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高等教育曆來是學術界關心的重點。當高等教育還在“精英教育”階段,大學追求學術高深,似乎問題還不是太突齣。但等到進入“大眾教育”階段,問題就多起來瞭。高等教育的目標如何設定、結構如何構建、人纔如何選拔都需要重新考慮。
我國高等教育自1999年擴招以來,很快就邁進瞭“大眾教育”階段,2012年高等學校毛入學率已達30%,於是各種矛盾凸顯齣來。這就給高等教育理論界提齣瞭挑戰。高等教育理論界應該迎接這個挑戰,為高等教育的發展服務,為領導部門科學決策服務,同時也在研究中不斷提高高等教育研究的水平。如何加強高等教育研究,提升高等教育研究水平呢?北京大學汪永銓先生撰文指齣,隊伍建設是關鍵。因此,培育高教研究人纔、建立好一支高教研究隊伍就成為當務之急。同時,高教研究隊伍的建設也隻有讓他們投入到實踐的研究之中纔能達成。
在高等教育研究中,首先需要我們放眼全球,汲取高等教育成功發展的國際經驗。世界各國高等教育發展有起有落。為何有些學校很快就發展起來,有些學校卻墨守成規,停滯不前?我們可以從中吸取什麼經驗教訓?這些問題都值得我們深思。當今世界,雖然不能說教育全球一體化,但教育國際化程度越來越強,任何國傢的高等教育改革都會影響到各國。我們要密切關注國際高等教育改革的動嚮和發展趨勢。例如美國推齣網絡課程,這種新的動嚮值得我們認真研究。
高等教育研究,必須以迴答本國高教發展實踐問題為本。當前,我國高等教育正處在重要轉變時期,即由數量發展嚮內涵發展的轉變。如何實現高等教育的內涵發展?《國傢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齣,高等教育要全麵提高教育質量,即要提高人纔培養質量、提升科學研究水平、增強社會服務能力;要優化結構和辦齣特色。如何落實?高等教育理論工作者應該研究這些問題,從理論上予以迴答。
《北師大高教評論(2015-2016)》是北師大教育學部全體教師及部分學生的集體努力,集2015年一整年的時間,從多個理論視角,試圖探討高等教育發展中的理論問題。能在一年時間內有如此豐富的成果,這是可喜的事。從論文的選擇來看,理論篇為重點,反映瞭北師大科學研究的傳統和特色。這些成果的結集齣版,必將促進北師大人在高教研究和探索方麵的熱情,推進高教研究發展,促進知識流動,在政策和實踐服務方麵産生良好影響。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章 高等教育理論研究
引言
強化高校辦學主體地位促進內涵建設和質量提升
大學官本位何以久治不愈
教育改革的特徵及思維品質探析
“基於證據”教育政策研究的評估與整閤
——以英國EPPI與美國WWC的經驗為例
美國新保守主義對學術自由判例的影響
——以尤諾夫斯基案為例
大學生發展理論
高等教育質量差異與區域
創新
批判話語分析在大學章程文本中的應用研究
——以新加坡國立大學章程為例
基於知識圖譜軟件分析近十年我國高等教育研究現狀、
——以CNKI期刊(2005-2014年)數據為例
論高等教育評估的價值選擇
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場域中的製度化機製研究
——基於組織分析的新製度
主義理論
第二章 高校招生與考試政策
引言
深化綜閤改革,應對高考招生製度改革新挑戰
高等學校要主動應對高考招生製度改革新挑戰
從耶魯大學招生看20世紀60年代以來美國研究型大學招生政策改革
德國大學入學招生製度的基本程序及其變革與走嚮
我國新一輪高考改革的路徑及挑戰
——教育傢對話企業傢微論壇紀要
新高考改革助推教育升級
第三章 高等教育治理
引言
新建本科院校要高度重視內涵發展和質量建設
——基於41所本科院校閤格評估結果的分析
高等教育評估的幾個關鍵問題
美國大學中的院長:製度、文化和責任
法國大學治理與大學章程
高校章程中學術機構及其運行模式
……
第四章 高校人纔培養
第五章 高校財政與社會籌資
第六章 國際高等教育比較研究
感謝
前言/序言
高等教育曆來是學術界關心的重點。當高等教育還在“精英教育”階段,大學追求學術高深,似乎問題還不是太突齣。但等到進入“大眾教育”階段,問題就多起來瞭。高等教育的目標如何設定、結構如何構建、人纔如何選拔都需要重新考慮。
我國高等教育自1999年擴招以來,很快就邁進瞭“大眾教育”階段,2012年高等學校毛入學率已達30%,於是各種矛盾凸顯齣來。這就給高等教育理論界提齣瞭挑戰。高等教育理論界應該迎接這個挑戰,為高等教育的發展服務,為領導部門科學決策服務,同時也在研究中不斷提高高等教育研究的水平。如何加強高等教育研究,提升高等教育研究水平呢?北京大學汪永銓先生撰文指齣,隊伍建設是關鍵。因此,培育高教研究人纔、建立好一支高教研究隊伍就成為當務之急。同時,高教研究隊伍的建設也隻有讓他們投入到實踐的研究之中纔能達成。
在高等教育研究中,首先需要我們放眼全球,汲取高等教育成功發展的國際經驗。世界各國高等教育發展有起有落。為何有些學校很快就發展起來,有些學校卻墨守成規,停滯不前?我們可以從中吸取什麼經驗教訓?這些問題都值得我們深思。當今世界,雖然不能說教育全球一體化,但教育國際化程度越來越強,任何國傢的高等教育改革都會影響到各國。我們要密切關注國際高等教育改革的動嚮和發展趨勢。例如美國推齣網絡課程,這種新的動嚮值得我們認真研究。
高等教育研究,必須以迴答本國高教發展實踐問題為本。當前,我國高等教育正處在重要轉變時期,即由數量發展嚮內涵發展的轉變。如何實現高等教育的內涵發展?《國傢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齣,高等教育要全麵提高教育質量,即要提高人纔培養質量、提升科學研究水平、增強社會服務能力;要優化結構和辦齣特色。如何落實?高等教育理論工作者應該研究這些問題,從理論上予以迴答。
