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歲嬰幼兒養育全書

0~3歲嬰幼兒養育全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王曉梅 著,王曉梅 編
圖書標籤:
  • 嬰幼兒養育
  • 0-3歲
  • 育兒知識
  • 早教
  • 親子關係
  • 喂養
  • 睡眠
  • 安全護理
  • 成長發育
  • 新手爸媽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國婦女齣版社
ISBN:9787512715691
版次:1
商品編碼:12385922
包裝:平裝
開本:16
齣版時間:2018-06-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20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産科醫生全程解讀0~3歲寶寶喂養、護理重點,為新手父母提供瞭實用的養育知識,幫助大傢科學、有效地培養健康、聰明的寶寶。


內容簡介

本書根據嬰幼兒的生長發育特點,從嬰幼兒不同階段的生理特點、喂養重點、日常護理、常見異常癥狀與不適等方麵進行瞭詳細的講解,內容詳實,是一本實用性和參考價值都很強的寶寶護理全書。


作者簡介

王曉梅,北京婦産醫院副主任醫師,畢業於首都醫科大學,臨床碩士。中華醫學會會員。現從事圍産醫學的臨床醫療、教學、科研工作。已發錶多篇臨床及科研論文,多次獲得臨床優秀醫生、優秀教師稱號。已齣版多部孕産類圖書。


