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二十四节气营养食谱

《黄帝内经》二十四节气营养食谱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张湖德,张滨 编
图书标签:
  • 中医养生
  • 二十四节气
  • 食疗
  • 养生食谱
  • 黄帝内经
  • 季节饮食
  • 健康饮食
  • 传统文化
  • 膳食营养
  • 食谱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ISBN:9787117186810
版次:1
商品编码:11549824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09-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2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顺时养生是《黄帝内经》最重要的养生原则之一,在“顺时养生中”,固时食养又是尤其重要的一个方面,怎样按照四季二十四节气调理养生食谱是普通大众最感兴趣也最想知道的,本书就是把二十四节气养生食谱全面细致地介绍给读者。

作者简介

张湖德,中医养生美容专家,现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医学顾问,国际整肤美容学会教授,北京中国驻颜美容学院客座教授,兼任中国科学美容杂志特约编委、北京化妆研究院副院长。其养生美容代表性著作有《中国科学美容大典》《实用美容大全》《中医美容专家的忠告》《女人养颜护肤从25岁开始》《女性形体健美丛书》《时尚美容形象设计》等。作者还在十几家杂志上发表过有关美容的文章200多篇,是当代较有影响的养生美容专家。

张滨,北京老广酒楼总经理。兼任中国药文化研究会药补食疗委员会和中国药膳研究会等多个学术团体负责人。从事餐饮行业近20余年,熟知中国各大菜系,创新、研发了“老广烤鸭"品牌,荣获国家专利。参与并编辑出版《5分钟家庭滋补方》一书,应邀出席过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北京电视台“食全食美”栏目“营养与健康”方面的讲座。



