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全世界簡單的西餐
定價:168.00元
作者:【法】J.-F. Mallet(讓- 弗朗索瓦·馬萊),
齣版社:電子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6-01
ISBN:9787121286681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這是一本風靡全球的暢銷西餐書!2015年9月在法國上市後,8個月銷售50冊,多傢媒體爭相報道!齣中國、美國、英國、德國、荷蘭、西班牙、葡萄牙等多國。
說到西餐,你首先想到的可能是銀光閃閃的餐具、高貴典雅的氛圍、繁復講究的就餐禮儀,而本書卻反其道而行之,給你顛覆性的體驗!
本書作者J.F.馬萊是一位地道的法國大廚,他秉承瞭歐洲美食曆史的精華,更擁有化繁為簡的魔力!——他選取身邊極容易找到的簡單食材(每道菜僅用2~6種食材),用極短的準備時間,做齣超好吃的西餐。而且烹飪時所用的餐具極少,就餐結束後幾乎不用洗碗!
在中文版中,我們徵得作者同意,刪瞭部分在中國難以找到食材的食譜,選用瞭為本書國際版創作的35道新食譜,並且請馬萊先生專門為中國讀者量身定製、全新創作瞭10道特色菜品。
還等什麼?現在就試試吧!把復雜的宮廷法餐變成10分鍾就可以上桌的日常美食!
內容提要
這是一本好看、好吃、好簡單的西餐書!
1.簡單速成:每道菜隻用2~6種食材,超市易買;做法簡單,大多用時10~20分鍾。
2.綠色乾淨:極少油;無髒汙,不必費力刷碗。
3.品質美味:既好吃又好看,自己動手同樣能做西式大餐;原汁原味的正宗法餐,尊重食材的自然味道。
4.全麵高端:近200道菜,涵蓋開胃菜、主菜、甜點等。
5.細節貼心:針對讀者擔心的奶酪、香草不易買等問題,分彆製作瞭專題介紹,並提供瞭快速購買;目錄中特意標注瞭哪些是素食,照顧素食人群。
目錄
作者介紹
讓-弗朗索瓦·馬萊,生於法國濛塔日,畢業於巴黎斐杭狄高等廚藝學校。他曾在多傢餐廳擔任主廚,並與多位世界名廚並肩工作過。
除瞭是專業的大廚,馬萊還是專業的美食攝影師。他自創自拍,書中的每個細節看似極簡,實則深思熟慮。他是法國的美食作傢,齣版過《紐約味道》、《烹飪在馬裏:在50道食譜中穿越馬裏》等十餘本美食圖書。如今,他的足跡遍布歐亞美,隻為瞭近距離真實記錄世界各地的美味。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排版和設計簡直是一場視覺上的噩夢,每一次翻閱都像是在挑戰我的耐心極限。我通常喜歡那種圖文並茂、步驟清晰的食譜,能讓人一目瞭然地知道下一步該做什麼。然而,這本書裏充滿瞭大段大段的哲學思辨和對食材曆史的冗長敘述,當你真正想找一個基礎的煎牛排方法時,你得穿過三頁關於“牛肉的靈魂與土地的聯係”的文字迷宮纔能找到一小段模糊不清的步驟描述。而且,作者對“簡單”這個詞的理解,大概是和我們普通人存在著次元壁的差異。他可能認為把五種不同的醬汁同時淋在一塊雞胸肉上就是簡單,或者把烤箱溫度設置成一個天文數字範圍就是便捷。我試著找一個不用烤箱就能完成的菜譜,結果翻遍全書,發現基本上每道菜都需要用到至少一種我從未聽說過的專業廚具,比如分子料理的煙熏槍,或者某種特定溫度的恒溫水浴設備。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不是一個準備下廚的人,而是一個需要先去考取廚師執照的預備役。
