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西餐系列:自在家常味

快西餐系列:自在家常味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英] 艾玛·简·弗罗斯特 著,雷晓琪,陈阳 编,余世燕 译
图书标签:
  • 快手菜
  • 西餐
  • 家常菜
  • 美食
  • 烹饪
  • 简单易学
  • 新手入门
  • 快餐
  • 家庭厨房
  • 食谱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南方日报出版社
ISBN:9787549113736
版次:1
商品编码:11985600
品牌:公元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6-01
用纸:铜版纸
页数:288
字数:90000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繁忙的白领,希望回家能快速做好一顿饭的读者,希望享受各种创新搭配做西餐的读者。

  天天没时间做饭?每天回到家就只想躺在电视机前当一只“土豆”,根本不想进厨房?可是一家大小几张嘴正“嗷嗷待哺”,实在是伤脑筋。“快西餐”(QuickCook)系列第三本《自在家常味》,就是为了我这样的懒癌出版的吧!
  “快西餐”(QuickCook)系列的一大特色就是一套食材有3种不同用时的做法。10分钟,20分钟,30分钟,冲着这时间,我就得把整套书都买回来!制作西餐需要一定的准备,购买食材,想好用量搭配等,对于工作忙碌的人来说确实是件费时间的事。对此,书中推荐一些容易搭配处理的食材,比如鸡蛋,本身做法多样,花费的时间也不多。
  “晚餐”篇打出无肉不欢的口号,鲜菠萝酸甜肉,用菠萝的酸甜渗入肉块,冲淡肉质的肥腻,入口开胃;芥末牛排配烤土豆,呛人刺鼻的芥末强势拌入牛排,有人恨就会有人无比喜爱;蜜汁鸡肉烤蔬菜,视家庭人数来定,加些鸡肉,再将家人喜欢吃的各种蔬菜放进烤盘里,烤上个十几二十分钟,淋上一些甜甜的蜜汁,一道集合家人创意的“鸡肉烤蔬菜”就诞生了。
  我们总以为备好了食材就齐活,事实上当你拿到不顺手的切菜刀或削皮刀,你会知道好厨具的重要性,它们能够让你的制作过程得心应手,让你享受到烹饪的愉悦。你需要一个底部厚重的大号平底锅,因为厚重的锅底能使温度散布均匀,防止少油的时候,底部烧焦。再加一个高质量的食物搅拌机,让制作酱料、做汤、切水果变得轻而易举,事半功倍。
  正如作者在序言总结的,因为烹饪的时间不超过半小时,你需要购买那些能够瞬间发出浓烈味道的“好食材”,让你做出一道浓郁诱人的晚餐。五颜六色的鲜脆蔬菜,还有那些酸甜苦辣、风情各异的调料、酱汁,把它们都装备在你的橱柜里,随时为你的家人变现美味。

内容简介

   “快西餐”(Quick Cook)系列中的每套食材都有三种不同用时的烹饪方式,10分钟、20分钟、30分钟,稍作加减法,烹饪时间随你掌控。《自在家常味》是系列第三弹,专门为繁忙了一天,只想省时省力做出一顿美味正餐的读者准备!
   《自在家常味》一书,从头盘、晚餐、简餐、小吃到西点,分类介绍西式家常菜的食谱,搭配清新明亮的成品图,简洁精练的步骤分析,还有西式家常的厨房技巧,食材和调料的挑选,颜色的搭配,调料味道的选择等小细节上,手把手教你做一餐家常美味。

作者简介

  艾玛·简·弗罗斯特(EmmaJaneFrost),英国畅销美食书作家,15年来一直致力于撰写美食书以及为美食杂志供稿,她希望自己的每个读者都能用她的书做出美味的一餐,其所著多本书在亚马*均有4星以上的热评。无数读者认为艾玛提供的菜谱具有非常灵活的可操作性。

内页插图

目录

Ⅰ 家常味道的艺术
VII 口味特选
1 小吃、头盘和简餐
2 食谱列表·按烹饪时间排列
41 晚餐无肉不欢
42 食谱列表·按烹饪时间排列
107 有鱼有虾益健康
108 食谱列表·按烹饪时间排列
159 素食也有异国风
160 食谱列表·按烹饪时间排列
209 家庭甜点随心做
210 食谱列表·按烹饪时间排列

