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三高患者及其家人 本书详细介绍了三高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面对的起居、饮食、运动、用药等方面的宜忌,以及详细介绍运用中医疗法(按摩、艾灸)控制对应病情,同时也列举了非常具有实用性的保健方法,堪称三高患者居家必备的健康宝典。
通过宜忌的形式,将各种三高患者可以做的事情和不可以做的事情直接按宜忌归类划分,让读者明白三高患者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从而直接捞取"干货”,为读者省去查阅资料的麻烦,具有超强的实用性。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宜忌的形式,将各种三高患者可以做的事情和不可以做的事情直接按宜忌归类划分,让读者明白三高患者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从而直接捞取"干货”,为读者省去查阅资料的麻烦,具有超强的实用性。
作者简介
姜广建,女,医学博士,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哈佛大学医学院博士后,研究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理事,主持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国际合作项目:中医药干预糖尿病模型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特别委托项目):中医药与中华文明、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卵子发育调节、女性生育力维持及生殖资源库建立”三级课题“卵子发育的分子调节、慢病防治方法梳理及中药方剂筛选等多项科研课题。在国内核心期刊以及SCI收录杂志发表几十篇科研论文,主编国家十一五重点图书规划教材1部,并应邀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做大会报告。研究方向:中医药干预糖尿病、肿瘤等慢病机制研究。
孙亚玲,女,医学硕士,主任医师,现任北京市昌平区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从事临床工20余年年,对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急危重症的诊断与救治,发表医学论文二十余篇,主持区级科研项目2项,连续三届被聘为昌平区医疗事故鉴定专家组成员,昌平区传染病疫情防控专家组成员,昌平区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诊断小组专家组成员。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姜广建教授既在国内接受过全面系统的医学专业理论学习,又曾赴哈佛大学医学院深造博士后。针对中国庞大的“三高”人群,她将多年研究的中西医防治的理论成果与中医药学日常养生防护相结合,编撰出版此书,对普及医疗知识、增强防护常识、提高病人群体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大有裨益。
——赵阳(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会副主任,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原副主任)
“三高”就像难兄难弟,往往如影随形。要想控制好病情,除了遵医嘱治疗外,日常的生活管理也非常重要,不能忽视。这本书里既讲了原理,也讲了方法,尤其在书的最后,讲了“三高”合并症与并发症的家庭护理宜忌,内容很具体翔实,对患者很有启发。
——吴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副局长,现为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会长)
