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福建美食與小吃
定價:33.00元
售價:14.5元,便宜18.5元,摺扣43
作者:張建華著
齣版社:海峽文藝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2-05-01
ISBN:9787807197416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200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福建飲食文化曆史悠久,源遠流長,南國地方特色濃鬱,係全國八大菜係之一。閩菜以福州菜、閩南菜為主體,皆以烹製山珍海味見長,並因此而名聞遐邇。福州的名菜佛跳牆有代錶性,人稱閩菜中的“首席菜”。以烹製佛跳牆為主的福名菜多次受邀在全球大都市現場演示,曾在世界範圍內造成轟動效應,引起經久不衰的“佛跳牆熱”,中外媒體廣為報道,聲名卓著、譽滿天下。
包括佛跳牆在內的閩菜,被我國有關部門列為珍饌之一,曾招待過西哈努剋親王、裏根總統、布什總統、伊麗莎白女王等外國貴賓。
福州人善治糟菜,在用糟方麵有獨到之處,素有“糟菜宗師”之稱。因此,福州糟菜係列堪稱一絕,被業內公推為“富特色的地方菜”。其名菜烘糟雞、烘糟羊、醉糟雞、糟片鴨、三絲拌糟雞、淡糟香螺片、糟汁氽海蚌皆為膾炙人口的宴席珍品。
目錄
一、福州菜係
福州美食類
1.首席茉佛跳牆
2.非遺荔枝肉
3.達道路牛滑
4.鬱達夫與雞湯氽海蚌
5.鼎日有肉鬆
6.喜慶大茉太平燕
7.林則徐的芋泥
8.秦始皇也愛吃的魚丸
9.姚市金肉丸
10.糟係列當傢紅似火
福州小吃類
1.依土伯撈化
2.王母娘娘做壽也吃綫麵
3.立夏路旁嘗鍋邊
4.訂親送禮餅
二、閩南菜係
廈門美食類
1.生兒育女吃油飯
2.古鎮一一灌口美食係列
……
三、龍岩(客傢)菜係
四、其他菜係
五、*菜與養生
主要參考文獻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坦白說,我通常對這類地方特産介紹類的書籍持保留態度,總覺得內容會比較單薄或過於官方化。然而,這本關於福建美食的書籍徹底顛覆瞭我的印象。它的敘述方式極其口語化且充滿熱情,讀起來就像是聽一位資深的老饕在跟你分享他私藏的“吃貨地圖”。作者的文筆靈動而不失深度,他總能用一些非常生動的比喻來形容食物的味道,比如形容某種海鮮的鮮甜是“海風帶著陽光的味道”,這種描述簡直是絕妙。我尤其喜歡其中關於“古早味”的那幾章,它沒有過多使用那些華麗辭藻堆砌,而是真實地記錄瞭那些漸漸消失的街邊攤販和他們的獨門秘籍。這種接地氣的記錄方式,讓整本書充滿瞭煙火氣,讓人感受到的是一份真摯的熱愛,而不是商業化的包裝。它不僅僅是一本工具書,更像是一本充滿人情味的散文集,讀完之後,我最大的衝動就是立刻訂一張去福建的機票,去尋找那些文字中描繪的真實味道。
評分這本書的結構安排非常巧妙,它沒有按照傳統的地域劃分,而是采取瞭一種更具敘事性的邏輯。開篇的幾章仿佛是一次美食尋根之旅,作者以一種近乎人類學的視角,探討瞭福建地理環境對飲食文化形成的決定性影響,這種宏觀的背景鋪墊為後續具體菜品的介紹打下瞭堅實的基礎。隨後,作者在高潮部分突然切換到瞭微觀層麵,詳細拆解瞭一些復雜菜式的製作流程,其邏輯清晰、步驟分明,即便涉及到復雜的傳統發酵或長時間燉煮,也能被解釋得條理清楚,這對於希望在傢嘗試製作的讀者來說,簡直是福音。我注意到,作者對於食材的新鮮度和季節性有著近乎偏執的堅持,這一點在很多快餐化的美食書中是被忽略的。書中穿插的幾篇關於傳統食材采集和處理的小插麯,更是讓讀者對“不時不食”的傳統理念有瞭更深刻的理解,這本書的深度遠遠超齣瞭我原本對“美食指南”的期待。
評分老實講,我購買這本書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因為我對閩菜的瞭解僅限於一些基礎的幾道菜。然而,這本書的廣度和細節的豐富性完全讓我感到震撼。它不僅僅涵蓋瞭福州、廈門這樣的大城市,更有大量篇幅專門用來介紹閩南、閩西等相對偏遠地區的特色糕點和小吃,這些內容在其他地方齣版物中是極少見的。作者顯然是投入瞭大量時間進行田野調查,那些關於“非遺”小吃的記錄,充滿瞭對傳承人的敬意和保護這份文化遺産的責任感。比如,書中對一些特定節日纔齣現的應景食品的描述,不僅展示瞭其製作方法,還詳盡解釋瞭其背後的寓意和儀式感,這種文化深度的挖掘,使得這本書的價值不再局限於廚房,而是上升到瞭文化遺産保護的高度。我特彆贊賞作者對食材來源地標注的嚴謹性,這體現瞭專業性和對讀者的尊重。
評分我發現這本書在視覺呈現上達到瞭一個極高的水準,完全可以作為一本精美的畫冊來收藏。每一張照片的布光和構圖都經過精心設計,食物的肌理、色彩的對比達到瞭教科書級彆的效果,特彆是那些關於茶點和甜品的特寫鏡頭,那種精緻感令人嘆為觀止。但這本書的魅力遠不止於視覺享受,作者在文字中流露齣的那種對“慢生活”的推崇,與現代社會的快節奏形成瞭鮮明的對比。他用近乎散文的筆調,描述瞭製作一道傳統菜肴所需花費的時間和心力,這無形中傳遞瞭一種價值導嚮——真正的美味是需要時間來沉澱的。閱讀這本書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放鬆和沉思,它讓我重新審視瞭我們對待食物的態度,不再是填飽肚子,而是去體會那份融入其中的時間、情感和地域風情,是一次非常治愈的閱讀體驗。
評分這本書簡直是味蕾的盛宴,裝幀精美,封麵設計透著濃濃的地域風情,讓人一翻開就仿佛身臨其境。內頁的排版和用色都非常考究,大量的實景照片清晰度極高,色彩飽滿,食物的質感躍然紙上,簡直是藝術品級彆的呈現。我特彆欣賞作者在介紹每道小吃時那種近乎苛刻的細節描述,從食材的選擇、製作的火候,到最終的口感層次,都描繪得淋灕盡緻。比如,在講述佛跳牆的烹飪過程時,那種對火候的精妙拿捏,對各種山珍海味融閤的深刻理解,讓一個烹飪新手也能感受到其中蘊含的匠人精神。閱讀過程中,我數次停下來,隻是為瞭仔細端詳那些特寫鏡頭,那些油光鋥亮的外皮,那些晶瑩剔透的湯汁,都讓人忍不住吞咽口水。更難得的是,作者並沒有止步於簡單的食譜羅列,而是深入挖掘瞭每一道點心背後所承載的傢族記憶和地方習俗,讓這份美食體驗瞬間豐富瞭起來,從單純的味覺享受升華到瞭一種文化探尋,非常值得細細品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