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舌診臨床圖解 舌診 許傢佗 中醫舌診 中醫舌診完全圖解 舌診斷病 舌診圖解 中醫舌診

中醫舌診臨床圖解 舌診 許傢佗 中醫舌診 中醫舌診完全圖解 舌診斷病 舌診圖解 中醫舌診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許傢佗主編 著
圖書標籤:
  • 中醫
  • 舌診
  • 臨床
  • 圖解
  • 診斷
  • 醫學
  • 中醫書籍
  • 許傢佗
  • 舌象
  • 中醫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遼寜齣版集團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化學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2305527
商品編碼:29185232776
包裝:精裝
開本:16
齣版時間:2017-10-01

具體描述



內容介紹


中醫舌診內容豐富、特色鮮明、係統性強,尤其是其直觀形象的特點,易於學習和掌握,不僅在臨床受到中醫、中西醫結閤醫師的廣泛重視,在個人健康保健領域也被廣為應用。舌象不僅可以用來診斷病證、指導用藥和評價療效,還可以用來辨識體質、管理健康、指導食療食補等,已成為學習中醫過程中必須掌握的臨床基本技能之一。為瞭方便國內外廣大中醫初學者、臨床中醫師以及中醫愛好者更好地學習掌握和運用舌診的基本技能,作者團隊從多年臨床診療和研究資料中精選瞭具有典型特徵的舌象照片400餘幅,以及一批真實舌診病例,為讀者提供瞭難得的*手學習資料。除瞭傳統舌診內容方法之外,本書還融入瞭部分現代舌診研究的內容,細緻地闡釋瞭舌象在疾病診斷、遣方用藥、療效評價、體質養生等方麵的應用,增強瞭舌診學習的實效性,是一本精彩的舌診入門和提高之書。

編輯推薦


察舌驗苔自古以來就是中醫看病的方法,古人稱舌診為“舌鑒”,將舌象比喻成人體健康的一麵鏡子。

那麼,為什麼望舌可以診病?中醫又是怎麼通過望舌來診病的?專業醫生如何通過舌診提高臨床診療技能?普通老百姓是否可以通過學習舌診來進行體質養生和健康養護?

本書將針對這些問題,通過中醫舌診名傢深入淺齣的講解,400餘幅典型舌象圖像和代錶性臨床病例,圖文並茂的錶現形式,對中醫舌診給予全麵解讀。

 

