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的背后是一个有待探索的全新世界,其中涉及工艺、历史、旅游、行业、文化和仪式等诸多方面。《DK茶叶百科(全彩)》可以带你进入到这个极具吸引力的广阔世界。不管你是刚刚接触茶,还是已经能分辨出乌龙茶和普洱茶,你都会在本书中发现有趣的亮点。希望你也会迷上茶,迷上茶所带来的奇妙之旅。
探寻冲泡茶叶之道,学习如何像品茶师一样品茗,沉浸在茶的世界中,燃起你对茶的热爱。
《DK茶叶百科》一书介绍了全球各地一百多种草本茶的制作方法,带领你跨越普通的饮茶习惯,为你开启全新的品鉴体验。
你还可以了解到不同茶树种类、风土条件、种植区域、采摘时间以及拼配方法对茶汤味道和质量的影响。
琳达·盖拉德(Linda Gaylard),加拿大人,毕业于多伦多的乔治·布朗学院茶艺师专业,获得加拿大茶叶协会颁发的茶艺师资格。2009年,琳达已是一位颇具影响力的服装师,但毅然放弃先前的职业,创建了一个茶艺网站,并因此成名。除此之外,琳达还为国际茶叶期刊撰写文章,接受电视访问,出现在生活类的视频博客中,并主持各种品茗活动。因为对茶叶知识的渴求,琳达的脚步已遍布世界各地,其中包括中国和韩国在内。她走访茶园,与制茶人攀谈,品尝优质茶叶。此外,琳达定期参加世界茶叶博览会等全球各地的茶展,并举办讲座。
英国DK出版社是国际知名的出版社,全球视觉工具书品牌,成立于1974年,其愿景是创作既有视觉冲击力又包含丰富信息的图书,使读者能够理解每一个主题。DK图书被认为是从生到老不断学习的生活指南,其科普、百科、生活等图书畅销全球。
前言
1.何谓茶?
今天的爱茶人
饮茶食茶新法
改变世界的植物
生长与采摘
自然环境
制茶过程
从茶园到茶壶
一种植物,多个品种
抹茶
工艺花茶
茶的保健功效
2. 茶之冲泡
散装茶还是茶包?
如何存放茶叶
像品茶师一样品茗
泡出好茶
有关味道的科学
品出茶的味道
水为茶之母
好茶配好器
泡茶新法
拼配茶
3.世界各地的茶
中国
中国功夫茶
印度
斯里兰卡
日本
日本茶道
中国台湾
韩国
韩国茶礼
土耳其
越南
尼泊尔
肯尼亚
印度尼西亚
泰国
美国
4. 草本茶
何谓草本茶?
根
皮
花
叶
果与籽
制作草本茶
健康草本茶
健康轮
5. 草本茶配方
绿茶
冰茶
白茶
乌龙茶
康普茶
红茶
印度拉茶
黄茶
珍珠奶茶
热饮
冷饮
6. 专题
茶的历史
下午茶
中国茶文化
印度茶文化
世界各地的茶俗
俄罗斯茶文化
世界各地的茶杯
摩洛哥茶文化
术语表
索引
致谢
今天的爱茶人
今天,我们可以买到的优质茶叶和泡茶工具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因此爱茶人中间形成了这样一种文化,他们渴望学习有关茶的知识,享受新的品茶体验。
20世纪上半叶,全球各地饮用的都是散装茶。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便利的重要性超过了口味和传统,消费者开始青睐使用方便的茶包泡茶。现在,有鉴别能力的饮茶人正重拾对散装茶的喜爱,锻炼自己的品鉴能力,并学习各种有关佳茗的知识。这些茶,他们可以在家中冲泡,也可以在餐馆和咖啡馆品饮。
有好奇心的消费者可能想了解世界各地的茶文化,比如古老的茶道,或是上网与种茶人、卖茶人、茶艺师
以及写茶的博主交流,分享并积累一切有关茶的信息。
街上访茶
