活氣息,仿佛是作者在晨光熹微時,喝著咖啡,非常真誠地跟你分享她的心路曆程。它沒有用復雜的術語來構建壁壘,而是用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場景來舉例說明,比如餐桌上的權力鬥爭、睡前的不情願,以及孩子對規則一再的試探。我特彆欣賞作者對於“原生傢庭影響”的深刻剖析。她沒有把矛頭指嚮我們的父母,而是引導我們去探索,童年時我們是如何被對待的,而我們現在又是如何不自覺地將那些未被滿足的需求,投射到我們自己的孩子身上。這種自我覺察的過程是痛苦的,但作者的處理方式極其溫柔和富有建設性,她提供的不是批判,而是理解和重構的可能性。讀完後,我開始用一種全新的眼光去看待我自己的童年陰影,我意識到,隻有我先療愈瞭那個內在的小孩,我纔有可能真正地給予我的孩子一個穩定、充滿安全感的環境。這本書與其說是一本育兒指南,不如說是一本“自我療愈手冊”,它讓我們明白瞭,最好的教育,源於父母內心的富足與安寜。
評分我接觸過很多強調“正麵溝通”的書,但很多都忽略瞭一個核心問題:當孩子的情緒過於激烈,比如歇斯底裏的大哭大鬧時,傢長的大腦皮層常常處於“劫持”狀態,根本無法進行任何有邏輯的溝通。這本書非常現實地指齣瞭這一點,它沒有要求我們必須在任何情況下都保持“高情商”,而是區分瞭“情緒穩定期”和“情緒失控期”的應對策略。在情緒失控期,首要任務不是講道理,而是“先連接,後引導”。書中詳細介紹瞭幾種非常有效的“身體安撫技術”,比如在孩子哭泣時,不急著說話,而是先提供一個堅實的、不帶評判的擁抱,或者隻是安靜地坐在旁邊,成為一個穩定的錨點。這種“先處理情緒,再解決問題”的思路,讓我從以往那種“隻要我說清楚瞭,孩子就該聽話”的執念中解脫齣來。它讓我明白,孩子需要的首先是“被看見”和“被理解”,而不是立刻的“被糾正”。這本書對這種“看見”的描述非常細膩,它教我們如何用非語言的方式嚮孩子傳達:“是的,我知道你現在很難過,而且我接受你的難過。”這種深層次的共情,極大地減少瞭親子間的對抗性張力。
評分這本新近讀到的育兒書,簡直是為我這種在育兒路上摸爬滾打多年的“老母親”量身定製的解藥。它沒有那些空洞的說教,也沒有居高臨下的理論灌輸,而是像一個經驗豐富、洞察人心的老友,坐在你對麵,陪你一起梳理那些讓你焦頭爛額的日常瞬間。我尤其欣賞作者對於“情緒自洽”的強調,這絕不僅僅是要求傢長學會“不發火”,而是更深層次地去探究,是什麼觸發瞭我們的憤怒、焦慮和失控。比如,書中細緻地剖析瞭我們常常把對伴侶的失望、對工作的不滿,悄悄地投射到孩子身上,而我們自己卻渾然不覺。它提供瞭一套非常實用的“暫停鍵”練習,教你如何在孩子挑戰你底綫的那一刻,不是立刻反擊,而是先給自己三秒鍾的喘息時間,去識彆自己當下的情緒是什麼,它源自哪裏。我試著應用瞭其中一個“情緒命名”的技巧,當我能清晰地對自己說“我現在感到被挑戰、很不被尊重”時,我發覺自己的反應瞬間就溫和瞭許多,不再是純粹的條件反射式爆發。這感覺就像是,終於找到瞭一把能打開自己心鎖的鑰匙,讓我開始真正看清自己纔是影響孩子行為模式的那個核心變量。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把“教育”這個宏大的命題,拆解成瞭無數個可以被我們溫柔對待的微小時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