我是“老三高”了,看过不少相关的图书,多少知道一些生活注意事项,却总是觉得“书到用时方恨少”,老有新问题。这本书很好,不仅有“三高”人群生活宜忌,还有诊疗用药、饮食调理,以及自己在家进行中医保健治疗的方法,很全面,也很实用。字够大,还配了彩图,看着不累眼睛。
——王先生(患有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病)
目录
积极管理“三高”,重享美好生活/16
“三高”之间易形成恶性循环/17
饮食控制是管理“三高”的重中之重/18
通用的膳食金字塔/18
“三高”患者对食物金字塔的微调整/19
第一章
高血压自我管理宜忌/21
诊疗宜忌/22
宜定期体检/22
宜早发现,早治疗/22
忌不重视血压测量/23
忌忽视高血压前期(正常高值)/23
宜学会自己测量血压/24
宜学会判断假性高血压/24
宜明确高血压的治疗目标/25
忌测量血压方法不科学/25
宜掌握自测血压的5个要点/26
忌测量血压缺乏耐心/27
忌测量血压偏离听诊点太远/27
忌袖带减压过快/27
忌用过宽或过窄的袖带测血压/27
药物降血压宜注意平衡/27
忌在血压达标后马上减药或停药/27
饮食宜忌/28
忌饮食不规律/28
忌晚餐吃得过饱/28
忌暴饮暴食/28
宜饮食清淡/29
忌摄入过多的钠/29
忌摄入过多的糖/29
宜多吃高钾食物/29
宜高钙饮食/30
宜增加粗粮、杂粮的摄入比例/30
忌摄入过量的脂肪/30
宜少吃蛋黄/30
宜常吃新鲜水果和蔬菜/31
忌摄入过多膳食纤维/31
忌吃零食/31
忌频繁食用速冻方便食品/31
忌长期、大量喝果汁/32
饮用水的水温忌过热或过冷/32
宜适量喝蜂蜜/32
宜晨起后饮1杯水/32
忌经常喝咖啡/33
忌抽烟、喝酒/33
忌喝浓茶/33
宜在厨房准备一个标准盐匙/33
专题:高血压患者宜吃的降压食物/34
日常起居宜忌/40
宜调节生活方式/40
宜控制体重/40
宜适当锻炼/40
宜培养幽默感/40
忌情绪波动过大/41
忌居室噪音过大/41
忌居室陈设杂乱/41
忌在居室中摆放过多花草/41
忌熬夜/42
忌起床过急/42
宜保证充足的睡眠/42
宜午睡/42
忌睡前长时间看电视/43
睡前宜洗脚/43
忌用过冷、过热的水洗漱/43
慎泡温泉/43
天气寒冷忌不注意保暖/44
忌排便时急躁、屏气用力/44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排便时宜取坐位/44
宜听轻松、舒缓的音乐/45
忌赌博/45
不宜炒股/45
忌挤公交、地铁/45
运动休闲宜忌/46
忌运动强度过大/46
宜做多次短时间运动/46
宜遵循的运动原则/46
忌运动前不做准备/47
忌做过于吃力的运动/47
宜进行适量的运动/47
忌做头部向下伸的动作/48
宜做有氧运动/48
宜做水平运动/48
忌扭秧歌、跳劲舞/48
忌冬泳/48
忌“冰雪之旅”/49
忌运动后立即洗热水澡 /49
垂钓有益于治疗高血压/49
专题:适合高血压患者的运动及其注意事项/50
散步/50
太极拳/50
慢跑/50
游泳/51
瑜伽/51
爬楼梯/51
甩手运动/51
用药宜忌/52
初服用降压药时宜从小剂量开始/52
年轻人忌轻易服用降压药/52
忌盲目坚持单一用药/52
忌仅凭自我感觉服药/53
宜随血压的波动情况调整用药剂量/53
忌频繁换药,随意增加服药剂量/53
忌临睡前服药/54
长效降压药宜早上服用/54
夏季宜少用利尿剂/54
夏季宜选用长效缓释降压药/55
冬天宜用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55
服用钙离子拮抗剂时宜补钙/55
忌服用含麻黄碱的药物/55
特殊人群的高血压调养宜忌/56
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调养宜忌/56
儿童高血压患者调养宜忌/58
专题:特效降压中药膳/60
玉米须粥/60
夏枯草炒猪肉丝/60
天麻炖土鸡/61
葛根绿豆菊花粥/61
菊花鱼片汤/61
荷叶莲子粥/62
栀子仁粥/62
大枣海参淡菜粥/62
茶络花生米/63
枸杞蜂蜜茶/63
专题:中医疗法降血压/64
按摩降压法/64
艾灸降压法/66