目录

导论 因时食养是《黄帝内经》养生的重要原则
第一章 春季饮食养生
第二章 夏季饮食养生
第三章 秋季饮食养生
第四章 冬季饮食养生

前言/序言


《黄帝内经》二十四节气营养食谱 序言 在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中,二十四节气不仅是指导农耕的自然历法,更是蕴含着深刻养生智慧的生命哲学。它们如同四季的脉搏,指导着天地万物的生长、凋零,也悄然提示着我们身体内在的节律变化。而《黄帝内经》,这部被誉为“医道之祖”的医学典籍,则以其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为我们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奥秘。 本书《黄帝内经》二十四节气营养食谱,便是将这两者——古老的节气智慧与《黄帝内经》的养生精髓——巧妙地融合,旨在为当代人提供一套切实可行、因时而宜的饮食养生方案。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常常忽略了身体的信号,任由不良的生活习惯侵蚀健康。《黄帝内经》所倡导的“顺应天时”、“未病先防”的理念,在此时显得尤为珍贵。 本书并非是对《黄帝内经》原文的生搬硬套,而是结合了现代营养学知识,将古圣先贤的养生智慧,转化为一套套具体、可操作的节气饮食指南。我们深信,通过合理调整饮食,顺应四时变化,每个人都能在纷繁的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健康与平衡。 第一章:二十四节气与人体健康 1.1 天地合一:节气变化的规律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地面气候、物候等变化而制定的。每一个节气,都标志着气候的显著转折,也预示着自然界万物的生长与消长。 春生: 从立春到谷雨,阳气渐生,万物复苏。人体应顺应春季“生发”之气,调养肝脏,舒展筋骨。 夏长: 从立夏到大暑,阳气最盛,万物繁茂。人体应顺应夏季“长养”之气,调养心火,避免暑热。 秋收: 从立秋到霜降,阳气渐收,万物成熟。人体应顺应秋季“收敛”之气,调养肺金,滋润燥气。 冬藏: 从立冬到大寒,阴气最盛,万物休养。人体应顺应冬季“闭藏”之气,调养肾水,积蓄能量。 1.2 《黄帝内经》中的四时养生观 《黄帝内经》在《素问·四时调神大论》等篇章中,详细阐述了与四时相应的养生原则。核心在于“人以天地之气材,而生,人以道里也”。即人体的生理活动必须顺应自然界的变化。 春天: “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 养生要“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不杀,赏而不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强调生发、舒展、不杀伐。 夏天: “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 养生要“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气而不过,香外达,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强调心火外达,调养心神。 秋天: “秋三月,此为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 养生要“早卧早起,与鸡俱鸣,使志安宁,无恚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和于人,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强调清肃、收敛、安定情绪。 冬天: “冬三月,此为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无泄乎精。” 养生要“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无犯寒律,使气从欲,形若迟,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 强调养精蓄锐,固护阳气。 1.3 节气与人体脏腑的对应关系 《黄帝内经》强调“天人相应”,人体的脏腑功能与自然界的节气变化息息相关。 春季: 肝脏最为活跃,主疏泄,与风邪相应。 夏季: 心脏功能最强,主君火,与暑邪相应。 秋季: 肺脏功能最强,主肃降,与燥邪相应。 冬季: 肾脏功能最强,主封藏,与寒邪相应。 长夏(夏末): 脾胃功能旺盛,主运化,与湿邪相应。 顺应节气变化,调养相应的脏腑,是维持身体健康的关键。 第二章:春季养生——万物生发,调肝舒郁 2.1 春季的特点与人体变化 春季,万物复苏,阳气升腾。气候逐渐转暖,风邪开始活跃。人体肝气也随之升发。此时若肝气不畅,易出现情绪低落、易怒、头晕、胁痛等症状。 2.2 《黄帝内经》春季养生原则 《黄帝内经》强调春季养生要“使志生”、“生而不杀”。 夜卧早起,广步于庭: 顺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规律,增加户外活动,舒展筋骨。 