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食启事

寻食启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殳俏 著,龙荻 绘
图书标签:
  • 美食
  • 旅行
  • 生活
  • 探店
  • 寻味
  • 文化
  • 故事
  • 散文
  • 游记
  • 日常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重庆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2493273
版次:1
商品编码:11750425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5-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32
字数:120000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日本、中国美食巡礼,津津有味的阅读体验

  ◆蔡澜、陈奕迅、沈星、徐峥、欧阳应霁、张悦然隆重推荐

  ◆殳俏《三联生活周刊》《悦食》文章首次结集出版。

  ◆新锐插画师龙荻绚丽绘图,著名设计师朱赢椿担纲装帧。

内容简介

  老饕们寻觅美食犹如猎人追踪猎物,美味当然可能出现在富丽堂皇的高级餐厅,但也可能藏身于某个热闹街角毫不起眼的小餐馆中,甚至就在寻常百姓家里。从京都市内幽静朴素的小巷到汕尾二马路的夜市,从海风微咸的函馆到青山绿水的大理……作者四处寻访,最终为我们奉上这部“饕餮盛宴”。在领略各地美味的同时,读者或许也将带着些许饥饿感,开始自己的寻食之旅。

作者简介

  殳俏,作家、美食工作者。毕业于复旦大学和日本早稻田大学,史学硕士,曾出版美食文集《人和食物是平等的》、《吃,吃的笑》、《贪食纪》、《元气糖》等,翻译意大利作家艾柯的文集《带着鲑鱼去旅行》,小说《双食记》被改编为电影。为《三联生活周刊》、《周末画报》、《纽约时报》Science Times中文版等媒体撰写专栏。亦是“悦食中国”文化项目创始人,《悦食Epicure》杂志出版人、主编,纪录片《悦食中国》制片人,曾获《华尔街日报》“年度创新人物奖”。

目录

日本篇

002呼噜呼噜一碗鱼子饭

005寿司之神

010墨鱼的指标

013拉面的一天

016泡泡吃

019豆腐之心

024啤酒的异邦

029敬刀记

034海风素面

038老字号甜不厌

041石川啄木的玉米

044厚煎鸡蛋卷

048天妇罗、柳树和礼帽

053大鳖隐于市

059器与气

063樱花味

中国篇

070岂有蚝情似旧时

084腊味忆旧录

100海味是家

114寻年货启事

126一头牛的美味抉择

135好酱油, 应该被等待

148柴火慢

153土鸡的境界

158杂食潮汕

174生皮记

179路上有菌

184院子里的乳扇

其他

192循羊之香

197便是那瓶鱼子酱

201阿克萨科夫给了我一枚鸟蛋

205榴莲飘香

210路边摊博览会

214肉骨和茶

218吃在云端

221大盘子

精彩书摘

  呼噜呼噜一碗鱼子饭

  我不爱吃鲑鱼,却独独很爱吃鲑鱼子。比起有点高贵的鲟鱼子来,鲑鱼子的口感让我觉得更加一波三折,惊心动魄。首先是香,丰腴的鱼类的脂膏香;然后是放入口中的一声迷你爆炸,“扑”得一响,脆生生地已然是鲜美漫溢;之后是浓稠的鲑鱼子酱的微微流动,略带点咸味的海洋芬芳不情愿似的在你嘴里延展再延展;最后是甜,咽下之后微醺的回甘,可以伴着酒,也可以伴着米饭,于是那种甘酒之香便缠缠绵绵地在你鼻息之间久久回荡。

  人们大多知道鱼子贵价,殊不知只有黑色小粒的鲟鱼子才会拿捏那份“劲儿”,看上去晶莹剔透小珍珠般橘红欲滴的鲑鱼子,却是不折不扣的平民食品。鲟鱼子味重,要隆重地搭配小薄饼和伏特加,或是配上精心熬好的奶油浓汤,方才能让大牌扭捏出场。而据说是最经典吃法的小勺空口咀嚼法,我也觉得太过咸重,三勺之后便进入审美疲劳。鲑鱼子不耍大牌,无论是直接往嘴里丢,还是配米饭,配海苔,配啤酒清酒,配别的海鲜,都老实巴交,积极合作,将美味发挥到自己的极限。