精彩书摘

  30分钟 柠檬鲜奶油青菜焗鸡腿
  4人份
  鸡腿 8个,去骨
  百里香叶 4汤匙
  橄榄油 1汤匙
  柠檬 1个,果皮研碎,果肉榨汁
  第戎芥末 1汤匙
  法式鲜奶油 2盒,每盒200毫升
  嫩菠菜叶 200克
  胡椒 适量
  米饭或奶油土豆泥 配餐用
  1. 用胡椒将鸡腿调好味,再放到百里香叶里滚一滚。将橄榄油倒进厚底大煎锅里加热,放入鸡腿,用中火煎20分钟至熟透。前面10分钟要不停翻动,再盖好盖子,煎10分钟。
  2. 把柠檬汁和柠檬皮放入锅中,跟鸡腿拌匀。把第戎芥末跟其中1盒法式鲜奶油混合均匀,然后跟另外1盒法式鲜奶油、嫩菠菜叶全部倒入锅中拌匀,煮2—3分钟,至菠菜变软,汤汁滚烫。
  3. 配上米饭或奶油土豆泥即可上桌。
  10分钟 刺山柑蒜头柠檬西洋菜煎鸡腿
  把85克西洋菜、半瓣蒜头和1汤匙刺山柑大致切碎,然后跟1个磨碎的柠檬皮拌在一起,用盐和胡椒调味。把拌好的西洋菜倒进一个盘里,把340克鸡胸肉片放进西洋菜混合料里滚动,让鸡肉均匀地裹上一层混合料。把半汤匙橄榄油倒进大号煎锅里加热,加入鸡胸肉和剩下的西洋菜混合料,用中火将鸡胸肉的每面各煎3—4分钟至鸡胸肉熟透。配古斯米沙拉即可上桌。
  20分钟 柠檬鲜奶油鸡肉意大利面
  把一大炖锅的淡盐水煮开,放入350克意大利干面条,煮8—10分钟至面条刚刚变软。将面条沥干水,保温。把1汤匙橄榄油倒进厚底大煎锅里加热,把4块(每块约150克)去骨、去皮的鸡胸肉切成细片,用中火至大火炒4—5分钟至熟透且呈褐色。加入150克冷冻青豌豆,用小火煮2分钟。然后拌入100毫升柠檬汁、100毫升法式鲜奶油和1把撕碎的罗勒。
  然后加入煮好的意大利面,用盐和胡椒调好味,继续用小火煮,同时轻轻搅拌。搭配沙拉菜叶即可马上享用。
  30分钟 蔬菜果仁什锦印度香米饭
  4人份
  印度香米 250克
  花椰菜 半个,切成小花
  菜籽油 2汤匙
  红薯 2个,去皮、切丁
  洋葱 1个,切片
  辣咖喱酱 3汤匙
  姜黄根粉 半茶匙
  芥末籽 2茶匙
  热蔬菜汤 300毫升
  优质四季豆 250克,择洗好,折成两半
  无籽小葡萄干 100克
  香菜碎 6汤匙
  腰果 50克,稍微烤过
  1. 把一大炖锅的淡盐水煮开,加入印度香米煮5分钟。加入花椰菜,继续煮10分钟或煮至花椰菜和米粒都软熟,然后沥干水。
  2. 同时,把菜籽油倒进厚底大煎锅里加热,放入红薯和洋葱,用中火煮,不时搅动一下,煮10分钟至软熟且呈褐色。加入辣咖喱酱、姜黄根粉和芥末籽,再炒2分钟。
  3. 倒入蔬菜汤和四季豆,煮开后把火调小,小火煮5分钟。
  4. 拌入沥干的香米饭和花椰菜、无籽小葡萄干、香菜碎和腰果,小火煮2分钟。用汤匙舀出来装在温热过的盘子上,配上印度薄饼和青瓜酸奶沙拉即可享用。
  10分钟 速成印度蔬菜香饭
  按照包装上的说明,把250克花椰菜和250克冷冻的四季豆放进一大炖锅里,用淡盐水里煮好,沥干水,放回锅里,加入400克瓶装的印度香饭咖喱酱,用小火热透。同时,按照包装上的说明,把400克即食印度香米饭加热好。把香米饭跟蔬菜咖喱酱装在一起,撒上稍稍烤过的腰果,配上印度薄饼和青瓜酸奶沙拉即可享用。
  20分钟 咖喱焗蔬菜
  将25克黄油放进大炖锅里融化,加入25克中筋面粉,中火炒几秒钟。把炖锅从炉子上拿开,加入300毫升牛奶,一点点地加,边加边搅拌。拌入50克磨碎的切达奶酪和半茶匙咖喱粉。把炖锅放回炉子上,煮开,不停搅拌,煮至变稠。加入500克什锦蔬菜(如胡萝卜、四季豆和花椰菜等),搅拌均匀。
  把煮好的蔬菜平均分装到独立的焗盘里,撒上2汤匙新鲜的白面包糠。把焗盘放在烤盘上,再放在预热至高温的烤架上焗8—10分钟至面包糠呈褐色且蔬菜滚烫即可。
  ……

