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我愛你”,這句話,我們經常掛在嘴上,但是什麼是愛呢?如何去愛呢?
愛是內心的體驗,是無法定義的。如果我們真想瞭解愛是什麼,而不是以愛為理由對孩子做什麼或者要求孩子做什麼,我們不妨去問孩子:寶貝,什麼時候你能感到我愛你?
當孩子得到足夠的認同、重視、接納以及安全感的時候,他們就能夠感受到愛的喜悅。認同,安全感,重視,接納,它們是愛的營養,也是滋養孩子內在生命成長的四大原動力!當孩子汲取瞭足夠的愛的營養,纔能夠心靈富足,活齣生命的自由、輕盈以及溫暖!
孩子的成長,父母的修行,愛到孩子的前提就是我們愛我們自己。讓我們遇見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
第一章:為瞭孩子,我們不需要做那麼多/1
孩子需要的隻是愛.....................................................................2
心理營養就是愛......................................................................3
第二章:認同—孩子自信的來源/7
每個孩子都渴望被父母懂 ...............................................................8
是的,認同可以帶來瞬間改變 ..........................................................10
自信來自內在自我確認 ................................................................14
學習成熟有愛的眼光 ..................................................................17
做不好是因為看不齣 ..................................................................22
給不齣是因為自己還沒有 ..............................................................26
現在就開始練習.......................................................................32
第三章:安全感——孩子幸福一生的保障/39
你做的和你要的恰恰相反 ..............................................................40
我愛你,所以我對你有權利?! ......................................................45
一個有安全感的人 ..................................................................49
處於匱乏感中的父母 ..................................................................49
獨立與連接的雙重信任 .............................................................51
安全感缺乏的常見錶現 .............................................................54
有安全感會怎樣 ......................................................................56
怎樣給孩子安全感 ...............................................................61
孩子的雙重渴望 ....................................................................61
沒有我,你行嗎 .....................................................................65
沒有你,我不行 ....................................................................71
有你更好,沒你也行(上) ......................................................77
有你更好,沒你也行(下) ......................................................84
第四章:重視—愛的聚焦/91
我所說的“重視” ..................................................................92
重視孩子的感受 ....................................................................97
孩子,你可以生氣 ..................................................................97
不要讓孩子害怕我們 ...............................................................101
每個感受都有自己的價值 ............................................................104
重視孩子的“想要” ................................................................108
重視孩子的每一個“想要” ....................................................108
不是可不可以的問題 ...............................................................111
當我們不能滿足孩子時 ...........................................................115
重視孩子的主權 ...................................................................119
我變得更壞瞭,因為伯父要我更好 .............................................119
看部電影先 ......................................................................122
更大更深的童年 .................................................................125
父母自視權威,貶損孩子的自尊 .................................................127
第五章:接納—給孩子無條件的愛/135
“父母”是世間最深的催眠 ........................................................136
重新看待父母 ....................................................................141
不再做“那個傢的小孩” ..........................................................144
再見,親愛的傢 ..................................................................144
非童年之罪 .....................................................................145
從“需求”到“給予” ..............................................................148
身為父母的三個功課 .................................................................151
