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香辣炖补100锅
定价:25.00元
作者:李洪啸,杨跃祥 摄
出版社: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1-01
ISBN:978753815292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540kg
编辑推荐
前几年起,一股强劲的“香辣风”席卷了全国的餐饮业,本书将热门香辣美味一网打尽,利用家常材料、小锅小灶,辅以地道的调味和烹制方法,真是把辣吃到。★★★★★推荐购买《健康滋补100锅系列(全六册)》炖出营养,补出健康,100锅,锅锅美味,碗碗鲜美。超值套装,不容错过。
内容提要
现代人爱吃辣,爱到不辣不吃的程度。香辣锅和水煮鱼等辣菜几乎成了流行菜的代名词。中国人爱吃辣的历史悠久,辣椒是200年前才在中国广泛用于调味,在这之前,人们是用姜、桂皮、葱、蒜、芥末和茱萸等调料调出辛辣的味道。孔子在《论语》里说:“不撤姜食。不多食。”他应该也是辣味的爱好者。
中国贵州是野生辣椒的原产地之一,贵州人是中国早吃辣椒的人,他们吃的辣椒品种多,口感劲辣。川北和云南边界等地区有一种辣椒,因为太辣不能吃,用一根线吊在灶上,汤做好后,将辣椒在汤里涮涮就足够辣了,因而叫“涮涮辣”。不仅贵州、云南和四川人爱吃辣,湖南菜、湖北菜和江西菜中都有相当部分的辣昧菜,近几年来怕辣的人虽然不少,但更多的是那些不怕辣、怕不辣和辣不怕的人,爱吃辣的队伍越来越庞大。
前几年起,一股强劲的“香辣风”席卷了全国的餐饮业,香辣蟹、水煮鱼、麻辣小龙虾和辣火锅等辣味菜肴竞相登场,至今热度不减。香辣、麻辣、酸辣、甜辣和怪味辣,各种味道煮成浓浓香香辣辣的一锅美味,上面是红色的辣椒及青色的泡椒,顿时口中唾液横流,辣的诱惑难以抗拒,甚至在大快朵颐之后还要连汤或捞出的炸辣椒打包回家才算尽兴,真是把辣吃到。
《香辣炖补100锅》将热门香辣美味一网打尽,利用家常材料、小锅小灶,辅以地道的调味和烹制方法,把传统辣味菜、特色时尚辣味菜、民族风情辣味菜和一些异国情调辣昧菜调理得酣畅淋漓,这样,不仅大大节省开支,也更好地把握了口感,而且更能够领悟到辣味的精髓。
辣椒对多种疾病具有防治作用,还能制成饮料,可延缓人体衰老,但辣椒不可过量或过频食用,否则对人的味觉神经会造成损害,并剧烈刺激胃肠黏膜,引起胃疼、腹痛和腹泻等胃肠疾病,使痔疮出血恶化,还会影响和功能。因此消化系统有问题的人及痔疮患者应少食或忌食辣椒。辣椒大辛大热,火眼、牙疼、喉痛、咯血和疮疖等火热病症患者、阴虚火旺的高血压患者及肺结核患者等也应慎食。
目录
香辣锅
1.新疆大盘鸡
2.炖牛肉粉丝
3.家常香辣虾
4.剁椒三黑煲
5.蒜烧鲶鱼
6.魔芋烧鸭
7.香辣蹄筋
8.青辣椒炖茭白
9.辣椒炖干明太鱼
10.银耳辣椒肉皮羹
11.青椒排骨煲
12.香辣烧芋头
13.香辣狗肉煲
14.青椒炖豇豆
15.辣椒炖白菜冻豆腐
16.豆瓣煨肘子
17.泡椒沙锅肥肠
18.辣烧排骨
19.香辣土豆烧牛肉
20.热辣羊杂煲
21.尖椒炖明太鱼
22.笋烧辣鸡翅
23.辣油鲍鱼
24.红油鹌鹑
25.香辣焖猪蹄
26.咕噜辣牛排
27.红辣瓦块鱼煲
28.烟笋烧鸭
29.剁椒焖鱼头
3.湘西土匪鸭
麻辣锅
31.红辣海螺
32.鲜辣肠旺
33.麻辣牛筋
34.水煮鱼
35.麻辣狗肉
36.麻辣小龙虾
37.水煮牛肉
38.麻辣黄鳝煲
39.香辣蟹
40.东安子鸡
41.糊辣鱼
42.瞧妻鱼
43.麻辣肥肠
44.麻辣羊蹄
……
酸辣锅
怪味锅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配方系统性非常强,它不是简单地罗列菜谱,而是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风味构建”逻辑。作者似乎在每一道菜肴中都植入了一套可复制的思维模型。例如,他详细解析了“五味平衡”在炖煮菜中的应用,如何通过酸、甜、苦、咸、鲜的精准配比,来提升整体的层次感,而不是仅仅依靠辣椒和香料的堆砌。我发现,当你理解了这种底层逻辑后,即便是面对陌生的食材,也能大致推算出合适的调味比例,这比死记硬背单个菜谱有效得多。书中还特别开辟了一章关于“地方风味的迁移与本土化改造”,分享了如何将书中的经典川渝做法,融入到岭南或江浙的口味体系中去,这种极强的可操作性和灵活性,极大地拓展了我对中式炖菜的理解边界。这本书真正教会了我“举一反三”,让我从一个被动的跟随者,变成了一个有创造力的实践者。