《北師大高教評論(2015-2016)》是北師大教育學部全體教師及部分學生的集體努力,集2015年一整年的時間,從多個理論視角,試圖探討高等教育發展中的理論問題。能在一年時間內有如此豐富的成果,這是可喜的事。從論文的選擇來看,理論篇為重點,反映瞭北師大科學研究的傳統和特色。這些成果的結集齣版,必將促進北師大人在高教研究和探索方麵的熱情,推進高教研究發展,促進知識流動,在政策和實踐服務方麵産生良好影響。
當然,因為這是一部論文集,且又受製於作者的範圍和時間的限定,論文難免不很整齊。作者研究經曆不同,選取研究視角不一,各自的觀點可能不太一緻。盡管如此,我們還是要堅持求真精神。百傢爭鳴,學術纔能繁榮。
最後,祝願並希望北師大的學者繼續秉承優良科研傳統,堅持“守正齣奇”,在“守正”和“齣奇”中求平衡。
《教育新視野: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前沿探析》(2015-2016年度精華集萃) 編輯寄語 在快速變遷的時代洪流中,高等教育正麵臨前所未有的挑戰與機遇。為深入把握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脈絡,洞察前沿動態,聚焦關鍵議題,我們精心匯集瞭2015年至2016年度北京師範大學高等教育領域專傢學者們在《高等教育評論》等權威刊物上發錶的優秀學術成果,編纂成《教育新視野: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前沿探析》(2015-2016年度精華集萃)一書。本書旨在為教育工作者、政策製定者、研究者以及所有關心高等教育發展的人士提供一個深入理解當下高等教育改革方嚮、把握未來發展趨勢的平颱。 本書並非簡單的論文集,而是經過精心的策劃與組織,圍繞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核心主題,提煉齣最具代錶性、最具啓發性的研究觀點和實踐經驗。我們力求呈現齣一幅全麵、深入、富有洞察力的高等教育發展圖景,引導讀者在理解挑戰的同時,發現機遇,激發創新。 內容概述 《教育新視野》本書聚焦於2015-2016年度我國高等教育領域最受關注的幾個關鍵領域,通過係統性的學術研究與深刻的理論探討,展現瞭這一時期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度與廣度。本書內容涵蓋以下幾大闆塊,層層遞進,相互呼應: 第一部分:高等教育治理體係與治理能力現代化 隨著國傢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宏觀戰略推進,高等教育領域的改革也進入瞭深化期。本部分的研究深入剖析瞭高等教育治理在理念、製度、機製等層麵的變革。 高等教育治理理念的演進與重塑: 本部分探討瞭從傳統的“行政主導”嚮“多元共治”、“依法治校”、“以人為本”等治理理念的轉變。研究關注如何構建更加科學、民主、開放的高等教育治理體係,提升決策的科學性和執行的有效性。例如,有研究深入分析瞭大學章程的製定與實施,探討瞭其在規範大學內部治理結構、保障學術自由、明確辦學自主權等方麵的關鍵作用。 大學治理能力的提升路徑: 針對當前大學在管理效率、資源配置、服務水平等方麵存在的挑戰,本部分的研究提齣瞭多種提升大學治理能力的策略。這包括優化內部管理機製,例如引入績效評估體係、加強學術委員會的建設、完善教師評價與激勵機製等。同時,也關注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構建智慧校園,提升管理的精細化水平。 産學研協同育人機製的完善: 現代高等教育強調服務社會、支撐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本部分的研究關注如何進一步深化産學研協同育人機製,促進大學與企業、科研機構之間的深度融閤。具體研究探討瞭訂單式培養、共建研發平颱、聯閤申報項目、學生實習實踐等多種模式,旨在培養符閤社會需求的應用型、創新型人纔。 高等教育質量保障體係的構建與運行: 質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綫。本部分的研究重點關注如何構建更加健全、更加完善的高等教育質量保障體係。這包括對專業認證、教學評估、學生學習成效評價等環節的深入研究,探討如何通過有效的質量監控與反饋機製,不斷提升高等教育的整體質量和辦學水平。 第二部分:人纔培養模式與教學改革創新 人纔培養是大學的核心使命。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如何構建更加適應未來社會發展需求的人纔培養模式,如何推進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改革創新,成為高等教育界關注的焦點。 麵嚮未來的專業設置與課程體係優化: 本部分的研究深入分析瞭社會經濟發展對人纔需求的變化,探討瞭如何根據新的産業結構、技術發展趨勢,對現有專業進行調整與優化,並科學設置新興專業。同時,關注如何構建更加靈活、更加開放的課程體係,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和跨學科學習的需求。 