第二章
糖尿病自我管理宜忌/69
诊疗宜忌/70
忌盲目认为糖尿病是绝症/70
忌仅凭“三多一少”症状就认定病情
/70
忌不了解糖尿病的相关知识/71
忌病急乱投医/71
宜树立正确的疾病观/71
宜明确血糖的检测方法/72
宜定期检测糖化血红蛋白/72
忌凭空腹血糖判断糖尿病的控制情况/72
长期低血糖忌忽视脑垂体检查/73
忌忽视维生素C对血糖检测结果的影响/73
忌忽视非药物治疗/74
忌忽视血液高凝状态/74
忌不做尿酮体检测/74
忌仅靠尿检判断病情控制情况/75
饮食宜忌/76
严格控制热量的摄入/76
摄入的营养宜均衡合理/77
宜定时定量进食/77
忌经常处于饥饿状态/77
忌少吃或不吃主食/77
忌多吃鱼/78
忌只吃粗粮不吃细粮/78
宜少食多餐,避免肚子处于饥饿状态/78
食物宜切成较小的块、条、片等形状
/79
忌饮食结构单一/79
烹调食物时宜减盐限油/80
打胰岛素时忌不控制饮食/80
忌吃多后增加药量/80
忌食用冰糖或白糖等糖品/80
宜谨慎选购“无糖”食品/81
忌不限制植物油的摄入/81
宜多吃有益于降血糖的食物/81
忌光靠吃南瓜降血糖/82
忌吃过多坚果类食物/82
忌吃快餐食品/82
忌不吃水果/82
忌经常吃零食/83
忌限制饮水/83
忌嗜饮各种饮料/83
忌饮酒/83
专题:糖尿病患者的宜忌食物/84
专题:食物交换份让饮食控制变
得简单/89
什么是食物交换份/89
确定食物交换份的份数/90
食物互换的原则/90
食物交换份应用举例/91
等值谷薯类食物交换表/91
等值蔬菜类食物交换表/92
等值肉蛋类食物交换表/92
等值水果类食物交换表/93
等值豆类食物交换表/93
等值奶制品类食物交换表/93
等值油脂类食物交换表/93
日常起居宜忌/94
忌长时间驾车/94
忌长时间卧床休息/94
忌经常熬夜/94
宜保持规律的起居/94
忌早上空腹洗澡/95
忌浸泡热水澡/95
冬天忌用热水袋暖脚暖身/95
夏季忌直接睡凉席/96
宜注意保护双脚/96
忌光脚穿凉鞋/96
忌趾甲过长或过短/96
宜穿合适的鞋子/97
宜做好眼睛保健/97
忌经常戴隐形眼镜/98
宜注意口腔卫生/98
宜搞好个人卫生,避免感染/98
宜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99
过节注意事项/99
外出注意事项/99
运动休闲宜忌/100
忌做剧烈运动/100
忌不热身就运动/100
忌空腹运动/100
体型偏瘦的糖尿病患者忌不运动/101
忌做头部向下的动作/101
妊娠糖尿病患者忌完全不运动/101
宜做适量的有氧运动/102
忌用做家务代替运动/102
忌忽视运动前的适当加餐/103
宜掌握运动时低血糖的自救措施/103
忌经常打麻将/104
忌长时间坐着看电视、上网/104
宜做降糖运动操/105
用药宜忌/108
忌频繁换药/108
宜遵照医嘱用药/108
忌随意加大降糖药物剂量/108
忌忽视服药时间/108
宜了解停服降糖药的前提/109
忌血糖恢复正常就擅自停药/109
宜了解自己注射胰岛素的注意事项/110
宜勤换胰岛素注射部位/110
注射胰岛素后忌随意饮食/111
忌忽视胰岛素的储存要求/111
慎用雌激素、黄体酮和口服避孕药/111
特殊人群的降血糖宜忌/112
妊娠糖尿病患者调养宜忌/112
儿童糖尿病患者调养宜忌/114
专题:特效降糖中药膳/116
黄芪炖鲈鱼/116
生地黄粥/116
沙参玉竹猪心汤/117
葛根瘦肉汤/117
明目降糖茶/117
山药木耳鸡汤/118
黄芪粥/118
山药南瓜粥/119
枸杞子炖兔肉/119
专题:中医疗法降血糖/120
按摩降糖疗法/120
艾灸降糖疗法/122
第三章
高脂血症自我管理宜忌/125
诊疗宜忌/126
宜定期复查血脂水平/126
宜了解血脂正常范围值/126
宜了解自己的基础代谢率/126
宜关注血脂检查前的注意事项/126
忌一次化验正常就认为血脂正常/127
忌认为血看起来浑浊就是高脂血症/
127
忌认为血脂检测数值正常就是血脂水
平正常/127
忌擅自停用调脂药/127
一般患者慎用“洗血”疗法/128
忌贸然采用断食疗法/128
忌药物治疗和生活干预只取其一/129
忌快速减重/129
饮食宜忌/130
饮食结构宜根据季节变化进行调整/130
宜少食多餐,晚餐八分饱/130
忌盲目节食/130
