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籃球戰術圖解 組織打法篇
:48.00元
作者:【日】日高哲朗
齣版社:人民郵電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9-01
ISBN:9787115429056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28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449幅高清實拍照片和賽場示意圖徹底圖解以弱勝強的23種攻防陣型!·傳球、切入進攻·運球進攻·掩護進攻·內綫進攻·攻破區域聯防·快速進攻·一對一防守·區域聯防·區域緊逼本書由講解各戰術要點及該戰術所需技術的篇章和介紹陣型的篇章構成。戰術講解頁:詳細的球員賽場運動步驟圖。介紹陣型頁:清晰的賽場俯瞰示意圖,攻守分明講解陣型應用。豐富圖例:通過紅藍兩色的直綫、波浪綫、虛綫區分雙方球員和球的運動軌跡。正確錯誤對比演示:快速提升個人及團隊實力。
內容提要
籃球是一項團隊競技類運動,想要贏得一場比賽,既需要紮實的個人基本技術作為團隊戰術的實施基礎,又需要綜閤考慮本隊球員和對方球員技術水平、特點,並根據比賽節奏靈活機動的調整比賽戰術。《籃球戰術圖解:組織打法篇》闡述瞭7種團隊進攻方式和3種常用防守方式的戰術特性和技術,通過449幅高清彩色實拍照片和賽場示意圖對17種進攻陣型和6種防守陣型進行瞭隊員移動路綫的分步全圖解,並對關鍵技術動作進行真人分布示範,並輔以正確、錯誤對比演示,對於提升籃球隊的團隊戰鬥力有所助益。
目錄
作者介紹
日高哲朗1953年齣生於鹿兒島縣。東京教育大學畢業後,取得築波大學體育科學研究係博士學位。在1989年世界大會中擔任日本代錶隊教練。2001年就任築波大學男籃部主教練,次年帶領隊伍獲得關東1部聯盟的勝利而備受關注。目前作為教授任教於韆葉大學,也擔任男籃部的教練。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裝幀和紙張質量絕對是業界良心,這對於一本需要頻繁翻閱、甚至需要邊看邊做筆記的戰術書籍來說至關重要。我習慣在看戰術書時,會用熒光筆標記關鍵的走位,或者在頁邊空白處草擬自己的理解和疑問。這本書的紙張厚度適中,即使用普通的油性筆書寫,也不容易洇墨到下一頁,這讓我能夠安心地在書上留下自己的“學習足跡”。更讓我驚喜的是,它對“快攻組織”的敘述方式。很多書隻是簡單地描述“快攻發起——中場提速——局部二打一或三打二”,但這本書卻細緻地拆解瞭“後場齣球手的選擇”、“第一、二波推進者的跑動軌跡”,以及如何利用邊綫來擴大防守陣型的空間。尤其是關於“二波快攻”的戰術設計,展示瞭如何在對手迴防未到位時,通過中路和側翼的快速呼應完成得分,這種層次感和係統性讓人贊嘆。這本書簡直就是為那些渴望將理論知識轉化為球場實踐的教練和球員量身定做。
評分拿到這本書的瞬間,我立刻被它那股“老派”的嚴謹感所吸引。它的內容深度遠超我預期的“圖解”範疇,更像是一本深入骨髓的戰術辭典。我特彆欣賞作者在探討“擋拆戰術”時,沒有止步於最基礎的上下掩護,而是詳細剖析瞭“高位擋拆的換防應對”、“低位擋拆的夾擊處理”乃至“弱側的補位邏輯”。這些內容是很多基礎讀物會略過,但在實戰中又至關重要的細節。舉個例子,書中提到如何通過“延誤”和“延阻”來破壞對手的擋拆順下,並且用側視圖展示瞭防守人腳步的微小差異如何導緻整個防守體係的崩塌。這讓我意識到,戰術的精髓往往隱藏在這些毫米級的移動和瞬間的判斷之中。書中的案例分析也非常到位,雖然沒有直接點齣是哪支NBA球隊,但從陣型和球員功能定位來看,明顯是取材於那些戰術執行力極強的隊伍,這極大地提升瞭學習的代入感和專業性。對於想從“看熱鬧”升級到“看門道”的球迷來說,這本書無疑是一份極其寶貴的資料。
評分這本書的排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那種經典的黑白配圖加上清晰的文字說明,一下子就抓住瞭我的注意力。我是一個資深的籃球愛好者,尤其對戰術層麵頗有研究,市麵上很多戰術書要麼是圖示過於簡化,要麼就是文字堆砌得像教科書一樣晦澀難懂。但這本書不同,它在介紹每一種組織打法時,都像是手把手地在教你拆解動作。比如對“三角進攻”的闡述,光是基礎站位圖就畫瞭不下五種變化,而且每條傳球路綫和跑位意圖都標注得清清楚楚,連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掩護和切齣,都用箭頭和不同的綫條做瞭區分。我以前在觀看比賽時,總覺得某些戰術銜接得有些生硬,但對照書裏的圖例,瞬間就明白瞭教練組的深層用意。特彆是關於“普林斯頓進攻”那種閱讀式跑動的講解,作者似乎深諳初學者和高階教練之間的認知鴻溝,用非常平實的語言將復雜的空間壓縮和拉扯理論,轉化成瞭易於理解的圖文步驟。讀完前幾章,我甚至想立刻找幾個朋友一起把這些陣型在球場上實踐一下,那種迫不及待想“實操”的衝動,正是好書的魅力所在。
評分這本書在戰術廣度上的覆蓋也相當令人滿意。它沒有將重心完全偏嚮於某一種流派,而是兼顧瞭美式籃球的快速衝擊和歐洲籃球的陣地細碎。我翻閱到關於“半場區域進攻”的部分時,發現其中對於“四號位(大前鋒)的遊動和高位策應”的講解,非常貼閤現代籃球的發展趨勢。過去很多戰術書可能更側重於傳統的低位大個子,但這本書清晰地展示瞭現代“空間型四號位”如何在進攻體係中發揮核心作用,比如如何通過高位接球後的順下或外彈來牽扯防守。書中對於“弱側無球跑動”的重視程度也體現瞭其先進性,強調瞭即便不是持球人,也需要在進攻端持續製造威脅。這種與時俱進的戰術視野,讓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戰術手冊”,更像是一本“籃球哲學”的入門讀物,讓我對未來籃球的發展有瞭更深入的思考。
評分我最欣賞這本書的是它在講解復雜戰術時所展現齣的“去神秘化”的能力。比如,當我第一次接觸到一些歐洲籃球體係中的復雜交叉掩護和跑位時,總感覺像是在看一團亂麻。但這本書,通過極為簡潔的符號係統,成功地將這些錯綜復雜的走位串聯起來。它不僅展示瞭“要做什麼”,更深入地探討瞭“為什麼這麼做”。例如,在描述“弧頂雙人戰術”時,作者不僅畫齣瞭明確的掩護方嚮,還配有文字解釋,強調這種戰術核心在於製造防守者的選擇睏難癥——是跟防掩護人,還是繼續盯防持球人?通過對防守心理的剖析,讓戰術意圖變得無比清晰。這種由錶及裏、注重邏輯的講解方式,極大地降低瞭學習難度,讓我感覺即便是那些我過去覺得高不可攀的“大師級”戰術,也變得觸手可及。它不是簡單地復製戰術圖,而是真正地在傳授一種“戰術思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