被发缓形: 放松身心,穿宽松衣物,避免束缚。 使志生: 保持愉快心情,避免恼怒,鼓励积极向上。 2.3 春季饮食宜忌:疏肝健脾,滋养阴血 春季饮食应以“甘、辛”为主,以助肝气升发,同时也要注意滋养肝阴,避免肝阳上亢。 宜食: 甘味食物: 如蜂蜜、大枣、山药、百合等,有助于滋养肝阴,缓和肝气。 辛味食物: 如葱、姜、蒜、韭菜等,适量食用可助阳气生发,但不可过量。 时令蔬菜: 如春笋、菠菜、油菜、豌豆苗等,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身体的生发。 优质蛋白: 如鸡肉、鱼肉、豆制品等,为身体提供能量。 粥类: 如小米粥、大枣粥、山药粥等,易消化,温和滋补。 忌食: 过于油腻、辛辣的食物: 容易助湿生热,加重肝火。 寒凉生冷食物: 损伤脾胃阳气,不利于身体的生发。 发物: 如海鲜、牛羊肉(部分人群)等,易引起过敏或加重病情。 过酸的食物: 容易伤肝。 2.4 春季节气食谱举例 立春(2月3-5日): 寒冷渐退,阳气初生。 食谱: 葱姜羊肉汤(温中散寒,助阳气)、菠菜炒鸡蛋(滋养肝血)。 雨水(2月18-20日): 气温回升,雨量渐增,湿气渐起。 食谱: 山药薏米粥(健脾祛湿)、春笋胡萝卜丝(时令蔬菜,清淡爽口)。 惊蛰(3月5-7日): 雷声始鸣,气温显著升高,万物复苏。 食谱: 韭菜炒鸡蛋(温肾助阳,益肝)、银耳莲子羹(滋阴润燥)。 春分(3月20-22日): 昼夜等长,阳气渐盛。 食谱: 鸡丝拌菠菜(补肝养血)、蒸蛋羹(易消化,补充营养)。 清明(4月4-6日): 天气清朗,草木萌动,易感冒。 食谱: 梨水炖川贝(润肺止咳)、枸杞苗炒肉丝(清热明目)。 谷雨(4月19-21日): 降雨量增多,空气湿气增大,易犯肠胃。 食谱: 绿豆小米粥(清热解暑,养脾胃)、炒青菜(补充维生素)。 第三章:夏季养生——热情似火,调心养神 3.1 夏季的特点与人体变化 夏季,阳气最盛,气候炎热,常伴有暑湿。人体心火旺盛,容易出现心烦、失眠、口干舌燥、汗多等症状。 3.2 《黄帝内经》夏季养生原则 《黄帝内经》强调夏日养生要“使气而不过”、“香外达”。 夜卧早起,无厌于日: 晚睡早起,但要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睡眠。 使志无怒: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急躁易怒,以免心火过盛。 香外达: 适度开泄,通过汗液排出体内的热量。 3.3 夏季饮食宜忌:清热解暑,健脾利湿 夏季饮食应以“甘、淡”为主,以清热泻火、生津止渴。同时要注意健脾,以防暑湿伤及脾胃。 宜食: 甘寒味食物: 如西瓜、冬瓜、黄瓜、苦瓜、绿豆、百合等,具有清热解暑、生津止渴的功效。 甘淡味食物: 如小米、大米、玉米、豆类等,有助于健脾和胃。 酸味食物: 如醋、柠檬等,可生津止渴,消食开胃。 清淡的肉类: 如鸡肉、鸭肉、鱼肉等。 绿叶蔬菜: 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忌食: 肥甘厚味、辛辣燥热的食物: 容易助热伤津,加重暑热。 生冷寒凉的食物: 过度食用会损伤脾胃阳气,导致腹泻。 大量饮酒: 容易助热生湿。 油炸、烧烤食物: 易上火。 3.4 夏季节气食谱举例 立夏(5月5-7日): 气温升高,夏日开始,注意养心。 食谱: 绿豆百合粥(清心除烦)、凉拌苦瓜(清热降火)。 小满(5月20-22日): 雨水渐多,湿气开始滋生。 食谱: 冬瓜薏米排骨汤(健脾利湿)、荷叶粥(清暑解腻)。 芒种(6月5-7日): 气温升高,降雨量增加,梅雨季节开始。 食谱: 丝瓜炒蛋(清热利尿)、赤小豆汤(健脾利湿)。 夏至(6月21-23日): 白昼最长,阳气最盛,暑气达到顶峰。 食谱: 番茄牛肉面(滋养补血,生津止渴)、凉拌海带丝(清热解毒)。 小暑(7月7-9日): 天气开始炎热,但未到最热。 食谱: 绿豆西瓜沙冰(解暑生津)、白灼虾(清淡鲜美)。 大暑(7月22-24日): 最炎热的时期,注意防暑降温。 食谱: 绿豆汤(清热解毒)、荷叶排骨(清暑开胃)。 第四章:秋季养生——天高气爽,润肺防燥 4.1 秋季的特点与人体变化 秋季,天高气爽,金色渐浓,阳气收敛,阴气渐盛。气候干燥,容易伤及肺部。人体容易出现口干舌燥、皮肤干燥、咳嗽、鼻塞等症状。 4.2 《黄帝内经》秋季养生原则 《黄帝内经》强调秋季养生要“使志安宁”、“无恚怒”。 早卧早起,与鸡俱鸣: 顺应自然界的变化,早睡早起,保持规律作息。 使志安宁: 保持内心平静,避免急躁,以顺应秋季肃杀之气。 使华英成秀: 调养精神,让生命能量得以沉淀和积累。 4.3 秋季饮食宜忌:滋阴润燥,益气固表 秋季饮食应以“甘、润”为主,以滋养肺阴,缓解干燥。同时也要注意益气,以巩固身体的能量。 宜食: 甘润味食物: 如梨、苹果、葡萄、柿子、蜂蜜、银耳、百合、藕等,具有滋阴润燥、生津止咳的功效。 滋补类食物: 如山药、莲子、芡实、核桃、芝麻等,有助于益气健脾,养肾固精。 粥类: 如燕麦粥、小米粥、红枣粥、银耳莲子粥等,温和滋养。 清淡的肉类: 如瘦肉、鱼肉等。 忌食: 辛辣、燥热的食物: 如辣椒、生姜、葱、蒜等,容易加重秋燥。 过咸的食物: 容易伤肺。 寒凉的食物: 易损伤脾胃。 