宜选对食物烹调方式/131
忌长期全素食/131
忌不吃主食/131
忌过量摄入油脂/132
忌完全拒绝脂肪/132
宜食富含卵磷脂的食物/132
忌过多摄入胆固醇/132
忌高盐高糖饮食/132
忌过食辣椒/133
宜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133
宜食用豆类食品/133
宜多吃鱼类食物/134
忌常吃夜宵/134
忌快速进食/134
忌抽烟/134
宜多饮水/135
宜适量饮低度酒/135
宜适量喝些清淡的茶/135
专题:高脂血症患者宜吃的降脂
食物/136
日常起居宜忌/142
忌过度卧床静养/142
宜生活规律/142
忌熬夜/142
忌睡眠不足/143
忌睡觉时枕头过高/143
忌盖过于厚重的被子/143
宜在家中备体重秤,防止体重超标/143
宜多步行,少坐车/143
忌长期压力过大/144
宜学会调整情绪/144
谨防过节病/144
宜适当做家务/144
宜用温水洗漱/144
宜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145
日常洗浴宜注意时间和水温/145
运动休闲宜忌/146
宜选对运动方式/146
忌空腹运动/146
宜进行有氧运动/147
忌早晨做剧烈运动/147
宜把握运动强度、时间和频率/147
运动开始与结束都应做好准备/147
宜注意运动时的外部条件/148
运动前不宜吃得太饱,运动后也不宜立即
进食/148
忌用体力劳动代替体育锻炼/149
运动忌无持续性/149
宜注意运动过程中的自我感觉/149
部分高脂血症患者忌进行体育锻炼/149
用药宜忌/150
忌睡前服药/150
忌没有症状就停药/150
忌用保健品代替药物/150
宜注意药物副作用/151
部分高脂血症患者宜联合用药/151
应知道哪些人群不宜进行降胆固醇
治疗/151
忌用干扰脂代谢的药物/152
忌服补充维生素E的药物/152
忌长期服用避孕药/152
慎用安眠药/152
慎用减肥药/153
宜正确认识深海鱼油的降血脂功效/153
宜依据病症服用降脂药物/153
特殊人群的降血脂宜忌/154
妊娠期高脂血症患者调养宜忌/154
儿童高脂血症患者调养宜忌/156
专题:特效降脂中药膳/158
姜黄海带粥/158
菊花胡萝卜汤/158
大黄粥/159
枸杞红枣茶/159
海带决明子汤/160
红花绿茶/160
三七首乌粥/160
菊花决明子粥/161
牡蛎夏枯草瘦肉汤/161
菊花炒肉丁/161
专题:中医疗法降血脂/162
按摩降脂疗法/162
艾灸降脂疗法/164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168
控制饮食,降压降糖同时进行/168
治疗糖尿病时也要兼顾高血压/169
生活中要兼顾血压和血糖/169
营养食谱/170
按摩调养/171
第四章
“三高”合并症与并发症家庭护理宜忌/167
枸杞红枣茶/159
海带决明子汤/160
红花绿茶/160
三七首乌粥/160
菊花决明子粥/161
牡蛎夏枯草瘦肉汤/161
菊花炒肉丁/161
专题:中医疗法降血脂/162
按摩降脂疗法/162
艾灸降脂疗法/164
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172
优化饮食,降压又降脂/172
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减脂降压/173
谨慎治疗,避开降血压、升血脂陷阱/173
营养食谱/174
按摩调养/175
高血压合并肾病/176
饮食合理有助于降压养肾/176
降压和治疗肾功能不全要兼顾/176
营养食谱/177
按摩调养/179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180
合理饮食有助于缓解病情/180
降血压时要关注冠心病症状/180
营养食谱/181
按摩调养/183
高血压合并脑卒中/184
注意饮食,防止脑卒中复发/184
做好日常监控和治疗,预防脑卒中/184
营养食谱/185
按摩调养/187
高血压合并肥胖症/188
严格控制饮食,减肥降压/188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减肥降压/188
