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文字中找寻属于大家共有的舌尖乡愁
世界虽大,却只有一个老家,人虽远去,但味道不曾消失......《老家味道:舌尖上的乡愁》带你走近家乡,走入每个人的心里,一起品文字、尝美食、忆故乡。每位作者细腻的回忆中,那些不能忘怀时光与味道,都渗透着对美食的恋恋不舍和对家乡的深深想念。
2.从北到南对老家深情呼唤的动人故事
《老家味道:舌尖上的乡愁》一书,汇集了中国地域由北到南、而东至西文采清新自然的新锐作者,娓娓道出了属于每个人的老家味道:黑土地上的老味道、京津味道的前世今生、朴实大地的亲情回馈、小麦升华出的深情滋味、江东水波里的思乡情怀、洞庭湖水载回的乡愁、川渝山脉里飘出的想念、闽南岸上祖代呼唤的海味……
篇篇感人,章章精彩,读来令人感触而动容。
3. 老味菜谱美味实用,插画图片赏心悦目
本书中附有可操作性强的家乡美食菜谱,欣赏美文的同时,还可以品尝到不同的美食;本书还特邀著名插画师,为此书量身绘制了高质量的手绘插画,生动有趣,让读者在赏文、品味、念故乡的同时,更进一步品味生活、回味人生。《老家味道:舌尖上的乡愁》一书,可谓是兼具了三美:美文、美食、美图的全方位阅读。
翻翻这本书,记忆里那些熟悉的味道是不是一下子映入眼帘了呢?那些菜,那些教你做菜、一起吃菜的人,是不是像播放的电影一样带来一段又一段温暖的画面呢?味道的传承之美,比味道本身更甜蜜和温馨。
《老家味道:舌尖上的乡愁》是一本饮食文学散文集,由8位不同省份、不同领域的作者以想念的老家美食为载体,通过动人的文字,用无法复制的味道,写出了这本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将大家带入那无法忘怀的家乡味道,回到打动人心的温暖时光,心感美味,苦也是甜。回忆总是和味道联系在一起的,总有那温馨独特的味道,独特,历久而弥新,永远深存于我们的记忆之中……
孟繁颖,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喜欢游山玩水、读书、摄影、写作、美食、烹饪……至今已背包行走过世界100多个城市和地区。
梁媛,11岁开始外出求学、工作,四处觅食的过程中,也与许多人发生了许多故事,她不仅是一个“吃货”,更是一个注重情感的“吃货”。
王妮娜,毕业于中国外交学院,喜欢音乐、烹饪、旅行,随性而为,去年曾一人背包穷游美国,最大的梦想就是带着两个宝宝一起游世界。
......
PART 1黑土地上的老味道
005.记忆中的明信片~黄豆酱
011.旧历新年的期盼~乡土火锅
017.请再来一盘~锅包肉
023.火爆咱东北~大烧烤
PART 2京津味道的前世今生
033.奶奶味道的老字号~素包子
039.早点王者~煎饼馃子
045.人生百味~面茶
PART 3朴实大地的亲情回馈
055.从未改变的味道~煎饼卷大葱
063.一城一味~大米干饭把子肉
069.一锅百味~酥锅
075.卷一张熟悉的深情~薄饼
PART 4小麦升华出的深情滋味
083.除夕夜的等待~腥汤素饺
087.熬出浓情味~铜火锅
093.咬在嘴里心甜蜜~油炸糕
099.最香自是家乡味~驴肉甩饼
PART 5江东水波里的思乡情怀
109.悠悠思念~青团香
115.挡不住的诱惑~焖肉面
121.不食螃蟹辜负腹~蛋黄炒蟹
PART 6洞庭湖水载回的乡愁
131.质朴菜根香~镭砵菜
137.只此一味~芷江鸭
143.那抹时间的味道~腊肉香
149.辣里寻她千百度~剁椒鱼头
PART 7川渝山脉里飘出的想念
159.古朴小镇的朴素情怀~胡豆酱
165.外婆的人生智慧~四川豆花
171.无企图的爱~龙眼干
PART 8闽南海岸上祖代呼唤的海味
181.刻在妈妈心坎里的一句话~蚵仔煎
189.一家团圆万家香~佛跳墙
195.冬日暖在心底的~烧肉粽
《老家味道:舌尖上的乡愁》这本书,以其独特的方式,触动了我内心深处最柔软的情感。它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刻意的煽情,却用最朴实、最真诚的文字,勾勒出了一幅幅充满烟火气的画面,让我仿佛置身于那个熟悉的故乡,亲手制作着那些令人垂涎的美味。作者的写作风格,与其说是记录,不如说是倾诉,那些关于食材的来源,关于烹饪的记忆,都带着浓浓的个人色彩,真实而感人。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时令”的强调,在如今这个科技发达的时代,我们似乎越来越忽视大自然的规律,而这本书却提醒着我们,那些随着季节变换而产生的美味,才是最珍贵的馈赠。书里提到的一些已经不太常见的食材和烹饪方法,让我惊叹于作者对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和传承。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吃的书,更是一本关于生活的书,一本关于爱的书。它让我意识到,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老家味道”,一份无论走到哪里都无法割舍的情感寄托。