对茶的热爱并非一时的风尚,这一点可以从优质茶叶的品种越来越多、越来越容易买到看出来。走进任何一家超市,你都会发现有各种散装茶以及方便的茶包可供选择。茶包的设计十分巧妙,用丝绸包成金字塔的形状,里面放着各种名茶,比如茉莉龙珠、中国绿茶、白毫银针。人们在大街上用不着走多远就可以找到一家茶店,其中藏有来自世界各地的茶叶。咖啡馆最初只供应咖啡和普通红茶,不过现在货架上却辟出了专门的地方放置散装茶以及最新的茶具,还由懂茶的人为客人上茶。餐馆的菜单中出现了茶单,有些茶坊开始供应茶香鸡尾酒和茶食。独特且具有异国风味的茶已进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这股饮茶风潮将继续盛行。
随着近些年与上等茶叶的不断接触,新一代的爱茶人应运而生:他们前往茶叶的原产国,研究饮茶习俗,拜访种茶人,并将罕见的普洱茶和鲜为人知的绿茶带回国,与爱茶的朋友们分享。
饮茶食茶新法
人类饮茶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数百年前,但随着现今社会饮茶风尚的再度流行,我们看到茶的世界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全球各地最好的茶叶、传统以及茶道均已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百变抹茶
抹茶在注重健康的饮茶者中十分流行。这种由绿茶碾磨成的粉末含有咖啡碱和抗氧化剂,早晨喝一小杯可以醒脑提神。除此之外,抹茶还可以加到醇厚细滑的拿铁中,或是掺到果汁中,然后放入冰柜冷藏后饮用,抑或添到酥饼或马卡龙等烘焙食品中。
用茶调酒
调酒师已经发现,茶的味道丰富清新,可以作为鸡尾酒的原料,让烈酒带着茶香。很多高级酒吧都开始供应“蒂提尼酒”(Teatinis),即茶香马提尼酒(Martinis),当然在家里调制这种酒也很容易。
拼配茶
正如调酒师尝试在鸡尾酒中加入茶一样,配茶师也开始研发新的拼配茶(见62~63页)。他们从甜品单中寻找灵感,用果汁、巧克力和香料等在茶汤中重现各种口味。
茶的发酵
康普茶由茶叶发酵而成,富含益生菌。各种口味的瓶装康普茶饮品已出现在世界各地的商店中,酒吧也使用康普茶作为鸡尾酒的一种原料。虽然可以买到现成的瓶装康普茶,但在家里尝试制作也别具一番趣味(见174页)。
改变世界的植物
全球各地种植并饮用的茶叶种类数不胜数。虽然这些茶叶的外观和味道千差百异,但均来自于常绿植物“茶树”( 拉丁学名:Camellia sinensis)。
茶树
茶树主要分为两种,第一种为小叶种茶,所产茶叶的味道从鲜爽到甘醇等不一而足。这种小叶植物适合凉爽多雾的气候,比如中国以及日本的高山地区。这种茶树如果任其生长,可以长到6米高。第二种为大叶种茶,这种茶树盛产于印度、斯里兰卡和肯尼亚等热带地区,叶子可以长到20厘米。如果是野生茶树,可以长到15米高。大叶茶的味道也是多种多样,包括甘洌、酽醇等。
栽培品种:植物的特点
茶树的一个特点是能够自然地适应周围的环境,这种植物可以做到完全适应生长的地区。有些茶树具有显著的特征,种茶人在此基础上可以培育出新的品种,即“栽培品种”。他们会选择那些具有某种特质的茶树进行栽培,比如口感独特、耐旱或抗虫的茶树。因为人类的干预以及自然界的发展,目前已有500多种杂交茶树。其中有些茶树可以培育出特殊的品种,比如大白毫,以及日本最流行的栽培品种“薮北茶”。
当别人知道我是名茶艺师时,常常会问我两个问题:第一,什么是茶艺师?第二,我是如何爱上茶的?
