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科學、實用、貼心的全程同步孕育指導,從日常生活到飲食營養、孕期宜忌、疾病防治、孕期檢查、心理保健等,全方位嗬護準媽媽和胎寶寶健康。
·適閤中國女性體質的優生優育寶典,幸福媽媽必備的孕期保健指導。
·全方位為準爸媽解疑答惑,一書在手,安心懷孕,順利分娩。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針對中國女性體質打造的優生優育寶典,以時間為順序,遵循胎兒發育的規律,用通俗易懂且專業的文字講解的孕期保健知識和胎教知識,告訴準媽媽如何纔能保持孕期健康,為胎寶寶提供良好的內外部環境,有效地實施胎教,培養齣健康聰明的寶寶。
作者簡介
王楠,女,婦産科醫生,從事婦産科臨床工作多年,具有豐富的婦産科、新生兒專業經驗,多年來緻力於醫學科普知識的推廣,尤其擅長婦科疾病防治和保健。
內頁插圖
目錄
孕前保健
第1 章
基本常識
精子和卵子是什麼 / 002
排卵期怎樣預測 / 002
如何纔能受孕 / 003
最佳生育年齡是多少 / 004
哪個季節最宜受孕 / 004
何時是最佳受孕時機 / 004
什麼是最佳受孕環境 / 004
為什麼要進行婚前檢查 / 005
婚前檢查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 005
在什麼情況下需要進行遺傳檢查 / 005
為什麼要進行遺傳病谘詢 / 006
怎樣進行孕前生活節律調適 / 006
孕婦心態與優生之間有什麼關係 / 006
為什麼高齡産婦的風險更大 / 007
為什麼女子性高潮時受孕有利於優生 / 007
智力與遺傳之間是什麼關係 / 007
造成孩子智力低下的非遺傳因素有哪些/ 008
性格與遺傳之間有什麼關係 / 008
什麼情況下應避免受孕 / 008
人工受孕是怎麼迴事 / 009
人工受孕的成功概率有多大 / 009
咖啡對婦女妊娠有何影響 / 009
在計劃受孕時為什麼要補充葉酸 / 009
碘缺乏對生育有什麼影響 / 009
婦女孕前補充蛋白質有什麼意義 / 010
婦女孕前補鈣有什麼重要意義 / 010
為什麼孕前要補鐵 / 010
生孩子越早越好嗎 / 010
預産期是怎樣計算的 / 011
懷孕的自我診斷方法有哪些 / 011
哪些遺傳病人不宜生育 / 012
在什麼情況下需要進行産前遺傳病的診斷 / 012
為什麼不宜近親結婚 / 013
什麼情況下會發生畸形兒 / 013
怎樣避免畸形兒 / 013
生物鍾與優生之間有什麼關係 / 014
什麼是宮外孕 / 014
宮外孕有什麼錶現 / 014
宮外孕如何治療 / 015
人工流産對再懷孕有什麼影響 / 015
流産後多長時間適宜懷孕 / 016
為什麼有的孕婦會生雙胞胎 / 016
哪些因素影響雙胎或多胎妊娠 / 016
女性不孕應進行哪些檢查 / 017
女性不孕的因素有哪些 / 017
男性不育的原因有哪些 / 018
試管嬰兒是怎麼迴事 / 018
第2 章
疾病與受孕
怎樣防治貧血 / 019
為什麼患心髒病的婦女不宜懷孕 / 019
“雞胸”會遺傳嗎 / 019
精神病會遺傳嗎 / 020
癲癇病患者可以生育嗎 / 020
患過肝炎可以懷孕嗎 / 020
患高血壓的婦女可以懷孕嗎 / 020
患肺結核的婦女可以懷孕嗎 / 021
患尖銳濕疣的婦女可以懷孕嗎 / 021
患腎炎的婦女可以懷孕嗎 / 021
患附件炎的婦女可以懷孕嗎 / 022
糖尿病對婦女妊娠及胎兒有什麼影響 /022
患哮喘的婦女可以懷孕嗎 / 022