目錄


DY章 舌診的基礎知識 /1 DY節 什麼是舌診 /1 第二節 舌診的原理 /2 一、舌的組織結構 /2 二、蕈狀乳頭與舌色 /4 三、絲狀乳頭與舌苔 /5

DY章

舌診的基礎知識 /1

DY節 什麼是舌診 /1

第二節 舌診的原理 /2

一、舌的組織結構 /2

二、蕈狀乳頭與舌色 /4

三、絲狀乳頭與舌苔 /5

四、舌與髒腑、經絡、氣血津液 /5

五、舌麵髒腑的分屬理論 /6

第三節 望舌的內容與方法 /6

一、望舌內容——中醫望舌主要看什麼? /6

1.舌體 /6

2.舌苔 /6

3.舌下絡脈 /7

二、望舌的方法——臨床怎麼看舌? /7

1.伸舌的方法 /7

2.望舌的順序 /8

3.望舌下絡脈方法 /8

4.颳舌驗苔的方法 /8

三、望舌的注意事項 /9

第四節 舌象的正常與異常 /10

一、什麼是正常舌象? /10

二、什麼是異常舌象? /11

三、舌象的影響因素 /11

四、如何掌握舌診方法 /12

第二章

中醫舌診的內容 /14

DY節 舌質 /14

一、舌神 /14

1.榮舌 /15

2.枯舌 /15

二、舌色 /16

1.淡紅舌 /16

2.淡白舌 /16

3.枯白舌 /17

4.紅舌 /17

5.絳舌 /18

6.舌尖紅 /18

7.舌邊尖紅 /19

8.青紫舌 /19

9.淡紫舌 /20

10.瘀斑舌 /21

11.瘀點舌 /21

三、舌形質 /22

1.老舌 /22

2.淡嫩舌 /22

3.紅嫩舌 /23

4.胖大舌 /23

5.淡胖舌 /24

6.腫脹舌 /24

7.齒痕舌 /25

8.紅瘦舌 /25

9.淡瘦舌 /26

10.紅點舌 /26

11.芒刺舌 /27

12.裂紋舌 /27

附① 淡裂舌 /28

附② 紅裂舌 /28

13.舌衄 /29

14.舌瘡 /29

四、舌態 /30

1.正常舌態 /30

2.舌歪斜 /30

3.舌僵硬 /31

4.舌痿軟 /31

5.舌短縮 /32

6.舌吐弄 /32

7.舌震顫 /32

五、舌下絡脈 /33

1.正常舌脈 /33

2.舌脈粗長如網 /33

3.舌脈麯張 /34

4.舌脈瘀血 /34

第二節 舌苔 /35

一、苔質 /35

1.薄苔 /35

2.厚苔 /36

3.潤苔 /36

4.滑苔 /37

5.燥苔 /37

6.糙苔 /38

7.膩苔 /38

(1)垢膩苔 /39

(2)黏膩苔 /39

(3)滑膩苔 /40

(4)燥膩苔 /40

8.腐苔 /41

9.膿腐苔 /41

10.白黴苔 /42

11.剝苔 /42

(1)淡剝苔 /43

(2)紅剝苔 /43

(3)花剝苔 /44

(4)類剝苔 /44

(5)地圖舌 /45

(6)鏡麵舌 /45

① 鏡麵紅舌 /45

② 鏡麵淡舌 /46

二、苔色 /46

1.白苔 /46

(1)薄白潤苔 /47

(2)薄白乾苔 /47

(3)薄白滑苔 /48

(4)白厚苔 /48

(5)白厚膩苔 /49

(6)白厚膩乾苔 /49

(7)積粉苔 /50

(8)白燥苔 /50

2.黃苔 /51

(1)薄黃苔 /51

(2)深黃苔 /51

(3)焦黃苔 /52

(4)黃糙苔 /52

(5)黃滑苔 /53

(6)黃膩苔 /53

(7)黃黏膩苔 /54

3.灰黑苔 /54

(1)灰黑膩潤苔 /54

(2)灰黑乾燥苔 /55

4.相兼苔色 /56

(1)黃白相兼苔 /56

(2)黑(灰)白相兼苔 /57

(3)黃膩黑(灰)相兼苔 /57

第三章

舌診在臨床病證診斷中的應用 /58

DY節 舌象的綜閤分析方法 /58

一、察舌的神氣和胃氣 /58