我想先回答第二个问题。也许有人会说我肯定在某一特定时刻放弃了茶包,转而奉行真正的茶道,但事实并非如此。认识茶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随着认识的加深,我对茶的看法也在慢慢改变。通过研究茶,体验茶文化,走访茶的原产地,求教茶道大师,我发现自己已经完全沉浸在茶的世界中。
随着我不断了解不同茶艺的独特风格,以及备茶和奉茶的传统,我一点点参透了不同茶文化的细微差别。虽然今天我们仍会遵行古代流传下来的仪式和传统,但很多现代茶品不断涌现,比如调饮茶、冷泡茶、拿铁茶,这让我们有了更新的体验。我很喜欢创造调制新茶品的方法,有时会将两种或多种茶文化中的做法合二为一。
至于第一个问题,现在还没有确切的答案,我希望在我回答了如何爱上茶之后,可以为解答第一个问题带来一些曙光。茶艺师肩负着一项艰巨任务:让饮茶之人明白茶不是一个杯子和一个茶包的简单相加,茶的背后是一个有待探索的全新世界,其中涉及工艺、历史、旅游、行业、文化和仪式等诸多方面。
我希望《茶叶百科》可以带你进入到这个极具吸引力的广阔世界。不管你是刚刚接触茶,还是已经能分辨出乌龙茶和普洱茶,你都会在本书中发现有趣的亮点。我希望你也会迷上茶,迷上茶所带来的奇妙之旅。
琳达·盖拉德
我是一名在异国他乡的留学生,平时接触的都是一些比较日常的饮品,对中国传统的茶文化了解并不深入。这次偶然间翻阅了《DK茶叶百科》,才真正打开了我对中国乃至世界茶文化的一扇大门。这本书的排版设计非常现代,而且图片质量高得惊人,仿佛真的能闻到茶香,感受到茶的温度。我最喜欢的是它关于“茶的分类”那一章节,以前我只知道红茶绿茶,看了这本书才知道原来还有这么多有趣的分类,比如白茶、黄茶,以及各种名目繁多的乌龙茶和普洱茶。书里对每一种茶的介绍都非常详尽,不仅包括了它的外形、香气、滋味,还介绍了它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象征意义,这让我觉得喝茶不仅仅是品尝一种饮品,更是在品味一段历史,一种文化。我还特别喜欢书中关于“茶具”的介绍,各种精美的茶具图片,让我大开眼界,也对中国传统的工艺美学有了新的认识。虽然我目前还无法立刻拥有那些昂贵的茶具,但仅仅是欣赏,就已经是一种享受。这本书的内容安排非常科学,从基础的知识普及,到进阶的品鉴技巧,循序渐进,不会让人感到 overwhelming。对于像我一样对茶文化感兴趣,但又不知从何下手的新手来说,这本书绝对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入门指南,它既有知识的深度,又有视觉的享受,而且语言通俗易懂,非常容易接受。
评分我一直是个对生活细节充满好奇的人,尤其喜欢那些能够提升生活品质和精神享受的东西,而茶,无疑就是其中之一。直到我遇到了《DK茶叶百科》,我才意识到,原来我之前对茶的认知是多么的浅薄。《DK茶叶百科》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百科”,它更像是一位博学而耐心的茶道老师,用最生动、最直观的方式,为我揭示了茶叶世界的无穷魅力。我必须强调这本书的“全彩”特质,这绝对是它区别于市面上其他茶叶书籍的关键。书中的每一张图片,都如同经过精心挑选和拍摄的艺术品,无论是干茶的细微纹理,还是冲泡后舒展的叶底,亦或是那些造型古朴典雅的茶具,都展现得栩栩如生,仿佛触手可及。这本书在内容编排上,也是我见过最令人称赞的。它从茶叶最基础的分类讲起,比如不同颜色的茶叶,不同的加工工艺,然后深入到各个茶叶产区的地理环境、气候特点,以及它们各自独特的风味特征。我个人对茶的品鉴过程尤其感兴趣,这本书里关于如何通过观察茶汤颜色、闻香、品味来区分不同茶叶的技巧,讲解得非常到位,并且还配有相应的图示,让我一下子就豁然开朗。这本书的语言也相当友好,避免了过于晦涩的专业术语,让即使是像我这样的“小白”也能轻松理解。它让我明白了,原来每一片茶叶背后,都蕴藏着一段历史,一种文化,一种对生活的热爱。我迫不及待地想把书中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品茶过程中,去探索更多属于我的“茶之味”。
