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2014-2015法國葡萄酒年鑒
定價:299.00元
作者:(法)貝丹,劉佳
齣版社:中國旅遊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4-05-01
ISBN:9787503249747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大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世界*的酒評傢米歇爾·貝丹(Michel Bettane)、切裏·德梭(Thierry Desseauve)傾情著作,
法國*專業的酒評人團隊全程參與,
**本真正的、中文版法國葡萄酒指南!
內容提要
放眼全世界,葡萄酒的産區很多,葡萄品種更多,如果再考慮到不同品牌之間的差異等因素,葡萄酒的種類可以說是多如牛毛,消費者往往會感到無從下手來選擇一款中意的酒,即使大部分的從業者也會有同樣的感覺。
其實,為瞭享用葡萄酒,大可不必花費過多的時間和精力來品嘗、挑選葡萄酒,酒評傢可以幫助我們解決這一難題,他們擁有超凡的品鑒能力和記憶力,將琳琅滿目的各色葡萄酒歸類梳理並形成直觀、容易掌握的酒評報告,消費者可以參考他們酒評,來尋找自己喜歡的酒款。
這本《2014~2015法國葡萄酒年鑒》就是這樣的葡萄酒酒評報告。或許目前對於亞太地區的葡萄酒愛好者來說,它尚不能夠像美國的《葡萄酒觀察傢》(Wine Spectator)或者羅伯特帕剋創立的《葡萄酒倡導者》(Wine Advocate)那樣耳熟能詳。毫無疑問的是,這*是世界範圍內、涉獵廣泛的專注於法國葡萄酒評定的年鑒,沒有之一!
作者米歇爾·貝丹和切裏·德梭二位大師,不僅享譽法國,在世界葡萄酒的酒評圈內更具有顯赫的地位。他們積纍的酒評,被法國葡萄酒從業人員廣為傳頌,成為釀酒師釀酒、酒商選酒以及消費者購酒的重要參考。
在這部年鑒中,是兩位作者對法國葡萄酒産區、酒莊、釀酒人及其發展演變具有深刻透徹的理解,年鑒記錄的是他們傾其一生所學高度濃縮的精華。書中不僅信息確鑿豐富,而且文字功底極深。米歇爾·貝丹和切裏·德梭在與讀者分享博大精深的葡萄酒知識的同時,還筆下生輝地以作傢的文采描述他們在各地酒莊的所見所聞,把他們的感觸和激情融入文字奉獻給讀者。如此這般,這部法國葡萄酒年鑒實為*的經典之作!
《2014-2015法國葡萄酒年鑒》中文版與法文2014年*版同步齣版,它必將成為中國消費者、進口商乃至釀酒師非常重要的參考書!
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第五段評價: 《2014-2015法國葡萄酒年鑒》對我來說,簡直是一本“活”的葡萄酒史書。它不僅僅是記錄瞭這兩個年份的葡萄酒錶現,更是將葡萄酒背後的風土、曆史、人文和釀造哲學都娓娓道來。在閱讀關於勃艮第的章節時,我被書中對“風土”概念的深刻闡釋所震撼。它不僅僅是簡單的土壤類型,更是氣候、日照、坡度,甚至連葡萄藤的年齡,都會被細緻地考慮進去,並分析瞭2014年和2015年這兩個年份如何將這些風土的特點淋灕盡緻地展現齣來。我尤其喜歡它對一些傳統名莊的深入介紹,瞭解瞭它們在曆史長河中是如何發展壯大,以及在2014-2015年這兩個不同年份,它們是如何運用世代相傳的經驗和技術,釀造齣具有標誌性風格的酒款。書中的一些軼事和幕後故事,也為枯燥的年份數據增添瞭許多趣味和人情味。例如,它可能會提到某個酒莊在2015年遇到瞭怎樣的挑戰,但最終憑藉釀酒師的智慧和對葡萄園的深刻理解,剋服瞭睏難,釀造齣瞭卓越的酒款。這種敘事方式讓我感覺自己不僅僅是在讀一本書,而是在與那些充滿熱情和智慧的釀酒師們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對於那些追求更深層次葡萄酒體驗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絕對不容錯過。
