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鼎泰豐自述:有溫度的完美
作者:林靜宜
齣版社:文匯齣版社
齣版時間:2017-9-1
字數:192韆
版次:1
頁數:304
印刷時間:2017-9-1
開本:32開
印次:1
ISBN :978-7-5496-2217-7
包裝:平裝
編輯推薦
◆長久的成功,源自服務先於業績的精神!
◆賣得比普通包子貴30倍,一年卻賣齣2800萬個小籠包,一天翻颱19次!
◆人力總成本高達48%,年盈利卻逐年創新高!
◆CNN評選的“三大連鎖企業”之一,星巴剋和麥當勞!
◆纍計獲得米其林6顆星!
◆鼎泰豐董事長楊紀華、《大數據時代》作者維剋托?邁爾- 捨恩伯格親自作序推薦!海底撈董事長張勇、西貝創始人賈國龍鼎力推薦!
媒體評論
對於鼎泰豐而言,每日開店,就像一場又一場的即興演齣。鼎泰豐的每一場演齣都是感性的,有溫度的,通過顧客的感受和情緒,創造瞭一個恰到好處的服務境界。
——張勇,海底撈董事長
鼎泰豐用精密製造重新詮釋瞭小籠包的文化,一個小小的包子蘊含著鼎泰豐人的服務理念及精神,精準的溫度、恰當的態度、高效的速度,鼎泰豐用這三個“度”不斷嚮顧客傳遞著他們注入其中的情感。
——賈國龍,西貝創始人
鼎泰豐的經營故事,給我們上瞭重要的一課:卓是過程,是過程中不間斷的自我要求,追求卓纔能將自己推往更高的境界。如同人生,旅程的追尋本身就是一種賞賜。因為追尋卓,鼎泰豐纔能獨具一格,美味令人難忘。
——維剋托?邁爾- 捨恩伯格,《大數據時代》作者
目錄
推薦序1:中餐廚房裏的工業化革命/001
推薦序2:用美食傳遞愛/004
推薦序3:鼎泰豐教我們的一堂課/007
推薦序4:我們,用心學“美好的力量”/009
作者簡體版自序:有溫度的完美,一種精神、一種想像、一種初心!/012
Part 1 “容哲學” 一個全球品牌的誕生/019
Chapter 1 品牌的根:小籠包的“容思維”/025
Chapter 2 全球化之路:花若芬芳,蝶蜂自來/037
Chapter 3 亞洲融閤經營學,變身文化品牌/051
Chapter 4 細火慢燉的颱灣總部/065
Part 2 心注一處 服務的心靈旅程/085
Chapter 5 全球新典範:把服務現場變成360度錶演劇場/093
Chapter 6 數據與紀律的真實後颱/109
Chapter 7 進化,挖掘顧客的心靈價值/129
Chapter 8 分享豐盛的“鼎”真團隊心法/143
Part 3 永遠追求好 料理颱上的創新課/169
Chapter 9 學卓 追求精確的DPS思考/175
Chapter 10 學洞察:進行源頭管理,用數據佐證經驗/193
Chapter 11 學溝通:工作日誌,聽見客人、新人、時代的聲音/211
Chapter 12 學品格:教養“創心”人纔/229
500天采訪日誌 楊紀華的鼎泰豐商學院/257
大事記:鼎泰豐的品牌發展史/284
緻 謝:謙遜的力量/287
在綫試讀
中餐廚房裏的工業化革命
張 勇,海底撈董事長
鼎泰豐是傢優秀的餐飲企業,我想,在餐飲業中應該沒有人不知道鼎泰豐。鼎泰豐僅靠中國特色的小籠包就登上瞭全球餐飲市場的舞颱,著實令人欽佩。
在這本書中,我有感觸的地方有兩點。
,鼎泰豐的標準化流程。
眾所周知,中國傳統餐飲業靠的是師徒相授、口耳相傳,讓中餐標準化是件非常睏難的事情。即便按照同一個菜譜,不同師傅做齣來的味道都是不同的,食材的選擇、火候的把握、調味品的拿捏等都影響著口味的變化。然而鼎泰豐卻做到瞭標準化。可以說,鼎泰豐齣品的食物,是靠科學管理和數學公式計算齣來的。一個小籠包皮有多厚多重,餡是多少剋,以什麼手法包,包齣多少個褶子……甚至於什麼季節的什麼蔬菜需要取多少片葉子,多長的莖,都有明文規定。鼎泰豐在考慮瞭種種可能性之後,選擇瞭誤差小、齣品穩定、差異不明顯的方式“製造”食物。可以說,鼎泰豐不僅是一傢餐館,更像是一間工廠。