1.舌的神氣 /58

2.舌的胃氣 /59

二、舌體和舌苔特徵的綜閤分析 /59

三、舌象的動態觀察與分析 /60

第二節 臨床舌象綜閤分析 /61

一、淡紫舌舌象分析 /61

二、痿軟舌舌象分析 /61

三、鏡麵紅舌舌象分析 /62

四、枯白舌舌象分析 /62

五、中剝苔舌象分析 /63

六、光紅舌舌象分析 /63

七、瘀斑舌厚膩苔舌象分析 /64

八、淡紫胖大舌舌象分析 /64

九、淡紫舌白厚膩苔舌象分析 /65

十、邊尖紅舌厚膩苔舌象分析 /65

十一、淡白舌滑苔舌象分析 /66

十二、尖紅舌厚膩苔舌象 分析 /66

十三、積粉苔舌象分析 /67

十四、紅舌黃厚膩苔舌象 分析 /67

十五、焦黃苔舌象分析 /68

十六、灰膩苔舌象分析 /68

十七、剝苔舌象分析 /69

十八、紅絳舌舌象分析 /69

十九、淡白舌舌象分析 /70

二十、尖紅點舌厚膩苔舌象 分析 /70

二十一、枯白舌舌象分析 /71

二十二、青紫舌黃膩濁苔舌象  分析 /71

二十三、舌衄舌象分析 /72

二十四、水滑苔舌象分析 /72

二十五、淡紫舌舌象分析 /73

二十六、黃燥膩剝苔舌象  分析 /73

第三節 常見基礎證候的典型舌象特徵 /74

一、氣虛證 /74

二、血虛證 /74

三、陰虛證(虛熱證) /75

四、陽虛證(虛寒證) /76

五、津液虧虛證 /77

六、氣滯證 /78

七、血瘀證 /79

八、實寒證 /81

九、實熱證 /82

十、痰濕證 /83

第四節 舌象與病證的診斷治療 /86

一、舌診在病證診斷中的應用 /86

1.慢性胃炎——脾胃氣虛證 /86

2.慢性胃炎——胃腑血瘀證 /86

3.慢性胃炎——胃腸實熱證 /87

4.慢性胃炎——肝胃不和證 /87

5.胃功能紊亂——脾胃濕熱證 /88

6.腸功能紊亂——胃腸氣滯證 /88

7.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胃虛寒證 /89

8.功能性消化不良——寒濕中阻證 /89

9.慢性結腸炎——脾陽虛證 /90

10.膽石癥——肝膽濕熱證 /90

11.胃息肉——氣滯血瘀證 /91

12.結腸息肉——血瘀痰熱證 /91

13.上呼吸道感染——痰熱阻肺證 /92

14.糖尿病——陰虛火旺證 /92

15.冠心病——心陰虧虛證 /93

16.冠心病——心陽不振證 /93

17.高血壓——脾虛氣滯證 /94

18.心律失常——心虛痰阻證 /94

19.心律失常——心腎陰虛證 /95

20.心律失常——心氣虧虛證 /95

21.乳腺癌——脾虛痰濁證 /96

22.肺癌——心肝火旺證 /96

23.肺癌——肺脾氣虛證 /97

24.肺癌——腎陽虧虛證 /97

25.肺癌——痰熱壅肺證 /98

26.肺癌——脾虛痰瘀證 /98

27.肺癌——心肺陽虛血瘀證 /99

28.肺癌——肺腎陰虛證 /99

29.肺癌——肝火犯胃證 /100

30.肺癌——脾腎陽虛證 /100

31.肺癌——肺脾氣虛濕熱證 /101

32.口腔潰瘍——心火上炎證 /101

33.淋巴結炎——濕熱壅阻證 /102

34.抑鬱癥——肝氣鬱結證 /102

35.抑鬱癥——痰濁內蘊證 /103

36.下肢浮腫——水濕內停證 /103

37.痤瘡——衝任不調證 /104

38.前列腺肥大——下焦血瘀證 /104

39.兒童過敏體質——陰虛火旺證 /105

40.舌麻——肝腎虧虛證 /105

41.月經失調——心肝火旺證 /106

42.慢性疲勞綜閤徵——寒濕睏脾證 /106

43.慢性疲勞綜閤徵——陽虛陰浮證 /107

二、常見病證的診斷、治療與舌象變化 /108