营养食谱/189
按摩调养/191
高血压并发心力衰竭/192
合理饮食有助于改善症状/192
注意保健和治疗,减轻心衰症状/192
营养食谱/193
按摩调养/195
高血压合并痛风/196
合理饮食,避免痛风侵袭/196
谨慎用药,保持良好的情绪/196
营养食谱/197
按摩调养/199
高血压并发脑出血/200
高血压病并发脑出血的日常护理/200
掌握高血压病并发脑出血的家庭急救方法/
200
营养食谱/201
高脂血症合并肾病/202
注意调养,降低血脂时也要保护肾脏/202
谨慎用药,以免损害肾脏/202
营养食谱/203
按摩调养/205
高脂血症合并冠心病/206
做好日常护理,养心又降脂/206
积极治疗,体检、服药都不能少/206
营养食谱/207
按摩调养/209
高脂血症并发脂肪肝/210
控制饮食,降低血脂,减轻脂肪肝症状/210
做好保健,谨慎用药/210
营养食谱/211
按摩调养/213
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214
严格控制饮食,维持血糖和血脂稳定/214
做好保健治疗,科学减脂降糖/214
营养食谱/215
按摩调养/217
糖尿病合并肾病/218
做好日常调养,改善糖尿病肾病/218
慎用药物,多关注血压变化/218
做好预防,以免引起各种并发症/218
营养食谱/219
按摩调养/221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222
饮食合理,生活规律/222
选择联合用药,注意血糖变化/222
营养食谱/223
按摩调养/225
糖尿病合并脂肪肝/226
注意饮食,降糖时别忘消除脂肪/226
兼顾运动、用药,糖尿病、脂肪肝同时
治疗/226
营养食谱/227
按摩调养/229
糖尿病并发眼部疾病/230
降糖的同时要做好眼部保健/230
积极控制血糖,有助于改善眼部并发症/
230
营养食谱/231
按摩调养/233
糖尿病并发痛风/234
注意饮食调养,改善痛风症状/234
保健、用药需谨慎/234
营养食谱/235
按摩调养/236
目录
15
糖尿病足坏疽/237
做好日常保健,预防糖尿病足坏疽/237
注意生活细节,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237
注意伤口保养,以防恶化/238
合理保健,谨慎治疗,改善病足/238
前言/序言
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俗称“三高”)这三大现代“文明病”,正在逐步蚕食我们的健康。我国目前患高血压病的人数已经超过2亿,高脂血症、糖尿病的患病人数也不少。
“三高”之间往往联系紧密、互相影响,只要你患上了其中一种病症,患其他两种病症的概率就会大大提升,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病症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程度。如:
●糖尿病人很容易同时患上高血压或高脂血症;
●高血脂又是动脉硬化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
●动脉硬化患者的血管弹性差,会加剧血压升高,引发高血压。
目前医学界还不能明确“三高”的起因,但可以肯定的是,通过控制饮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配合治疗,是能够有效控制“三高”的。
防治“三高”,饮食调养是基础。合理地摄入饮食,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血压、血脂及血糖水平,改善病情。在此基础上辅以科学的运动、保健和正确的药物治疗,就可起到减轻症状、延缓疾病发展、降低死亡率的作用。
本书首先介绍了“三高”各自的诊疗、饮食、日常起居、运动及用药方面的宜忌,让“三高”患者能学会管理自己的日常生活,控制好“三高”的病情。书中还详细介绍了“三高”合并症和并发症的家庭护理宜忌,并推荐了调养食谱和按摩疗法,实用性更强。
相信阅读本书的朋友,一定会从中受益。衷心希望读者朋友们身体健康!
