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商品名稱:給身體的情書
開本:16開
作者:龔曉明
定價:59.00元
齣版時間:2017-12-01
ISBN號:9787557639280
印刷時間:2017-12-01
媒體推薦
曉明博士畢業於協和醫學院8年製,在協和婦産科工作15年,多年科普匯集協和經驗,希望可以幫助*多女性。
——郎景和
我**次認識龔醫生是因為他的一篇孕期用藥的文章,很多無辜的小生命因為媽媽們的一次不小心用藥被扼殺,他的科普文章具有科學性,值得**。
——馬伊琍
龔曉明醫生是我的老同學,他一直緻力於婦産科醫療知識的科普,這在當前信息龐雜的環境下尤其可貴,現在這些文字結集成書瞭,能夠幫助到*多的人,真是善莫大焉。
——馮唐
龔曉明先生是我**欣賞的****的婦産科疾病治療專傢,不僅醫術精湛,還有一顆對女性溫暖有愛的心,願他的書能夠有*多人讀到。
——李開復"
內容簡介
" 女人一輩子*重要的事,就是愛自己!
當你愛自己,就能一直開心,就不會生病!
當你愛自己,纔能與疾病和解,身體越來越健康,情感關係越來越好,內心充滿力量!
當你愛自己,纔能掌控自己的人生!
原協和醫院婦産科副主任醫師龔曉明給女性的**健康建議!
從懵懂少女初潮來臨到鉛華洗盡例假退隱,女人注定瞭與經、帶、孕、産等有解不開的情緣,還有婦科疾病這道繞不過的彎彎,要想女人花常開不敗,唯有知識與愛的澆灌!
女人一生要學會跟自己的身體戀愛,愛上大姨媽、愛上子宮、愛上卵巢、愛上乳房,愛上女人身體的一切!
婦産科大夫寫給天下女人的溫暖情書
除瞭女人自己,*瞭解女人痛苦的人,可能既不是她的老公,也不是她的孩子,而是婦産科醫生。
讀龔曉明醫師的文字,內心會升起一種敬佩感。龔醫師在字裏行間,無不透露齣一種對女性深深的愛。這愛裏有瞭解,*有理解,還有作為醫生的慈悲。
龔醫師在文字裏常常錶達一個觀點:能不用做手術就不做手術,能不做大手術就不做大手術。這是醫師的職業道德,也是醫師的良知。
女人的婦科病的痛苦醫生們都太瞭解瞭。甚至瞭解到每天都接觸每天都麻木的地步瞭。龔醫師內心的這份愛,成為瞭療愈的開始。
在文章中,龔醫師也經常在分析病例的時候,列舉幾種治療方案。然後建議患者選擇一個對身體傷害*小的,副作用*少的,花錢*少的。這在醫患關係緊張的**,很難想象的一件事。固然需要患者理解醫生,但醫生能夠站在患者的角度開方問診不*加彌足珍貴麼?
女人由於身體生理結構的不同,某種意義上,真的是苦難重重。看完這本書,我一直在想。現在教育這麼發達的**,為什麼對於女人的身體生理健康的教育如此匱乏?女人應該從青春期開始就要係統的學習關於女人身體的知識。
早知道這些,多少病就可以避免。
早知道這些,多少痛苦可以減少。
早知道這些,多少遺憾就可以不發生。
我們有幸看到瞭一位有良知的醫生,用自己的專業的知識和豐富的經驗,在普及這方麵的知識。真是善莫大焉。
真的希望每一位女神都瞭解自己的身體、生理開始,懂自己,嗬護自己,*後學會愛自己。"
作者簡介
" 龔曉明:一生緻力於女性健康知識科普
2000年,在職期間創辦的中國婦産科網,****傢也是**一傢專注於婦産科醫生同行交流的網站;
2008年,開始使用好大夫網站與患者在互聯網交流,成為子宮肌瘤、先天性無陰道疾病***的醫生;
2012年,科普文章“宮頸糜爛不是病”被轉發瞭3萬多次,提醒大傢避免度過醫療,體現瞭一個醫生的職業精神和醫生素養;
2013年,離開工作瞭15年的協和,加入上海市**婦嬰擔任婦科副主任、婦科微創專業負責人,從事婦科微創、婦科泌尿和婦科整形相關的臨床工作,並在**推動醫生多點執業和住院醫師教學改革;
2013年,被評為新浪微博十大具影響力醫生,如今粉絲已超過99萬;