1.脾胃病證候與舌象 /108

2.心腦血管疾病證候與舌象 /116

3.內分泌疾病證候與舌象 /124

4.婦科病證候與舌象 /127

5.腫瘤病證候與舌象 /132

6.呼吸係統疾病證候與舌象 /143

7.其他雜病證候與舌象 /145

第四章

體質與舌象 /162

DY節 體質及其分類 /162

一、體質的概念 /162

二、體質的分類方法 /163

第二節 九種典型體質的舌象及其乾預 /163

一、平和質 /165

二、氣虛質 /167

三、陽虛質 /170

四、陰虛質 /172

五、痰濕質 /174

六、濕熱質 /177

七、瘀血質 /179

八、氣鬱質 /181

九、特稟質 /182

顯示全部信息

舌尖上的生命密碼:深入探索中醫舌診的奧秘 在浩瀚的中醫理論寶庫中,舌診無疑是最具直觀性、信息量最豐富的診斷手段之一。它以精妙的觀察,將人體內部髒腑的盈虧、氣血的盛衰、病邪的性質以及病情的進退,一一呈現在舌尖之上,猶如一本無聲的書籍,默默訴說著身體的秘密。本書《中醫舌診臨床圖解》便是我們解讀這本生命密碼的鑰匙,它不僅是一部理論性的著作,更是一本實踐性的操作指南,旨在帶領讀者深入領略舌診的魅力,掌握其精髓,並將其靈活應用於臨床實踐。 一、 舌象的構成:從形態到色彩的細緻描摹 舌頭,這個看似簡單的器官,其錶麵所呈現的細微變化,卻蘊含著驚人的信息。舌診的入門,便是要學會認識和理解舌象的構成要素。本書將從以下幾個方麵進行係統講解: 1. 舌質(舌體): 這是舌的本體,其顔色、形態、潤燥程度都反映著身體的狀況。 顔色: 正常舌質呈淡紅,如同桃花盛開的顔色,這是氣血充盈、髒腑協調的標誌。 淡白舌: 舌色淡白,甚至發白,多提示氣血不足、陽氣虛衰。陽氣不足,則血脈失養,舌色自然顯得蒼白。這可能與脾胃虛弱、久病體虛、失血過多等有關。 紅舌/絳舌: 舌色深紅,甚至呈絳紅色,提示熱邪熾盛。熱盛則血脈充盈,舌色自然紅潤。絳舌更是體內熱毒亢盛,津液已傷的錶現,常伴有高熱、煩躁、口渴等癥狀。 紫舌: 舌色紫暗,或偏紫,是血脈瘀阻、氣滯血瘀的典型舌象。體內氣機不暢,津液運行受阻,血液凝滯,便會使舌色呈現紫暗。這可能與心血管疾病、肝髒疾病、跌打損傷等有關。 形態: 舌頭的形狀、大小、是否有齒痕等,也各有其意。 胖大舌/齒痕舌: 舌體胖大,舌邊可見牙齒的痕跡,多提示脾虛濕盛。脾主運化,脾虛則水濕內停,壅滯於舌體,導緻舌體胖大,受牙齒擠壓而齣現齒痕。這常伴有食欲不振、腹脹、便溏等癥狀。 瘦薄舌: 舌體瘦小,舌肌失去充盈,提示氣血兩虛或陰虛。氣血不足,則舌體失養;陰液虧損,則舌體枯瘦。 裂紋舌: 舌麵齣現各種裂紋,深淺不一,形態各異。裂紋深者,多提示精血虧損;裂紋淺者,可能為脾胃虛弱,氣血不足。某些特殊裂紋,如舌中央縱裂,可能與胃腸功能紊亂有關。 點刺舌: 舌麵上齣現紅點或紫點,如芒刺般突齣,提示熱盛傷津或血分熱盛。舌尖點刺多見於心火亢盛,舌邊點刺可能與肝膽濕熱有關。 潤燥: 舌頭的濕潤程度,與體內的津液密切相關。 乾燥舌: 舌麵乾燥無津,提示津液虧損,或熱邪傷津。 濕潤舌: 舌麵津潤光澤,是正常的錶現。但如果舌麵過於濕潤,甚至有黏膩感,則提示體內濕邪偏盛。 2. 舌苔: 舌苔是附著在舌體錶麵的一層薄膜,由胃氣熏蒸、津液上承而成。它的薄厚、顔色、潤燥、膩滯程度,是判斷病邪性質、深淺、傳變的重要依據。 顔色: 白苔: 舌苔呈白色,多提示寒證、錶證或虛證。寒邪客錶,營衛不和,則苔白。陽氣虛弱,升清降濁功能減退,也會齣現白苔。 黃苔: 舌苔呈黃色,多提示熱證。熱邪鬱結,津液被蒸,則苔黃。黃苔的深淺,也反映著熱的程度。 灰黑苔: 舌苔呈灰黑色,是裏熱熾盛、陽氣欲脫的危重徵象。熱極津傷,或寒入裏,陽氣被遏,均可齣現此苔。 厚薄: 薄苔: 舌苔菲薄,隱約可見舌質,多為病邪尚輕、或邪已退的徵象。 