目錄

PART 01 0~1個月迎接天使降臨

新生兒的生理特點 / 2

新生兒的囟門 / 2

新生兒的哭聲 / 3

新生兒的嗅覺 / 5

新生兒的聽覺 / 5

新生兒的視覺 / 6

新生兒的體溫 / 8

新生兒的大小便 / 9

新生兒預防接種 / 10

新生兒喂養重點 / 12

母乳喂養好處多 / 12

母乳喂養的正確姿勢 / 13

産後開奶全攻略 / 14

糾正乳頭混淆 / 15

提高母乳質量的方法 / 16

新生兒應該按需哺喂 / 17

母乳不足的原因及對策 / 17

判斷新生兒是否吃飽的方法 / 20

混閤喂養的正確方法 / 21

新生兒日常護理 / 22

如何給新生兒洗澡 / 22

囟門的護理方法 / 23

如何護理新生兒的臍帶 / 24

新生兒臀部的護理 / 26

如何護理新生兒的眼、耳、鼻 / 27

新生兒口腔的護理 / 29

影響新生兒睡眠的原因及對策 / 29

如何為新生兒做撫觸 / 32

常見異常癥狀與不適的應對 / 35

新生兒黃疸 / 35

新生兒頭顱血腫 / 36

嬰兒腸絞痛 / 36

鵝口瘡 / 38

尿布疹 / 39

臍疝 / 40

早期智能開發和訓練 / 40

新生兒感知覺訓練很重要 / 40

促進新生兒的聽覺發育 / 41

促進新生兒的視覺發育 / 42

促進新生兒的觸覺發育 / 42

看黑白圖案 / 43

PART 02 1~2個月寶寶滿月瞭

1~2個月寶寶喂養重點 / 46

利用寶寶生物鍾讓喂奶更輕鬆 / 46

配方奶的選擇 / 48

吃母乳的寶寶需要額外喂水嗎 / 49

媽媽不偏食,寶寶體內維生素纔充足 / 50

如何喂養早産兒 / 50

1~2個月寶寶日常護理 / 51

變換睡姿,睡齣漂亮頭形 / 51

讓寶寶睡得更好 / 52

産後42天寶寶復查 / 53

如何照顧雙胞胎寶寶 / 55

預防接種後的反應及處理方法 / 56

寶寶為什麼睡覺打呼嚕 / 58

常見異常癥狀與不適的應對 / 59

寶寶濕疹 / 59

便秘 / 60

枕禿 / 60

吐奶溢奶 / 61

耳道進水 / 61

早期智能開發和訓練 / 62

寶寶視覺鍛煉 / 62

寶寶聽覺鍛煉 / 63

豐富嬰兒的觸覺體驗 / 63

練習踢蹬球 / 64

PART 03 2~3個月開始有互動

2~3個月寶寶喂養重點 / 66

隨月齡調整哺乳時間 / 66

此階段寶寶的吃奶量 / 67

認識微量元素——鋅 / 68

給寶寶補鈣,吸收是關鍵 / 68

寶寶奶瓶消毒有學問 / 69

2~3個月寶寶日常護理 / 70

這些信號,提示嬰兒運動發育異常 / 70

如何防治痱子 / 71

如何給寶寶洗臉和手 / 72

如何給寶寶洗頭 / 73

如何給寶寶剪指甲 / 73

常見異常癥狀與不適的應對 / 74

夜裏突然驚醒哭鬧 / 74

佝僂病 / 75

O形腿和X形腿 / 77

肌張力高 / 78

早期智能開發和訓練 / 78

學習俯臥撐起 / 78

鍛煉感覺統閤能力 / 79

為嬰兒選擇閤適的玩具 / 79

拍打吊起的物品 / 80

PART 04 3~4個月短暫的厭奶期

3~4個月寶寶喂養重點 / 82

如何保存母乳 / 82

不要過早給寶寶添加輔食 / 83

讓寶寶學會舔食 / 83

寶寶厭奶怎麼辦 / 84

3~4個月寶寶日常護理 / 86

開始為寶寶選擇閤適的枕頭 / 86

寶寶睡顛倒怎麼辦 / 86

抱著睡,放小床就醒怎麼辦 / 87

尿黃有什麼問題嗎 / 88

嬰兒為什麼總是流口水 / 89

哪些情況暫時不宜接種疫苗 / 89

常見異常癥狀與不適的應對 / 90

經常性打嗝 / 90

外耳濕疹 / 91

寶寶斜頸 / 91

腿紋不對稱 / 92

早期智能開發和訓練 / 93

逗寶寶發聲 / 93

多和寶寶一起做遊戲 / 93

訓練寶寶雙臂的支撐力 / 94

練習拉坐和靠坐 / 94

PART 05 4~5個月練習翻身

4~5個月寶寶喂養重點 / 98

如何給寶寶選擇奶粉的品牌 / 98

冷凍的母乳還能給寶寶喝嗎 / 99

衝配方奶粉用什麼水比較好 / 101

瞭解深度水解配方奶粉 / 102

理性對待微量元素的補充 / 102

4~5個月寶寶日常護理 / 103

讓嬰兒學習雙手扶瓶 / 103

推嬰兒外齣要注意安全 / 103

不可拋接寶寶玩耍 / 105

夏季如何防蚊 / 105

每天曬多久太陽閤適 / 106

一類疫苗和二類疫苗的比較 / 107

常見異常癥狀與不適的應對 / 108

寶寶痰多 / 108

消化不良 / 109

早期智能開發和訓練 / 110

逗逗飛 / 110

青蛙跳 / 110

學會兩側翻身 / 110

練習循聲找物 / 111

PART 06 5~6個月寶寶開始添加輔食

5~6個月寶寶喂養重點 / 114

為嬰兒準備輔食餐具 / 114

及時、閤理地添加輔食 / 114

及時發現添加輔食的信號 / 115

輔食添加的基本原則 / 115

6個月可以添加的輔食 / 117

蛋黃的添加方法 / 118

喂食米湯,健康營養 / 118

幾類主要輔食的製作方法 / 119

5~6個月寶寶日常護理 / 121

培養寶寶睡一夜整覺的習慣 / 121

幫助嬰兒適應新的照看者 / 121

緩解寶寶齣牙不適 / 122

用聲音和動作配閤寶寶大小便 / 123

夏天發熱能開空調嗎 / 124

寶寶趴著睡覺正常嗎 / 125

常見異常癥狀與不適的應對 / 126

缺鐵性貧血 / 126

嬰兒腸套疊 / 126

幼兒急疹 / 127

早期智能開發和訓練 / 128

給嬰兒開闢一個遊戲區 / 128

學會180°翻身 / 128

練習扶腋蹦跳 / 128

同媽媽玩藏貓兒 / 129

PART 07 6~7個月寶寶注意補鐵

6~7個月寶寶喂養重點 / 132

注意補充含鐵食物 / 132

粥類輔食的製作方法 / 134

人工喂養的嬰兒開始換Ⅱ段奶粉 / 134

讓嬰兒練習咀嚼 / 134

學習捧杯喝水 / 135

6~7個月寶寶日常護理 / 136

寶寶齣牙晚是缺鈣嗎 / 136

正確護理嬰兒的乳牙 / 137

嬰兒更容易被曬傷 / 137

防止寶寶誤吞異物 / 138

寶寶頭圍的正確測量方法 / 139

常見異常癥狀與不適的應對 / 140

小兒發熱 / 140

高熱驚厥 / 140

小兒腹瀉 / 141

積食 / 142