  好的鲑鱼子不能腌得过咸,否则容易瘪容易腥,十分有损其珠宝般的光泽。上好腌制的鲑鱼子应该保留其淡淡的海洋咸香,内里的酱液稠而粘,饱满而易爆破,鲜润而回甘。做成军舰寿司,应该不计分量,做成满满的一小堆,堆积在甜糯的寿司米饭上,周围包以海苔。吃的时候一口一个,切不可咬断,否则就辜负了鲑鱼子在口中群体爆破的美好瞬间。也并不用蘸什么酱油,因为鲑鱼子本身已经过调味,跟米饭和海苔味道相得益彰,加入酱油,就摧毁了这样完美的三角平衡。至于包鲑鱼子寿司的海苔,每个人的爱好不一样,有人喜欢那种脆脆的,轻盈而富有对比感;有人则喜欢那种粘粘的,跟鲑鱼子内里的酱配合,越嚼越香。

  鲑鱼子饭绝对是最具幸福感的平民美食,我最初接触到是去群马县乡下过年。深更半夜,肚里饿声大作,日本阿婆听到我在厨房翻来找去吃的东西,立刻说:“那不如呼噜呼噜来碗鱼子饭。”只见她拿出一只塑料盒子说道“这是自家腌的鲑鱼子”,又手脚利索地盛了一碗白米饭,之后猛然慷慨地向着米饭上倾泻了大量的鲑鱼子,红艳艳一片,直至看不见米饭的颜色为止。那一顿,我果然吃得“呼噜呼噜”,不仅“呼噜呼噜”,嘴巴里还“噼啪噼啪”。后来在东京发现一家超级便宜大碗的海鲜饭小店,周围的工人和上班族一到中午便都过来吃五百日元一碗的饭,除了人气颇高的金枪鱼肚腩葱拌饭,就是经典的鲑鱼子盖饭卖得最好。还有特色的鲑亲子饭,面上铺的是厚切的肥鲑生鱼片,也是洒得满满的鲑鱼子。每个人都捧着碗“呼噜呼噜”,饱足感油然而生。