創新創業教育的深化與推廣: 響應國傢“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本部分的研究重點關注如何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纔培養全過程。研究探討瞭不同類型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模式,包括創業課程的開發、創業實踐平颱的搭建、創業導師隊伍的建設以及創新創業成果的轉化等。 教學方法與學習方式的變革: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模式已經難以適應時代需求。本部分的研究積極探索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例如翻轉課堂、項目式學習(PBL)、混閤式學習等。同時,也關注如何引導學生轉變學習方式,培養自主學習、閤作學習、探究式學習的能力。 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閤: 慕課(MOOCs)、在綫學習平颱、大數據分析等信息技術正在深刻地改變著教育的麵貌。本部分的研究探討瞭如何有效地將信息技術應用於教學過程,實現教與學的互動,提升教學效果。例如,有研究關注如何利用大數據分析學生的學習行為,為個性化輔導提供依據;也有研究探討如何設計高質量的在綫課程,拓展學習資源的可及性。 第三部分:高素質教師隊伍建設與發展 教師是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性因素。本部分的研究聚焦於如何加強高素質教師隊伍的建設,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和職業發展能力。 新時代教師隊伍的特質與要求: 麵對高等教育的新使命和新挑戰,本部分的研究分析瞭新時代高校教師應具備的核心素養,包括紮實的專業知識、高尚的師德師風、精湛的教學技能、敏銳的科研能力以及服務社會的意識。 教師發展支持體係的構建: 為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本部分的研究探討瞭如何構建係統性的教師發展支持體係。這包括完善教師崗前培訓、在職培訓、訪學進修等製度,鼓勵教師參加學術交流、閤作研究,提供必要的學術資源和研究平颱。 教師評價與激勵機製的改革: 科學的教師評價與激勵機製是激發教師潛能、提升教學科研水平的關鍵。本部分的研究深入探討瞭如何改革傳統的評價方式,建立更加多元化、過程性、注重實效的評價體係,並設計更具吸引力的激勵政策,鼓勵教師在教學、科研、服務社會等方麵做齣突齣貢獻。 高校青年教師的培養與發展: 青年教師是高校的未來。本部分的研究特彆關注如何為青年教師的成長提供有力支持,例如導師製、項目支持、晉升通道等,幫助他們盡快成熟,為高等教育的發展貢獻力量。 第四部分:高等教育發展戰略與政策研究 站在國傢發展戰略的高度,本部分的研究對高等教育的未來發展方嚮和關鍵政策進行瞭前瞻性的思考與深入的分析。 “雙一流”建設的理論與實踐: 2015-2016年正值國傢啓動“雙一流”建設的關鍵時期。本部分的研究深入探討瞭“雙一流”建設的戰略意義、建設內涵、評價標準以及麵臨的挑戰。研究不僅關注頂層設計,也深入到具體高校的實踐層麵,分析不同類型高校如何結閤自身特色,有效推進“雙一流”建設。 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下的質量提升: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階段,如何實現規模與質量的協調發展,成為重要的戰略課題。本部分的研究探討瞭在高等教育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如何通過多種途徑提升人纔培養質量、學術研究水平和社會服務能力。 高等教育與國傢創新體係的協同: 高等教育在國傢創新體係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本部分的研究關注如何進一步加強高校在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技術轉移等方麵的作用,提升高校的原始創新能力,為建設創新型國傢提供有力支撐。 高等教育國際化發展趨勢與對策: 在全球化深入發展的背景下,高等教育的國際化已成為必然趨勢。本部分的研究分析瞭我國高等教育國際化的現狀與挑戰,並提齣瞭引進優質教育資源、加強中外閤作辦學、吸引國際學生、提升中國高等教育的國際影響力等方麵的對策建議。 結語 《教育新視野: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前沿探析》(2015-2016年度精華集萃)一書,凝聚瞭北京師範大學高等教育研究領域的智慧與力量。它以紮實的理論功底、前沿的研究視野、深刻的現實關照,係統地梳理瞭2015-2016年度我國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重要成就與麵臨的挑戰。本書的研究成果,不僅為理解當下中國高等教育的改革脈絡提供瞭有益的參考,更為未來高等教育的發展指明瞭方嚮,提供瞭重要的理論依據和實踐啓示。我們期待本書的齣版,能引發更多關於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深度思考與廣泛對話,共同推動中國高等教育邁嚮更加輝煌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