早期智能開發和訓練 / 143

學習翻滾 / 143

練習扶物坐起 / 143

媽媽給寶寶唱兒歌 / 144

學認身體的第一個部位 / 145

PART 08 7~8個月寶寶養育與護理

7~8個月寶寶喂養重點 / 148

花樣輔食喚起寶寶的食欲 / 148

寶寶營養米粉怎麼選擇 / 148

是否需要額外補充DHA / 149

肉食添加方法 / 150

早産兒如何添加輔食 / 151

7~8個月寶寶日常護理 / 151

確保嬰兒的爬行安全 / 151

齣牙晚是否缺鈣 / 153

每天曬太陽還需補充維生素D嗎 / 154

單獨疫苗與五聯疫苗 / 154

常見異常癥狀與不適的應對 / 155

嘔吐 / 155

便秘 / 156

耳垢栓塞癥 / 157

早期智能開發和訓練 / 158

訓練手的握力和靈活性 / 158

學習用手勢錶示語言 / 159

嬰兒學爬益處多 / 159

不要過早學走路 / 160

PART 09 8~9個月寶寶養育與護理

8~9個月寶寶喂養重點 / 164

給嬰兒添加肉末 / 164

主食類輔食的製作方法 / 164

少給孩子吃甜食 / 165

如何從食物中補充微量元素 / 168

8~9個月寶寶日常護理 / 169

寶寶需要自己睡小床嗎 / 169

能不能給寶寶用抗生素 / 170

關注寶寶的視力 / 171

常見異常癥狀與不適的應對 / 172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 172

小兒燒燙傷 / 173

早期智能開發和訓練 / 174

練習用手腳爬行 / 174

練習拉物站起、坐下 / 174

訓練拇指和食指對捏的能力 / 175

發展辨彆物體差彆的能力 / 175

模仿發音,稱呼大人 / 175

PART 10 9~10個月寶寶養育與護理

9~10個月寶寶喂養重點 / 178

補充多種維生素要慎重 / 178

不要強迫嬰兒進食 / 178

什麼是無乳糖配方奶粉 / 179

9~10個月寶寶日常護理 / 180

帶嬰兒做一次口腔檢查 / 180

為嬰兒挑一雙閤適的鞋 / 180

做好寶寶日常口腔清潔 / 181

不要讓寶寶獨自待在浴盆裏 / 182

常見異常癥狀與不適的應對 / 182

咳嗽 / 182

手足口病 / 184

營養失調癥 / 185

刺傷與抓傷的處理 / 185

早期智能開發和訓練 / 186

學習單手扶物 / 186

練習放入和取齣 / 186

提高嬰兒的辨色能力 / 187

練習發音和迴應 / 187

PART 11 10~11個月寶寶養育與護理

10~11個月寶寶喂養重點 / 190

不要錯過嬰兒味覺發育的敏感期 / 190

讓嬰兒學會拿勺子 / 190

鍛煉寶寶咀嚼能力 / 191

10~11個月可以添加的輔食 / 191

10~11個月寶寶日常護理 / 193

不要依賴學步車 / 193

正確護理乳牙 / 194

多到戶外玩 / 194

寶寶開窗睡眠益處多 / 195

預防寶寶形成“八字腳” / 195

常見異常癥狀與不適的應對 / 196

肥胖癥 / 196

寶寶斜視 / 196

關節脫臼 / 197

異物嗆進氣管的緊急處理方法 / 197

早期智能開發和訓練 / 198

練習自己站穩 / 198

提高手眼協調能力 / 199

學認圖卡 / 199

學會用手指錶示1 / 200

PART 12 11~12個月寶寶養育與護理

11~12個月寶寶喂養重點 / 202

何時離乳閤適 / 202

離乳之後的配方奶粉選擇 / 203

引導寶寶不要偏食 / 203

11~12個月寶寶日常護理 / 204

寶寶用藥注意事項 / 204

能給寶寶玩iPad嗎 / 205

哪些情況可以引起寶寶入睡後打呼嚕 / 206

注意護理女嬰的生殖器官 / 206

常見異常癥狀與不適的應對 / 207

燙傷 / 207

支氣管哮喘 / 208

風疹 / 209

腳扭傷的處理 / 210

早期智能開發和訓練 / 211

學搭積木 / 211

模仿動物叫 / 211

學認圓形 / 211

用動作錶演兒歌 / 212

PART 13 1歲1~3個月寶寶養育與護理

1歲1~3個月寶寶喂養重點 / 214

1歲後寶寶每日飲食安排 / 214

每天保證喝一定量的奶 / 215

每天補充100毫剋~200毫剋鈣 / 215

注意寶寶飲食安全和衛生 / 216

不要給寶寶喂飯 / 217

吃零食要講究方法 / 218

幼兒為什麼會偏食 / 219

偏食的應對方法 / 220

1歲1~3個月寶寶日常護理 / 221

讓寶寶定時坐盆大便 / 221

學會用正確方法給寶寶擤鼻涕 / 222

讓寶寶穿閤適的內衣 / 222

耐心麵對寶寶學走路 / 223

給寶寶適量的硬物食用 / 223

不要給寶寶睡電熱毯 / 224

常見異常癥狀與不適的應對 / 224

百日咳 / 224

地圖舌 / 225

口角炎 / 226

早期智能開發和訓練 / 226

練習自己走 / 226

滾球和扔球 / 227

鼓勵幼兒塗鴉 / 227

學習上樓梯 / 228

PART 14 1歲4~6個月寶寶養育與護理

1歲4~6個月寶寶喂養重點 / 230

養成吃飯專心的好習慣 / 230

雞蛋雖好不可多吃 / 230

寶寶為什麼會挑食 / 231

寶寶挑食的對策 / 232

防止寶寶食物過敏 / 233

1歲4~6個月寶寶日常護理 / 234

乳牙齣齊可以刷牙 / 234

培養寶寶的生活自理能力 / 235

帶寶寶乘飛機要注意安全 / 236

防止寶寶發生意外 / 237

常見異常癥狀與不適的應對 / 238

小兒肺炎 / 238

腮腺炎 / 239

結膜炎 / 240

早期智能開發和訓練 / 240

模仿打電話 / 240

學穿大珠子 / 241

引導幼兒記住事物的特點 / 241

用圖卡練習配對 / 241

PART 15 1歲7~9個月寶寶養育與護理

1歲7~9個月寶寶喂養重點 / 244

先補鋅再補鈣 / 244

哪些幼兒容易缺鋅 / 244

1歲7~9個月寶寶日常護理 / 245

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 245

不要強製寶寶使用左右手 / 246

寶寶視力保護措施 / 247

防止寶寶尿床的辦法 / 248

彆讓寶寶跟著大人熬夜 / 248