  ……


《山河故人录:风云际会间的百年家国史诗》 卷首语: 历史的长河奔腾不息,总有一些家族的兴衰沉浮,如同浪花拍打着时代的礁石。他们或许未能位列庙堂之巅,却在风雨飘摇中以血肉之躯,刻画出那个特定年代的社会肌理与人性光辉。本书并非帝王将相的宏大叙事,而是聚焦于晋南冀北交界处,一个名为“清溪镇”的小地方,围绕着苏、冯、赵三大家族近百年的命运纠葛,展开的一幅波澜壮阔的民间史诗。 第一部分:烽火初燃,乱世下的萌芽与挣扎 (1910s – 1930s) 故事始于清末民初的剧变,彼时,旧有的宗法秩序正在崩塌,新旧思想的碰撞如同暗流涌动。苏家,世代经营着镇上的万春堂药铺,掌柜苏怀远,是一位坚守传统医道却又对新学抱有好奇的知识分子。他面临的首要困境,是如何在军阀混战、瘟疫频发的背景下,维持药铺的声誉与家族的体面。苏怀远的独子苏秉文,少年负笈北上,却在目睹了五四运动的激情后,毅然放弃了留洋深造的机会,投身于实业救国的浪潮中,试图在苏家药铺的基础上建立起一家现代化的化工厂。 与此同时,镇上的另一股势力是冯家。冯家是地主兼乡绅代表,以铁腕治理地方,与苏家的儒雅持重形成鲜明对比。冯家家主冯德旺,深谙官场之道,他的野心不仅在于土地和财富,更在于对清溪镇乃至周边乡镇的绝对控制权。冯家的小姐冯婉清,聪慧过人,却是家族联姻的牺牲品,她内心渴望独立,却被卷入父辈的权力博弈之中。她与苏秉文之间,萌生出一种基于思想共鸣与对自由向往的微妙情愫,为后来的家族矛盾埋下了伏笔。 赵家,则是以武力起家的家族,他们依附于各路军阀,充当着地方的“灰色力量”。赵家老大赵铁山,性格粗犷而狡黠,在权力真空地带迅速扩张势力,他觊觎万春堂的商铺位置,更对冯家的权势心存不甘。三大家族的摩擦与渗透,从商场上的倾轧,逐渐演变为对地方话语权的争夺,预示着平静的乡村生活即将被更大的历史洪流所吞噬。 第二部分:铁蹄踏碎的故土与信仰的坚守 (1937 – 1949) 抗日战争的爆发,将清溪镇卷入了残酷的漩涡。冯德旺试图维持中立,周旋于日军的“皇协军”与地方抗日力量之间,以求家族利益最大化,这种摇摆不定使他饱受争议。冯婉清则毅然决然地加入了地下抗日组织,她利用自己冯家小姐的身份作为掩护,在血与火的考验中迅速成长,成为一名坚定的战士。 苏秉文的化工厂,因其特殊的技术和战略价值,成为了各方势力争夺的焦点。他拒绝与日方合作,将工厂的核心技术和物资秘密转移,并利用自己的医术和工厂的资源,暗中接济伤员和游击队。在这次民族存亡的考验中,苏秉文完成了从“实业家”到“革命者”的蜕变,他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超越了家族的安稳。 赵铁山则在乱世中找到了投机的机会,他起初投靠日军,但随着战局的逆转,他又迅速调整立场,投靠了国民党军队,试图在混乱中坐收渔翁之利。然而,他的反复无常最终导致了家族内部的分裂,他的弟弟赵铁柱因无法忍受兄长的苟且偷生,愤而离家,投奔了共产党领导的队伍。 这一时期的叙事,充满了紧张的潜伏、绝望的坚守与牺牲的壮举。清溪镇不再是宁静的港湾,而是无数次秘密接头、情报传递和残酷战斗的舞台。三大家族的成员,在共同的苦难面前,第一次产生了真正的交集与协作,尽管彼此的立场和信仰依然存在巨大鸿沟。 第三部分:黎明前的阵痛与重建的希望 (1949 – 1960s) 解放战争的硝烟散去,新的政权在清溪镇建立。战后的重建工作充满了艰辛与矛盾。苏秉文带着对新社会的理想,积极投身于地方建设,利用自己的技术知识帮助恢复生产。然而,他原有的“资本家”身份,也使他在随后的社会改造运动中遭遇了冲击和审视。 冯婉清作为一名归来的老地下党员,负责地方的土改工作。她一方面要执行上级的政策,另一方面又要面对昔日恩怨的纠葛,特别是面对选择留守或离开的冯家旧部,她内心的挣扎与抉择,体现了革命者在处理历史遗留问题时的复杂人性。 赵铁山在解放后的审查与改造中,不得不正视自己过去投机倒把的行为。他一度被边缘化,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他身上的那股精明和组织能力,被引导到水利建设和集体经济的组织工作中,展现了“旧势力”在新秩序下的重新定位。 本书的后半部分,细腻地描绘了这些在历史转折点上的人物,如何放下过去的恩怨,在新的集体主义浪潮下寻找自己的位置。他们不再是完全独立的家族个体,而是汇入了时代的洪流,他们的故事,是关于记忆的继承、身份的重塑以及对一个稳定家国深切渴望的赞歌。清溪镇的万春堂、冯家的旧宅、赵家的武馆,这些承载着旧时光的物理空间,也在新的规划中被赋予了全新的意义。 结语: 《山河故人录》通过苏、冯、赵三家的百年兴衰,勾勒出晋南冀北地区从晚清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结构、家族伦理和个体命运的深刻变迁。它探讨了在剧烈的时代更迭中,何为人性的光芒不灭,何为真正的家国情怀。这不是一本枯燥的历史教科书,而是一部浸透着泥土芬芳与硝烟气息的生命史诗,是对那些在历史的洪流中默默承受、坚守信仰的平凡人物的深情回望。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必须说,这本书的文字有一种独特的韵味,读起来让人心旷神怡。作者的语言风格非常鲜明,既有诗意的浪漫,又不失现实的深度。我尤其喜欢作者对意境的营造,那些描绘景色的句子,仿佛能将我带入其中,感受微风拂过脸颊,阳光洒在身上。同时,作者对于情感的描绘也极其到位,那种细腻的情感纠葛,那种深刻的人生感悟,被描绘得淋漓尽致。我时常被书中的某些句子所打动,会反复品味,甚至想要摘抄下来。这本书让我对生活有了新的认识,它让我看到了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之处,也让我对人生的意义有了更深的思考。我强烈推荐这本书给所有喜欢文字、喜欢思考的读者,相信你们也会和我一样,在这本书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感动和启迪。