前言/序言

  当今社会留给家庭的时间越来越紧张,父母要工作,孩子们的课外活动越来越多,生活完全被各种活动和忙碌挤满。因此,在过去10年,超市的速食餐如此受欢迎就不奇怪了。有多少次,当我们结束一天繁忙的工作回到家,看着令人感到乏味的冰箱,不知道到底该拿什么来填饱每个人的肚子,纠结着要用微波炉加热一下廉价的即食食品还是打电话叫一顿昂贵、高脂肪的外卖。
  英国著名出版公司hamlyn专门为忙碌而又想追求健康生活的读者打造了“快西餐”(Quick Cook)系列。其中《自在家常味》正是为每天缺少时间又绞尽脑汁为家人烹饪出一顿美味正餐的读者准备!很多炖、烤和烘焙的菜肴都是靠时间来提升它们的味道,但是,在忙碌了一天之后,你不会有2—3小时来准备晚餐。艾玛?简?弗罗斯特(Emma Jane Frost)教你怎样用四分之一的时间就做出一顿家人满意的西餐。
  《自在家常味》一共360道西餐,每份食谱都提供一套食材的三种不同用时烹饪方法,10分钟、20分钟、30分钟,根据自己的空闲时间去选择不同的制作方法。如果时间的确很少,或者突然犯懒癌,不想花太多时间做饭,那你可以选择10分钟内就搞定的制作方法;多一点空闲时间的话,则可以选择20分钟的做法;若时间充足,则可以花30分钟做一顿美味大餐。不管你是为了自己的小孩,还是为了一大家子下厨,《自在家常味》都能让你在有限的时间内,轻轻松松就能做出一桌子美味。
  本书内容上,从头盘、晚餐、简餐、小吃到西点,多个类型分类介绍西式家常菜的食谱,有鱼虾、肉类、素食、甜点等多种食物为主的分章推介。搭配清新明亮的成品图,简洁精练的步骤分析,还有西式家常的厨房技巧,食材和调料的挑选,颜色的搭配,调料的味道等小细节,手把手教你做一餐美味家常。
  小吃、头盘和简餐一章中,主要从浓汤,烤饼和面汤这三类介绍家常菜式,列举了酥脆辣椒牛肉配蔬菜、菠菜冬南瓜椰汁汤、奶油火腿芥末意面……晚餐篇主打肉类,食材的用量取决于家庭成员的多少,一盘鲜菠萝酸辣肉、芥末牛排配烤土豆都可谓晚餐的上上之选。除此之外,有鱼有虾、有素食,还有家庭点心,用来装点家常乐趣。