患甲亢的婦女可以懷孕嗎 / 023
患係統性紅斑狼瘡的婦女可以懷孕嗎 / 023
為什麼在計劃生育時男性應防腮腺炎 / 024
為什麼患淋病的婦女不宜懷孕 / 024
為什麼患梅毒的婦女不宜懷孕 / 024
什麼情況下可以帶病懷孕 / 025
什麼時候應當暫緩懷孕 / 025
為什麼說沙眼可以導緻不孕 / 025
決定生男生女的因素有哪些 / 026
生男生女可以通過飲食進行控製嗎 / 026
科學控製生男生女的方法有哪些 / 027
怎樣科學預測胎兒的性彆 / 027
第3 章
其他注意事項
孕婦為什麼不宜和小動物接觸 / 028
為什麼新婚期間不宜懷孕 / 028
為什麼身體疲勞時不宜懷孕 / 029
婦女停用避孕藥後就可以懷孕嗎 / 029
太胖的女性懷孕有哪些不利因素 / 029
牙病對懷孕有影響嗎 / 030
應選擇怎樣的臥具 / 030
孕前為什麼要戒煙 / 030
孕前為什麼應當戒酒 / 031
孕前在飲食上應注意什麼 / 031
身體肥胖的婦女孕前為什麼要限製膽固醇的攝入 / 031
孕前能否接種疫苗 / 032
丈夫在妻子懷孕前應注意哪些問題 / 032
為什麼新婚旅行途中不宜懷孕 / 033
服用避孕藥期間懷孕是否應做流産 / 033
頭胎不如二胎聰明嗎 / 033
孕前為什麼應保持樂觀情緒 / 033
為什麼汽車廢氣會影響男性生育 / 034
為什麼男子應慎洗桑拿浴 / 034
孕前為什麼要防止電腦的危害 / 034
精彩書摘
孕婦為什麼不可缺鈣
鈣是人體骨骼和牙齒的主要組成物質。此外鈣在人體中還有以下作用:降低毛細血管和細胞膜的通透性,防止滲齣,控製炎癥和水腫;降低神經的興奮性,有利於心肌收縮,維持心跳節律。
孕婦如果長期缺鈣或缺鈣程度嚴重,不僅可使母體血鈣降低,誘發小腿抽筋或手足抽搐,全身無力,腰腿酸痛,還可導緻孕婦骨質疏鬆,進而齣現軟骨癥,更會殃及胎兒産生先天性佝僂病和缺鈣抽搐以及齣生後體重輕等癥狀。
含鈣豐富的食品以奶和奶製品為佳,魚罐頭(連骨食入)、魚鬆(連魚骨粉)、小蝦皮、海帶等也是鈣的良好來源。此外,豆類及其製品亦含有較豐富的鈣。
多喝骨頭湯就能補鈣嗎
用骨頭熬湯,能溶解到湯中的鈣量極其有限。同時,骨油大量溶入湯中,其中含大量的飽和脂肪酸,不利於消化吸收。胎兒組織器官分化所必需的類脂是由食物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形成的。以食物補鈣是正確的補鈣方法之一,但不要首選骨頭湯,魚、蝦、蛋、奶、豆製品纔是食物補鈣的主要來源。
妊娠早期為什麼宜補葉酸
研究發現,導緻神經管畸形發生的主要原因,與懷孕期間缺乏葉酸有關,尤其在懷孕早期攝入葉酸不足,其危險性更大。因此,育齡女性在懷孕前就應該補充葉酸,以便預防胎兒神經管畸形的發生。
葉酸是一種維生素,如果葉酸缺乏,可導緻巨幼細胞貧血、舌炎及胃腸功能紊亂、衰弱、蒼白、精神萎靡、健忘失眠等癥狀。兒童缺乏葉酸則易導緻生長發育不良。如果孕婦缺乏葉酸,胎兒就會有神經管畸形的危險。所以,懷孕期間應補充葉酸,以預防胎兒神經管畸形的發生。
孕婦為什麼要補充鋅
女性在孕期對鋅的需要量比非孕期時要高,僅從一般膳食中攝取是難以滿足需要的。目前孕婦缺鋅的現象非常普遍。孕婦缺鋅會使羊水缺乏抗微生物活性,也會影響核糖核酸的閤成,導緻足月胎兒體重降低,發育停滯,先天性畸形,齣現先天性心髒病、骨畸形和尿道下裂等。
若孕婦血清中鋅含量過低,會引起宮縮無力、産程延長、難産、新生兒活動減弱,嚴重的會齣現流産或死胎。
富含鋅的食物有香蕉、植物的種子(麥胚、葵花子、各種堅果)、捲心菜、蛋類、瘦肉、動物肝髒、奶製品、紫菜、海帶、紅小豆、荔枝、栗子、蝦、海魚、芹菜、柿子等。應注意的是,服用硫酸鋅製劑或特彆加鋅的食品不宜過量。
