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花鸟画章法图例
定价:35.00元
作者:张守涛
出版社: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1-01
ISBN:9787530565544
字数:
页码:6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中国花鸟画章法图例》是一本讲中国花鸟画章法的专论。作者张守涛先生是一位山水、花鸟、人物多能并兼事史论研究的画家。《中国花鸟画章法图例》的编纂是作者几十年创作经验积累和研究的结晶。书中讲述了花鸟画章法概论、运用技巧,以及古今作品赏析等丰富的内容。既有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又借鉴西方美术现代构成等方面的研究,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和体会。
目录
作者介绍
张守涛,又名首涛,雅宝堂主人。1945年生于北京,祖籍山东黄县,后移居河北唐山。早年师从山水画大师胡佩衡先生,就学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现任北京中国画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央书画院院士、中国美术家协会荣誉理事、北京大学客座教授。是我国的画家、美术理论家、教育家。作品多能,尤以山水见长。
文摘
序言
初次翻开这本《中国花鸟画章法图例》,我完全是被它散发出的那种沉静、雅致的气息所吸引。书的装帧就透着一股古韵,纸张的质感也极好,拿在手里温润如玉。我一直对中国传统绘画情有独钟,尤其是在花鸟画领域,总觉得其中蕴含着东方哲学的智慧和生命力的张扬。这本书的书名,看似直接,实则勾勒出了一条通往精妙章法世界的路径。我期待的是,它能通过大量的实例,为我展现如何将自然界的万物,无论是枝头的喜鹊,还是水中的游鱼,亦或是案头的清供,都能够以一种富有生命力、又符合东方美学原则的方式,巧妙地组织在画面之中。我希望看到的不仅仅是简单的构图示意,而是能够深入理解背后“计白当黑”、“虚实相生”、“疏密有致”等一系列中国画的经典章法理论,并通过这些图例,将其内化为自己的创作语言。例如,在描绘一株老梅时,如何通过枝干的穿插、花朵的点缀、以及留白的运用,营造出孤傲清高的意境;又或者是在表现一群飞鸟掠过水面的场景时,如何捕捉动势,用笔墨的浓淡干湿来表现空间的层次感与空气的流动。我更希望这本书能告诉我,这些章法并非僵死的套路,而是可以随着画家心境、题材内容、乃至时代精神而生发变化的活态艺术。
评分自从我开始接触中国传统绘画,尤其是花鸟画,就一直被其中的意境和构图所吸引。《中国花鸟画章法图例》这本书,正如它的名字一样,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章法艺术的大门。我一直觉得,一幅好的花鸟画,其魅力不仅仅在于笔墨的功力,更在于构图的巧思。这本书非常出色地将这一点呈现出来。它不仅仅是展示了许多精美的花鸟画作品,更重要的是,它通过这些作品,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其中蕴含的章法奥秘。我惊喜地发现,书中并没有将章法写得过于枯燥,而是通过大量的图例,配合简练的文字说明,让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章法的运用。例如,书中对于“聚散”的处理,如何将画面中的元素进行巧妙的组合,既能突出主体,又不显拥挤;又例如,对于“虚实”的运用,如何通过留白来增强画面的空间感和想象力。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不同题材的章法解析,比如描绘山野间的野趣,或是文人案头的清供,都能找到相应的章法范例。这本书让我明白,章法并非是死的规则,而是灵活的艺术语言,可以通过不同的组合和变化,来表达丰富的情感和意境。它让我对花鸟画的创作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激发了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评分说实话,我拿到《中国花鸟画章法图例》的时候,并没有抱太大的期待,毕竟市面上关于绘画技法的书籍太多了,同质化现象严重。然而,翻开第一页,我便被其中的内容所震撼。它不像那些枯燥的理论书籍,只是简单地罗列名词术语,而是用一种非常直观、形象的方式,将复杂的章法原理呈现在我眼前。书中大量的图例,每一幅都经过精心挑选和编排,它们不仅仅是简单的范本,更像是一个个生动的案例分析。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章法解析,从工笔的精细到写意的奔放,从写实到写意,从描绘自然万物到寄托人生情怀,这本书几乎涵盖了花鸟画创作中的方方面面。我惊喜地发现,很多我曾经在创作中遇到的瓶颈,在这里都找到了解答。例如,如何在一幅小品画中做到既有生气又不失空灵,如何在一幅大幅作品中做到主次分明、节奏跌宕,这本书都给出了非常详尽的指导。我最欣赏的是,书中并没有将章法视为一种僵化的公式,而是强调了章法与笔墨、色彩、意境的相互关系,指出优秀的章法是为内容和情感服务的。这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是一本技法指导,更是一本帮助我提升艺术修养的启蒙书。
评分对于我这个对中国水墨花鸟画有着浓厚兴趣的业余爱好者而言,《中国花鸟画章法图例》无疑是一份宝贵的财富。我一直觉得,花鸟画不仅仅是描摹自然,更是寄托情思、抒发胸臆的载体,而章法,恰恰是实现这一切的重要基础。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将抽象的章法理论,通过一系列精美的图例,变得生动而易于理解。我仿佛置身于一个艺术的宝库,在每一页翻阅中,都能发现新的灵感和启示。书中对于不同元素的组合方式,如“主体与陪体”、“实景与虚景”的安排,以及如何运用“S”形、“Z”形等线条来引导视线,营造画面的动感和韵律,都讲解得极为透彻。我尤其欣赏书中对“计白当黑”的深刻阐释,以及如何通过留白来烘托画面的意境,让画面“活”起来。举个例子,当描绘一株迎风摇曳的竹子时,如何通过疏密有致的竹叶和适当的留白,表现出其坚韧挺拔的风骨;又或者是在表现一池荷塘时,如何通过荷叶、荷花的穿插和水的留白,营造出夏日生机勃勃的景象。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好的章法并非是简单的堆砌,而是对画面的整体把握和对空间关系的精妙处理,它能让画面在视觉上达到平衡与和谐,在精神上达到意境的深远。
评分对于我这样一位长期浸淫于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爱好者而言,一本好的绘画教材,就像一位指引方向的良师。《中国花鸟画章法图例》这本书,恰恰扮演了这样的角色。它并没有流于表面,而是深入到中国花鸟画创作的核心——章法。我一直认为,章法是中国画的灵魂所在,它决定了画面的整体气韵和生命力。这本书通过大量的精选图例,将抽象的章法理论具象化,让读者能够清晰地看到,不同的构图方式如何影响画面的表达效果。书中对于“势”的把握,如何通过线条的引导和元素的安排,形成画面的动感和张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例如,在描绘腾飞的龙或者掠过水面的鸿雁时,如何通过龙身的曲折、飞鸟的姿态以及水面的起伏,来营造出一种强大的动势,让画面充满了活力。同时,书中对于“韵”的追求,如何通过画面的疏密、虚实、轻重,来传递出一种含蓄而悠远的意境,也让我受益匪浅。我非常欣赏书中对于“留白”的运用,它不仅仅是空白,更是画面的呼吸空间,是引发观者想象力的重要元素。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图例集,更是一部关于中国花鸟画章法智慧的精辟总结,它让我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中国画的独特魅力,也为我的艺术创作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启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