厚苔: 舌苔厚實,不易颳去,多提示病邪較重,或邪已入裏。 潤燥/膩滯: 潤苔: 舌苔濕潤,但不過於黏滯,是正常或病輕的錶現。 燥苔: 舌苔乾燥,提示津液不足。 膩苔: 舌苔黏膩,如油塗,層層疊疊,多提示體內濕濁內盛,或食積停滯。 剝落苔: 舌苔局部或全部剝脫,如地圖狀,提示胃氣、胃陰損傷。 二、 舌象與髒腑、病邪的對應關係:解開身體的語言密碼 舌頭雖然隻是一個小小的器官,但它通過經絡與全身髒腑緊密相連。因此,舌象的變化,能夠真實地反映齣體內髒腑的病變。本書將詳細闡述舌象與各髒腑之間的精妙對應關係: 舌尖: 與心、肺相關。舌尖紅、點刺,多提示心火亢盛或肺熱。 舌中: 與脾、胃相關。舌苔厚膩、黃膩,常與脾胃濕熱、食積相關。舌中央裂紋,也多與胃功能紊亂有關。 舌根: 與腎、膀胱相關。舌根色澤、苔色,有時能反映腎髒的虛實。 舌邊: 與肝、膽相關。舌邊紅,可能與肝膽火旺有關。齒痕舌,與脾虛肝乘也有關聯。 同時,本書也將深入剖析舌象與病邪性質的對應。無論是外感六淫(風、寒、暑、濕、燥、火),還是內傷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亦或是飲食勞倦所傷,都會在舌頭上留下痕跡。通過舌象的變化,我們可以準確判斷病邪是偏寒、偏熱、偏虛、偏實、偏錶、偏裏,從而為臨床治療提供至關重要的依據。 三、 舌象的變化與疾病的演變:洞察病情的發展脈絡 疾病的發生、發展、轉歸,往往會在舌象上留下清晰的印記。舌診不僅能幫助我們初步診斷疾病,更能通過舌象的動態變化,來判斷病情的進退。 舌象從白苔轉為黃苔: 常提示由寒證轉為熱證。 舌苔由厚轉薄: 提示邪氣逐漸減退,病情好轉。 舌質由暗紫轉為淡紅: 提示血瘀得通,氣血恢復。 舌絳口乾,舌苔剝落: 提示陰液虧損嚴重,需要及時滋陰。 本書將通過大量的臨床案例,生動地展示舌象在疾病不同階段的錶現,幫助讀者建立起對疾病發展脈絡的清晰認識,從而更好地把握治療時機。 四、 舌診的臨床應用:從理論到實踐的橋梁 本書最大的特色之一,便是其強調臨床實踐的應用性。我們不僅要學習舌診的理論知識,更要學會如何在真實的臨床情境中運用它。 常見病癥的舌象特徵: 本書將詳細列舉內科、婦科、兒科、外科等各個科室的常見疾病,並配以對應的典型舌象圖片,讓讀者能夠直觀地將理論知識與實際病例相結閤。例如,感冒咳嗽、胃痛嘔吐、月經不調、小兒疳積等,每種病癥都有其獨特的舌象錶現。 舌診在辨證施治中的地位: 舌診是中醫辨證論治不可或缺的一環。本書將闡述舌診如何與其他診法(望、聞、問、切)相互印證,如何為方藥的選擇提供準確的指導。一個看似普通的白苔,在配閤脈象、癥狀時,可能提示風寒感冒;而同樣的白苔,若伴隨其他癥狀,也可能指嚮脾陽虛。 特殊人群的舌象特點: 嬰幼兒、老年人、孕婦等特殊人群,其舌象可能存在一些特殊的錶現。本書將對此進行詳細的介紹,以避免誤診。 舌診的輔助診斷作用: 在某些情況下,舌診可以作為疾病的早期預警信號,或者輔助診斷一些疑難雜癥。 五、 舌診的誤區與注意事項:追求精準與嚴謹 任何一種診法,都可能存在誤區。為瞭使讀者能夠更準確地掌握舌診,本書也將對一些常見的誤區進行辨析,並提齣相應的注意事項。 進食、飲水對舌象的影響: 某些食物、藥物會暫時改變舌苔顔色,需要注意區分。 口腔衛生: 口腔清潔程度,也會影響舌苔的真實性。 光綫的影響: 觀察舌象時,應在充足、均勻的光綫下進行。 舌診的局限性: 舌診雖然重要,但並非萬能,仍需與其他診法相結閤。 結語 《中醫舌診臨床圖解》是一本集理論性、實踐性、圖文並茂於一體的舌診專著。它不僅適閤中醫藥專業學生、臨床醫師學習參考,也同樣適用於對中醫養生保健感興趣的廣大讀者。通過本書的學習,您將能夠撥開舌象的層層迷霧,洞悉身體的健康密碼,從而更好地關愛自己和傢人的健康。舌尖上的生命密碼,等待您去探索,去解讀。

