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素手調水——茶藝茶道 | 作者 | 艾敏著 |
| 定價 | 68.80元 | 齣版社 | 電子工業齣版社 |
| ISBN | 9787121268816 | 齣版日期 | 2015-09-01 |
| 字數 | 頁碼 | ||
| 版次 | 1 | 裝幀 | 平裝 |
| 開本 | 16開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1.從茶品齣發,逐漸展開瞭茶藝、茶道的描述。茶品中包含瞭茶樹的生長環境和茶葉的分類以及加工工藝,以廣角的方式覆蓋瞭茶的生命。 2.以古今名人對於飲茶的看法為切入點,展開瞭曆朝曆代的飲茶習俗,從中呈現瞭茶的文化底蘊、茶具器具的搭配、茶與水火的藝術之舞。 3.作為從茶道的禮儀上延伸齣來的一種技藝,茶藝錶現為衝泡齣的茶湯,而這技藝的直接傳遞者是茶藝師。 4.從職業道德、到禮儀規範、到形象塑造,茶藝師能夠通過一切途徑傳達齣茶藝那種“神、美、質、勻、巧”五種不同境界的美。 |
| 作者簡介 | |
| 艾敏 福建鬆溪縣人,自幼在傢人的茶園長大,現在的生活隻是煮茶、喝茶,與情趣相投的朋友談天說地,品嘗馬連道正宗的福建菜。 看起來簡單,卻又十分美好。於閑暇時期創立瞭“藝仁茶藝”,傳播地地道道的茶文化,並受邀到韓國、日本交流。 間或執筆齣版瞭《中國茶鑒賞手冊》以及《中國茶藝》兩本書,雖說是授業解惑,卻收獲瞭很多珍貴的茶友。 國傢一級茶藝技師、一級評茶師、國傢考評委。 |
| 目錄 | |
| 初章 識茶之英秀 好山好水齣好茶 / 4 江北茶區 / 5 江南茶區 / 5 西南茶區 / 6 華南茶區 / 7 慧眼來把茶分類 / 8 按照加工工藝 / 8 按照質量等級 / 15 按照生産年代 / 16 第二章 飲茶之古今 茶的演變 / 26 “茶”字的演變 / 26 飲茶習俗的演變 / 26 茶與器具 / 30 茶壺 / 31 茶船 / 31 茶盅 / 32 茶杯 / 32 茶碗 / 33 蓋碗 / 33 茶與水火 / 36 茶與水 / 36 茶與火 / 45 第三章 知茶之藝術 茶藝師職業要求 / 58 茶葉審評 / 62 茶藝錶演 / 64 茶席設計 / 72 第四章 品茶之文化 茶文化的發展史 / 86 茶館文化 / 98 茶館的曆史 / 98 茶館的作用 / 103 茶館的文化 / 108 第五章 修茶之人道 茶與儒 / 118 茶與佛 / 130 茶與道 / 142 人化自然 / 146 自然化的人 / 148 論中國之茶道 / 150 |
| 編輯推薦 | |
| 用瞭3年時間,入福建茶山拍攝時令茶葉,從土壤、種植、采摘、收獲……1.一級茶葉技師艾敏老師親自撰寫,中國文學專業碩士逐字逐句修改潤色,市麵上少見的將專業知識與文化融閤的茶書。2.全書500多張圖片由專業攝影師親自實物拍攝,是市麵上少見的全麵展示乾茶、茶湯、葉的圖片。3.在設計裝幀上,古樸典雅、簡潔明快4.印刷用紙溫文爾雅,觸感溫潤,與茶人品性貼閤,是一套的茶書珍藏品。此套書一共3冊,從茶葉、茶具講到茶藝。完整容納茶的一生。本書文字精妙,閱讀起來如同流入中國漢語言文學的世界,美妙至極。一葉之心——茶相茶味榖水懷香——茶具茶器素手調水——茶藝茶道閱讀以上三本茶書,需靜養身心。 |
| 文摘 | |
| |
| 序言 | |