评分说实话,我一开始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并没有抱有多大的期待,毕竟“百科”这两个字有时候会让人觉得有些枯燥和乏味。但《DK茶叶百科》彻底颠覆了我的这种刻板印象。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它的“全彩”呈现,这不仅仅是文字的补充,更是对茶叶世界的一种生动可视化。我个人对事物的视觉呈现要求比较高,而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无可挑剔。那些高清的图片,真实地展现了茶叶的干茶形态、冲泡后的叶底,甚至连茶叶的生长环境都配有令人惊叹的照片。我记得有一页专门介绍不同发酵程度的茶叶,通过图片对比,我一下子就明白了为什么绿茶清雅,红茶醇厚,而乌龙茶则兼具两者的韵味。这本书的结构也安排得十分合理,从茶叶的起源、分类,到具体的冲泡技巧、品鉴方法,再到不同茶的文化背景,层层递进,逻辑清晰。我尤其欣赏它对冲泡细节的讲解,比如水温、浸泡时间、水质的选择等等,这些看似微小的因素,却能对最终的茶汤产生巨大的影响,这本书都给出了非常具体和实用的指导。我尝试着按照书中的建议,为我家里常喝的几种茶调整了冲泡方式,惊喜地发现,口感真的有了明显的提升。对于那些想要系统学习茶叶知识,但又担心内容过于深奥的朋友来说,这本书绝对是绝佳的选择,它用最直观、最易懂的方式,将一个复杂的世界展现在你面前。
评分老实说,我之前对茶叶的了解仅限于“解渴”或者“提神”,对它背后的故事和学问知之甚少。《DK茶叶百科》这本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对茶叶的认知。这本书的“全彩”特性,绝对是其最大的吸引力之一。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每一页都像是一幅精美的艺术品。那些茶叶在不同光线下的呈现,冲泡过程中茶汤的颜色变化,以及各种造型别致的茶具,都通过高清的图片展现得淋漓尽致。我特别欣赏它在讲解不同茶叶时,会配上产地地图和相关植物学特征的插图,这让我能够更直观地理解,为什么不同地区的风土会影响茶叶的品质。书中的内容组织也非常有条理,从茶叶的起源、演变,到全球主要的茶叶产区,再到各种茶叶的详细分类和品鉴指南,脉络清晰,逻辑严谨。我一直对乌龙茶情有独钟,这本书里对不同发酵程度、不同工艺的乌龙茶进行了非常细致的区分和描述,让我对武夷岩茶、台湾高山茶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为我今后选购和品鉴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此外,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关于茶道、茶器历史和文化习俗的内容,让我在阅读茶叶知识的同时,也能领略到茶文化的博大精深。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砌,更是一种对生活品味的引导,它让我开始重新审视手中的那一杯茶,感受其中蕴含的丰富信息和历史沉淀。
评分天呐,这本书简直是我近期阅读体验的天花板!作为一名资深的茶饮爱好者,我一直对茶叶的世界充满了好奇,但市面上很多资料要么过于学术化,要么信息碎片化,很难形成一个系统的认知。直到我遇到了《DK茶叶百科》,那感觉就像是终于找到了通往茶叶宝藏的藏宝图!首先,这本书的颜值就足以让我爱不释手,全彩印刷简直是视觉盛宴,每一页都充满了令人垂涎欲滴的图片,从茶叶的形态,到冲泡的过程,再到茶具的细节,都展现得淋漓尽致。我特别喜欢它对不同茶叶产区的介绍,那些地图和地理信息的呈现,让我仿佛身临其境,能感受到不同地域独特的风土人情如何孕育出千姿百态的茶叶。更不用说它对每一种茶的详细分类和解读,从最基础的红茶、绿茶、乌龙茶,到一些我之前闻所未闻的特色茶,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我花了整整一个下午,一边翻阅,一边想象着品尝各种茶的滋味,简直是精神上的极致享受。书中的知识点密集但并不枯燥,穿插着一些历史故事和文化习俗,让我在了解茶叶本身的同时,也对与之相关的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我迫不及待地想根据书里的建议,尝试一些新的冲泡方法,探索那些我从未触及过的茶叶风味。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百科全书,更是一次关于茶的奇妙旅程的开端。
评分很不错的书籍,能学到不少生活知识
评分活动入的,不错~~~~~~~~~~
评分不错,从茶叶分类到具体泡法,很详细
评分嗯,不错,买了好多本书回来搞活动用的,大家都很喜欢!
评分不错,很全面的书,挺满意的
评分非常好的书,制作精美,印刷细致,内容丰富,孩子很喜欢。京东送货速度也很赞!
评分质量非常好,与卖家描述的完全一致,非常满意,真的很喜欢,完全超出期望值,发货速度非常快,包装非常仔细、严实,物流公司服务态度很好,运送速度很快,很满意的一次购物
评分你还可以了解到不同茶树种类、风土条件、种植区域、采摘时间以及拼配方法对茶汤味道和质量的影响。
评分给别人买的,应该还不错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