夜間磨牙是病嗎 / 249

常見異常癥狀與不適的應對 / 250

流行性感冒 / 250

口腔潰瘍 / 251

鼻齣血怎麼辦 / 251

夜驚癥、夜遊癥 / 252

早期智能開發和訓練 / 252

玩沙子 / 252

學拍手數數 / 253

練習套圈 / 253

讓幼兒對漢字産生興趣 / 253

PART 16 1歲10~12個月寶寶養育與護理

1歲10~12個月寶寶喂養重點 / 256

減少營養素的損失 / 256

適閤寶寶的菜肴製作方法 / 256

寶寶胃口不好怎麼辦 / 257

1歲10~12個月寶寶日常護理 / 259

阻止寶寶做不能做的事情 / 259

幫寶寶刷牙,逐步樹立護牙意識 / 260

讓寶寶自然入睡 / 260

勤剪指甲勤洗澡 / 261

常見異常癥狀與不適的應對 / 262

齲齒 / 262

寶寶發生急癥的處理原則 / 263

急性化膿性中耳炎 / 264

過敏性鼻炎 / 265

早期智能開發和訓練 / 266

雙腳交替上下樓梯 / 266

學穿小珠子 / 266

玩球 / 266

PART 17 2歲1~3個月寶寶養育與護理

2歲1~3個月寶寶喂養重點 / 268

2~3歲每日飲食安排 / 268

寶寶的三餐安排 / 269

不可給寶寶亂用營養素 / 269

2歲1~3個月日常護理 / 270

養成提早如廁的習慣 / 270

3歲以下最好不用油畫棒 / 270

教寶寶解扣子、係扣子 / 271

寶寶坐馬桶須知 / 272

常見異常癥狀與不適的應對 / 272

急性喉炎 / 272

尿路感染 / 273

早期智能開發和訓練 / 274

練習奔跑 / 274

嬰幼兒認識時間 / 275

練習手的精細技巧 / 275

給玩具娃娃穿脫衣服 / 276

PART 18 2歲4~6個月寶寶養育與護理

2歲4~6個月寶寶喂養重點 / 278

改正寶寶不吃蔬菜的習慣 / 278

果汁不能代替水果 / 279

2歲4~6個月寶寶日常護理 / 280

外齣購物時要防止寶寶走失 / 280

對待寶寶戀物的正確做法 / 281

常見異常癥狀與不適的應對 / 282

水痘 / 282

瞼腺炎 / 283

過敏性皮炎 / 283

早期智能開發和訓練 / 284

練習牽手單腳站穩 / 284

學會按大小順序排數字 / 285

練習塗色 / 285

搭三級樓梯 / 286

PART 19 2歲7~9個月寶寶養育與護理

2歲7~9個月寶寶喂養重點 / 288

讓寶寶幫忙擺餐具 / 288

寶寶膳食不可缺粗糧 / 288

適閤寶寶的飲料 / 289

乳飲料不能取代牛奶 / 290

2歲7~9個月寶寶日常護理 / 291

為幼兒獨自睡覺做準備 / 291

學習穿脫外衣 / 292

教寶寶學用手紙 / 292

開始用牙膏刷牙 / 293

分清左右穿鞋 / 293

寶寶穿涼鞋要注意 / 293

常見異常癥狀與不適的應對 / 294

維生素A缺乏癥 / 294

流鼻血 / 295

動物傷害的緊急處理 / 295

早期智能開發和訓練 / 296

鑽洞 / 296

訓練幼兒的平衡能力 / 297

練習撕圖形 / 297

練習單腳站立 / 298

PART 20 2歲10~12個月寶寶養育與護理

2歲10~12個月寶寶喂養重點 / 300

寶寶食用油選擇 / 300

寶寶不能以湯食為主 / 301

2歲10~12個月寶寶日常護理 / 301

帶寶寶參觀幼兒園 / 301

教寶寶洗手絹 / 302

學習自己收拾書包 / 302


常見異常癥狀與不適的應對 / 303

寶寶做噩夢和怕黑 / 303

情感摩擦綜閤徵 / 304

早期智能開發和訓練 / 305

手印作畫 / 305

練習跳遠 / 306

背兒歌 / 306

倒數數 / 309





精彩書摘

PART01 0~1個月迎接天使降臨

新生兒的生理特點

新生兒的囟門

人的顱骨是由6塊骨頭組成的,嬰兒齣生時顱骨尚未發育完全,骨與骨之間相互銜接的部位存在著縫隙,頭的頂部及枕後部形成瞭兩個沒有骨頭、隻有頭皮覆蓋的特殊區域,醫學上分彆稱為“前囟門”和“後囟門”。

正常情況下,新生兒的前囟門大約為1.5厘米×2厘米,外觀看上去前囟門平坦或稍稍有些凹陷,有時能看到脈搏跳動。在齣生後的數月裏,前囟門會隨著頭圍的逐漸增大而略微增大,滿月時前囟門2厘米×2厘米。齣生6個月後,前囟門由於顱骨逐漸發生骨化而漸漸變小,通常1~1.5歲時閉閤。

前囟門閉閤得早晚反映著顱腦發育的情況,也在間接說明骨骼係統發育的情況。

如果前囟門小,並在寶寶6個月時即閉閤,這種情況常見於腦發育不全、畸形、遺傳病因素、維生素D中毒等。但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寶寶前囟門比較小,也可能屬於正常現象。因此,要確定前囟門是否小,應結閤寶寶的年齡、頭顱外形、精神反應、智力和體格發育等情況進行綜閤分析。

如果前囟門大(大於3厘米×3厘米),1歲半以後仍未閉閤,這種情況多見於頭顱骨發育障礙或顱內壓力持續增高的病癥,如剋汀病、腦積水及先天性心髒病或嚴重營養不良所引起的發育遲緩。

後囟門很小,一般不太引人注意。齣生時為0厘米~1厘米,部分嬰兒滿月時後囟門已閉閤,大多嬰兒在齣生後的2~3個月時閉閤。

囟門位於頭頂前部,是頭部骨骼之間的縫隙,呈菱形,在1歲以內是反映體內有無疾病的窗口。

新生兒的哭聲

在齣生之前,胎兒靠臍帶傳送媽媽血液中的養分為生,他的肺還不能工作,媽媽富含氧氣的血液和胎兒排齣的含有二氧化碳的血液通過胎盤進行交換;齣生後,嬰兒的呼吸係統和血液循環係統就不能再依賴媽媽瞭,他接觸到空氣,開始呼吸,心髒和肺開始循環運作。空氣充滿瞭他的肺部,肺泡擴張,發齣第一聲啼哭。

在不同文化背景下進行的一項研究顯示,嬰兒在前3個月哭得最多,平均每天哭的時間達120分鍾;4個月以後減少到每天哭60分鍾。一天之中,晚上睡覺前哭的時間最長(平均34分鍾),下午其次(24分鍾),上午較少(20分鍾),夜裏最少(10分鍾)。研究人員認為,導緻嬰兒哭的主要原因是中樞神經係統不成熟,而不是由於父母照顧不夠。


新生兒的嗅覺

新生兒嗅覺中樞與末梢早已發育成熟,對乳味有特殊的敏感性,如果聞到乳香會積極地尋找乳頭。新生兒在齣生後5天就能區彆媽媽的奶墊和彆人奶墊的氣味,如果擋住媽媽的臉,隻讓新生兒聞媽媽的奶墊,並不斷變換媽媽奶墊的位置,新生兒會準確地將頭轉嚮媽媽奶墊的一側。這種天生的高度發展的嗅覺能力能幫助新生兒認齣自己的媽媽。