孕婦為什麼要補碘
碘是甲狀腺素和三碘甲腺原氨酸的重要組成成分。甲狀腺素能促進蛋白質的生物閤成,促進胎兒生長發育。妊娠期甲狀腺功能活躍,碘的需要量增加,妊娠期碘攝入量不足或缺乏,孕婦易發生甲狀腺腫大,並影響胎兒的發育,嚴重者齣現剋汀病。
孕婦缺碘還會造成流産、死胎、聾啞和先天性畸形,胚胎期和嬰兒期嚴重缺碘時,可使人終身呆傻。缺碘對胎兒腦的損害最為嚴重,齣生時即使是輕度的碘缺乏,也可影響智力的發育。
孕婦為什麼要補錳
錳可直接影響人體的生長發育,它的作用是維持骨骼的生長,血液的形成,蛋白質、核酸的閤成和糖類、脂肪的正常代謝。
成年人缺錳,會齣現食欲下降,體重減輕,性激素水平降低以及性功能障礙等現象。孕婦缺錳更是大忌,因為這不僅會影響胎兒的健康,嚴重的還會導緻孕婦發生驚厥,甚至死亡。如果嬰幼兒缺錳,生長會停滯,並伴有骨骼畸形或軟骨病,尤其是長骨、肌膚、結締組織的發育不全。
食物中錳含量高的有堅果、粗糧、乾豆類和綠葉蔬菜,其中粗糧榖類是人體錳最重要的來源,每韆剋小麥含錳量常常在10毫剋以上。茶葉中也含有較豐富的錳,一杯濃茶的錳含量可高達1。3毫剋。
孕婦進食為什麼應該細嚼慢咽
細嚼慢咽是一種良好的飲食習慣,細嚼慢咽能刺激消化腺分泌更多的消化液,可幫助消化。另外,細嚼慢咽還有健齒的作用。妊娠期孕婦消化功能減退,錶現為胃腸道蠕動減弱、消化腺分泌減少、食欲不振、腹部飽脹感等。所以孕婦在吃東西時應盡可能地做到細嚼慢咽,使食物與消化液(唾液)充分混閤,進而有效地使消化器官活動,將食物中更多的營養成分更全麵地吸收,增進孕婦和胎兒的營養與健康。同時細嚼慢咽能減少快速吞咽過程中將大量空氣吞入胃腸道而引起的對膈肌的刺激,有助於健康。
孕婦脂肪的攝入量有什麼要求
脂肪攝入人體後,經代謝轉換,可以提供機體熱能,還能提供必需脂肪酸,供胎兒生長發育,其中的成分參與細胞膜與神經髓鞘組成,對胎兒中樞神經係統發育尤為重要。如果孕婦脂肪攝入減少,將不利於免疫係統與神經係統的發育。
在妊娠期脂類的需要增多,從孕初期開始孕婦某些部位就有脂肪存積,整個妊娠期孕婦平均增加體脂2韆剋~4韆剋。孕晚期要供給胎兒脂肪貯備,胎兒貯備的脂肪可為其體重的5%~15%。
除食用油脂外,動物性食品和堅果類食品中脂肪含量較高。各種油類種子以及堅果類食品中亞油酸含量較高,如花生仁、黃豆、芝麻、核桃等,多為不飽和脂肪酸,更有利於胎兒的發育。
……
孕育生命的智慧:現代母嬰健康與育兒實踐指南 一、 關注孕期營養與生理變化:構建胎兒成長的堅實基礎 懷孕是一個奇妙而復雜的生理過程,對母體和胎兒的健康都提齣瞭更高的要求。本書深入剖析瞭孕期不同階段的營養需求,從宏量營養素(蛋白質、脂肪、碳水化閤物)到微量元素(葉酸、鐵、鈣、維生素D等)的科學配比,提供瞭詳盡的食譜建議和膳食補充方案。我們不僅關注“吃什麼”,更側重於“如何吸收”與“如何平衡”,以確保母體能量儲備充足,並為胎兒的器官、骨骼、血液係統發育提供最優原料。 書中詳細解讀瞭孕期生理上的關鍵變化,如激素水平的波動如何影響孕婦的情緒、睡眠和體能。我們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瞭孕期常見的生理反應,例如早孕反應(孕吐)、水腫、腰背疼痛等,並提供瞭基於循證醫學的應對策略,如針對性按摩、體位調整、以及如何識彆需要立即就醫的危險信號(如先兆子癇的早期癥狀)。 此外,針對孕期體重管理的科學性進行瞭探討。閤理的體重增長是評估孕期健康狀況的重要指標,本書根據孕前體重指數(BMI)為不同體型的孕婦設定瞭科學的增重範圍,並提供瞭貫穿整個孕期的運動規劃建議。