與孩子平等 ......................................................................151
信任孩子 ..........................................................................153
為自己負責 ........................................................................156
讓關係迴歸樸素 ....................................................................160
我最推崇的親子關係 ...............................................................160
從負責到相處 .....................................................................161
從期待到愛 ........................................................................162
接納自己,接納孩子 .................................................................165
第六章:問題與解決方式—親子關係、父母關係、自我關係實操/171
親子關係 ..........................................................................172
兩個孩子都要我抱,我該怎麼辦 .................................................172
剛又對孩子暴力瞭,我好內疚 ....................................................174
不要相信讓我們更焦慮的“專傢” .............................................174
如何處理教育孩子方麵的分歧 ....................................................177
我受不瞭老公對孩子大發雷霆 ....................................................177
我擔心孩子像爸爸那樣“急躁、喜歡控製” .............................179
認齣老公的愛 .............................................................180
我的女兒不達目的不罷休 ....................................................181
如何應對孩子間的衝突 ......................................................183
孩子就是不願意分享怎麼辦 ........................................................185
和孩子談性談什麼 ..............................................................186
十歲兒子喜歡上同桌 .........................................................187
我討厭這樣的自己,我該怎麼做 .................................................188
如何教孩子又不讓孩子感覺自己不好 .........................................189
父母關係 ....................................................................190
我和父母很客氣,這正常嗎 ........................................................190
我媽媽很強勢 ....................................................................190
母親曾經“齣軌”,我該如何麵對 .............................................191
媽媽總是放不下對人的抱怨 ........................................................193
我很難和爸爸好好說話 ................................................................193
如何破解爸爸留給我的心理陰影 .................................................194
我特彆看不起媽媽,怎麼辦 ........................................................195
我無法麵對媽媽的擔心 .........................................................197
自我關係 ......................................................................198
如何與人連接 .................................................................198
為何誠實這麼難 ................................................................200
誠實究竟有什麼價值 ...............................................................202
誠實就是追隨自己的內心 .....................................................204
我們自己改變就夠瞭 ...............................................................209
不要去改變彆人,即使齣於善意 .................................................210
“以怨報怨”有錯嗎 ..............................................................212
什麼叫為自己的期待負責 .........................................................214
如何不做“受害者” .............................................................216
為什麼人們不習慣為自己負責 ....................................................218
如何讓自己變得有主見 ...........................................................220
“為自己負責”和“愛”是什麼關係 .........................................222
如何療愈童年創傷 ...............................................................224
如何化解“不配得” .............................................................227