2014年,創建婦幼醫患平颱——風信子婦兒私傢醫生;
2015年,**離開公立醫院,成為婦産科自由執業**人,以實際行動踐行醫療改革並**醫生執業模式的改變;
2016年,基於互聯網的發展,龔曉明與**百位婦産名醫聯閤創建瞭****婦産科醫生集團“沃醫婦産名醫集團”。
目錄
我與協和/ 5
序:做一個快樂的、令人尊敬的醫者/ 7
Part 1月經:協和婦産名醫眼中的月經問題
你的月經正常嗎?/ 002
月經紊亂怎麼辦?/ 004
月經過多,關鍵要檢查子宮和卵巢/ 008
月經過少,沒有器質性病變就不用擔心/ 012
月經少、不排卵和多囊卵巢綜閤徵/ 016
痛經,看看是否有這三種疾病/ 019
引發痛經的常見病因之一 — 子宮內膜異位癥/ 023
引發痛經的常見病因之二 — 子宮肌腺癥/ 030
*經後哪怕齣一點血都需要注意/ 033
附:緩解痛經:網友們各顯神通/ 038
Part 2懷孕:有些“常識”是錯誤的
懷孕:有些“常識”是錯誤的/ 047
孕前準備,看看你做得正確嗎?/ 048
孕期體重增加多少閤適?/ 051
孕早期流産,或許隻是自然淘汰/ 054
早期胚胎停育,70% 以上是因為胚胎本身不好/ 056
孕酮低,黃體酮和孕激素並非保胎良藥/ 061
妊娠期亞臨床甲減不用擔心/ 063
宮外孕:輸卵管炎癥是*常見的禍首/ 065
唐篩:你需要瞭解的知識(上)/ 070
唐篩:你需要瞭解的知識(下)/ 073
孕期如何安全用藥?/ 083
孕期營養總體原則/ 086
Part 3 分娩:看看哪種分娩方式適閤你
不管醫學多發達,生孩子都是件大事/ 090
剖宮産好還是自己生好?/ 92
會陰側切:特殊情況纔會用的分娩術/ 096
羊水栓塞:産科**危險的一個並發癥/ 099
無痛分娩:一項值得推廣的分娩術/ 101
Part 4産後:排除這些生殖係統疾病
尿失禁:一個不再難以啓齒的疾病/ 106
子宮脫垂、陰道壁膨齣怎麼辦?/ 110
黴菌性陰道炎:用抗真菌栓劑/ 115
陰道衝洗,洗洗*不健康/ 119
剖宮産傷口憩室:無癥狀、無生育打算可不治療/ 122
剖宮産術後粘連:影響*大的是二次手術/ 124
陰道鬆弛癥:Kegel 盆底肌訓練是個好方法/ 128
Part 5 二胎、避孕、不孕,孕産不苦惱
大齡生二胎,問題逐個看/ 132
不孕首先要檢查男性的精液/ 136
無痛人流 OR 避孕,有什麼理由選擇前者?/ 142
皮下埋植 — 英國**位的避孕法/ 148
緊急避孕可用,但不能作為常規避孕/ 150
陰道重建,石女的治療方法/ 152
Part 6陰道、盆腔和子宮,不要被過度治療
嚇死寶寶瞭,陰道裏竟然有這麼多菌/ 158
盆腔積液:沒有癥狀就不用太擔心/ 166
盆腔炎:治療要分急慢性/ 167
子宮內膜息肉:27% 可以自然消退/ 169
子宮托:治療盆腔髒器脫垂不用動手術/ 171
子宮肌瘤,做手術還是帶瘤懷孕?(上)/ 177
子宮肌瘤,做手術還是帶瘤懷孕?(下)/ 180
子宮肌瘤惡變是一個低概率事件/ 184
子宮肌瘤剔除手術能不做就不要做/ 187
子宮切除瞭會變成男人嗎?/ 191
子宮肌瘤患者飲食注意事項/ 193
婦科手術後常見問題解答/ 194
Part 7 卵巢、宮頸,有些癥狀**可以自愈
卵巢囊腫:生理性無須治,病理性隻有靠手術/ 200
卵巢畸胎瘤:婦科常見的良性腫瘤/ 202
癌胚抗原**,良性疾病也會齣現/ 205
傢族性卵巢癌和乳腺癌基因篩查/ 208
**後齣血要先檢查宮頸/ 209
宮頸糜爛,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 212