评分《老家味道:舌尖上的乡愁》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食谱,不如说是一本承载着岁月和情感的记忆罐头。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第一感觉是它的封面设计就透着一股质朴和亲切,像是外婆家厨房里那口用了几十年的铁锅,闪烁着温润的光泽。翻开扉页,扑面而来的不是精美的食物摄影,而是那些手绘的、带着温度的插画,寥寥几笔勾勒出的炊烟、灶台、晾晒的辣椒,瞬间将我拉回了那个遥远却又无比真实的童年。我迫不及待地想深入其中,看看作者是如何将那些平凡的食材,烹饪出不平凡的乡愁的。我一直相信,食物不仅仅是果腹之物,它更是文化、是历史,是联系人与人之间最直接、最深厚的情感纽带。这本书的名字本身就很有画面感,“老家味道”四个字,本身就充满了力量,它唤醒了我内心深处对故土的眷恋,而“舌尖上的乡愁”则精准地描绘了这种情感的载体。我期望能在这本书里,找到那些曾经让我魂牵梦绕的味道,那些简单却又无法复制的美味,更希望通过这些味道,重温那些已经模糊却又清晰的过往。这本书似乎不仅仅是关于吃,它更像是一次心灵的溯源,一次对生命本真的回归。
评分《老家味道:舌尖上的乡愁》这本书,像是一本穿越时光的日记,记录着作者与食物、与家之间那些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感纠葛。我从这本书里感受到的,是一种深沉的爱,一种对过往的怀念,以及一种对当下生活的珍视。作者的叙事方式非常生活化,没有刻意的雕琢,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仿佛是从心底流淌出来的,带着最真挚的情感。我喜欢书中关于“逢年过节的特色菜”的介绍,那些承载着家族记忆和传统习俗的菜肴,不仅仅是满足口腹之欲,更是一种文化符号,一种情感的传递。书里提到的很多烹饪细节,虽然看似微不足道,但却充满了智慧,比如如何掌握火候让排骨酥烂入味,如何用最简单的调料做出最鲜美的汤汁,这些都体现了作者深厚的烹饪功底和生活经验。这本书让我反思,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是否忽略了那些最简单、最朴实的幸福。它让我更加珍惜身边的人,更加懂得感恩。这本书不仅仅是提供美味的秘诀,它更像是一场心灵的洗礼,一次对生命本真的回归。
评分《老家味道:舌尖上的乡愁》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惊喜远不止于美食本身,更在于它所蕴含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共鸣。作者不仅仅是在分享食谱,更是在讲述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对传统的热爱和对故土的眷恋。书中的很多章节,都让我联想到了我的祖辈,他们也是这样,用最朴实的食材,做出最动人的美味,用最简单的生活方式,传递着最真挚的情感。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逢年过节的宴席”的描述,那些关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分享美食,谈笑风生的画面,让我无比怀念。书里的一些烹饪技巧,虽然看起来并不复杂,但却蕴含着经验的积累和匠心的传承,比如如何让红烧肉的颜色烧得油亮诱人,如何让蒸包子的面发得蓬松柔软,这些都是需要时间去摸索和体会的。这本书就像一位老朋友,静静地坐在你身边,与你分享那些关于家的故事,关于童年的回忆,让你在品味文字的同时,也仿佛闻到了熟悉的味道,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它让我重新审视了“家”的意义,以及食物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评分读罢《老家味道:舌尖上的乡愁》,我内心涌动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感动,仿佛在作者的笔下,我尝到了家的味道,尝到了那些被时光冲淡却从未遗忘的温暖。这本书的叙事方式很独特,它不是简单地罗列菜肴和烹饪步骤,而是将每一道菜都融入了一个个鲜活的故事里。我仿佛看到了作者的母亲,在厨房里忙碌的身影,听到了她慈祥的叮嘱,闻到了锅里飘出的诱人香气。那些关于食材的选取、处理,关于烹饪的火候、调味,都充满了岁月的智慧和生活的热情。书里提到的很多菜,我小时候也常常吃到,像是那一碗热腾腾的米汤,配上自家腌制的榨菜,simple but delicious,就足以慰藉一整天的疲惫。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将这些平凡的食物,赋予了生命,让它们不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有温度、有故事的生命体。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关于“晒干菜”的章节,那种对时节的把握,对风干的耐心,以及最后将干菜重新烹饪出鲜美的过程,都让我看到了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结晶。这本书不只是写给爱吃的人,更是写给所有渴望与根连接的人。
评分挺好的。。。。。。。。。。。。
评分文笔不错,京东买书方便实惠,第二天就到了,很满意。
评分不错,书是新的,内容挺好。
评分99块钱十本书,非常划算,每本书的质量都非常好,但需要我来慢慢消化,最近买的书非常多。等有时间慢慢品味
评分吃是很重要的
评分这是一本不是菜谱的美食书,还是可以吧
评分回不去的故乡,只能通过特色的饮食来聊以自慰
评分书很不错,淡淡乡愁与百般家常味道交织,端是一场温馨的盛宴
评分非常好看的图书,价格很实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