評分坦白地說,這本書讀完之後,我的西餐烹飪熱情直接降到瞭冰點,甚至讓我開始懷疑自己是否天生就不適閤進廚房。它沒有提供任何鼓勵,隻有無休止的批判和對“不純正”做法的衊視。作者的語氣非常嚴厲,如果你稍微偏離瞭他心中的完美軌道——比如用瞭預先磨好的黑鬍椒而不是現場用研鉢研磨的——他就會暗示你的努力是徒勞的。我更喜歡那些教人享受烹飪過程,鼓勵創新和個性化的書籍。這本書給我的感覺是,如果你不能做到完美,那乾脆就彆動手。它沒有傳授如何解決實際烹飪中遇到的問題,比如油溫太高導緻焦糊瞭怎麼辦,或者鹽放多瞭如何補救。它隻負責告訴你,正確的做法是什麼,而一旦你做錯瞭,它隻會冷冷地告訴你,你失敗瞭,因為你沒有真正理解“簡單”的真諦。這哪裏是食譜,分明是一部高深的、令人望而卻步的烹飪哲學宣言。
評分啊,終於找到時間來聊聊最近讀的那本所謂的“全球美食指南”瞭,說實話,我對這本書的期待值還挺高的,畢竟名字聽起來就很有吸引力,什麼“全世界的簡單”,聽起來像是能一鍵解鎖烹飪技能的秘籍。結果呢?我得說,它更像是一本關於“如何把復雜的菜肴變得更復雜”的教科書,而不是什麼烹飪的捷徑。我花瞭整整一個下午的時間,試圖按照書裏的步驟來做一份所謂的“入門級”意麵,光是準備材料的清單就夠讓人望而生畏瞭,什麼“特定産地的初榨橄欖油”、“陳年巴薩米剋醋的滴數要精確到小數點後兩位”,這些對於一個隻想在周日晚上簡單吃頓飯的人來說,簡直是災難性的。更彆提那些所謂的“技巧”瞭,什麼刀工要達到“米粒大小”,攪拌的力度要“模擬海浪的起伏”,看得我一頭霧水,感覺我不是在做飯,而是在進行一場精密的化學實驗。最後端上桌的成品,與其說是美食,不如說是廚房災難現場,味道嘛,說實話,還不如我以前隨便炒的雞蛋。如果這本書的目標是讓大傢對西餐徹底失去信心,那它絕對是功德圓滿。
評分如果把這本書看作一本純粹的理論著作,或許還能勉強接受它的晦澀難懂,但問題是,它披著一本“實用食譜”的外衣。我特彆關注瞭關於烘焙的部分,因為烘焙是最考驗精確度的領域之一,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清晰的指導。結果,關於麵包的部分,作者花瞭大量的篇幅去討論酵母菌的“情緒狀態”和麵團在不同濕度下的“心理壓力”,真正關於揉麵時間和發酵溫度的描述,用詞極其含糊,比如“揉至麵團感到舒適為止”或者“讓它在溫暖的環境中靜靜地呼吸”。這種主觀性太強的內容,對於需要標準化的烘焙來說,無疑是緻命的。我的第一次嘗試,麵包烤齣來像一塊沉甸甸的石頭,中間部分濕漉漉的,根本無法食用。我寜願去看那些教你如何使用電子秤、如何精確控製水溫的烘焙教程,也不願意在這裏浪費時間去猜測“麵團的心情”。
評分這本書最讓人詬病的一點,是它對“地域特色”的過度強調和不切實際的食材要求。作者似乎堅信,如果你不能用從法國某個小鎮上空運來的蘑菇,那麼你做的任何西餐都是對這門藝術的褻瀆。這對於身處內陸城市,或者僅僅是想在普通超市采購的讀者來說,簡直是令人沮喪的勸退指南。我記得有一道所謂的“鄉村燉菜”,光是配料清單就有五十多種,其中一半以上的香料我連名字都沒聽過,更彆提去哪裏找瞭。我嘗試用手頭最接近的替代品來湊數,結果齣來的味道……怎麼說呢,就像是混閤瞭各種不知名植物的湯藥,完全不是書裏描述的那種“溫暖人心的田園風光”。這本書仿佛是為那些擁有私人直升機和全年不間斷進口物資渠道的超級富豪們量身定製的,對於我們這些需要精打細算生活的人來說,它提供的指導價值為零,更多的是一種高高在上的優越感展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