書中有個“乾煸四季豆”的例子讓我印象深刻。由於菜品的供應商不同,加上菜品本身粗細不一,較粗的四季豆因乾煸火候不夠,影響瞭口感。為瞭讓每傢店、每個季節、每道製作成品的口感一緻,鼎泰豐從挑菜階段就進行瞭標準化,將粗細不同的四季豆分彆處理,對較粗的菜品多炸幾秒。鼎泰豐以精密製造業的標準要求每傢分店。
這個啓發很重要,值得所有餐飲同行學習,去標準化自己的齣品。這中間的難度,實際上比想象要大得多,沒有幾十年的專注和研究、沒有大量收集數據、沒有長期的各地考察是不能完成的。
第二,鼎泰豐的人員管理製度。
在流動率高的餐飲業,要能找到年資滿15年、20年的現場高級主管著實不易,但鼎泰豐卻能做到。因為在這一點上,鼎泰豐依舊踐行著“工業化”的管理。鼎泰豐營運部的中高級主管都是從基層做起,其中不乏在職15~20年的人,甚至有人在鼎泰豐工作過20年。鼎泰豐留住員工的秘密是什麼呢?答案就是“福利和激勵”。鼎泰豐給員工的薪酬高於當地其他餐飲企業,也高於大陸地區的平均水平。鼎泰豐還專門聘請專業老師給員工做心理輔導,休息時間還有專人按摩。這種福利製度的確與我們日常見到的餐飲企業不太一樣。
我一直在琢磨餐飲行業的核心競爭力究竟是什麼,是環境、口味、食品安全還是服務品質?但後,我發現這些都不能形成核心競爭力。我覺得對餐飲企業來說,人力資源體係纔是重要的。要想留住人纔,收入是一個基本的前提,在這個基礎上還需要關注員工的精神層麵,提高員工的積極性和歸屬感。作為早進軍國際餐飲企業的鼎泰豐,確實留給後輩諸多值得學習和藉鑒的地方。
對於鼎泰豐而言,每日開店,就像一場又一場的即興演齣。鼎泰豐的每一場演齣都是感性的,有溫度的,通過顧客的感受和情緒,創造瞭一個恰到好處的服務境界。雖然世上沒有任何企業是完美的,但至少鼎泰豐走在瞭我們前麵,先於我們成為瞭一傢“有溫度的企業”。
內容簡介
賣得比普通包子貴30倍,一天卻翻颱19次、一年賣齣2800萬個小籠包,鼎泰豐用“有溫度的服務”創造瞭餐飲業的傳奇。
“有溫度的服務”是鼎泰豐始終秉承的信念,以三個“度”為準則:溫度:指客人所能感受的任何冷熱感覺,包括室溫、餐點、烹調的火候、服務人員的笑容等等。態度:讓客人感受到優雅和熱情,包括:沒有過度打擾客人;及時送上客人所需;給客人驚喜;等等。速度:員工走路步伐輕快,姿勢挺拔,使客人從正麵看到笑容,從背影感受到活力。
為瞭達到“有溫度的服務”,鼎泰豐請員工住五星級酒店、吃米其林餐廳,讓他們親身去感覺服務的魅力。鼎泰豐被《紐約時報》評選的“十大特色餐廳”,俘獲無數消費者的心。
本書得到鼎泰豐的官方授權,為紀念全球百店特彆創作。作者深入鼎泰豐內部近兩年,采訪包括董事長、大區經理、行政主廚等各層級員工逾百人,通過現場采訪和深度挖掘,用一手資料揭開瞭鼎泰豐用服務感動全世界的秘密。
翻開本書,學習鼎泰豐從一間小吃店到十大特色餐廳,一天翻颱19次的秘密。
作者簡介
林靜宜,曾任《遠見雜誌》記者、《30雜誌》主編,現為作傢,HCW Architects & Associates企劃總監。她的主要作品有:《誠品時光》《鼎泰豐自述》《颱積電的綠色力量》《捷安特傳奇》《王道的經營》《愛,讓孩子做自己》等。
作為一名對餐飲文化充滿好奇的普通讀者,我最近有幸讀到瞭一本讓我倍感溫暖和啓發的書——《鼎泰豐自述:有溫度的完美》。雖然我一直對鼎泰豐的小籠包情有獨鍾,但這本書帶給我的遠不止對美食的探索。它像一位老友,娓娓道來一個品牌的成長史,那種真誠的敘述,讓我仿佛置身於鼎泰豐繁忙卻井然有序的廚房,感受著每一位師傅的專注與汗水。作者並非簡單地羅列成功案例,而是深入挖掘瞭其背後所蘊含的經營哲學,以及對“完美”二字的執著追求。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細節決定成敗”的篇章,它用生動的例子闡釋瞭即使是看似微不足道的環節,隻要用心去做,也能匯聚成強大的品牌力量。從食材的選擇到製作工藝的精益求精,再到服務上的體貼入微,每一個細節都被賦予瞭生命和溫度。讀完這本書,我不僅對鼎泰豐的品牌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更在經營和生活的方方麵麵都受到瞭啓發,開始反思自己是否也在追求屬於自己的“有溫度的完美”。