用戶評價

評分

我個人對那些過於學術化、充斥著大量古文引用的醫學書籍常常望而卻步,因為它會大大增加入門的門檻。然而,這本關於舌診的書籍,在語言的運用上展現瞭極高的智慧。作者似乎深諳如何用現代、精準的漢語來轉譯傳統中醫的精髓。它做到瞭“信達雅”的統一,既保持瞭中醫理論的嚴謹性,又確保瞭現代讀者能夠快速、無障礙地理解。特彆是那些關於舌體顔色、形態變化的描述,不再是空泛的形容詞堆砌,而是結閤瞭生理學和病理學的視角進行解釋,使得抽象的概念具體化。這種“平易近人”的敘事風格,極大地降低瞭初學者進入舌診領域的心理負擔,同時也讓有一定基礎的人能夠從中獲得更係統、更精煉的知識梳理,真可謂是老少鹹宜的典範。

評分

作為一名臨床實踐者,我最看重的還是書籍內容的實用性和準確性,而這本書在這方麵確實給我帶來瞭不少驚喜。它並非僅僅羅列舌象與病名的簡單錶格,而是深入剖析瞭形成特定舌象背後的病機演變過程。比如,在講解“黃膩苔”的成因時,作者沒有止步於“濕熱內蘊”這一錶述,而是詳細描繪瞭脾胃運化失司如何導緻濕邪積聚,再如何由熱邪煎熬而化黃,最後又如何因為津液被耗而顯得粘膩,整個邏輯鏈條清晰且富有層次感。這種對病理生理過程的深入挖掘,使得我們不光是“知道”舌象是什麼,更能“理解”它為什麼會是這樣。此外,書中對於一些罕見或復閤型舌象的鑒彆點描述得極其細緻,提供瞭很多教科書上容易被忽略的臨床細節,這些“經驗之談”纔是真正能幫助我們提高診斷準確率的寶貴財富。

評分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封麵色彩搭配沉穩又不失專業感,那種墨綠和米白的組閤,透著一股傳統中醫的韻味。內頁紙張的質感也相當不錯,觸感厚實,印刷的清晰度極高,這一點對於圖文並茂的醫學書籍來說至關重要。我尤其欣賞它在排版上的用心,文字部分的留白處理得當,使得閱讀起來毫不費力,不會有那種信息密度過大導緻的壓迫感。更難得的是,那些理論闡述的章節,作者似乎懂得如何平衡文字的深度與讀者的接受度,既沒有為瞭追求晦澀而犧牲清晰度,也沒有為瞭通俗而流於錶麵。整體來看,這本初版的設計,就給人一種“用心做學問”的紮實感覺,讓人願意捧在手裏細細品味,而不是匆匆翻閱。這種對書籍本身的尊重,也間接提升瞭閱讀學習時的專注度,畢竟,好的載體是引導人深入知識殿堂的第一步。

評分

從一個長期研究傳統文化與現代醫學結閤的視角來看,這本書在“圖文對應”的處理上達到瞭一個極高的水準,這在同類書籍中是相當罕見的。很多中醫書籍的插圖要麼過於寫意,與實物脫節,要麼就是為瞭清晰而過度修飾,失去瞭真實感。而這本書的圖片,看起來像是從真實的臨床第一綫采集而來,光影、濕潤度、細節紋理都得到瞭最大程度的保留。更重要的是,每一張彩圖的旁邊,作者都精確地標注瞭關鍵的病理特徵點,並用簡潔的文字進行瞭提煉總結。這避免瞭讀者在麵對復雜舌象時,不知道該重點關注哪個區域的睏境。這種精細到微觀層次的圖解,真正體現瞭“百聞不如一見”的古訓,是幫助我們建立“舌象數據庫”最直接有效的工具。

評分

這本書的結構布局堪稱教科書級彆的典範。它的章節劃分邏輯性極強,從基礎的舌診概論、正常舌象的描摹開始,逐步過渡到舌質、舌苔的單項分析,再到兩者結閤的復雜辨識,最後收錄瞭大量典型的臨床病例作為案例分析。這種循序漸進的組織方式,使得讀者能夠建立起一個完整且穩固的知識體係。我特彆欣賞其中關於“動態觀察”的章節,它提醒我們舌診並非一成不變的靜態診斷,而是需要結閤患者的病程、治療反應進行動態評估。書中通過時間軸的方式展示瞭同一患者在不同階段的舌象變化,這種對比分析法,對於培養臨床思維的靈活性,比單純的靜態圖片展示要有效得多,它教會我們如何“看活的舌頭”,而不是“看死的圖片”。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