宮頸息肉隻是常見的婦科小問題/ 217
看懂宮頸颳片報告/ 218
HPV 篩查,過 30 歲就該重視瞭/ 222
定期體檢,*好的宮頸癌預防法/ 224
感染 HPV 不代錶得瞭宮頸癌/ 228
HPV 疫苗問答集/ 232
後記
在綫試讀部分章節
" 做一個快樂的、令人尊敬的醫者
近些年醫患關係的惡化,讓很多醫療行業的人心寒,有離職的,有勸兒女不要從醫的,這的確讓人有些悲哀。在這個對醫療行業信心低落的年代,我想寫一些正能量的文章,就算不一定能夠改變多少人,但願至少能讓年輕的醫學生、住院醫師對這個行業的未來充滿希望和信心。
曾經,我也像很多醫生一樣,對我的患者有些冷漠,有些傢長作風,但是真正開始讓我改變的是 2003 年的美國之行,那是我**次離開國門,去地球的另一端學習。4 個月左右的時間不長,但是短暫的美國之行,卻讓我改變瞭對“醫生”這個詞的定義,之前我寫過一篇文章—《我的老師Fukushima》,講到他如何影響瞭我,他的謙卑、耐心、服務精神**改變瞭我,讓我認識到醫療就是一個服務行業,不管你麵對的是富有或者貧窮,你都應該用你的專業精神為你的患者提供服務,Fukushima 老師成為我人生中讓我懂得如何做醫生的**個重要導師。
2003 年迴國之後,我努力改變自己,努力做一個為患者服務的好醫生。付齣的努力也得到瞭迴報,那個時候雖然是一個住院醫生,但是每次我主管的患者總是給予我“龔大夫是一個好醫生”的好評,被誇奬後精神上的滿足感促使我*有動力朝這個方嚮努力瞭。
同時,受郎景和院士的影響,我也拒*收取患者的紅包。談到紅包的問題時,他說,彆看患者送你紅包的時候錶麵上客客氣氣的,其實都是有求於你。你作為一個醫生,要是收下瞭紅包,患者背後也許就會說原來這個大夫也不怎麼樣;但是你若拒*瞭紅包,他會打心眼裏認可你的醫德。多次拒*紅包之後,讓我備受患者的喜歡,我也獲得瞭患者的尊重。
精神層麵的被認可,其實是一件**愉悅的事情,這也是我喜歡做醫生的一個原因。試想,現在哪個行業,當瞭乙方還可以被甲方誇奬的?醫療行業可能算是其中之一。當你的服務為患者解除瞭痛苦,患者通常會迴報以你贊許和誇奬,而不是大多數行業中甲方那種咄咄逼人的傲氣。
做好醫療,除瞭要有服務精神,另外一點就是,一切不要以自己的利益為先,要以患者的利益作為首先的考慮點。2012 年,我再次齣國,去的是美國*好的醫療中心之一—剋利夫蘭診所,這是一傢私立的非營利性醫療機構,它能夠成為美國數一數二的醫療中心,我一直在思考其中的原因。
通過和醫院的醫生交談,我逐漸瞭解到瞭很多。剋利夫蘭有一個信條—“Patient First Always”,一切以患者為先。在考慮患者疾病的時候,他們要求醫生不必考慮自己的工作量、自己的收入、自己的論文,隻需要考慮患者的疾病,給患者提供一個*好的治療方案,怎麼樣有利於患者就怎麼來。醫生的薪水和工作量脫鈎,但是和患者的滿意度掛鈎,一切是以服務好患者為中心,當然醫院也給瞭醫生一個讓他們滿意的薪水。一切以患者為先,讓這傢醫院在病患中間建立起瞭良好的口碑,也成為促使這傢醫院走嚮成功的基石。
同樣的,我想我們做醫生也應該這樣,不管醫院如何考核我們的工作量,如何考核我們的經濟指標,麵對患者的時候,我們需要考慮的首要因素就是患者的利益,要把患者的利益作為優先考慮的要點,不該用的藥不用,不該做的手術不做。一切以患者為先,會讓你獲得患者的信任。手下的醫生以前曾經問過我:“我們都以患者為先,手術指徵收緊瞭,我們的手術患者會不會減少,收入會不會減少?”我說:“隻要我們以患者為先瞭,我們的患者隻會越來越多。口碑好的醫生是從來不缺患者的,而且當你的患者覺得你把他們的利益作為優先考慮的時候,他會**信任你,在當前的醫療環境下,對一個陌生醫生的信任又是何等的重要?”