《三高》自我管理宜忌全书 引言 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这“三高”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笼罩在许多人头顶的阴影,悄无声息地侵蚀着健康,影响着生活品质。它们如同潜伏的敌人,一旦攻破防线,便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健康问题,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并发症等,给个人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然而,“三高”并非不可战胜的顽疾,通过科学、系统的自我管理,我们完全有可能将其控制在安全范围内,甚至逆转趋势,重拾健康活力。 本书《三高》自我管理宜忌全书,正是基于这一理念而诞生的。它不是一本枯燥的医学教科书,也不是一套遥不可及的“秘方”,而是您身边最贴心、最实用的健康伙伴。我们深知,面对“三高”,许多人感到迷茫、无助,不知道该吃什么、不该吃什么;不知道该怎么动、不该怎么动;更不知道在情绪波动时如何调整。本书将以最清晰、最易懂的方式,为您一一解读“三高”的成因、危害,并提供一套全面、可执行的自我管理方案,涵盖饮食、运动、生活习惯、心理调适等方方面面。 我们摒弃了那些含糊不清、缺乏科学依据的说法,而是深入研究了国内外最新的医学研究成果,并结合了大量的临床实践经验,力求为读者提供最权威、最可靠的健康指导。本书的编写团队汇聚了营养学专家、运动康复师、心理学顾问以及资深临床医生,他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复杂的医学知识转化为您可以轻松掌握的实用技巧。 本书的特色在于其“宜忌”的全面性。我们不仅会告诉您“应该做什么”,更会强调“不应该做什么”,因为很多时候,我们正是因为不了解某些食物、某些行为的潜在危害,才无意中加剧了病情。从一日三餐的精细安排,到每一次运动的科学选择;从压力管理的方法,到睡眠质量的提升,本书都将为您提供详尽的指导。 我们相信,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三高》自我管理宜忌全书,将是您迈向健康之路最坚实的基石。无论您是刚刚被诊断出“三高”,还是已经与之搏斗多年,本书都将为您带来新的希望和有效的解决方案。让我们一起,用科学的方法,战胜“三高”,享受健康、快乐的生活! 第一部分:认识“三高”——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在开启自我管理之旅前,首先需要对“三高”有一个清晰、深刻的认识。了解它们是什么,为何而来,以及它们对我们身体可能造成的长远影响,是制定有效管理策略的前提。 高血压:无声的杀手 什么是高血压? 本章节将详细解释血压的正常范围,以及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意义。我们将深入浅出地剖析高血压的诊断标准,让您明白自己是否属于高血压人群。 高血压的成因: 我们将探讨导致高血压的多种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年龄增长、不良生活习惯(如高盐饮食、缺乏运动、肥胖、长期精神压力、过度饮酒、吸烟等)以及其他可能存在的疾病因素。理解这些成因,有助于我们从源头阻断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高血压的危害: 很多时候,“三高”的危害是隐匿的,不容易被察觉。本节将重点阐述高血压对心、脑、肾、眼等重要器官造成的损害,例如增加患心脏病、中风、肾功能衰竭、视网膜病变等疾病的风险。我们将通过具体的案例和数据,让您深刻认识到控制高血压的紧迫性。 高血脂:血管中的“垃圾” 什么是高血脂? 本章节将介绍血脂的构成,包括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即“坏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即“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我们将解释它们在人体中的正常功能以及异常升高的危害。 高血脂的成因: 与高血压类似,高血脂也受到遗传和生活方式的双重影响。本节将详细分析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如高饱和脂肪、高反式脂肪、高胆固醇饮食)、缺乏运动、肥胖、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因素如何导致血脂异常。 高血脂的危害: 高血脂最直接的危害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即血管壁上形成斑块,导致血管狭窄甚至堵塞。