评分

这本书带给我一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仿佛我不再是旁观者,而是故事的一部分。作者的叙事视角非常独特,让我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故事,去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我喜欢这种非线性叙事带来的惊喜,它打破了我固有的思维模式,让我能够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去理解故事。书中的一些情节,看似零散,但细细品味,却能发现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留白”的处理方式,反而更能激发读者的想象力,让他们去填补那些空白,去构建属于自己的故事。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作者在叙事上的大胆尝试和创新,它不仅仅是一本读物,更是一次关于阅读体验的探索。我非常享受这个过程,也期待作者在未来的作品中能带来更多令人耳目一新的惊喜。

评分

刚翻开这本书,就被作者细腻的笔触深深吸引了。虽然我还没有完全读完,但仅凭前期的阅读体验,我就能感受到一种扑面而来的温暖和对生活深刻的体悟。故事似乎围绕着一些看似平凡却又充满故事的“角色”展开,每一个细节都被作者捕捉得恰到好处,像是生活本身投射出的光影,真实而动人。我特别喜欢作者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那种微妙的情感波动,那种难以言说的渴望,都被描绘得丝丝入扣。读着读着,我仿佛置身于书中的那个世界,与主人公一同感受喜怒哀乐,一同经历那些细水长流的时光。这本书没有宏大的叙事,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但它却有着一种直击人心的力量,让人在字里行间找到共鸣,感受到生活最本真的模样。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故事接下来的发展,想知道那些角色最终的归宿,这本书已经成为了我最近的“精神食粮”,让我沉浸其中,流连忘返。

评分

这本书给我带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阅读体验,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神秘感和探索欲的世界。作者构建的叙事结构非常巧妙,让我始终保持着好奇心,想要一层层剥开故事的面纱。我惊叹于作者构建的那个独特的世界观,充满了想象力,却又不失逻辑性。每一个设定都仿佛经过深思熟虑,让人觉得既新奇又合理。我特别欣赏作者在细节上的打磨,那些看似不经意的小物件、小场景,却往往隐藏着重要的线索,或者能够勾勒出人物的性格和命运。阅读过程中,我常常需要停下来思考,去揣摩作者的意图,去连接那些散落的碎片。这种智力上的挑战正是这本书的魅力所在,它不仅仅是打发时间,更是在锻炼我的思维能力,让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故事的内涵。我非常期待这本书的后续发展,相信它还会给我带来更多的惊喜和思考。

评分

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把握得非常好,让人读起来既不会觉得过于仓促,也不会感到拖沓。作者似乎很懂得如何吊足读者的胃口,在关键时刻留下悬念,又在适当的时候给出解答,让整个阅读过程充满了张力。我喜欢这种循序渐进的叙事方式,它让我能够更好地沉浸在故事中,去感受人物的情感变化,去理解他们行为的动机。书中的情节设计也相当出色,每一个转折都来得恰到好处,让我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我特别欣赏作者对于人物塑造的功力,每一个角色都饱满而立体,有血有肉,仿佛真实存在一般。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挣扎与成长,都深深地触动了我。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人性的复杂与美好,也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尊重。

评分

殳俏美食杂记结集首推,铺排出一席美味的盛宴

评分

看着看着就饿了的书。值得拥有。

评分

比实体店便宜很多,很划算。

评分

刚收到,还没拆,明天(再上传)。

评分

很好 送货快。书也用纸箱子发货的。

评分

商品很好,物流也很给力,京东还是值得信赖。

评分

很好。书很新。送货快。

评分

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评分

这本写的是在亚洲这边吃吃吃,一如既往的好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