在多年堅持服務患者,以患者利益為先以後,我的臨床工作幸福指數是高的。我拒*紅包,拒*迴扣,雖然收入上少些,但是獲得瞭患者的寶貴的信任,也時不時地收到患者給我的賀卡和小禮品,這是發自患者內心的感謝,這是對醫者的贊賞和尊敬,這樣精神層麵的滿足,又有幾個行業能擁有呢?
盡管社會上醫患糾紛、矛盾不少,說實話我這些年遇到的真是不多。如果你服務好你的患者,和他們充分溝通,又把他們的利益優先考慮,即便遇到些不順利的事情,大多數情況都是可以獲得理解和支持的。當然,現在在醫療體係中,還是有很多讓患者不爽的地方,在預約、等待、流程、溝通等方麵,我們還需要本著以患者為先的服務精神,繼續努力做得*多。
*後一個方麵,做好患者服務,是要在臨床實踐的過程中努力提高醫生自己的業務能力,以一種*好的方法為患者提供服務。業務能力,不僅僅體現在臨床技能上,而且對於醫療新知識應及時*新。技能的掌握需要臨床醫生不停地摸索和實踐,隻要是患者可以獲益的新技術,都應該努力去掌握,不以自己的習慣和方便為藉口。
*近一段時間,我們在開展聚焦超聲技術治療子宮肌瘤和子宮肌腺癥,對外科醫生來說,這是一個放棄手術、用超聲治療的手段,但是因為創傷小、恢復快,沒有疤痕,得到瞭患者的認可,那我認為就值得去開展,雖然新技術還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但是為瞭我們的患者,值得我們努力去探索,微創、無創治療這都是未來必然的發展方嚮。對於醫學知識的*新,則*多需要醫生提高學習新知識的能力,多讀英文文獻,多去接受繼續教育,及時*新自己的知識,不要再用陳舊的技術來為我們的患者提供服務,這也是一個新時代醫生的基本素質,使我們的患者也不至於因為你的知識不進步而受傷害。
行醫 16 年,我堅持在走這條醫療路,收獲瞭不少。這段時間我在開教學門診,我就是希望可以培養齣*多閤格的醫生,讓*多的老百姓可以不再為醫療而痛苦。如果你是一個醫者,不要被現階段低迷的醫患關係所睏擾,隻要你努力,隻要你擺正一個服務患者的態度,就一定可以做一名快樂、幸福的醫生。"
讀完之後,我最大的感受是其內容的紮實程度和極高的可操作性。它成功地構建瞭一個非常實用的“自我監測係統”。作者在介紹某些常見生理現象時,措辭極其謹慎且科學嚴謹,同時又兼顧瞭非專業讀者的理解能力。比如,關於周期性變化的描述,不再是簡單的“月經來瞭”,而是深入解析瞭荷爾濛波動對精神狀態、皮膚質地甚至食欲的影響鏈條。書中還穿插瞭一些關於生活習慣調整的具體建議,這些建議並非那種“要求你立刻放棄所有享受”的極端口號,而是非常貼閤現代快節奏生活的漸進式改進方案。我嘗試瞭書中提到的幾種呼吸練習法來緩解午後的疲憊,效果齣乎意料地好。更重要的是,它提供瞭一種建立“個人健康檔案”的思維模式,讓你學會記錄、對比和分析自身數據的意義,從而真正實現從“被動治療”到“主動管理”的轉變。這種循序漸進、數據驅動的自我管理體係,讓人感到踏實且充滿掌控感。
評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在我看來,達到瞭科普讀物中的一個新高度——既有醫學的深度,又不失文學的韻味。它沒有那種傳統科普讀物常見的闆著臉孔說教感,反倒更像是在進行一場關於生命哲學的深入對話。龔曉明很擅長使用類比,將復雜的生物化學過程比喻成日常生活中的場景,比如將細胞代謝比喻成一座精密的工廠,將激素的作用比喻成信號兵的傳遞,這極大地降低瞭理解門檻。我欣賞它對“個體差異性”的反復強調。它明確指齣,不存在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完美健康公式”,每個人的身體都有其獨特的運作邏輯。這種去“模闆化”的觀點,極大地解放瞭我過去那種總想把自己套入某種標準模型的焦慮。它鼓勵我們尊重身體的獨特性,找到最適閤自己的平衡點,這份對個體生命的尊重,讓閱讀體驗變得非常愉悅和鼓舞人心。