新生兒對食物氣味的反應和對味道的反應一樣,與成人非常相似,這錶明對氣味的偏好也是與生俱來的。香蕉和巧剋力的氣味會使新生兒放鬆、愉快;而臭雞蛋的氣味會使他們眉頭緊皺。新生兒還能找到發齣氣味的地方,如果是不好的氣味,他們就避開那個方嚮。研究者把氨水放在齣生不到6天的新生兒鼻子前,新生兒很快把頭轉到另一側。

新生兒的聽覺

1.新生兒有驚人的語音分辨能力

國外的有關研究顯示,新生兒分辨聲音的範圍很廣。和聽純音相比,他們更喜歡聽復雜的聲音,如人說話的聲音或嘈雜的聲音。齣生幾天的新生兒已能分辨從低音到高音和從高音到低音的兩組音,也能區分齣哪些發音是兩個音節、哪些發音是3個音節。

有些新生兒能將媽媽的語音和傢裏其他人的語音區彆開來,當他啼哭的時候,聽到媽媽哄他的聲音便會安靜下來,彆人哄就不行。這種驚人的語音分辨能力為以後學說話、掌握人類語言提供瞭可靠的保證。

2.新生兒對聲音有定嚮反應

新生兒在覺醒狀態下聽到聲音後會轉動眼睛和頭去尋找聲源,如在新生兒耳旁柔聲呼叫或說話,醒著的新生兒會慢慢將眼睛轉嚮發聲的方嚮,特彆是媽媽的聲音齣現時,他的眼睛會轉嚮媽媽,因為他在子宮內聽慣瞭媽媽的聲音,對媽媽的聲音很熟悉。如果聲音頻率太高、強度過大,他的眼睛會轉離開聲源或用哭聲錶示拒絕這種刺激。

有聽力障礙的孩子,如果能被及早發現,早日得到治療和訓練,不僅在治療上比較簡單,而且有的聽力可能會完全恢復。特彆是在剛齣生時就被發現,在得到及時有效的康復訓練後,到3歲時可能恢復到正常孩子的水平。因此,傢長要注意觀察新生兒,在傢裏,可用小塑料盒,盒內裝60粒大米,在新生兒的耳後30厘米處搖動。新生兒有皺眉、眨眼、轉頭、驚跳等動作,證明新生兒有聽力。也可以在平常觀察新生兒,當關門、突然大聲說話、開電視、開音響時新生兒也有上述反應,也能證明新生兒有聽力。

新生兒的視覺

1.還不能很好地聚焦

雖然眼睛的視覺功能在胎兒7個月的時候就具備瞭,但新生兒的眼睛還不能很好地聚焦,隻能看清眼前20厘米~38厘米處的物體,這個距離正好是媽媽給新生兒哺乳時和新生兒臉部的距離。雖然看東西不清楚,但新生兒處於安靜覺醒狀態時總是積極地注視周圍的事物。新生兒最喜歡看人臉,關注人臉的輪廓綫,注視點更多地停留在前額、頭發和下巴部位。研究發現,新生兒大腦中樞有一個部位能夠對人臉圖案做齣積極反應,即使是一些人臉的草圖,新生兒也能夠對其做齣反應。這種特殊的認知能力會幫助新生兒與媽媽建立起親密的聯係,對哺乳尤其有幫助。

除瞭人臉之外,亮光和運動的人或物體也是新生兒喜歡看的。新生兒對運動的物體特彆感興趣,能追著眼前水平方嚮運動的物體看,能在運動中發現周圍東西的遠近,但追視範圍小於90°,追視的速度也比較慢,準確性較差。

2.深度視覺還不夠發達

新生兒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控製眼球的活動方嚮,但雙眼還無法協調運動,所以深度視覺不夠發達。直到3~5個月的時候纔能很好地進行兩眼協調運動,具備初步的深度視覺。

新生兒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控製眼球的活動方嚮,但眼肌肉的控製力量還很有限,所以當他想關注一些距離更遠的事物時很容易齣現兩眼對視,即俗稱的“鬥雞眼”。

3.對紅色敏感

嬰兒從齣生的時候就能夠看見顔色,對於紅色比較敏感。用紅色吊環在齣生後12~48小時的新生兒頭上方作水平及垂直方嚮移動,有76%的新生兒能做齣用眼追隨紅環的反應。

新生兒的體溫

健康的新生兒正常體溫為36℃~37℃,春季、鞦季、鼕季上午為36.6℃,下午為36.7℃;夏季上午為36.9℃~36.95℃,下午為37℃。吃奶後、活動、哭鬧、衣被過厚、室溫過高等情況均可使新生兒的體溫暫時升高到37.5℃,甚至到38℃。

1.新生兒要注意保暖

新生兒的體溫中樞功能尚不完善,體溫不穩定,極易受外界環境溫度的影響而齣現體溫時高時低的情況。新生兒的皮下脂肪較薄,體錶麵積相對較大,容易散熱,因此要注意給新生兒保暖,尤其是在鼕季,室內溫度要保持在18℃~22℃。如果室溫過低,新生兒為瞭維持正常的體溫會使血管收縮,並導緻耗氧量增加,減慢新陳代謝,持續的低溫環境容易引起新生兒硬腫癥。但也不要給新生兒穿蓋得太多,尤其是在新生兒發熱時,穿蓋得太多可引起高熱驚厥或抽風。

2.正確測量體溫的方法

給新生兒測量體溫有3種方法,即腋下體溫、口腔體溫、肛門體溫,其中以腋下體溫測量起來最方便,也最常用。3種測體溫方法數值略有差異,依次相差0.5℃,即腋下36℃~37℃,口腔36.5℃~37.5℃,肛門內為37℃~38℃。

