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师范院校钢琴选修教材:钢琴音乐会经典作品演奏指导(修订版)》共选取39首乐曲。涵盖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浪漫主义后期和20世纪现代派的经典作品,每一首作品后都有作品简介、演奏提示、教学建议等内容,尽量给读者提供更多与该乐曲相关的信息,供教学和课后自学参考。
编写说明
1.喷泉
2.塔兰泰拉舞曲
3.圆舞曲
4.土耳其进行曲
5.致春天
6.少女的祈祷
7.G大调变奏曲
8.蝴蝶
9.六首罗马尼亚民间舞曲
10.降E大调即兴曲
11.降A大调即兴曲
12.小狗圆舞曲
13.梦幻曲
14.降D大调安慰曲
15.雨滴前奏曲
16.六月——船歌
17.十一月——在马车上
18.冲动
19.奉献
20.特罗尔德豪根的婚礼日
21.降B小调夜曲
22.降E大调夜曲
23.阿拉伯风格曲(第一首)
24.前奏曲(选自《为钢琴而作》)
25.升C小调波兰舞曲
26.升C小调幻想即兴曲
27.G小调第二狂想曲
28.降E大调间奏曲
29.A大调问奏曲
30.G小调前奏曲
31.升C小调前奏曲
32.C大调前奏曲
33.月 光
34.十四行诗第104号
35.爱之梦(第三首)
36.音乐会练习曲之“叹息”
37.夜莺
38.云雀
39.随想回旋曲
我之前一直是自学钢琴,虽然有一些基础,但在演奏一些更具挑战性的经典作品时,总是感觉力不从心,像是隔了一层窗户纸,怎么也捅不破。偶然的机会,我朋友推荐了这本《钢琴音乐会经典作品演奏指导(修订版高等师范院校钢琴选修教材)》,说这本书非常适合有一定基础的学生。拿到书后,我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发现书中对一些我们常在音乐会上听到的曲目,比如德彪西的《月光》、贝多芬的奏鸣曲等,都有非常深入的讲解。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月光》的讲解,作者详细地分析了这首曲子是如何通过音色、力度和踏板的变化来营造出月光洒落的静谧和朦胧感。书中还提供了一些具体的演奏建议,比如如何控制踏板的使用来保持音色的纯净,如何在不同声部之间建立微妙的联系,这些细节的指导对于我来说至关重要。我尝试按照书中的建议去练习,发现自己对这首曲子的理解和表现力有了很大的提升。以往我只是会弹奏出音符,现在我能感受到音乐的情绪,并尝试将其传达出来。书中还涵盖了许多其他作曲家的经典作品,比如莫扎特的奏鸣曲,作者对莫扎特音乐的轻盈、优雅和戏剧性都有独到的见解,并给出了很多实用的演奏方法。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钢琴老师,在我迷茫的时候给予我指引,在我遇到瓶颈的时候提供突破口。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我对“高等师范院校钢琴选修教材”这个定位有些犹豫,担心内容会过于学术化,不够接地气,不适合我这种业余爱好者。但当我翻开《钢琴音乐会经典作品演奏指导(修订版)》这本书后,我的顾虑立刻烟消云散了。这本书的语言非常通俗易懂,即使是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音乐理论概念,作者也能够用非常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故事来解释,让我在不知不觉中就理解了。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作品“风格”的把握,比如在讲解浪漫主义时期的作品时,作者不仅仅停留在技巧层面,而是着重于如何表现出那个时代特有的热情、忧郁和歌唱性。我曾经在弹奏李斯特的练习曲时,总是觉得力度不足,缺乏那种史诗般的宏大感。读完书中关于如何运用身体重量和手臂力量来演奏李斯特作品的章节后,我才发现原来自己一直都在“用力”弹琴,而不是“用身体”弹琴,这个转变让我受益匪浅。此外,书中还穿插了许多关于钢琴演奏史以及重要钢琴家演奏风格的介绍,这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面,也让我能够从更广阔的视角去理解和欣赏这些经典作品。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演奏指导,更像是一本关于钢琴艺术的入门读物,它让我对钢琴音乐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热爱。