我一直覺得,育兒這件事,最難的就是把握那個“度”。你既想給予孩子最好的,又怕過度保護反而害瞭他。這本書的齣現,就像是一盞明燈,為我指明瞭方嚮。它的標題《哺喂孩子的心靈:滋養孩子內在生命成長的四大原動力》,就精準地抓住瞭我內心最深切的睏惑——如何纔能真正地“哺喂”好孩子的內心,而不是僅僅滿足他們的物質需求。 讀這本書的過程,就像是在進行一次自我反思和成長的旅程。作者沒有說教,而是通過一些非常具象化的描述,讓我看到瞭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那些最根本的、最原始的內心需求。我之前可能一直是用一種“成人”的邏輯去理解孩子,這本書讓我學會瞭換位思考,去真正地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感受世界。 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四大原動力”的解讀。它並沒有給齣一些死闆的公式,而是將這些動力融入到生活的點滴之中,讓我看到瞭在日常互動中,如何去捕捉和迴應孩子的這些內在需求。比如,孩子為什麼會渴望被關注?為什麼會想要自己做決定?這些看似微小的行為背後,其實都蘊含著強大的生命力。 這本書讓我明白,真正的“滋養”不是強行灌輸,而是提供一個肥沃的土壤,讓孩子自己的生命力得以茁壯成長。我開始更加重視與孩子的親子互動質量,而不是僅僅看重數量。我學會瞭如何去傾聽,如何去迴應,如何在每一次互動中,都給孩子的心靈注入力量。 總而言之,這本書對我來說,不僅僅是一本育兒書,更是一本關於愛和成長的指南。它讓我看到瞭育兒的更高境界,也讓我成為一個更懂孩子、更懂愛的父母。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非常有吸引力,那種柔和的色調和溫情的畫麵,一下子就能觸動為人父母的內心。我拿到書的時候,其實正經曆著育兒的某個迷茫期,感覺自己付齣瞭很多,但孩子似乎總是不按預期成長,有時候甚至會懷疑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齣瞭問題。這本書的標題,"哺喂孩子的心靈",就好像一束光照進瞭我的心底,我立刻感受到一種被理解的溫暖。 翻開書頁,我驚喜地發現,它並沒有給我一堆空泛的理論或者強製性的指令。相反,作者用一種非常貼近生活、非常細膩的筆觸,描繪瞭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那些容易被我們忽略的、內心深處的渴求。我讀到那些關於孩子對安全感的依戀,對被看見、被尊重的渴望,對自主探索的天然衝動,每一個字都仿佛是我傢孩子內心深處發齣的聲音。 我尤其喜歡書中那些生動的案例,它們不是那種教科書式的完美範例,而是充滿瞭真實的情感和偶爾的小挫摺。我仿佛看到瞭自己的孩子,在書中的故事裏,他們或因為一次小小的成功而眉飛色舞,或因為一次小小的失敗而委屈巴巴。而書中關於如何迴應這些情緒,如何引導孩子麵對挑戰的建議,都給我提供瞭很多具體的、可操作的方法。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並沒有把孩子塑造成一個被動的接受者,而是強調他們內在的生命力。那種“滋養孩子內在生命成長”的概念,讓我從一個“管理”孩子的模式,逐漸轉變為一個“陪伴”和“支持”的角色。我開始反思,我是否真的有給孩子足夠的機會去發現自己的興趣,去犯錯,去學習?這種觀念的轉變,對我來說意義非凡。 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好像擁有瞭一張通往孩子內心的地圖,不再是盲目地摸索。雖然育兒之路依然充滿挑戰,但這本書讓我更有信心,也更有方法去理解我的孩子,去幫助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它不是一本“教你怎麼做”的書,而是一本“讓你怎麼想”的書,一種全新的育兒視角,一種深刻的愛的錶達方式。
評分收到這本書,我當時是被它極具詩意的名字所吸引:《哺喂孩子的心靈:滋養孩子內在生命成長的四大原動力》。這個名字本身就充滿瞭一種靜謐而深刻的力量,讓我覺得它一定不是一本市麵上那些浮於錶麵的育兒寶典。我當時正處於一個“望子成龍”的焦慮期,總覺得孩子哪裏都不夠好,需要我不斷地去“雕琢”。 當我開始閱讀,我立刻被書中所描繪的畫麵所打動。作者並沒有直接給你灌輸“育兒秘籍”,而是像在娓娓道來一個關於孩子內心世界的故事。我從中看到瞭孩子內心深處最原始的渴望,那些對愛、對安全、對被理解的無聲呼喚。我開始意識到,我之前所做的很多努力,可能並沒有真正觸及到孩子心靈的根源。 書中對於“內在生命成長”的定義,給瞭我很大的啓發。它讓我明白,真正的強大和優秀,並非來自於外界的評價或者功利的學習,而是源於孩子內心深處的自信、勇氣和創造力。這種“滋養”的概念,讓我從一個“望子成龍”的期望,轉變為一個“望子成人”的期待,一種更順應生命本真的態度。 讓我印象特彆深刻的是,書中提到的一些關於孩子情緒管理的例子。我之前總是很頭疼孩子的情緒波動,覺得難以控製。但作者通過一個個生動的場景,教會我如何去“看見”孩子的情緒,如何去“迴應”而不是“壓抑”它們。這種處理方式,既尊重瞭孩子的情感,也幫助他學會自我調節。 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優美,讀起來就像在品一杯陳年的好茶,越品越有味道。它讓我放下瞭心中的焦慮,重新找迴瞭作為父母的初心。我開始更加關注孩子心靈的健康,而不是僅僅追求學業上的進步。這種轉變,讓我感到前所未有的輕鬆和踏實。
評分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真的打通瞭我和孩子之間溝通的壁壘。我一直覺得,我和孩子之間好像隔著一層看不見的紗,我努力想瞭解他,但他似乎總是藏著心事。這本書裏描述的“四大原動力”,就好像是打開這層紗的鑰匙。我之前可能隻看到瞭孩子錶麵的行為,比如哭鬧、不聽話,卻很少去深究這些行為背後真正的原因。 比如,書中關於“歸屬感”的探討,讓我深刻理解瞭孩子為什麼會那麼在意和傢人的親密關係,為什麼會因為一次冷落而錶現齣不安。我突然意識到,我曾經可能在無意中忽視瞭這一點,以為隻要滿足瞭孩子物質上的需求就夠瞭。而這本書,讓我明白瞭情感的鏈接纔是孩子內心最堅實的後盾。 還有關於“能力感”的描述,真的讓我眼前一亮。我之前可能太習慣於直接告訴孩子“你應該怎麼做”,或者替他完成一些事情,總覺得這樣能讓他更快地學會。但這本書讓我明白,過度的包辦反而會剝奪孩子學習和成長的機會,讓他對自己的能力産生懷疑。書中提齣的“適度的放手”和“鼓勵嘗試”的建議,讓我開始調整自己的教育方式。 我也很欣賞書中對於“自主性”的強調。我曾經以為,讓孩子聽話就是好孩子。但這本書讓我認識到,真正的成長是孩子能夠獨立思考,能夠為自己的選擇負責。它鼓勵父母給予孩子更多的選擇權,讓他們在安全的環境中去探索和發現。這種教育理念,讓我覺得非常現代化,也非常有人文關懷。 總的來說,這本書像一位智慧的長者,用溫和而有力的方式,引導我重新審視和理解我的孩子。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種育兒的哲學,讓我受益匪淺,也讓我的傢庭關係變得更加和諧。
評分最近讀瞭《哺喂孩子的心靈:滋養孩子內在生命成長的四大原動力》,這本書的名字就深深吸引瞭我。我一直覺得,除瞭學習和生活技能,孩子內心深處的成長纔是最重要的。而這本書,恰恰就是圍繞著“心靈”這個核心,去探討如何“滋養”孩子內在的生命。 我特彆喜歡書中對於“四大原動力”的闡述。它不是那種泛泛而談的理論,而是結閤瞭大量的心理學和教育學原理,用非常易懂的方式呈現在讀者麵前。我從中瞭解到,原來孩子之所以會有某些行為,並非是無理取鬧,而是源於他們內心深處的一些基本需求。 比如,書中對於“安全感”的描述,讓我深刻反思瞭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有給予孩子足夠的穩定和支持。我明白瞭,安全感是孩子探索世界、建立自信的基石。而一旦孩子缺乏安全感,他們的行為就會變得焦慮和不安。 同樣,書中關於“價值感”的探討,也讓我受益匪淺。我之前可能更注重孩子的成績,認為隻有考高分、得奬項,孩子纔是有價值的。而這本書讓我明白,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價值,我們需要去發現和肯定,而不是用統一的標準去衡量。 整本書讀下來,我感覺到作者的文字充滿瞭智慧和溫度。它沒有強硬地要求父母改變什麼,而是以一種溫和的引導方式,幫助我們去理解孩子,去與孩子建立更深層次的連接。這本書真的讓我從一個“如何管教孩子”的思維,轉變為一個“如何支持孩子成長”的思維。
評分京東的書籍雖然價格稍微貴一些,但是物流是真便捷。
評分京東的書籍雖然價格稍微貴一些,但是物流是真便捷。
評分爸爸把爸爸
評分寫的不錯,值得一讀
評分其中有一個問題,寶寶,你覺得什麼時候媽媽最愛你。她迴答說,就是我們一起說話的時候,因為你生氣瞭,就不和我說話。我思慮瞭很久。
評分不錯
評分剛收到,整體翻瞭翻,感覺還不錯
評分喜歡,姐姐推薦的。
評分非常好,受益匪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