新生兒腋下有汗時應先用毛巾將汗液擦乾後再進行測試,以保證測試溫度的準確。

給新生兒測試體溫的時間以5~10分鍾為宜。

新生兒的大小便

1.新生兒的大便

一般嬰兒齣生後10~24小時內開始排胎糞,糞便呈黑綠色黏液狀。喂奶3~4天後會過渡為正常的大便,每日排便3~5次。母乳喂養的新生兒多是金黃色的糊狀便,有的有少量白色的奶瓣。每天排便次數多少不一,有時一天1~4次,有時一天5~6次,甚至更多些。

人工喂養的新生兒大便呈淡黃色或土黃色,且多為成形便,每天1~2次,易發生便秘。

每個新生兒的大便規律都是不一樣的,隻要食欲好,精神狀態好,體重在恢復生理性體重下降後逐漸增加,就不用太擔心大便次數多一次或少一次,也不用過多地擔心大便是糊狀還是條狀。

如果新生兒的大便有以下問題要引起注意:

★糞便很稀且有臭味,同時伴有嘔吐、不吃東西等異常情況,這是腹瀉的錶現。腹瀉對新生兒的威脅很大,甚至可危及生命,不可耽誤,要立即請醫生診斷治療。

★如果在新生兒的尿布上見到血,可能是消化係統有問題或是有其他疾病,這種情況也不能耽誤,要及時去醫院檢查治療。

★如果糞便中有其他不正常的東西令媽媽無從判斷時,也要去醫院檢查,以免錯過治療疾病的最佳時機。

2.新生兒的小便

嬰兒齣生時腎髒發育還不完善,易發生新生兒水腫、低鈣血癥等。齣生後數小時開始排尿,每天尿10~20次,尿中可有微量蛋白,尿酸較多時尿液可呈粉紅色。

齣生第一天的尿量較少,約10毫升,齣生後36小時之內都屬正常。隨著哺乳攝入水分,新生兒的尿量會逐漸增加,每日可達10次以上,日總量可達100毫升~300毫升,滿月前後可達250毫升~450毫升。

新生兒預防接種

免疫係統是機體執行免疫應答及免疫功能的重要係統,包括胸腺、骨髓、脾髒、淋巴結等。當人體受到細菌、病毒等緻病因素的侵犯時,免疫係統就要有所反應,産生相應的對抗這些病源的免疫球蛋白和多種淋巴因子,以消滅外來的入侵者,保護人體健康,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免疫反應,俗稱“抵抗力”。預防接種就是利用人體抵抗疾病的這種反應原理,將一些引起傳染病的病毒、細菌滅活或減毒,製成疫苗,這些疫苗可刺激人體産生相應的免疫力,達到預防、控製和消滅某些傳染病的目的。計劃免疫就是有計劃地進行預防接種。

孩子齣生第一個月要接種兩種疫苗,一種是乙肝疫苗,另一種是卡介苗。

1.接種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全程共接種3針,齣生24小時之內注射第一針,滿月後注射第二針,6個月後注射第三針。新生兒、兒童和成人接種部位均為上臂三角肌中部肌肉。接種後一般反應輕微,少數可能齣現低熱,接種部位紅腫、壓痛等癥狀,一般均在1~2天內消失。

有血清病、支氣管哮喘、過敏性蕁麻疹以及對青黴素、磺胺等藥物過敏者不能接種乙肝疫苗。低體重、早産、剖宮産等非正常齣生的新生兒,暫時不宜接種乙肝疫苗。雖然乙肝疫苗對這部分新生兒並無害處,但因其自身的體質狀況易發生偶閤事件,因此最好推遲接種時間。

2.接種卡介苗

卡介苗是一種用來預防兒童結核病的疫苗,接種後可使兒童産生對結核病的特殊抵抗力。凡是足月新生兒均應在齣生後24~72小時內完成卡介苗的接種。接種後約1~2周,局部會呈現紅色小結節,以後逐漸長大,微有痛癢,但不會發熱;6~8周會形成膿包或潰爛,不必擦藥或包紮,但局部要保持清潔,衣服不要穿得太緊。如有膿液流齣可用無菌紗布或棉花拭淨,不要擠壓。2~3個月會愈閤結痂,痂皮要等它自然脫落,不可摳掉。痂皮脫落後留下一個微紅色的小疤痕,以後紅色逐漸變成膚色。嬰兒3個月時應到當地的結核病防治所做結核細菌素試驗,以檢查接種是否有效。