评分我一直对演奏那些声名显赫的钢琴家演绎过的经典曲目充满向往,但总觉得自己在理解和表达上存在一定的差距。《钢琴音乐会经典作品演奏指导(修订版高等师范院校钢琴选修教材)》这本书,就像是一位经验丰富、循循善诱的导师,为我揭示了许多弹奏经典作品的奥秘。我最欣赏的是书中对作品“情绪构建”的剖析,它不仅仅告诉你这首曲子是悲伤的还是欢快的,而是会深入地分析作曲家是如何通过和声的运用、旋律的走向以及节奏的变化来层层递进地构建出复杂的情绪。例如,在讲解拉赫玛尼诺夫的协奏曲时,书中详细分析了如何通过宽广的音域、厚重的音响以及戏剧性的对比来营造出那种史诗般的宏大和深邃的情感。这让我意识到,以往我只是机械地弹奏出音符,而真正的演奏是要将情感注入其中,让音乐“活”起来。书中还提供了一些关于如何处理乐句的“顶峰”和“低谷”的技巧,以及如何在快速的音流中保持清晰度和表情,这些对于我提升音乐的表现力非常有帮助。我尝试按照书中的方法去练习一些高难度的作品,发现自己对乐句的把握更加准确,情感的表达也更加细腻。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是我钢琴学习道路上的一盏明灯,指引我不断前行。
评分这本《钢琴音乐会经典作品演奏指导(修订版高等师范院校钢琴选修教材)》我早就听说过,一直想找机会好好研读一番。拿到手后,才发现它真的是名副其实,无论是内容深度还是实用性,都远超我的预期。书中对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经典钢琴作品进行了细致的剖析,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指导,更深入到作品的风格、情感表达以及历史背景。例如,在讲解肖邦的夜曲时,作者并没有停留在简单的指法和踏板技巧上,而是花了大量篇幅去阐述肖邦是如何将诗意的情感融入音乐,如何通过细腻的音色变化来营造梦幻般的氛围。这种由表及里的讲解方式,对于我这样希望提升音乐理解力和表现力的学生来说,简直是如获至宝。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乐句处理”的部分,它教会了我如何将零散的音符串联成有生命力的音乐线条,如何运用呼吸和停顿来传递情感的起伏。这不仅仅是技巧的提升,更是对音乐“语感”的培养。我曾经在演奏巴赫的赋格时感到力不从心,觉得乐句总是断裂,难以形成流畅的整体。读完书中的相关章节后,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对位法的处理需要更宏观的把握,需要将声部之间的独立性与整体的统一性巧妙结合。书中提供的示范练习和分析,让我能够更清晰地理解这些复杂的概念,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总而言之,这本书为我打开了新的学习视角,让我在弹奏经典作品时,不再只是机械地模仿,而是能够真正地理解和驾驭它们。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给我一种非常沉稳大气的视觉感受,拿到手里也确实是厚实精良。作为一名多年学习钢琴的学生,我总觉得自己的演奏在技术层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总是在音乐的“味道”上有所欠缺,无法真正打动听众。《钢琴音乐会经典作品演奏指导(修订版高等师范院校钢琴选修教材)》恰恰解决了我的这个困惑。书中对于如何理解和处理音乐中的“呼吸”和“情感连接”的部分,让我醍醐灌顶。它不再是简单地告诉你“这里要强,那里要弱”,而是深入分析了乐句的走向,情绪的起伏,以及如何通过细微的力度变化和节奏的微调来塑造音乐的生命力。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一些巴洛克时期作品的讲解,它强调了对位法的清晰性,以及如何在织体复杂的乐句中找到旋律的主线,并将其鲜明地呈现出来。过去我弹奏巴赫的时候,总觉得像是把一堆音符堆在一起,而这本书让我学会了如何将它们“编织”起来,让每一条旋律线都清晰可辨,同时又和谐统一。书中还提供了很多非常实用的练习方法,比如针对手指独立性、手腕的放松以及手指触键的颗粒性等,这些练习不仅能够提升技术,更能帮助我理解不同作品风格对触键的要求。这本书的修订版在原有基础上又加入了更多内容,感觉非常充实,也更与时俱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