這些建議充分考慮瞭孕期的安全性,涵蓋瞭從溫和的孕期瑜伽、散步到水中運動等多種選擇,旨在幫助孕婦保持適度的肌肉張力和心肺功能,為分娩儲備體力。 二、 心理韌性與壓力調適:構建和諧的母嬰連接 現代生活節奏快,孕期焦慮是普遍存在的現象。本書將心理健康置於與生理健康同等重要的地位,係統闡述瞭孕期壓力管理的方法論。我們從神經生物學和心理學的角度,解釋瞭慢性壓力對皮質醇水平的影響,及其可能對胎兒神經發育帶來的長期潛在影響。 書中提供瞭大量實用的心理調適工具箱。例如,正念冥想(Mindfulness)在孕期的應用指南,旨在幫助孕婦錨定當下,減少對未來不確定性的過度擔憂;情緒日誌的記錄方法,幫助識彆和命名復雜的情緒;以及如何建立有效的社會支持係統,包括與伴侶、傢人、朋友間的有效溝通技巧。我們鼓勵孕婦以積極的心態接納孕期的身體變化,並探索“身體意象”的積極重塑。 特彆闢齣章節探討“準父母角色轉換”的心理準備。從個體身份到傢庭單元角色的轉變,充滿瞭挑戰與喜悅。本書通過案例分析和訪談,展示瞭不同傢庭如何協商育兒分工、如何處理來自外界的育兒建議壓力,以及如何與伴侶共同麵對即將到來的角色重塑,強調瞭伴侶支持在孕期心理健康維護中的核心作用。 三、 深入理解分娩:知情選擇與賦權 分娩是生命旅程的高潮,但往往因未知而充滿恐懼。本書旨在提供全麵、中立的分娩知識,幫助準父母做齣最適閤自己的分娩計劃。我們詳細剖析瞭分娩的生理過程,從潛伏期到完全擴張,以及胎兒的下降機製,確保讀者對“正在發生什麼”有清晰的認知。 分娩方式的選擇是重點內容。書中詳細對比瞭自然分娩、剖宮産的適應癥、風險與益處。對於自然分娩,我們深入介紹瞭無痛分娩(如硬膜外麻醉)的工作原理、時機選擇,以及各種非藥物鎮痛方法(如拉瑪澤呼吸法、水療、按摩、芳香療法)的實際操作指南。 此外,本書超越瞭傳統的醫療敘事,探討瞭“賦權式分娩”(Empowered Birth)。這包括如何與醫療團隊有效溝通,設定個人化的分娩偏好清單(Birth Preferences),以及在突發狀況下,如何根據新的信息做齣明智的、主動的決策。書中還收錄瞭關於産後即刻的“黃金一小時”的知識,強調皮膚接觸(Skin-to-Skin Contact)對新生兒體溫穩定和早期親密關係建立的決定性作用。 四、 早期嬰幼兒發展與科學照護基礎 雖然本書聚焦於孕期和分娩,但我們深知,父母的準備工作必須著眼於孩子齣生的頭幾個月。因此,本書最後一部分提供瞭一套堅實的早期發展基礎知識。 我們探討瞭新生兒行為的解讀,如哭泣的模式與需求(飢餓、不適、需要安撫),並教授父母如何建立“敏感迴應”的照護模式,而非僅僅是“反應式”的應對。關於睡眠,我們介紹瞭安全睡眠環境的建立(如SIDS的預防措施),以及如何理解新生兒的睡眠周期,而不是急於推行嚴格的睡眠訓練。 在早期喂養方麵,本書提供瞭母乳喂養與配方奶喂養的科學選擇指南,重點強調瞭支持母乳喂養成功的關鍵因素——如正確的含乳姿勢、對乳房問題的早期識彆與處理,以及如何平衡工作與持續哺乳的策略。 五、 建立終身學習的育兒觀 本書的宗旨是為準父母提供一個堅實、可靠且與時俱進的知識框架,而不是僵化的教條。我們鼓勵父母保持開放的心態,認識到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育兒實踐需要靈活調整。我們倡導基於科學證據(Evidence-Based Practice)的決策製定,引導父母學會辨彆信息來源的可靠性,避免陷入育兒迷思。通過這些知識的積纍,父母將能夠以更自信、更從容的姿態,迎接為人父母的偉大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