《0~3歲嬰幼兒養育全書》 一本全麵指導您陪伴孩子度過生命最初三年黃金期的育兒寶典。 生命最初的三年,是孩子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也是傢長們充滿喜悅又伴隨挑戰的階段。從第一次的微笑、第一次的翻身,到第一次的蹣跚學步、第一次的牙牙學語,每一個瞬間都承載著父母深切的愛與期望。然而,如何在科學與愛的指引下,為孩子打造一個健康、快樂、安全、富有探索精神的成長環境,卻常常讓年輕的父母們感到迷茫。 《0~3歲嬰幼兒養育全書》正是為瞭迴應這份需求而精心編撰。本書內容涵蓋瞭從新生兒的到來,到三歲孩子獨立邁嚮幼兒園前的所有關鍵養育環節,以科學的育兒理念為基礎,結閤大量的實踐經驗,為傢長們提供瞭一份詳實、可行、溫暖的指導。我們深知,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因此,本書在強調科學喂養、健康護理、安全保障的同時,也特彆注重個體差異的解讀,以及如何根據孩子的性格特點進行引導。 第一部分:新生命的到來與初步適應(0-6個月) 新生兒的世界是全新的,他們的每一次哭泣、每一次微笑,都傳遞著不同的信息。本部分將帶領您深入瞭解新生兒的生理特點,包括他們的睡眠模式、喂養需求(母乳喂養與配方奶喂養的優劣勢、喂養量與頻率的把握、輔食添加的初步認識)、排泄規律,以及如何進行科學的臍帶護理、臀部護理、皮膚護理等。同時,我們還將詳細講解如何通過撫觸、擁抱、親子互動等方式,建立與寶寶之間深厚的情感連接,促進寶寶的安全感和依戀關係的形成。對於寶寶常見的生理性問題,如黃疸、溢奶、哭鬧等,本書也會提供專業的解讀和應對建議,幫助新手父母們從容麵對。此外,本部分還會關注到新生兒的早期感官發展,介紹一些簡單易行的遊戲和活動,激發寶寶的視覺、聽覺、觸覺等能力。 第二部分:成長與探索的萌芽(6-12個月) 當寶寶度過瞭最初的適應期,他們開始展現齣更強的探索欲望和運動能力。這個階段,寶寶的生長發育進入快車道,你會看到他們學會翻身、坐立、爬行,甚至開始嘗試站立和邁齣人生的第一步。本書將詳細指導您如何為寶寶提供安全、舒適的爬行和探索空間,如何選擇適閤寶寶發展的玩具,以及如何通過鼓勵和引導,促進寶寶大運動能力的發展。 在喂養方麵,6個月是寶寶添加輔食的重要節點。我們將提供一份科學、循序漸進的輔食添加指南,包括輔食的種類選擇、製作方法、喂養技巧,以及如何應對寶寶可能齣現的過敏反應。同時,斷奶的時機和方法,以及如何逐步過渡到固體食物,也會進行詳細的闡述。 更重要的是,這個階段寶寶的語言發展和認知能力也在悄然萌發。通過豐富的親子閱讀、兒歌演唱、簡單的指令遊戲,您可以有效地刺激寶寶的語言理解和錶達能力,培養他們的早期認知能力。本書還會強調培養寶寶良好的睡眠習慣和生活規律的重要性,為他們未來的健康成長奠定基礎。 第三部分:獨立性與社會性的初現(12-24個月) “我能自己做!”這是這個階段寶寶最常掛在嘴邊的話。一歲多的寶寶,獨立意識開始增強,他們渴望自己動手,探索周圍的世界。本書將著重指導您如何安全地滿足寶寶的探索需求,如何在危險和自由之間找到平衡。學步期的寶寶,摔倒和碰撞在所難免,本書將提供實用的安全防護建議,以及如何引導寶寶正確麵對挫摺。 在語言發展方麵,寶寶的詞匯量爆炸式增長,他們開始能夠說齣簡單的詞語和短句。親子閱讀依然是促進語言發展的重頭戲,本書將推薦適閤這個年齡段的繪本,並提供有效的親子閱讀方法。同時,您也將學習如何通過與寶寶的日常對話,鼓勵他們錶達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行為訓練也是這個階段的重點。大小便訓練的時機、方法和注意事項,以及如何幫助寶寶養成良好的進食習慣、睡眠習慣,都將得到詳細的講解。本書還將探討如何應對寶寶的“分離焦慮”和“固執期”,幫助傢長理解寶寶的行為,並采取恰當的引導方式,培養寶寶的規則意識和基本的社會交往能力。 第四部分:認知、情感與社交的飛躍(24-36個月) 步入兩歲,寶寶的認知能力、情感錶達和社交技能都將迎來一個飛躍。他們開始能夠理解更復雜的指令,對周圍的世界充滿瞭好奇,並且開始有意願與其他小朋友交往。本書將指導您如何通過玩耍、遊戲、角色扮演等方式,進一步拓展寶寶的認知邊界,激發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情感發展方麵,寶寶的喜怒哀樂會更加明顯,他們開始學會錶達愛、分享,但有時也會錶現齣嫉妒和憤怒。本書將提供如何幫助寶寶認識和管理自己情緒的方法,如何培養他們的同情心和分享精神。 社交技能的培養在這個階段尤為重要。本書將提供關於如何引導寶寶與同伴玩耍,如何處理寶寶之間的衝突,以及如何幫助寶寶適應集體環境(如幼兒園)的建議。同時,我們也將探討如何培養寶寶的獨立性和生活自理能力,為他們進入幼兒園做好準備。 貫穿全書的科學養育理念與人文關懷 《0~3歲嬰幼兒養育全書》不僅僅是一本操作指南,更是一份關於愛與陪伴的哲學。本書始終秉持“以兒童為中心”的養育理念,強調尊重孩子的個體差異,關注孩子的身心全麵發展。在內容編撰過程中,我們邀請瞭多位兒童發展專傢、兒科醫生、心理學傢等,確保知識的科學性、專業性和權威性。 書中每一個章節的設置,都力求貼閤傢長在不同階段的實際需求。我們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配以生動形象的插圖和實例,將復雜的育兒知識化繁為簡。從“如何安撫哭鬧不止的寶寶”、“如何應對挑食的寶貝”,到“如何進行有效的親子溝通”、“如何發現並培養孩子的潛能”,本書都提供瞭具體、可操作的建議。 我們理解,養育孩子是一場充滿愛的馬拉鬆,難免會有疲憊和睏惑。因此,本書也融入瞭大量的人文關懷,鼓勵父母們在忙碌中照顧好自己的身心健康,享受育兒過程中的點滴快樂。我們相信,當父母用科學的方法、溫暖的心去陪伴孩子,每一個孩子都能健康、快樂、自信地成長,為未來的人生奠定堅實的基礎。 本書特色: 全麵性: 覆蓋0-3歲嬰幼兒養育的各個維度,從生理到心理,從生活到教育。 科學性: 以權威的科學理論為基礎,結閤前沿的育兒研究成果。 實踐性: 提供大量具體、可操作的育兒技巧和方法,適閤不同傢庭的實際情況。 人文性: 關注父母的情感需求,倡導科學育兒與人文關懷相結閤。 易讀性: 語言通俗易懂,結構清晰,配以豐富的圖示和案例,方便傢長閱讀和參考。 《0~3歲嬰幼兒養育全書》是您最值得信賴的育兒夥伴,它將伴您一同走過孩子最寶貴的童年時光,見證他們的每一次成長,分享他們的每一份喜悅。讓我們一起,用愛與智慧,為孩子打造一個美好的童年,開啓他們精彩的人生旅程!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0~3歲嬰幼兒養育全書》的引進,簡直是給新手爸媽們送來瞭一場及時雨!我當初懷著忐忑的心情迎接寶寶降臨,書架上堆滿瞭各種育兒指南,但總感覺缺瞭點什麼,要麼太理論化,要麼就是隻關注某一方麵。直到我翻開這本,纔算真正找到瞭那種“踏實”的感覺。它不是那種乾巴巴地羅列知識點,而是真正地在和你“對話”。比如,關於寶寶輔食添加的部分,沒有用那種冷冰冰的建議,而是非常細緻地描述瞭不同月齡寶寶的咀嚼能力和興趣點,甚至連如何處理食材的質地、如何應對寶寶的“挑食”小脾氣,都給齣瞭非常實用的操作步驟。我尤其喜歡它關於“遊戲化學習”的那一章,裏麵提供的那些利用日常物品就能進行的親子互動遊戲,不僅消耗瞭寶寶的精力,更重要的是,讓我真切地感受到瞭陪伴的質量遠比玩具的昂貴程度更重要。那種在具體場景中展現齣來的育兒智慧,讓我這個曾經手忙腳亂的新手媽媽,現在能更從容地享受和孩子在一起的每一刻。這本書的排版和配圖也十分友好,色彩柔和,讓人在深夜查閱時也不會感到視覺疲勞,確實是育兒路上不可多得的良師益友。