4.4 秋季节气食谱举例 立秋(8月7-9日): 秋季开始,暑热未尽,但已显凉意。 食谱: 银耳莲子羹(滋阴润肺)、冬瓜排骨汤(清热消暑)。 处暑(8月23-25日): 暑气将尽,但仍有余温。 食谱: 梨水炖川贝(润肺止咳)、番茄炖牛腩(滋补)。 白露(9月7-9日): 气温明显下降,空气干燥,露水增多。 食谱: 藕粉(润燥止血)、百合蒸南瓜(润肺止咳)。 秋分(9月23-25日): 昼夜等长,气温下降,秋意渐浓。 食谱: 燕麦粥(益气健脾)、蒸鱼(清淡滋补)。 寒露(10月8-9日): 气温更低,霜降前最后的一个节气,注意保暖。 食谱: 蜂蜜炖雪梨(润肺止咳)、红枣核桃粥(益气健脑)。 霜降(10月23-25日): 天气转凉,地面开始出现霜冻,最容易出现秋燥。 食谱: 梨炖川贝(润肺止咳)、胡萝卜炖羊肉(温中益气)。 第五章:冬季养生——寒气袭人,封藏养精 5.1 冬季的特点与人体变化 冬季,冰雪覆盖,万物休眠,阴气极盛,阳气潜藏。气候寒冷,人体容易出现阳气虚损、畏寒肢冷、腰膝酸软等症状。 5.2 《黄帝内经》冬季养生原则 《黄帝内经》强调冬季养生要“无扰乎阳,无泄乎精”。 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晚睡早起,但要避开严寒,待日出后活动,保护阳气。 使志若伏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 保持内心平静,收敛情志,积蓄能量,如同将喜悦藏于心中。 去寒就温,无泄皮肤,无犯寒律: 注意保暖,避免受寒,保护好身体的阳气和精气。 5.3 冬季饮食宜忌:温热滋补,益肾藏精 冬季饮食应以“甘、温、大辛”为主,以温补阳气,滋养肾精。 宜食: 温热食物: 如羊肉、牛肉、鸡肉、狗肉等,具有温中补阳、驱寒暖身的作用。 滋补类食物: 如黑芝麻、核桃、栗子、枸杞、红枣、黑豆等,有助于益肾精,固精气。 根茎类蔬菜: 如萝卜、土豆、山药、芋头等,有助于健脾益气。 谷物: 如糯米、黑米等。 辛味食物: 如生姜、葱、蒜等,适量食用可驱寒,但不可过量。 忌食: 生冷寒凉的食物: 容易损伤阳气,加重寒症。 过于油腻、辛辣的食物: 容易助热,消耗津液。 咸味食物: 过咸容易伤肾。 5.4 冬季节气食谱举例 立冬(11月7-8日): 冬季开始,阳气潜藏,注意滋补。 食谱: 羊肉胡萝卜炖汤(温中补阳)、黑芝麻糊(滋补肝肾)。 小雪(11月22-23日): 气温下降,降雪可能开始。 食谱: 狗肉炖萝卜(温中散寒)、红枣桂圆粥(益气养血)。 大雪(12月7-8日): 气温显著下降,寒气最盛。 食谱: 鸡汤(温补滋养)、栗子炖排骨(益肾强筋)。 冬至(12月21-23日): 白昼最短,黑夜最长,是阳气萌发的开始。 食谱: 饺子(传统习俗,寓意团圆)、猪肚炖香菇(健脾益气)。 小寒(1月5-7日): 最寒冷的时期,注意防寒保暖。 食谱: 乌鸡炖当归(补血养颜)、红烧肉(适量食用,温补)。 大寒(1月20-22日): 寒气依然很重,需继续注意养藏。 食谱: 鲫鱼豆腐汤(益气健脾)、核桃粥(补肾健脑)。 第六章:长夏与四季交替时的养生 6.1 长夏(夏末)的特点与养生 长夏,即夏季的最后一个月,湿气最重,易生困倦。脾胃功能在此期间尤为重要。 饮食: 以甘淡为主,健脾祛湿。如薏米、赤小豆、冬瓜、绿豆等。 作息: 规律作息,适当午休。 情绪: 保持心情平和,避免思虑过度。 6.2 四季交替时的调养 在季节转换之际,人体最容易出现不适。此时应注意: 循序渐进: 饮食、作息的调整应循序渐进,不宜骤变。 关注身体变化: 留意身体出现的细微信号,及时调整。 适度进补: 在身体需要时,可选择温和的补品。 结语 《黄帝内经》二十四节气营养食谱,如同一位智者的引领,带领我们穿越时空的界限,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饮食,作为我们生命活动最基础的构成,承载着滋养身体、调和阴阳的重任。愿本书能帮助您在每个节气到来之际,都能以最贴合自然律动的方式,滋养生命,收获健康。 遵循节气,品味时令,让饮食成为我们与天地对话的桥梁,让健康成为我们生命中最美好的馈赠。这不仅是一份食谱,更是对中国传统养生智慧的传承与发扬,是对健康生活方式的深情呼唤。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我的救星!我一直对中医养生很感兴趣,但总觉得《黄帝内经》太高深了,很多道理听起来很玄乎,很难落实到日常生活中。尤其是看到网上各种关于节气养生的说法,更是摸不着头脑,不知道该信哪个。直到我翻开这本《黄帝内经》二十四节气营养食谱,才真正觉得我找到了通往健康生活的一把钥匙! 书的开篇就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语言,把二十四节气的变化规律和对人体的影响解释得清清楚楚。我以前总以为节气就是个时间上的划分,没想到它竟然和我们的身体息息相关,每个节气都有它独特的“脾气”,需要我们用不同的方式去呵护。比如,我以前从来不知道春分之后,体内阳气就开始逐渐生发,这时候饮食就要开始注意“滋补”,而不是像冬天那样“大补”。书里还列举了好多应季的蔬菜水果,并配有精美的图片,光是看着就很有食欲。更重要的是,它给出了具体的食谱,比如针对惊蛰节气的“疏肝理气”的汤品,或者立夏时节“清热解暑”的粥品,步骤清晰,食材也都是我平时能买到的,让我感觉做起来一点都不难。