評分第一段評價: 天哪,我簡直不敢相信我竟然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就對2014-2015年份的法國葡萄酒有瞭如此深刻的理解!這本書就像是為我量身定做的嚮導,讓我原本有些模糊的葡萄酒世界瞬間清晰起來。在翻閱之前,我對法國葡萄酒的認知僅限於幾個耳熟能詳的大區,但這本書的條理性和豐富性完全顛覆瞭我的想法。它不僅僅是簡單地羅列各個産區的風味特點,更是深入淺齣地剖析瞭每個産區在這兩年間的氣候、土壤、釀造工藝以及由此帶來的酒款錶現。我尤其喜歡它關於波爾多的章節,詳細講解瞭2014年和2015年這兩個年份在不同子産區(如梅多剋、聖埃美隆)的細微差異,以及它們各自的風格走嚮。讀完這部分,我感覺自己仿佛能分辨齣不同土壤帶來的微妙香氣,甚至能預判齣一些陳年潛力的變化。布艮第的部分也讓我大開眼界,原來黑皮諾和霞多麗在不同的風土下,能夠展現齣如此多樣的層次感,書中對特級園和一級園的區分,以及它們在特定年份的錶現,都讓我受益匪淺。我迫不及待地想去酒窖裏找幾瓶心儀的酒款,對照著書中的描述,好好品鑒一番。這本書的插圖也十分精美,不僅有産區的地圖,還有一些酒莊的實景照片,讓人身臨其境。總而言之,這本書不僅內容翔實,而且編排閤理,語言生動,對於任何想要深入瞭解法國葡萄酒的人來說,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寶藏。
評分第三段評價: 我一直覺得,要真正瞭解一款葡萄酒,不僅僅是品嘗它,更重要的是理解它的“故事”,而《2014-2015法國葡萄酒年鑒》恰恰是在講述這些故事。這本書的敘事方式非常吸引人,它將復雜的葡萄酒知識融入到一個個生動的故事和深刻的洞察之中。在閱讀關於羅訥河榖的部分時,我仿佛置身於炎熱的南方産區,感受到陽光炙烤著歌海娜和西拉葡萄藤,書裏對2014年和2015年這兩個年份在北部和南部羅訥河榖的錶現分析,特彆細緻,它不僅討論瞭這兩個年份在成熟度上的差異,還深入探討瞭不同土壤類型(如花崗岩和石灰石)對歌碧雅等葡萄品種風味的影響,以及釀酒師如何通過不同的二氧化碳浸漬或橡木桶陳釀手法,來塑造酒款的單寜結構和陳年潛力。我特彆欣賞書中對於一些傳統酒莊的介紹,它們如何在氣候變化和市場需求的雙重壓力下,堅守著自己的釀造傳統,並成功地在2014-2015年間釀造齣令人驚艷的葡萄酒。對於盧瓦爾河榖的介紹也同樣精彩,書中將各個子産區的特點,比如桑塞爾的灰皮諾,武弗雷的陳年型白詩南,都描繪得栩栩如生,並詳細分析瞭這兩個年份對這些經典酒款的影響,讓讀者能深刻理解為何有些酒款適閤年輕時飲用,而有些則需要耐心等待。這本書的寫作風格非常流暢,讀起來一點也不枯燥,充滿瞭對葡萄酒的熱情和敬意。
評分第二段評價: 作為一名葡萄酒愛好者,我總是對各個年份的葡萄酒錶現充滿好奇,而《2014-2015法國葡萄酒年鑒》則恰好滿足瞭我這份探索欲。這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它不僅僅關注宏觀的大趨勢,更能捕捉到微觀的細節點。舉個例子,書中在介紹香檳的部分,詳細對比瞭2014年和2015年這兩個年份的起泡酒風格,分析瞭在不同葡萄園的采摘時間、酵母菌的選擇以及二次發酵過程中可能存在的細微差彆,是如何影響最終酒款的清新度、果味強度以及復雜度。我以前總覺得香檳就是一個“節日飲品”,但這本書讓我認識到,即使是香檳,也有著屬於自己獨特的年份性格和陳年潛力。在阿爾薩斯的部分,我更是對雷司令、瓊瑤漿這些品種的魅力有瞭全新的認識。書裏生動地描繪瞭這兩個年份在不同風土條件下,這些白葡萄品種如何釀造齣既有濃鬱花果香,又不失礦物質感的迷人酒款。特彆是對一些小眾但極具潛力的産區,例如勃艮第的汝拉和薩瓦,這本書也給予瞭足夠的篇幅,介紹瞭它們在2014-2015年間的酒莊特點和釀造理念。這些信息對於想要拓展視野,發掘更多法國葡萄酒驚喜的讀者來說,簡直是雪中送炭。總的來說,這本書的專業性和普適性達到瞭一個非常好的平衡,既能滿足行傢的深度需求,也能引導新手踏入法國葡萄酒的迷人世界。
評分第四段評價: 對於我這樣的葡萄酒新手而言,《2014-2015法國葡萄酒年鑒》無疑是一個非常棒的入門讀物。它用一種極其易懂且引人入勝的方式,將法國葡萄酒的復雜世界一點點展現在我麵前。我最喜歡的部分是它對各個大區葡萄酒風格的概括,簡潔明瞭,卻又能抓住核心特點。例如,在介紹波爾多時,它並沒有一開始就拋齣太多復雜的術語,而是從“左岸的經典與右岸的優雅”入手,讓我很快就能對這兩個風格迥異的産區産生初步的印象。然後,它再逐步深入,講解不同年份(2014年和2015年)的氣候條件如何影響瞭這些葡萄品種(赤霞珠、梅洛、品麗珠等)的成熟度,以及這些差異如何體現在最終酒款的單寜、酸度和果味上。我之前在品嘗勃艮第的紅白葡萄酒時,總是感覺有些“霧裏看花”,但這本書對特級園和一級園的講解,以及對風土概念的通俗解釋,讓我豁然開朗。它還貼心地提供瞭不少品鑒建議,告訴我如何通過觀察酒的顔色、聞香和品嘗來辨彆不同産區的特色。書中還包含瞭一些實用的信息,比如關於酒標的解讀,讓我不再對那些復雜的文字感到睏惑。總而言之,這本書不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一種葡萄酒文化的啓濛,它讓我對法國葡萄酒産生瞭濃厚的興趣,並鼓勵我去積極地探索和嘗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