評分

從專業性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知識更新速度和科學依據的嚴謹性也令人稱贊。我注意到它引用瞭很多近些年關於嬰幼兒大腦神經可塑性和腸道菌群對情緒影響的前沿研究,但最棒的是,它成功地將這些高深的科學理論“翻譯”成瞭普通傢長能夠理解和實踐的行動指南。舉個例子,它在討論“語言啓濛”時,不是簡單地說“多和寶寶說話”,而是具體分析瞭“迴音式對話”(Serve and Return)的機製,以及不同時期需要使用的“母語化錶達”的句式結構,甚至連什麼時候應該放慢語速、什麼時候應該用誇張的錶情來配閤,都有明確的指導。這讓我感覺自己不再是盲目地模仿電視裏的育兒場景,而是真正理解瞭語言發展背後的驅動力,讓我的每一次互動都變得更有目的性和效率。這無疑是一本經得起推敲的工具書。

評分

說實話,市麵上很多育兒書籍都給我一種“標準答案”的壓迫感,仿佛你必須按照書上的時間錶來,否則孩子就會“落後”。但這本書的哲學觀非常開明和尊重個體差異。它沒有強求“彆人傢的孩子”的標準,而是反復強調要觀察自己寶寶的“信號”和“節奏”。比如,關於睡眠訓練那一塊,它並沒有簡單粗暴地推崇某一種流派,而是深入淺齣地分析瞭不同睡眠模式背後的生理需求,引導父母去理解寶寶哭泣的真正含義——是餓瞭、不適瞭,還是僅僅需要安撫?這種深度的共情和理解,讓我能夠放下焦慮,真正成為孩子情緒的“容器”,而不是時刻緊綳著要“糾正”他的那個權威。而且,書中對“安全感”的構建篇幅很大,從擁抱的頻率到分離焦慮的處理,都給齣瞭非常細膩的指導,讓我明白,高質量的依戀關係纔是未來一切學習和探索的基石。讀完後,我感覺自己對“養育”的理解從“管理”升級到瞭“滋養”。

評分

這本書最大的魅力在於它的“全麵性”和“實用性的平衡藝術”。我之前買過一本側重於早教玩具選擇的,結果傢裏堆滿瞭各種昂貴的塑料製品;也買過一本過於強調自然放養的,讓我對日常衛生和安全問題感到無所適從。而這本《0~3歲嬰幼兒養育全書》,就像是一個經驗豐富的育兒顧問,既懂得如何把握現代科學的脈搏,又深諳傳統智慧的精髓。它在談論“規矩建立”時,既有溫和的引導方法,也有必要時堅定的邊界設定;在談到“疾病應對”時,它清晰地區分瞭哪些情況需要立即就醫,哪些是可以通過傢庭護理緩解的,這種邊界感非常清晰,極大地降低瞭我的“過度醫療”傾嚮。讀完它,我感覺自己擁有瞭一套完整、自洽且富有彈性的養育哲學,而不是一堆零散的、容易衝突的育兒技巧。這絕對是每個傢庭書架上都應該常備的一本“定海神針”。

評分

我發現這本書在處理“媽媽的自我關懷”方麵做得特彆到位,這通常是很多育兒書會忽略的“隱形痛點”。很多時候,我們太關注0到3歲寶寶的生理和心理發展指標,卻忘瞭照顧好那個承擔瞭大部分育兒責任的成年人。這本書裏有一段話我印象特彆深,它提到:“一個疲憊、自我否定的母親,無法提供一個穩定、滋養的環境。”它沒有用空洞的口號,而是提供瞭很多碎片化的自我恢復策略,比如如何利用寶寶的午睡時間進行“微休息”,如何與伴侶進行有效的“任務分工溝通”,甚至還推薦瞭一些適閤在泵奶或喂奶間隙聽的播客類型。這些細節,體現瞭作者對現代育兒生活中真實睏境的洞察。它讓我明白,照顧好自己不是自私,而是保證育兒質量的前提。這本書更像是一個全方位的傢庭支持係統,而不隻是針對寶寶的說明書。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