作為一名對傳統文化略有涉獵的愛好者,我發現這本書在對“茶道精神”的詮釋上,有著非常獨到的見解。它沒有停留在錶麵對動作的模仿,而是深入挖掘瞭禪宗思想與茶道之間的內在聯係。書中對於“一期一會”的理解尤其讓我深受觸動,作者用非常生動的案例說明瞭每一次茶會都是不可復製的體驗,因此我們應該傾注全部的注意力和真誠。這種對當下瞬間的珍視,不僅體現在泡茶的過程中,更是對生命本身的尊重。這本書的價值就在於,它提供瞭一種完整的、立體的思考框架,讓你在品茗的同時,也能進行一場深刻的自我反思。讀完後,我開始有意識地將這種“專注與敬畏”的精神融入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麵麵,感覺整個人都變得更加踏實和有力量瞭。
評分這本書的行文風格非常流暢,作者的文字功底深厚,將復雜的茶道禮儀用一種近乎詩意的語言錶達瞭齣來。它不像那些枯燥的教科書,反而更像是一部關於東方生活哲學的散文集。我尤其喜歡它探討茶與人際關係那幾章,闡述瞭“和、敬、清、寂”在現代社交中的體現。它不僅僅是教你如何恭敬地為客人奉上一杯熱茶,更是引導你去思考如何以謙遜、尊重的心態去麵對每一個人。在快節奏的現代社會裏,我們很容易變得浮躁和功利,但這本書仿佛是一劑清涼的藥方,讓人慢下來,去體會那種細微的關懷和人與人之間最純粹的連接。讀著讀著,我仿佛能聞到空氣中彌漫的茶香,感受到那種由內而外的平靜與安寜,讓人由衷地感嘆東方文化的博大精深。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很有古韻,那種淡雅的水墨風格一下子就把人帶到瞭一個寜靜的茶世界裏。我最欣賞的是它對茶具的選擇和鑒賞部分,簡直就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茶人手把手地教你如何挑選和養護那些精美的茶器。從紫砂壺的泥料質地到白瓷的溫潤光澤,講解得細緻入微,完全不是那種乾巴巴的理論說教,而是充滿瞭生活氣息和對美的追求。特彆是書中提到如何根據不同的茶品來搭配閤適的茶具,那簡直是藝術和實用的完美結閤。我以前總覺得茶具不過是個盛放茶葉的容器,讀完這部分纔明白,原來每一個茶器都有它的“脾氣”和“靈魂”,需要我們用心去體會和嗬護。這本書讓我對“器”的理解上升到瞭一個新的高度,也讓我更珍惜每一次泡茶的時光,因為那不僅僅是泡茶,更是一種人與物之間的對話。
評分我對這本書中關於不同地域茶文化的對比分析非常感興趣。作者似乎走遍瞭主要的茶區,對各類名茶的生長環境、製作工藝以及獨特的品飲習俗都有著細緻入微的考察和記錄。比如,書中對閩南功夫茶的繁復流程和日式抹茶的極簡主義的對比,寫得既客觀又充滿洞察力。它沒有簡單地褒貶哪種方式更優越,而是尊重每一種文化背景下形成的獨特審美和儀式感。這種開闊的視野讓我認識到,茶文化是一個多元且不斷演變的係統,而非一成不變的教條。通過這本書,我不僅豐富瞭關於茶葉種類的知識,更重要的是,理解瞭文化的多樣性是如何在一方小小的茶碗中得以展現的,極大地拓寬瞭我的認知邊界。
評分這本書的插圖和版式設計簡直是視覺享受。整體裝幀典雅大氣,裝幀的細節處理得非常到位,拿在手裏就能感受到其分量和質感。更難得的是,書中穿插的那些寫意的水彩畫和古籍拓片風格的插圖,與文字內容完美地融閤在一起,相得益彰。它們不是簡單的裝飾品,而是對文字意境的有力補充和延伸。例如,當作者描述到某一類茶湯的色澤時,旁邊的配圖能立刻讓你在腦海中勾勒齣那種光影和質感,極大地提升瞭閱讀的沉浸感。這種對閱讀體驗的極緻追求,讓整本書不僅是一本知識的載體,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藝術品。每次翻開它,都是一次對視覺和精神的雙重滋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