评分这本书的烹饪技巧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作者对于火候的掌握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尤其是他对炖煮过程中温度变化的细腻描述,让即便是厨房新手也能轻松掌握火候的奥秘。我尝试了书里几种家常炖菜,比如那道“老火慢炖的羊肉煲”,按照书上的步骤来,汤汁的浓郁程度和食材的软烂度都达到了我之前从未企及的高度。他特别强调了食材的前期处理,比如肉类的焯水技巧和香料的浸泡时间,这些看似微小的步骤,却是决定最终风味的基石。而且,书中还穿插讲解了一些传统烹饪的原理,比如“文火慢炖如何激发食材的深层风味”,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阅读过程充满了学习的乐趣,而不是枯燥的食谱堆砌。书里对不同锅具的特性也有详细的对比分析,这一点非常实用,让我明白了为什么同样的配方用砂锅炖出来和用铸铁锅炖出来味道会有微妙的差别。这本书不仅仅是教你做菜,更是在教你理解烹饪的哲学。
评分我得说,这本书的文笔非常有画面感,简直像在听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厨师在炉边娓娓道来。那种对食材的敬畏和对烹饪的热爱,透过文字都能真切地感受到。读到关于如何挑选新鲜香料的那一章时,我仿佛都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的辛辣和醇厚。作者在描述味道时,很少使用简单的形容词,而是用更具象的比喻,比如形容某种辣椒的辣味是“如同山涧清泉过喉,随后留下一股暖流直抵心房”,这种描述极大地激发了我的食欲和探索欲。其中关于“灵魂高汤”的秘诀,更是让我茅塞顿开,原来那些看似寻常的骨头和蔬菜,经过特定的组合和长时间的熬煮,能爆发出如此惊人的复合香气。这本书的阅读体验非常放松和享受,即便是休息日随便翻开一页,也能被其中蕴含的生活哲学和对美食的热情所感染。它让我重新审视了“家常菜”的意义,不再是简单的果腹,而是一种充满情感和仪式感的生活艺术。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设计可以说是当代美食书籍中的一股清流,简洁而不失格调。大量的留白处理,让食谱的呈现显得非常大气,完全没有那种信息过载的压迫感。最让我赞赏的是,所有的步骤图都采用了高质量的黑白摄影,这与市面上那些色彩斑斓、略显浮夸的菜谱形成了鲜明对比。这种克制的美学处理,反而更能凸显食物本身的质感和光影,引导读者更专注于食物本身,而不是被过度的色彩干扰。而且,书中所使用的字体选择和字号大小都经过深思熟虑,即便在厨房油烟较大的环境下阅读,也不会感到吃力。一些关键的技巧点,作者还特地用了一种古朴的装饰性边框进行了标注,既起到了强调作用,又增添了一丝复古的韵味。整体来看,这本书的装帧和设计,完全配得上它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是一本值得收藏的艺术品级别的烹饪书籍。
评分这本书的实用性体现在其对食材稀有度和替代品的探讨上。作者非常务实,他深知不是所有读者都能随时获得顶级的野生山珍或稀有香料。因此,对于许多“灵魂级”的配料,他都提供了详尽的替代方案和“风味相似度评估”。比如,对于某道传统名菜中必须用到的一种罕见菌菇,书中不仅给出了口感上的替代品,更解释了该菌菇提供的“土腥味和鲜味”应该如何用常见的食材组合来模拟。这种对普通家庭厨房环境的充分考虑,使得这本书的门槛大大降低,让那些望而却步的复杂菜式变得触手可及。此外,作者还分享了一些非常棒的“边角料利用”技巧,比如如何将炖肉剩下的汤汁转化成美味的酱料基底,既环保又最大化地保留了风味的精华。这种细致入微的关怀,让阅读体验充满了被理解和支持的感觉,真正做到了将高阶烹饪知识“接地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