評分如果要用一個詞來概括我的閱讀感受,那便是“賦權”。這本書確實成功地將健康的主導權從醫療機構重新交還到瞭我們自己手中。它沒有迴避女性生理健康中一些敏感且復雜的問題,但處理這些議題的方式是極其專業和去汙名化的。它提供瞭一個清晰的框架,幫助讀者識彆何時應該警惕並尋求專業幫助,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哪些情況是正常的生理波動,哪些是需要調整的信號。這種清晰的界限感,極大地減少瞭因信息過載而産生的恐慌。它教會我們的是一種批判性思維——如何辨彆網絡上流傳的碎片化信息,如何帶著審慎的態度去對待那些過於誇張的健康主張。可以說,這是一本真正意義上的“健康說明書”,它讓你從一個被動的接收者,轉變為一個有能力、有知識、有方法去主導自己身體命運的積極參與者。
評分這本書帶給我最大的啓發,在於它對“預防”這個概念進行瞭極具前瞻性的重新定義。它不再把預防局限在接種疫苗或體檢上,而是將其拓展到瞭對日常微環境的精細化管理。其中關於營養素的吸收效率和食物的生物利用率那一章,內容尤為精彩。它不是簡單地告訴你“要吃什麼”,而是深入探討瞭“為什麼這個食物對你有效”以及“如何優化攝入方式”。比如,它詳細分析瞭不同烹飪方式對維生素破壞程度的影響,以及如何通過搭配來促進礦物質的協同吸收。這種對細節的深挖,讓我意識到,我們每天的餐桌,纔是最直接影響我們身體健康狀態的“實驗室”。讀完之後,我去廚房的時間變多瞭,不再是應付差事,而是帶著一種探索和實驗的熱情,去精心設計每一餐的組閤。這種由知識驅動的改變,其持久力是任何外部約束都無法比擬的。
評分這本《給身體的情書》聽名字就充滿瞭溫柔與關懷,我帶著極大的好奇心翻開瞭它。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作者龔曉明那種娓娓道來的敘事風格,仿佛一位經驗豐富的老朋友,而非冰冷的說教者。全書的結構設計非常巧妙,它並沒有一開始就陷入繁復的醫學術語泥潭,而是從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容易忽略的身體信號入手,教導讀者如何去“傾聽”自己身體發齣的每一次細微‘低語’。比如,書中關於情緒與生理健康之間微妙聯結的探討,就讓我茅塞頓開。它詳細闡述瞭壓力是如何像慢性毒藥一樣,悄無聲息地侵蝕我們的免疫係統和內分泌平衡。我特彆喜歡其中穿插的一些小故事,那些真實案例的敘述,讓原本抽象的健康理念變得觸手可及,充滿瞭人情味。它教會我的不是如何對抗疾病,而是如何與自己的身體達成和解,如何用一種更積極、更具同理心的方式去對待這個陪伴我們一生的‘居所’。這種從根源上重塑健康觀的引導,遠比單純的疾病指南來得更有價值和長遠意義。我感覺這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份自我關懷的行動指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