这将极大地增加心肌梗死、脑梗死、外周动脉疾病等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几率。我们还将探讨高血脂对肝脏、胰腺等器官的影响。 高血糖:甜蜜的负担 什么是高血糖? 本章节将解释血糖的正常范围,以及餐前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指标的意义。我们将明确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帮助读者了解自己是否患有糖尿病。 高血糖的成因: 糖尿病的成因复杂,主要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本节将侧重于讲解更普遍的2型糖尿病,包括遗传易感性、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不足、肥胖、不健康的饮食习惯(高糖、高精制碳水化合物饮食)、缺乏运动、长期精神压力等。 高血糖的危害: 长期高血糖会对全身的微血管和大血管造成损害,引发一系列严重的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能导致失明)、糖尿病肾病(可能导致肾衰竭)、糖尿病神经病变(导致感觉异常、疼痛、甚至截肢)、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足等。我们将强调早期识别和控制高血糖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科学饮食——吃对食物,筑牢健康防线 饮食是管理“三高”的基石。本书将为您提供一套详尽、科学、易于实践的饮食指南,让您从餐桌上开始改变。 “三高”饮食宜忌总览: 宜: 强调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的食物,如全谷物、蔬菜、水果、豆类、瘦肉、鱼类等。 忌: 明确指出应限制或避免摄入高盐、高糖、高饱和脂肪、高反式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 主食选择的智慧: 宜: 推荐选择未经深加工的全谷物,如糙米、燕麦、玉米、全麦面包、荞麦等。它们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延缓血糖升高,改善血脂。 忌: 提示应少吃或避免精制谷物,如白米饭、白面馒头、精制面条、蛋糕、饼干等,这些食物容易引起血糖快速波动。 烹饪方式: 鼓励选择蒸、煮、炖、拌等健康的烹饪方式,避免油炸、红烧等高油高盐的烹饪方法。 蔬果的营养宝库: 宜: 鼓励每日摄入多种颜色的蔬菜和适量的水果。特别是深绿色叶菜、十字花科蔬菜(如西兰花、菜花)、浆果类等,富含抗氧化剂和膳食纤维。 忌: 提示一些含糖量较高的水果(如荔枝、龙眼、葡萄干)需适量摄入。榨成果汁会损失膳食纤维,且糖分容易被快速吸收,建议优先选择完整水果。 烹饪建议: 鼓励生食、凉拌、清炒,尽量保留蔬菜的营养。 蛋白质的优质来源: 宜: 推荐选择鱼类(特别是深海鱼,富含Omega-3脂肪酸)、去皮禽肉、瘦牛肉、豆制品(如豆腐、豆浆)等优质蛋白质。 忌: 提示应限制或避免摄入肥肉、加工肉制品(如香肠、培根)、动物内脏等高饱和脂肪和高胆固醇的食物。 烹饪建议: 蒸、煮、烤是推荐的烹饪方式。 油脂的选择与限制: 宜: 推荐选择富含不饱和脂肪的食用油,如橄榄油、菜籽油、亚麻籽油、鱼油等。鼓励摄入坚果(如核桃、杏仁),但需注意适量。 忌: 明确指出应严格限制饱和脂肪(如猪油、黄油、椰子油)和反式脂肪(常见于人造黄油、起酥油、烘焙食品)的摄入。 “隐藏”的脂肪: 提醒读者注意一些加工食品中可能含有“隐藏”的脂肪。 调味品的妙用与禁忌: 宜: 鼓励使用天然香料,如葱、姜、蒜、辣椒、醋、柠檬汁等来增加食物的风味。 忌: 强调限制盐的摄入,学会辨别和避免高盐食品,如腌制品、罐头食品、方便面调料包、酱油、味精等。同样需要限制高糖调味品,如白糖、红糖、蜂蜜、果酱等。 “低钠”替代品: 介绍一些低钠盐的替代品,但需注意使用方法。 饮品的健康选择: 宜: 强调白开水是最佳饮品。适量饮用淡茶、无糖咖啡(适度)。 忌: 明确指出应避免含糖饮料(如汽水、果汁饮料、运动饮料)、酒精饮品(需根据具体情况限制或戒除)。 酒精与“三高”: 详细分析酒精对血压、血脂、血糖的影响,并给出具体的饮酒建议。 “三高”人群的餐桌艺术: 分餐制与细嚼慢咽: 讲解分餐有助于控制食量,细嚼慢咽能增进饱腹感,帮助消化。 餐后血糖管理: 提供一些餐后血糖管理的小贴士,如餐后适当活动。 食物搭配的秘诀: 介绍一些有助于控制“三高”的食物搭配原则。 外食与旅行的应对: 提供在外就餐和旅行时的饮食建议,帮助您在特殊情况下也能保持健康饮食。 第三部分:科学运动——动起来,让身体充满活力 规律、适度的运动是“三高”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本书将为您提供一套个性化的运动方案。 运动与“三高”的密切关系: 降压的秘密: 详细阐述运动如何帮助降低血压,包括改善血管弹性、减轻体重、促进钠的排出等。 