图书简介: 《山野寻味:原生态食材的深度探索与传统烹饪技艺的复兴》 一、书籍概述:从餐桌到土地的回归 本书并非一本快速烹饪指南,而是一场深入中国广袤山野与淳朴乡村的味觉朝圣之旅。它聚焦于被现代工业化食品浪潮所遗忘的、最具生命力的原生态食材,并系统梳理与传承那些依赖时间和经验积累的传统烹饪智慧。我们相信,真正的“家常味”不仅在于熟悉的味道,更在于食材与土地之间那种不可替代的、鲜活的联系。 《山野寻味》的篇幅将主要围绕三大核心板块展开:食材的源头考证、传统技艺的深度解析,以及基于这些基础的、缓慢而充满仪式感的季节性食谱。它旨在为那些对食物本质、地域风味以及烹饪的“慢哲学”抱有浓厚兴趣的读者,提供一个既具学术深度又饱含生活温度的阅读体验。 二、第一部分:食材的地理学与生物学密码(约500字) 本部分致力于打破现代超市中对食材的扁平化认知,带领读者探寻食材的“前世今生”。 1. 地域の印记:失落的野生物种档案 我们深入走访了中国西南、西北及东南沿海的特定生态区域,记录了那些因环境变迁或商业化冲击而濒临消失的野生可食用植物和地方特色家畜品种。例如,我们将详细介绍川西高原特有的高山蕨类植物的采集标准与处理禁忌,以及赣南山区土猪“黑鬃猪”在不同季节的饲养对肉质风味的影响。 2. 土壤与气候的对话:风土的科学解析 这一章节将探讨土壤微量元素、光照时长、昼夜温差等环境因素如何直接塑造食材的化学构成——尤其是影响其香气前体物、糖分积累和脂肪酸谱的形成。我们将通过对比分析,展示同一品种在不同产地的风味差异,例如东北大豆与黄淮平原大豆在制作豆腐和酱油时的口感基调变化。 3. 生物活性与时令哲思 我们摒弃了简单粗暴的“营养价值”标签,转而探讨食材在特定生命周期内的活性物质变化。书中将穿插植物学家的访谈,解释为何某些药食同源的食材必须在特定的“节气”采集,以达到药理或食疗的最佳平衡点。例如,详细解析春笋破土而出时氨基酸的峰值状态与秋季竹笋的淀粉转化过程。 三、第二部分:火候的艺术与时间的哲学(约600字) 烹饪技艺的传承,本质上是对时间和火力的精确控制与艺术化运用。本部分是全书的技艺核心。 1. 慢工出细活:传统发酵与腌制的科学 不同于快速调味,本书深度解析了依赖微生物参与的传统技艺。我们将详细拆解四川泡菜的“老卤”如何通过代际传承形成独特的菌群生态,以及东北酸菜在不同温度下的乳酸菌发酵曲线。内容不仅包含操作步骤,更侧重于解释背后的微生物学原理,指导读者如何“养活”自己的发酵缸。 2. 炉灶的语言:柴火、土灶与现代燃气的差异化应用 本书特别辟出章节,对比了不同热源对食物质地的影响。我们通过热成像技术分析了柴火灶的辐射热、对流热与传导热的复合作用,并展示了如何运用现代工具模拟这种“间歇性、不均匀”的热量输入,以还原传统烹饪中那种外焦里嫩、层次分明的口感。例如,用砂锅模拟土灶炖煮的压力变化。 3. 刀工的文化内涵与物理学 刀工不仅仅是美观,更是控制受热面积和烹饪时间的关键。我们将展示传统八大菜系中对食材“形”的不同要求,如淮扬菜对薄如蝉翼的刀工处理,如何影响汤汁的渗透速度,以及粤菜中对鱼片厚度的精准控制,如何保证其在滑油后瞬间成熟而不失弹性。书中附带了传统工具(如石磨、竹篾蒸笼)的使用教程。 四、第三部分:季节流转中的仪式性食谱(约400字) 本部分的食谱并非“快手菜”,而是围绕特定节气和地方习俗设计的深度体验。 1. 岁时记:节令食材的重构 我们将十二个月份与二十四节气相结合,设计了一系列需提前数日准备的食谱。例如,立秋时节的“陈皮风干肉”,其核心在于精确计算肉质在特定湿度和气压下的脱水速度;冬至的“全羊入窖”,涉及对地窖温度恒定性的长期监测。 2. 宴席的叙事:地方节庆的餐桌布局 本书收集了中国不同地域(如徽州、客家、藏区)在婚嫁、祭祀等重要场合的宴席菜单结构。分析这些菜单如何通过菜品的酸甜苦辣咸,讲述一个家族或地域的历史变迁。食谱将侧重于制作复杂的“大菜”和仪式性甜点,而非日常三餐。 3. 烹饪的留白:留给下一次探索的空间 最后,本书强调留白艺术。许多传统风味需要长时间的“静置”或“回味”才能达到最佳状态。食谱会明确标注“最佳品尝时间”以及“风味演变记录表”,鼓励读者记录从烹饪完成到最佳食用状态间的细微变化,将烹饪过程视为一场持续的、动态的自然实验。 结语: 《山野寻味》邀请读者放下对效率的执念,重新建立起与土地、时间、技艺之间的敬畏之心。它是一本献给那些愿意花上数小时,只为等待一锅汤汁的醇厚,或一块腊肉的深度风味的求索者。

用户评价

评分

哇!拿到这本《快西餐系列:自在家常味》真是太惊喜了!我一直以来都对西餐充满向往,但总觉得它离我的厨房生活有点远,要么是步骤太复杂,要么是食材不好找,要么是味道会“水土不服”。这本书的名字就一下子抓住了我:“快西餐”意味着高效,省时省力,这简直是为我这样忙碌的上班族量身定做的。而“自在家常味”更是让我感到亲切,原来西餐也可以融入我们的日常,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大菜”,而是可以像炒菜一样,轻松地端上餐桌。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书,里面的排版设计就让人眼前一亮,图片色彩鲜艳,诱人食欲,每一个菜品的步骤都标注得清晰明了,甚至连一些容易出错的小细节都给出了温馨提示。我特别注意到,书里推荐的很多食材都是我们平时在超市就能买到的,这一点真的太友好了!不像有些西餐食谱,写着写着就冒出一些稀奇古怪的香料,让人望而却步。《蒜香黄油煎牛排》那页,简单的几步操作,配上那逼真的成品图,我仿佛已经闻到了那股浓郁的蒜香和牛排的焦香,迫不及待想尝试一下,给家人一个惊喜!