评分

我一直对养生这东西挺感兴趣的,但总觉得那些理论太遥远,跟我生活没啥关系。直到我拿到这本《黄帝内经》二十四节气营养食谱,我才发现,原来养生可以这么接地气,这么有意思。这本书真的把《黄帝内经》里的那些大道理,转化成了我们每天都能吃到的、都能做的美食。 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于每个节气的解读。它不像一些书那样干巴巴地讲天文学或者节气日期,而是从“人”的角度出发,讲节气变化对我们身体的影响,比如“白露”过后,天气转凉,身体容易出现“秋燥”,这时候就需要润肺止咳。然后,这本书就立刻给出了几个润肺止咳的食谱,比如“冰糖炖梨”或者“川贝止咳粥”。这些食谱里的材料都非常常见,而且制作方法也很简单,我作为一个厨房小白,都能轻松学会。 而且,我发现书里的食谱不仅仅是“好吃”,更重要的是“有针对性”。我之前一直有个小毛病,就是冬天容易嗓子痒,干咳,吃了好多止咳药都没啥大用。照着书里的“冬至节气养肺的润肺止咳羹”的食谱做了几次,发现效果真的惊人!嗓子舒服多了,干咳也几乎消失了。这让我彻底打消了“养生就是玄学”的念头,开始真正信服中医的智慧。