評分《鼎泰豐自述:有溫度的完美》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就像是品嘗鼎泰豐最經典的小籠包一樣,層層遞進,迴味無窮。作者的筆觸細膩且富有感染力,他沒有使用生硬的理論術語,而是將經營管理的精髓融入到一個個充滿生活氣息的故事中。我從中讀到的不僅僅是一個餐飲品牌的成長史,更是一部關於如何用心做事、如何追求卓越的教科書。其中對於“標準化”與“個性化”之間平衡的闡述,讓我印象深刻。一方麵,標準化保證瞭品質的穩定和顧客的期待;另一方麵,如何在標準化體係中保留和激發每一位員工的創造力和個性,使其能為顧客提供更加溫暖和貼心的服務,這確實是一門高深的學問。這本書並沒有給齣標準答案,而是通過分享鼎泰豐的實踐經驗,引導讀者去思考和探索。讀完之後,我腦海中不斷閃現著書中描繪的那些場景,仿佛親身經曆瞭一場關於“匠心”的洗禮,也更加理解瞭為什麼鼎泰豐能在全球範圍內贏得如此多的贊譽。
評分坦白說,在讀《鼎泰豐自述:有溫度的完美》之前,我對“完美”這個詞的理解還停留在比較錶層的概念。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認知。它告訴我,真正的“完美”並非遙不可及的理想狀態,而是滲透在每一個微小之處的努力和堅持。作者在書中並沒有迴避鼎泰豐在發展過程中所遇到的睏難和挑戰,而是將其視為成長的契機,通過一次次的反思和改進,最終實現瞭質的飛躍。我特彆欣賞書中關於“失敗”的論述,它沒有將失敗看作是終點,而是將其視為通往成功的必經之路,並且強調瞭從失敗中學習和總結的重要性。這種積極樂觀的態度,對於任何一個希望有所成就的人來說,都具有極大的啓示意義。這本書讓我看到瞭一個品牌如何在壓力和變化中保持初心,如何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不斷自我超越,這種內在的力量,遠比任何華麗的辭藻都更能打動人心。
評分翻開《鼎泰豐自述:有溫度的完美》,我最先被吸引的是它那股撲麵而來的“人情味”。在當今充斥著冷冰冰的商業論調和高談闊論的市場中,這本書能夠如此坦誠地展現一個品牌的初心和成長曆程,實屬難得。它沒有刻意去神化某個領導者,也沒有過分渲染某個決策的偉大。取而代之的是,作者通過講述一個個鮮活的人物故事,描繪瞭鼎泰豐團隊如何從一個小小的油行,一步步蛻變成享譽國際的餐飲品牌。我尤其被那些基層員工的樸實無華和敬業精神所打動,他們或許不是聚光燈下的焦點,但正是他們的辛勤付齣,纔構築瞭鼎泰豐堅實的基礎。書中對於“傳承”的探討也讓我深思,在快速變化的時代,如何將寶貴的經驗和技藝有效地傳遞下去,並且不斷創新,這不僅僅是餐飲業麵臨的挑戰,也是許多傳統行業需要思考的問題。這本書提供瞭一個非常好的範例,它告訴我們,真正的“完美”並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和智慧沉澱。
評分《鼎泰豐自述:有溫度的完美》,這本書的標題就足以吸引我,而讀完之後,更是覺得名副其實。它所傳遞的不僅僅是商業成功的經驗,更是一種關於生活態度的啓示。作者以一種平和卻充滿力量的敘述方式,帶領我們走進鼎泰豐的內心世界。我能感受到作者對食物的熱愛,對顧客的尊重,以及對團隊的關懷。這種“溫度”貫穿始終,使得整本書充滿瞭人情味和生活氣息,讓我覺得它不像是刻意為之的商業宣傳,而更像是一位智者在分享他的人生感悟。我尤其被書中關於“傾聽”的篇章所觸動。無論是傾聽顧客的聲音,還是傾聽團隊的意見,抑或是傾聽市場的變化,這種虛心和開放的態度,是任何一個成功品牌都不可或缺的品質。這本書讓我明白,追求“完美”不是盲目的苛求,而是在理解、尊重和不斷學習中實現的升華。它教會我,即便是在平凡的工作中,也能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份“溫度”和“完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