评分

怎么说呢,这本书《快西餐系列:自在家常味》给我的感觉就像是认识了一个非常懂生活的朋友。我平时工作很忙,下班回家只想赶紧吃点东西,但又不想每天都吃得那么单调,所以一直想尝试做一些不一样的菜。这本西餐食谱简直就像及时雨!它没有那些冗长的前言和背景介绍,直接就切入主题,每个菜谱都直观又实用。我最喜欢的是它对细节的把控,比如在讲到《奶油蘑菇浓汤》的时候,不仅告诉了你如何炒香蘑菇,还提醒了要注意奶油和面粉的比例,以及如何才能让汤体顺滑不结块。我之前自己试着做过几次浓汤,总是要么太稀,要么太稠,要么有颗粒感,看了这本书,我才恍然大悟。而且,书里还贴心地给出了一些关于食材替换的建议,比如没有新鲜的欧芹,可以用香菜代替,这种小小的细节,真的让人感觉非常贴心,也大大降低了制作的门槛。这本书让我觉得,做出美味的西餐,其实并没有那么难。

评分

我简直太爱这本书了!《快西餐系列:自在家常味》这本书真的颠覆了我对西餐的刻板印象。以前总觉得西餐是米其林餐厅里的精致小食,或者是在高级餐厅里才能品尝到的美味,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原来在家也能做出既美味又充满烟火气的西餐。我尤其欣赏它对“家常”二字的诠释,那些菜谱不仅仅是照搬国外的食谱,而是巧妙地将中式烹饪的精髓融入其中,做出来的味道更符合我们中国人的口味。比如那个《番茄罗勒意面》,我一直以为意面就是简单地煮一煮,然后淋上酱汁,但书里的做法,加入了新鲜的番茄、罗勒,还有少许蒜末炒香,那种层次丰富的口感和清新的香气,简直是绝了!我按照书里的步骤做了一次,连我这个平时不太喜欢吃意面的儿子都赞不绝口,连吃了两大盘,还问我下次还能不能做。这对我来说,简直是莫大的肯定!这本书让我的厨房多了许多欢声笑语,也让我的餐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真的非常实用。

评分

说实话,我之前对西餐的了解非常有限,觉得它离我的生活很遥远。《快西餐系列:自在家常味》这本书完全改变了我的想法。它的内容非常丰富,而且每一道菜都写得非常细致,从食材的准备到最后的烹饪步骤,都安排得井井有条。我特别喜欢它在介绍菜品时,会稍微带一点点背景介绍,比如某道菜在哪个国家比较流行,或者它有什么特别的口感风味,这让我觉得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能增长一些小知识。我尝试做了《芝士焗土豆泥》,那个金黄酥脆的表皮,里面软糯香甜的土豆泥,搭配融化的芝士,简直是人间美味!这本书让我觉得,西餐不仅仅是追求摆盘的精致,更重要的是它的风味和带给人的那种幸福感。它教会了我如何在家也能做出充满仪式感的晚餐,让我的生活品质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这本书简直就是我厨房里的秘密武器,让我在享受美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评分

拿到《快西餐系列:自在家常味》这本书,我最深的感受就是它真的非常“接地气”。我一直觉得西餐是比较“洋气”的,需要很多特殊的工具和技巧,但这本书完全打破了我的认知。它推荐的都是一些非常家常的食材,比如土豆、胡萝卜、鸡胸肉、鸡蛋等等,这些都是我平时冰箱里就常备的。而且,很多菜的做法都非常简单,即使是厨房新手,跟着书里的步骤一步步来,也能轻松搞定。我试做了《香煎鸡胸肉配时蔬》,那简单的腌制,那精准的火候控制,还有那摆盘的小技巧,都让我觉得原来做西餐也可以如此轻松有趣。最让我惊喜的是,书中提到的很多做法,都巧妙地结合了我们中国人的口味偏好,比如一些酱汁的调配,不会过于甜腻或者油腻,而是恰到好处,让人回味无穷。这本书不仅教会了我做菜,更让我对西餐产生了一种新的认识和喜爱,它让我在家就能享受到一份来自异国的美食,却又带着熟悉的家常味道。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我很喜欢谢谢

评分

我很喜欢谢谢

评分

评分

评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