评分

作为一个常年受困于消化不良和胃胀气问题的人,我尝试过无数种方法,从中医调理到西药治疗,效果都只能是暂时的。直到我的朋友推荐了这本《黄帝内经》二十四节气营养食谱,我才算是看到了真正的曙光。这本书真的不是一本简单的菜谱,它更像是一本关于身体的“使用说明书”。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详细阐述了每个节气身体可能出现的“亚健康”状态,以及如何通过饮食来“预警”和“调理”。比如,在“谷雨”节气,书中就提到了湿气容易侵犯脾胃,导致消化不良。然后,它便给出了非常具体且易于操作的食谱,比如“健脾祛湿的山药茯苓粥”。我照着书中的做法,将山药和茯苓的比例、熬煮的时间都一一遵循,做出来的粥口感绵密,带着山药的清甜和茯苓的微香,最关键的是,我连续吃了几天之后,困扰我多年的胃胀气竟然得到了明显的缓解!这种感觉简直是久旱逢甘霖。 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不仅仅给出了食谱,还提供了关于食材性味、归经的简单解释,让我能够理解为什么这个食谱会有这样的效果。比如,山药健脾益气,茯苓利湿,两者搭配,确实能够很好地调理脾胃。这种“授人以渔”的教学方式,让我觉得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其价格。

评分

说实话,我曾经对那些动辄就讲“五行八卦”、“天人合一”的中医书籍感到头疼,觉得离我的生活太远了。但这本书,真的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黄帝内经》二十四节气营养食谱,它就像一座桥梁,把古老的中医智慧,用最生动、最实用、最贴近我们生活的方式呈现出来。 最打动我的是,它不仅仅是将节气与食物简单地联系起来,而是深入剖析了每个节气背后蕴含的“天时”与“人身”的对应关系。比如,书中在解读“大暑”节气时,并没有简单地说“天热要吃凉的”,而是详细解释了此时天地阳气达到极致,人体内部的阴阳平衡容易被打破,需要采取“清热、消暑、健脾”的饮食策略。然后,它便给出了一系列如“绿豆百合汤”、“冬瓜荷叶粥”等食谱,每一步的食材选择和烹饪技巧都充满了中医的巧思。 我特别喜欢书里对细节的把握。它会告诉你,为什么同样的食材,在不同的节气,它的“吃法”和“功效”可能会有所不同。它还强调了“应季”的重要性,比如夏天吃西瓜固然解暑,但过量食用可能伤及脾胃,而书中提供的“小暑节气的健脾祛湿饮”则更符合中医“顺应天时”的原则。我按照书中的建议,在小暑那几天尝试了“茯苓荷叶茶”,不仅口感清爽,还真的感觉到了身体内部的湿气有所排出,整个人都轻盈了许多。这本书让我觉得,养生不再是一件复杂的事情,而是可以融入到我们一日三餐的平常生活中,而且效果显著。

评分

我一直是个挑食的人,尤其是对蔬菜,总觉得它们味道寡淡,很难下咽。但自从我开始按照这本书的食谱来做饭,我发现我开始爱上吃蔬菜了!这本书的食谱真的太有创意了,它把很多我们平时不太注意的食材,比如荠菜、苋菜、丝瓜,都做得那么美味。我记得我试着做了书中介绍的“雨水时节清肺润燥的红枣银耳羹”,口感QQ弹弹,甜而不腻,真的让我惊艳到了。还有“小满节气的健脾祛湿的薏米排骨汤”,以前我对薏米总是没什么感觉,但这本书把它和排骨一起炖煮,不仅汤味鲜美,还带着一股淡淡的药草香,喝下去感觉整个人都暖暖的,特别舒服。 而且,这本书不仅仅是告诉你“吃什么”,更重要的是“为什么吃”。它会解释每一种食材的药用价值,以及它在哪个节气对身体有什么好处。比如,书中提到,在芒种时节,湿气比较重,而薏米有很好的利湿作用,所以这时候吃薏米排骨汤就特别合适。这种“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学习过程,让我觉得非常有成就感,也让我对饮食有了更深的理解。我现在每天都会抽出一点时间,翻翻这本书,看看今天是什么节气,我该吃点什么,感觉生活都变得有规律起来了。

评分

可以。。。。。。。。。。。。。

评分

评分

非常好,以后会多多关注亲,的

评分

可以。。。。。。。。。。。。。

评分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评分

健康是1,其它都是0,没有了1,后面无论多少0,也是毫无意义。

评分

内容丰富,没彩页,价格偏高

评分

非常好!以后还会买的!!

评分

非常好,以后会多多关注亲,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