血脂的“清洁工”: 解释运动如何帮助降低“坏胆固醇”,升高“好胆固醇”,改善血脂水平。 血糖的“调节器”: 讲解运动如何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葡萄糖的利用,从而有效控制血糖。 运动的宜忌原则: 宜: 强调有氧运动、力量训练相结合,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忌: 提示应避免剧烈运动、突然发力、憋气等可能诱发血压骤升的运动。 有氧运动的选择与技巧: 推荐项目: 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跳绳(适度)、广场舞等。 运动频率与时长: 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75分钟的高强度有氧运动。 运动强度把握: 介绍监测运动强度的简单方法,如“谈话法”或心率监测。 力量训练的重要性: 推荐项目: 俯卧撑、深蹲、平板支撑、使用弹力带或哑铃进行相关训练。 训练频率与组数: 建议每周进行2-3次全身主要肌群的力量训练。 动作要领: 强调正确的动作姿势,避免受伤。 柔韧性与平衡性训练: 推荐项目: 瑜伽、太极拳、拉伸运动。 益处: 强调这些运动有助于提高身体的柔韧性,预防跌倒,改善身体协调性。 运动前的准备与运动后的恢复: 热身: 强调运动前充分热身的重要性,以预防运动损伤。 放松: 讲解运动后进行拉伸和放松的重要性,有助于肌肉恢复。 特殊人群的运动指导: 高血压患者: 强调运动前咨询医生,根据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强度和类型。 糖尿病患者: 强调注意运动中的血糖变化,避免低血糖或高血糖状态下的运动。 心脑血管疾病史者: 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运动。 如何让运动成为习惯? 设定小目标: 逐步增加运动量和难度。 寻找运动伙伴: 相互鼓励,共同进步。 享受运动过程: 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方式。 记录与反馈: 记录运动情况,及时调整。 第四部分:生活习惯的优化——细节决定成败 除了饮食和运动,“三高”管理还需关注生活的方方面面。 睡眠的质量与“三高”: 重要性: 解释充足、高质量的睡眠对身体健康,特别是血压、血糖的调节至关重要。 睡眠不佳的危害: 探讨睡眠不足、睡眠呼吸暂停等对“三高”的影响。 改善睡眠的方法: 提供建立规律的睡眠时间、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睡前避免刺激性活动等建议。 压力管理与情绪调适: 压力与“三高”: 分析长期慢性压力如何导致血压升高、血糖波动。 识别压力信号: 帮助读者认识自己身心发出的压力信号。 有效的减压方法: 介绍冥想、深呼吸、听音乐、与朋友交流、培养兴趣爱好等。 积极心态的培养: 强调保持乐观、积极心态对健康管理的重要性。 戒烟限酒的必要性: 吸烟的危害: 详细阐述吸烟对心血管系统的损害,以及其与“三高”的协同作用。 戒烟的策略: 提供循序渐进的戒烟方法和支持。 酒精的“度”: 再次强调酒精对“三高”的影响,并给出科学的饮酒建议。 体重管理的智慧: 肥胖与“三高”: 解释超重和肥胖是如何成为“三高”的重要诱因。 健康减重目标: 强调设定合理、可持续的减重目标。 饮食与运动的协同: 再次强调饮食和运动在体重管理中的关键作用。 定期健康监测的重要性: 监测指标: 强调定期测量血压、血糖、血脂的重要性。 何时就医: 告知读者何时需要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帮助。 听从医嘱: 强调遵医嘱的重要性,配合药物治疗。 第五部分:常见误区与疑难解答 为了帮助读者更有效地管理“三高”,本书将针对一些常见的误区进行澄清,并解答读者可能遇到的疑难问题。 关于饮食的误区: “无糖食品”真的健康吗? 水果含糖高,是不是完全不能吃? “一日一餐”能快速减肥治“三高”吗? 某些“排毒”食谱真的有效吗? 关于运动的误区: 运动后身体疼痛,是不是说明运动过度? 只要运动就能随便吃? 老年人就不适合运动了吗? 关于药物与保健品的误区: 生病了就不需要运动和控制饮食,全靠药物? 各种“降压茶”、“降糖药”都能随便吃吗? 保健品可以替代药物治疗吗? 常见问答: “三高”能治愈吗? 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之间有什么关联? 如何应对“三高”带来的心理压力? 家人患有“三高”,我该如何帮助他们? 结语 《三高》自我管理宜忌全书,旨在为您提供一套全面、系统、实用的健康管理方案。请记住,健康的道路没有捷径,但科学的方法会让您的每一步都更加稳健。通过持续的努力和积极的实践,您一定能够掌握自己的健康,拥抱更美好的生活。本书愿成为您健康旅程中最坚实的后盾,祝您早日摆脱“三高”困扰,重拾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