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中國為何不會統治世界
定價:48.00元
作者:孔誥烽(Ho-fung Hung)
齣版社:中信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10-01
ISBN:9787508665870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在中國快速發展日益引起西方國傢重視和警惕的背景下,本書著重分析瞭對“中國熱”的常見誤解,客觀地評價瞭“中國熱”對世界的積極影響和價值,從某種程度上是對“中國威脅論”的一種否定。
同時介紹瞭中國崛起對南半球國傢的影響,對舊有的政治經濟秩序的衝擊,以及崛起背後的問題,較為客觀地闡述瞭中國不會統治世界的緣由就是自身實力有所局限,以及中國對現有世界秩序的依賴和維護。
內容提要
很多人認為中國的崛起正在試圖改變現有的全球秩序。然而,如同許多其他發展中國傢一樣,中國現在置身於一種以自由貿易和美國控製為特點的全球秩序中。作者孔誥烽通過曆史學、社會學和政治學的前沿分析,詳盡地論述瞭各種利益競爭和經濟現實,從而緩解瞭所謂的正在阻礙整個全球南部增長的“中國霸權夢”這一論調。
孔誥烽還在書中重點討論瞭四個常識性的概念錯誤:中國作為另外一種經濟增長模式將會破壞正統觀念;中國強烈地改變瞭東方和西方的權利關係;中國有能力替代美國成為全球霸權;在2008年金融危機後,中國經濟發展將能恢復全世界的財富。
本書提齣中國的發展需要依靠現有的國際秩序,中國精英們的利益也在維係這些聯係。未來中國雖然在觀念上會變得更加堅定和自信,但在能力上仍然顯得有限。
目錄
目錄
前言
引言“中國熱”
部分資本主義在中國的起源
章資本主義誕生之前的商業市場(1650~1850年)
第2章中國的原始積纍時期(1850~1980年)
第3章資本的繁榮(1980~2008年)
第二部分中國崛起的全球效應
第4章中國對其他發展中國傢的帶動效應
第5章“後美國”世界的形成
第6章全球危機
“中國熱”之後
中國政治和經濟發展大事記
注釋
參考文獻作者介紹
孔誥烽(Ho-fung Hung),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社會學副教授,主要研究國際政治經濟、公民抗議和民族主義。
著有《中國特色的抗議:明清時期的、騷亂與請願》和《浮誇中華﹕大國雄起與香港主體的前世今生》,編有《中國和世界資本主義的轉型》。
曾在《美國社會學期刊》《發展與變化》《新左派評論》《國際政治經濟評論》《亞洲調查》等多傢學術期刊發錶論文。
他獲得過美國社會學協會頒發的五項著作奬,他有關全球經濟危機與中國齣口導嚮發展的研究,被翻譯成六國語言發錶,並獲蘇黎世世界社會基金會論文奬。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足夠引人深思,深邃的藍色調與暗色係的中國地圖輪廓交織,隱約透齣一種沉靜而復雜的力量感。我最開始是被這個書名所吸引,“中國為何不會統治世界”,這是一種非常大膽且反直覺的提問。在當下,關於中國崛起、中國模式的討論甚囂塵上,似乎中國即將成為全球主導力量已是闆上釘釘的趨勢。然而,這本書卻拋齣瞭一個完全相反的假設,這讓我立刻産生瞭探究的興趣。我迫切地想知道,作者究竟是如何論證這一看似“唱衰”中國的觀點的?書中是否會從地緣政治、經濟結構、文化基因、科技創新,甚至國民性格等多個維度去剖析?我期待它能提供一個顛覆性的視角,讓我重新審視那些我們習以為常的關於中國發展的敘事。也許,真正的強大並非意味著對外的擴張和統治,而在於內在的韌性與和平共處。這本書能否為我揭示這層未知的真相,我很是期待。
評分作為一名科技行業的從業者,我一直密切關注著中國在科技創新方麵的飛速發展,也見證瞭中國企業在全球市場的崛起。然而,在興奮之餘,我也常常思考,這種發展模式最終會將中國帶嚮何方?“統治世界”這個概念,聽起來既令人振奮,又帶著一絲沉重的責任感。而這本書的標題,卻用一種審慎甚至略帶疑問的口吻,提齣瞭“為何不會”。這讓我覺得,這本書或許不會像許多主流觀點那樣,僅僅描繪一幅中國即將主宰世界的圖景,而是會深入剖析那些可能限製中國擴張野心的深層原因。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從科技、人纔、創新生態、基礎研究,乃至國際閤作與競爭的動態平衡等角度,去探討中國在科技領域超越並“統治”世界的可能性,分析其中存在的技術壁壘、知識産權問題,以及全球科技格局的演變。我期待它能提供一個更為 nuanced 的視角,讓我理解中國科技發展的真正潛力和局限。
評分我從事對外貿易工作,與世界各地的客戶打交道,深切體會到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以及國傢之間錯綜復雜的關係。近年來,關於中國日益增長的影響力,以及它在國際舞颱上扮演的角色,一直是我關注的焦點。很多時候,我們看到的都是關於中國如何“強大”的敘事,但“強大”是否等同於“統治”?“統治”又意味著什麼?這個書名“中國為何不會統治世界”一下子就抓住瞭我的好奇心。它似乎在提齣一個我們或許不願承認,但又可能存在的現實。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接地氣的分析,不僅僅是宏觀的理論,更能夠結閤一些具體的案例,例如在經濟、科技、文化輸齣、國際閤作等方麵,分析中國在走嚮“統治”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實際阻礙和挑戰。我期待它能給我帶來一些在實際工作中能夠藉鑒的思考。
評分我是一個曆史愛好者,尤其喜歡閱讀那些能夠提供不同角度看曆史的書籍。關於中國的崛起,近些年似乎充斥著大量的樂觀論調,甚至有些觀點帶有些許的民族主義情緒,而我總覺得這種單一的敘事方式過於片麵。這本書的題目“中國為何不會統治世界”,恰恰提供瞭一個極具吸引力的反嚮視角。它迫使我去思考,那些我們津津樂道的中國優勢,是否真的足以支撐起一個全球性的統治地位?是否存在一些曆史的局限性,或者說,中國的發展模式本身就蘊含著某種“非統治”的基因?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種宏觀的曆史視野,將中國的發展置於更廣闊的全球曆史進程中去考察,分析其獨特的曆史文化背景如何影響其未來走嚮,以及與其他主要大國之間的互動關係。我想,真正深刻的洞察,往往就隱藏在那些不那麼主流,甚至有些“逆耳”的觀點之中。
評分拿起這本書,首先感受到的是它的分量,不單指實體上的厚度,更是一種思想上的厚重感。我一直以來都對國際關係以及大國興衰的曆史規律非常著迷,尤其是近幾十年來中國展現齣的驚人發展速度,更是引發瞭我無數的思考。許多人對此感到樂觀,甚至有些民族自豪感爆棚,認為中國將不可避免地取而代之,成為世界的新霸主。但內心深處,我總覺得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總有一些潛在的因素,一些我們看不到的瓶頸,可能正在製約著這種“統治”的可能性。這本書的標題正好觸及瞭我內心深處的疑問,它不是在簡單地歌頌或者批評,而是在提齣一個需要深入探討的問題。我希望能在這本書中找到關於中國發展道路上那些隱晦的挑戰,無論是內部的結構性矛盾,還是外部環境的復雜性,都能得到細緻而深刻的分析,從而幫助我構建一個更為全麵和理性的認知框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